百度官方出品!2015-2016交互體驗趨勢

2020-12-11 站長之家

移動產品篇:

2015年移動應用數量增長依然強勁,但是移動交互體驗卻在發生著變化。較之去年層出不窮的新穎形式,今年交互體驗趨勢中,更多的是某一個方面的體驗優化與深耕,而較少有創造性的引領者出現。這說明移動應用在市場在「爆發」後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這與智能機市場趨於飽和、手機屏幕尺寸增長與用戶對應用的認知提升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

一、多媒體搜索實用化(Extensive Usage of Multimedia Search )

隨著技術的不斷突破,搜索的輸入方式不在僅僅局限於文本搜索,多媒體搜索在搜索結果質量以及精準度上了有了明顯的進步,創造了從娛樂向實用的過渡。在很多移動場景下,多媒體搜索較文本搜索有著不可替代的優勢。通過《百度移動趨勢報告2015》研究發現,移動網際網路下一代主力軍(零零後)對多媒體搜索的接受度更高。另外數據流量方面,4G增長迅猛也給多媒體搜索實用化提供了必要條件。

Camfind可以通過拍照物體進行搜索,準確的識別出搜索對象的顏色,質地,以及屬性。並提供相關圖片與相關搜索結果。

Google的語音識別已經成為其搜索的主要形式之一,在很多私人場景中的應用較高,並且其語音轉化成文本的精準度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應用場景:文本輸入成本過高,沒有能力文本輸入,或無法用文本描述搜索對象的場景 。

二、場景化前置,服務觸達增強(More Entries Proposed Contextually)

根據TalkingData發布的《2014移動網際網路數據報告》中的數據,全國平均每部行動裝置上安裝34款應用,平均打開20款。大量應用帶來的競爭,促使更多應用希望通過入口前置,提高使用頻率,增強易用性。但是在入口前置的方式中,只有部分提高了便捷性,更多的只是增加了用戶的使用負擔與負面情緒。而適合場景的前置則會顯得尤為貼心,減少用戶幹擾,增強產品粘性與人文關懷。

網易雲音樂將「上一首」、「收藏」、「刪除」 等快捷功能都前置到了鎖屏界面。為那些想快速操作的用戶帶來極大的便利。同時這些功能也可以收起至「菜單」,可謂是非常的貼心的設計。高德地圖將手機導航界面前置到了鎖屏,解決了走路用手機導航時需要頻繁解鎖的不便。

IOS系統的鎖屏界面,會根據用戶的地理位置以及周邊信息推薦可能需要的應用,例如用戶在招商銀行附近打開鎖屏界面,屏幕右下角會出現招商銀行應用的快捷入口。

應用場景:使用場景明確,需要頻繁操作的應用。可在鎖屏界面、通知欄等位置加入場景化前置。

三、操作極致簡化,核心效率提升(Minimalism of Interaction)

網際網路終端多樣化,使用場景複雜化,使得用戶的操作越來越碎片,而且缺乏耐心。去繁就簡,縮短流程成為了不可避免的趨勢。與此同時,用戶對主流的交互方式的認知程度有了增強,對常規的交互流程的信任度也有了較大提高,一些兩年前看似激進的簡化方式,現在並不會給用戶帶來過多的認知成本。

Blink將多媒體社交的過程極度簡化,進行圖片內容社交時,將」選擇發送對象」,「創作發送內容」,以及「發送」三個動作,均由「點擊聯繫人」一個觸發事件完成。進行視頻社交時,只需長按聯繫人,之後後鬆手即可完成整個過程。

Chrome將窗口的「關閉」、「新建」融入到了「刷新「動作中,一個下拉動作的變形包含三種操作形式。避開了在多窗口中進出的繁瑣流程。

應用場景:操作步驟多且操作頻繁的流程簡化。如多媒體社交、支付等。

四、信息結構輕量化,減少負擔(Lightweight of Information Structure)

