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晚,美國時尚集團Coach正式更名為Tapestry,後者是一種流傳於西方的掛毯藝術品。Coach,Inc.執行長Victor Luis用一個比較詩意的說法解釋了這個新名字的含義:「這是對我們價值觀的一個恰如其分的比喻——各種獨特的色彩共同織就同一幅畫卷。」
為公司或品牌取一個既朗朗上口便於記憶又有很好寓意,且能一直符合時代需求的名字是一門學問。不過那些著名公司或品牌名稱,有時得來的卻全憑意外。
可樂(Cola)來源於醫學術語
可樂長期以來被劃入「垃圾食品」的範疇,可是「可樂」這種飲料最先卻是由藥劑師發明的,與醫藥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可口可樂」直接來自於可樂藥水的音譯,而百事可樂的名字「百事」(Pepsi)的詞源則是來源於醫藥術語胃蛋白酶(pepsin),它們的起名都宣示了可樂與醫藥的淵源。這或許也是兩家公司雖然現在都在向「健康」轉型,但從沒想過換品牌名的原因吧。
麥當勞(McDonald’s)的名字並不來源於創始人
「麥當勞」(McDonald’s)聽上去像個人名,但它的創始人卻叫雷·克洛克(Ray Kroc),為什麼我們吃的是「麥當勞」快餐而不是「克洛克」快餐呢?事實是,雖然是克洛克一手創建了如今的麥當勞帝國,但在這之前,「麥當勞」的品牌就已經存在了。——對姓「麥當勞」(McDonald)的兄弟經營著這家同名的小規模漢堡店,當時還是一個落魄推銷員的克洛克發現了其中的商機,與麥當勞兄弟合夥經營了一陣後,克洛克終於在1960年代買下了「麥當勞」的全部生意,當時麥當勞已經小有名氣,為了鞏固現有的商業成果,克洛克選擇保留了這個名字。
阿迪達斯(Adidas)才是來源於創始人
很多人以為運動品牌阿迪達斯(Adidas)的名字是「All Day I Dream About Soccer」的縮寫,其實不然。「阿迪達斯」(Adidas)才是來源於創始人的名字。1920年,德國商人阿道夫·達斯勒(Adolf Adi Dassler)從德國的赫爾佐格瑙拉赫起家,開始生產鞋類產品,「Adidas」是他的小名(Adi)和姓氏前三個字母(Das)的結合。
宜家(IKEA)來源於創始人及他生長的地方
除了創始人姓名,和創始人有關的其他方面也可能成為品牌名。比如「IKEA」,它並不是瑞典語。IKEA是瑞典品牌不假,但IKEA實際上是創始人英格瓦·坎普拉德(Ingvar Kamprad)出於對家鄉的眷戀,用他姓名的首字母和他長大的農場(Elmtaryd)以及村莊(Agunnaryd)的首字母結合而成的。這樣看來,IKEA的中文名「宜家」真的是很合適了。
Zara源自一個長鬍子的希臘大叔
品牌名還常常來自於虛構的人物。「Zara」名氣響亮,可是你聽說過「Zorba」嗎?著名快時尚服裝品牌「Zara」的名字正取自這個奇怪的希臘單詞「Zorba」。Zara的媒體總監Jesus Echevarria曾親口承認,品牌起名「Zara」的靈感來自1964年的電影《Zorba the Greek》, 「Zorba」是其中主人公——一個留鬍子的希臘農民的名字。但是創始人Amancio Ortega考慮到「Zorba」已經被商用,為了避免混淆,才改成了現在的「Zara」。
星巴克(Starbucks)來源於一個小說人物
類似的還有星巴克(Starbucks),這個名字來源於美國小說《白鯨》中愛喝咖啡的大副Starbuck。在商量起名時,星巴克的元老們更鍾情於小說中的捕鯨船名Pequod,但因為Pequod有時會讓人聯想到英文詞「小便」(pee),只好退而求其次,這才選中了「Starbuck」。現名「Starbucks」讓人聯想到一群熱愛喝咖啡的水手,正好與品牌形象和定位契合,星巴克著名的雙尾美人魚商標也是根據品牌名中的航海冒險元素最終確定下來的。
Google的著名拼寫錯誤
你也許已經知道技術公司巨頭Google的名字來歷了:Google本應該叫 「googol」,在英文中,「googol」指的是10的100次冪,本來這只是由美國數學家Edward Kasner九歲的侄子 Milton Sirotta為這個無限大的數隨便起的一個怪名,但隨後