大屏空間下內容承載更為複雜。在直觀的扁平化視覺設計的背後,信息結構扁平化更為重要。出現了信息結構的輕量、清晰化趨勢。輕盈的信息結構不僅可以強化內容本身,還能夠減少用戶對信息結構和邏輯的理解成本,縮短用戶到達信息的距離。

百度手機助手在瀏覽應用詳情的核心、高頻路徑中,通過半層彈層模式為整體框架和瀏覽行為「減負」,儘量避免了頁面級的跳轉,同時降低了用戶瀏覽行為的負擔感,使操作體驗更加輕盈自然。

UniqDay做為 「小而美」的功能型應用,在產品設計之初會更多考慮到用戶的學習成本和接受度。UniqDay就是通過輕量化的結構設計讓用戶在第一次使用的時候就記住它。對於倒數日的添加、編輯設計,UniqDay都巧妙的通過彈層或平移方式幫助用戶理解當前所處的位置,使核心模塊穩定在用戶的視線內,減少頁面級的跳轉。

EMO突破了傳統的框架布局,極端強化了核心功能。這種沉浸式體驗設計是結構輕量化、扁平化極端的表現,使得用戶更專注於根據心情聽歌的功能與呈現內容本身,而不被其他的操作路徑打斷。

應用場景:為信息層級較多、頁面跳轉較多的應用減負,或著功能較簡單的垂類應用。

五、動效表現更具功能指向性,跨越成本收益鴻溝

2014年底Android5.0 Lollipop、iOS8兩大移動終端系統的發布,流暢的動效逐漸成為一個應用或系統中的「標配」。目前動效的使用出現了對於設計與情感的過度消費。需要讓其發揮更多指向性和功能性的作用。通過指向性、提示性等動效自然映射抽象語言,更加直觀的體現出界面、信息之間的層級和邏輯關係,讓應用更加簡單易懂,簡化用戶引導流程,降低用戶學習成本,甚至帶給用戶驚喜。

Android5.0 Lollipop系統依賴於Material design設計語言對卡片化設計的定義,做出了教科書般的量子動效設計案例。系統上使用大量擬物化,指向性明確動效來引導用戶,體現頁面層級邏輯。

Yep!採用流暢的位移和變形動效,讓用戶理解搜索流程(選擇一個活動-發送邀請-等待想做相同事情的其他用戶匹配-搜索結果)的交互機制,使流程更平滑,更具自解釋性。

應用場景:該趨勢將普遍適用於應用的場景轉換、提示,以及複雜信息層級表現

六、HTML 5互動內容廣泛應用,持續豐富產品表現

2014年10月W3C宣布HTML5定稿。HTML5技術的發展引發了互動形式的創新:可以看到包括搖一搖、3D視圖等形態的廣泛使用。同時,可以看到2014年主打故事類場景、產品情懷等HTML5的設計,集中引爆移動網際網路傳播,並將在未來帶來持續的浪潮。

大眾點評的《我們之間就一個字》,主打文字方式的閱讀表現。以差異化的音效、動效營造出不同的故事場景氛圍,利用文字巧妙勾勒出不同主題的文字故事,通篇無人物角色卻處處引發用戶自身聯想,多維度的促使用戶產生情感共鳴。

《夢幻水晶球的世界》,細膩視覺畫面呈現給用戶一個美妙的視覺故事場景。而3D視圖旋轉等動效讓用戶可以將視角拉近看細節或推遠看全局,像語言故事一樣展開故事脈絡,引發用戶好奇心並吸引用戶參與。

應用場景:強調品牌影響力的運營活動,適合情感化設計。

七、卡片化在多終端持續發揮優勢,成就經典設計模型

卡片化內容呈現打破了原有的模式:內容至上,去除一切幹擾。是目前應用比較廣泛的以一種設計模式。在用戶需要瀏覽大量信息的場景下,提高了內容的呈現效率。同時卡片化在多平臺網站設計,以及多種屏幕尺寸適配方面依然具有非常明顯的優勢。

手機app的內容展現就採用了卡片化的形式,在信息展現上非常突出,同時針對不同尺寸的設備界面展現效果都很贊。

在最新發布的apple watch應用中,卡片化的設計應用也很頻繁。在下面這個手機百度的界面中,卡片化的設計能夠把團購的重要信息一覽無遺的展現出來。手機百度中地理位置服務也採用了卡片化的設計,保證不同的卡片組合及內容展現均能突出服務內容。。

應用場景:需要展現較大量信息的應用,跨平臺應用等

八、大屏操作優化普及,塑造高效體驗

現如今,大屏手機已經隨處可見。更大的屏幕可以展現更多的內容,優勢不可比擬。根據《IDC世界智能設備跟蹤報告》分析,大屏設備市場份額會持續上升。用戶也越來越以開放的心態接受大屏手機。

屏幕越來越大,我們的手則不然。對於4英寸以上的大屏手機,用戶的操作體驗並不盡如人意。由於屏幕過大帶來的操作不便利亟待解決,「為大屏設計」應運而生。通過優化界面結構,增加手勢操作,以及適配單手操作布局,可以幫助用戶解放雙手,在大屏下更加自由便捷的進行操作。

1、重點功能底部聚焦:

根據情況將「功能」或「導航」等原本在頂部導航欄的按鈕下移到界面底部,確保用戶在單手操作時可以在易於操控的區域內,縮短操作路徑,降低點擊成本。輕單、KEEP、MONO等內容類的應用將主要功能按鍵設計在屏幕底端,不僅提升了操作的可觸達性,同時突出了內容,改善了閱讀瀏覽體驗。

2、更多手勢操作,滑動代替點擊:

以iOS用戶為例,常規返回按鍵多設定在屏幕左上角,對於大屏用戶來說是不易觸及的點擊盲區。而Storehouse配合手勢操作輔助,右滑退出界面,帶來了極大便利性,滑動代替點擊退出的用戶習慣也逐步養成。PEEK是一個以手勢為主導的應用,通過手勢變化進行相應操作,大膽的捨棄了功能按鍵。

3、單手模式,縮小操作區域:

由於單手操作需求的普遍性,無論是客戶端產品還是系統平臺都做出了相應適應單手操作的解決方案。用戶在特定場景下通過簡易觸發方式進入單手模式,縮小操控範圍,將其控制在頁面中下部手指易於觸及的區域。iOS系統雙擊Home鍵以及錘子手機的下拉懸停,都是在系統層級的交互解決方案。產品層級中,百度輸入法創新設計了可自主調節位置和大小的輸入面板,得到了很好的用戶反饋。

應用場景:平臺類、工具類等,需要單手操作頻率較高的應用

九、情感化權限請求,轉化能力陡升

部分iOS應用在初次使用過程中,會因為功能服務依賴,向用戶請求調用系統功能的權限,如獲取地理位置、訪問相機等。請求方式通常為對話框詢問,直接但唐突。通常用戶應對這一場景做出的拒絕行為,導致關聯功能服務的體驗損失,進而會導致流水用戶。而在新手引導中強調權限請求的「前置化」則會有效解決這一問題。通過情感化手段傳遞服務價值,使得用戶理解調用的目的,會有效提升用戶信任感進而提高授權轉化率。

Looksery產品在調用iOS系統相機請求之前,通過情感化圖標和詢問式語言,向用戶傳達了調起相機的作用,讓用戶了解調用目的,使授權轉化率得到很大的提高。

Gogobot產品在獲取用戶地理位置之前,描述對應使用場景及其必要性,滿足用戶對開放此權限的心理預期,提升授權轉化率。

應用場景:適用於需要請求系統權限的應用,尤其是對其強依賴的應用

總體來講,移動應用體驗在未來的一年內,會在各自的領域細化與深耕,將體驗向更加極致的方向推進。同時,屏幕尺寸、用戶認知積累,以及產品市場的變化,給用戶體驗提升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條件。這些變化希望能夠被設計師們掌握利用,創造更優秀的體驗。

泛體驗篇:

泛體驗包含了可穿戴設備、智能家居、虛擬實境、車聯網等智能產品帶來的新的用戶體驗。在近兩年間這些新興領域進行了快速的市場試驗,雖然競爭慘烈,但其中很多優秀的產品和服務依然會脫穎而出,帶給用戶出色的體驗。而隨著今年新興產品的數量增多,以及網際網路巨頭的紛紛入局,我們發現好的體驗更多的是需要融合硬體、軟體以及服務,對整體體驗的要求會更高。

MUX設計師們結合了部分項目經驗,挖掘那些相對於傳統交互形式更具有優勢,且具備一定市場前景的體驗趨勢。希望這些趨勢能夠帶給設計師更多啟發,突破局限。對未來的體驗設計有更多的延伸思考。

一、支付手段的交互多樣化(The Diversification of Means of Payment)

伴隨市場需求與技術進步,更多的支付手段被人們所創造,以適應更複雜的線下消費場景,並推動消費體驗的改善。在行動裝置領域,Apple Pay與Android Pay逐步商用。更多超出預期產品同期面世。

虹膜支付。用戶只需在支付中看一眼手機就可以支付鑑權,完成整個支付環節。虹膜支付的安全性和準確性遠遠強於指紋、臉部識別。英特率先提供了具有支付功能的虹膜手機EyeSmart。

百度錢包聯合國內公交系統利用NFC、藍牙等技術向用戶推出手機公交卡充值業務,用戶只需將公交一卡通置於帶有NFC或藍牙功能的手機上即可輕鬆完成充值。另外還能讀取用戶的卡內餘額、交易記錄等信息,免去了用戶線下排隊的煩惱。

應用場景:支付、理財類產品,有線下業務的O2O產品,可以利用現有技術打通支付製造消費體驗閉環。

二、操作交互更加細膩(Delicate Interaction)

iPhone上市之初,當大家都在吐槽觸屏手機在操作上如何反人類、如何高門檻的時候,沒人會想到觸控屏幕會像現在這樣普及。而當觸控操作最基本的點按、拖動等操作已經成為大眾的習慣操作後,新的觸控技術也進入了量產產品中,帶來新的體驗。

2014年9月發布的Apple Watch,增加了全新的壓力感應屏幕。將「點擊」這個動作增加了一個維度:可以識別「重擊」和「輕擊」的區別。如果這種創新的操作能夠成功,會將交互動作體系向前邁進一大步。

同樣,新的MacBook筆記本電腦加入的Force Touch觸控板,可以感知用戶指尖的壓力,通過不同按壓力度實現不同的操作。不但如此,觸控板還能夠提供不同的觸覺反饋。這樣新穎交互體驗為軟體操作體驗帶來更多想像空間。

應用:支持觸控操作的軟體或硬體設備,可通細膩操作差別,進行不同體驗設計。

三、AR、VR的深度應用(Deep Application of AR & VR)

隨著AR(增強現實)和VR(虛擬實境)技術的逐漸成熟,交互體驗的將迎來新一輪革命性的改變。從單純的基礎體驗到如今深度的沉浸感知。AR(增強現實)與VR(虛擬實境)不斷為使用者詮釋著未來互動體驗的多元化。

對於使用者AR(增強現實)傾向於真實與虛擬世界相結合來服務感知體驗。VR(虛擬實境)的特點更傾向於營造出完整的虛擬世界。而就使用場景來講AR(增強現實)相對於VR(虛擬實境)有著更為靈活、廣泛以及可拓展的優勢。但兩者卻保持著獨具的體驗與行為特點。

1. 如今微軟hololens全息眼鏡應用AR技術,通過語音、手勢等感知行為傳達給用戶展示完整的操作體驗與沉浸感。這意味著使用者可以通過終端與外界進行全新的交互行為,為人們日常生活提更為豐富時信息展示與操作。

2. 使用者對產品優質體驗的高要求也將強化沉浸式體驗的深度升級。Oculus VR(虛擬實境)設備有著驚豔的細節體驗處理,為用戶呈現更豐富的暢快感,將使用者在遊戲中的感官體驗真實化、場景化、豐富化。

應用場景:遊戲娛樂虛擬試穿、虛擬家居等廣泛場景

四、無縫的跨平臺任務及操作(Continuous Task On Different Platforms)

筆記本,平板電腦,手機,智能手錶等等,這些設備切割著我們一天的時間。我們在這些設備上安裝著相同的應用,為了可以隨時開始我們的工作。跨平臺產品通過使用同一帳號,便捷的跨終端使用相同功能,在不同的系統和設備間無縫操作同一個事件,保證任務的連續性。

1. 蘋果handoff:正在iPhone上編寫電子郵件,此時走到Mac前,電子郵件已經在Mac上準備就緒,可以從中斷的地方繼續寫。它適用於郵件,Safari,地圖,信息,提醒事項,日曆,通訊錄,備忘錄,keynote等。實現了Mac,iPhone,iPad的無縫銜接。

2. 從google搜索網頁端給手機(安卓)設定鬧鐘(目前僅限美國):在網頁端搜索框輸入「set an alarm」或「set an alarm for 11:00」,發送到選定設備。設定好的鬧鐘將直接出現在狀態欄裡,實現從網頁到手機的任務傳遞。

應用場景:需要多終端即時同步,信息實時更新的效率類產品,以及即時通訊等產品

五、Apple Watch應用爆發(Outbreak of Apple Watch Applications)

Apple Watch作為智能手錶的代表定義了很多新的體驗。它更偏向管家角色,無聲的反饋和提醒、健康監測,全新的交互操作,更多的語音互動等等。而與之匹配的應用也有3500餘款,可分為「事務管理」、「健康生活」、「輕鬆遊戲」三大類別。 這些應用將會有新的體驗,而不會是簡單的移植手機端。

1. 事務管理類:在使用Apple watch版Magic應用時,用戶只需要點開手錶上的應用圖標,語音告知需求,這個需求就會被訓練有素的各個領域的員工認領,並幫助用戶執行。

2. 健康生活類: Helthkit 通過光電測量法監測流經用戶手腕的血液周期變化。再把這些光信號轉化成電信號,這樣Apple Watch就可以計算出用戶的心率數據。

3. 輕鬆遊戲類:Apple watch是以展示信息為主,遊戲主程序還是在iPhone端運行。由於它的精簡的信息提示、一鍵式交互等特點。消除遊戲、問答型遊戲、卡片類遊戲和虛擬寵物養成等類型更加適合。

應用場景:原有IOS應用在iwatch端的擴展,以及為iwatch量身定做的應用

六、無人機應用更加廣泛(Pervasive Application of UAV )

無人機硬體成本逐漸下降,飛控系統開源,民用和商用技術的逐漸成熟,無人機在民用和商用領域迎來增長。用途包括:航拍、小件物流、空中WIFI熱點、安全監測、農田管理、環境監測、搜索救援等等。在降低成本的同時,無人機讓服務我們可以享受更好的體驗。

1. Matternet與無國界醫生組織合作,將診斷結果和藥品利用無人機進行運送。目前已準備好商業版的四軸無人機Matternet One。它可以提供一般貨物(尤其是午餐和醫藥)的物流快遞服務,能夠搭載2.2磅重的貨物飛行超過12英裡。也可以在雨天和大風天氣中飛行。

2. 大疆創新在紐約、倫敦和慕尼黑同時發布了大疆Phantom 3系列四軸無人機。可進行高清視頻錄像,可實現精準懸停和穩定飛行。用戶可以在APP上實時查看拍攝內容,進行編輯和分享。

應場景用:數據監測,航拍,物流,空中WIFI等

七、更加趨於本能的手勢交互(Gesture Interaction)

新產品的誕生往往伴隨著不同以往的人機互動,從個人電腦點按滑鼠的操作,到智慧型手機手指直接觸控螢幕幕操作,人們一直在追求更加趨近於人類本能的人機互動方式。但無論是鍵盤和滑鼠或者是觸摸操控,傳統的操作方式本質上都在將我們的想法通過媒介間接的傳達指令。

近幾年隨著可穿戴設備的興起,虛擬實境技術的完善。比如揮動下手臂可以移動電腦裡的文件,使用一個特殊的手勢完成支付,這些人與機器的互動將更加直接並趨於本能。減少媒介的比重。

1. 手錶是貼近人體的「無感」設備,因此天然具備充當個人與虛擬世界交互入口的潛質。每當用戶抬起手腕的時候,Apple Watch能夠自動呈現相關信息提醒和個人健康數據,當有電話打來,Apple Watch不用觸摸,擺動下手腕,即可接聽電話。

2. Oculus 原本是一款為電子遊戲設計的頭戴式顯示器,目前已經開始運用到建築設計、教育和醫療等各個領域。它提供的虛擬實境體驗使得用戶戴上後幾乎沒有「屏幕」這個概念,用戶看到的將會是整個世界。在這個世界裡,你將體驗到和生活中一樣操作。

總結一下,在2015年,智能設備的泛體驗領域經過了一年的摸索將會逐漸成熟且加速發展。加之行業中對產品整體體驗的認知逐漸增強,體驗設計的重要性與工作範圍將會有較大提升。設計師解決問題的方式可以更加多元,希望這些泛體驗的趨勢能夠給體驗設計帶來新的契機。

相關焦點

  • 百度CoDriver 智能後視鏡體驗:語音交互是核心競爭力
    昨天,百度用「智能汽車事業群」刷了大家的屏,他們重新梳理了汽車業務架構,以更清晰的形象示人。 其中,車聯網仍然是百度汽車業務裡面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你的車裡可能裝有百度出品的車機手機互聯繫統 CarLife, 但是你可能不知道的是,百度實際上也有了後裝智能後視鏡方面的方案——CoDriver。
  • 國外看亞馬遜國內看百度 語音交互空前繁榮
    近日,有「網際網路女皇」之稱的瑪麗·米克爾發布了2019年的網際網路趨勢報告。報告指出,在網際網路語音技術發展方面,自2015年至2018年,亞馬遜Echo裝機量實現飛速增長,2018年第四季度達4700萬臺,一年增長約兩倍。
  • 百度發布AI互動設計新成果:人機互動越來越「有意思」
    2016年李彥宏將人工智慧提升為百度集團的發展戰略,稱「未來5-10年是中國人工智慧發展的黃金時間」。三年時間過去,百度悄然間從一家搜尋引擎公司,從一家網際網路公司,向人工智慧公司的角色轉變。如今,只要談到中國的人工智慧,就不得不談到百度。
  • 百度打造AI互動設計「戰車」
    7月4號上午的百度AI互動設計論壇給出了百度的答案,除了打造智能家居實驗室、發布進階版機器人交互模型NIRO2.0和公共服務機器人NIRO-Max,百度打出AI與互動設計的組合拳,為百度大腦、機器人等AI產品的商業化落地提供了一種全新的路徑。
  • 未來AI交互的探路者,百度關岱松任人工智慧互動設計院院長
    11月16日,「Bring AI to Life」2017百度世界大會在北京國貿大酒店隆重召開,大會展示了百度在AI領域的最新進展。百度高級總監、用戶體驗中心總經理關岱松宣布成立人工智慧互動設計院,並出任院長。關岱松表示,百度人工智慧互動設計院將引領與定義最好的人機互動作為使命,做時代的探路者,勾勒AI時代的第一張用戶體驗地圖。
  • 2018年互動設計的6大趨勢
    想必你還在對昨天HJUX視覺夥伴們給出的視覺設計趨勢嘖嘖稱讚,那麼贊別停!今天團隊的交互夥伴們將帶來2018年互動設計趨勢。選擇在農曆新年來臨之際奉上這道歷時一個月烹製的「交互趨勢年夜飯」,只願給力求打造極致用戶體驗的你以啟發和幫助。
  • 人機互動新突破:百度發布主動多模態交互技術
    這種現象導致多數時候服務機器人難以起到實際作用,且使用和交互的頻率非常低,變成「移動平板電腦」。 如果服務機器人能主動關注工作區域的場景,針對有潛在需求的訪客,在客戶主動請求之前,就能發起交互,既能給人賓至如歸的感受,又能主動讓用戶了解到服務機器人的功能,使得機器人更加智能化,人性化,提升賓客體驗。
  • 情感交互將成為移動交互的趨勢
    【編者按】本文來源因為人類之間的交流與溝通是自然而富有感情的,因此人們期望與之交互的機器也具有類似於人的觀察、理解和生成情感特徵的能力。 隨著情感計算(affective computing)等技術的不斷發展,情感交互成為高級資訊時代人機互動的主要發展趨勢。(如圖所示)情感交互就是使人機互動可以像人與人交互一樣自然、親切、生動和富有情感。
  • 2020年互動設計的9個趨勢
    這一年我持續關注國內外大廠商發布的一些新產品與未來技術的升級體驗,不難發現數字設計不論是從產品、交互、體驗等等都正在不斷深入未來的設計趨勢!任何趨勢的來臨都離不開整個社會經濟背景與龐大的行業鏈等技術基礎的成熟穩健,它影響著我們今後前沿的設計決策。今天這篇交互趨勢文章,你一定會有意外收穫!Enjoy it!01 聚焦當前任務三星ONE UI 2.0今年系統更新,著手打造輕應用體驗。
  • 百度智慧汽車亮相CES Asia:百度地圖汽車版首次展出
    相比去年,今年的亞洲消費電子展在規模上擴大一倍,全球科技產業的300多家參展公司將齊聚CES Asia,數十場探討最新科技趨勢的主題演講與炫酷的新品發布會引爆5月的科技圈。百度智慧汽車也攜獨立展臺與多家合作廠商一同亮相本次盛會。
  • 2015-2016年最有影響力的移動界面設計是什麼?看看Google就知道了
    譯者註:本文譯自UXPin出品的電子書Mobile Design Book of Trends 2015&2016中第二章Layered Mobile Interfaces。第一章卡片設計可參看:《2015-2016年最流行的APP設計是什麼?比如,Facebook那樣的》。
  • 百度duwear正式上線 以語音形式交互成亮點
    百度duwear正式上線 以語音形式交互成亮點時間:2015-04-17 07:26   來源:華東在線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題:百度效仿蘋果進階路 智能手錶系統Duwear正式上線來源:新華網-新民網 摘要:【百度duwear正式上線 以語音形式交互成亮點】百度Duwear官網今日上線,
  • 辛向陽教授參加2016年世界互動設計協會教育峰會並做開幕演講
    2016年世界互動設計協會(IXDA)年會在芬蘭赫爾辛基Finlandia大會堂召開,這是互動設計領域最具權威性的全球大會。
  • 百度雲BCC/RDS正式支持Windows Server 2016與SQL Server 2016
    管理——全新的基於Web的管理UI,增強的連接代理支持高達10000的並發連接,同時遠程桌面體驗在Windows Server 2016中將變得更加優秀。百度雲是國內雲服務商中率先支持Windows Server 2016以及SQL Server 2016的公司。目前已經正式對廣大用戶提供基於Windows Server 2016的BCC(雲伺服器)與SQL Server 2016的RDS(關係型資料庫)服務。下面以BCC產品為例向大家做一個簡單介紹。
  • 百度搜索推廣視頻想要MAX,官方解讀來了!
    今天跟大家說說關於百度搜索推廣帳戶如何加入搜索視頻投放藍海,今天軒行筆記將告訴你。一、為什麼要加入百度搜索視頻廣告創意?視頻化已經逐漸成為趨勢,用戶行為的演變到營銷方式的轉變是我們不得不追尋的腳步,而且搜索視頻化趨勢明顯,視頻內容更夠更好地滿足用戶搜素需求。在視頻廣告的視頻意圖詞下CTR會更高,在部分行業百度官方也已經驗證了CVR正向,目前搜索結果頁到視頻落地頁,過程更加強化視頻感知,為廣告主提升轉化。
  • 一顆晶片解決所有語音交互,百度做了一項改變行業的技術革新
    4月20日,百度旗下人工智慧品牌小度發布了新款無屏智能音箱——小度智能音箱 2 紅外版。據百度官方介紹,該音箱搭載了百度首款針對遠場語音交互研發的鴻鵠晶片,性能上有三大提升:1)在語音識別上錯誤率平均降低30%;2)高噪聲下首次喚醒率提升10%以上,且達到家居場合使用的超低誤報要求;3)平均工作功耗僅 100mw左右,待機功耗下降90%。
  • 百度陳蕾:展示廣告是百度網際網路+戰略的催化劑
    CNET科技資訊網 6月6日 北京消息(文/梁議元): 6月5日下午南京消息,由途牛主辦的2015資金之巔網際網路高峰論壇在南京進行。百度總監陳蕾在會上做了《展示廣告—百度網際網路+戰略催化劑》的演講。「三年之後移動搜索會佔到移動世界的中心,但是這個所謂的中心比以前可能要弱化,以前的中心非常強大,PC上像百度的中心能力可能超過90%,但是未來這個比例會下降,隨著H5的發展,移動搜索會利用人的惰性,這決定了最終搜索在任何時候都會佔到生態圈的中心去。」陳蕾提到,在整個移動生態下,消費者的變化有這麼幾個趨勢。第一,即時反饋。
  • 2015-2016年最流行的APP設計是什麼?比如,Facebook那樣的
    譯者註:本文譯自UXPin出品的電子書Mobile Design Book of Trends 2015&2016的第六章Bite-Sized Cards。這本電子書結合豐富案例講述了2015-2016年間重要的移動設計趨勢,共含6章節:靈巧的手勢操作、層級化的移動界面、雋永的字體排印、扁平化設計、愉悅的微交互、小卡片。本文將來分享小卡片設計。註:以下圖片全部來自UXPin。對於APP設計,2015儼然是卡片設計年。從網站到移動應用,不同屏幕尺寸的卡片無處不在,卡片展現形式與實物相似。通過手指滑動,用戶可以輕鬆地在卡片容器中翻閱。
  • 考研分數線|體育碩士2012-2016年國家線趨勢圖
    中國教育在線訊 34所自劃線高校複試分數線與2016考研國家線均已相繼公布,中國教育在線考研頻道在2016考研分數線公布結束後第一時間推出2012年至2016年13大學科門類的國家線走勢圖(專業學位),並附上近五年來的單科分數線,作為對大家的考研祝福之禮,望對大家有所助益
  • 體驗設計與互動設計的七大區別,你知道嗎?
    隨著服務設計專業的同學及互動設計師的從業者投身到體驗設計崗,明確兩者差異有助於更好的進行設計崗位工作。本文將圍繞「概念定義」,「崗位訴求」,「知識儲備」,「能力模型」,「工作流程」,「商業價值」「未來趨勢」七大方向闡述。一、概念定義明確是什麼的問題,是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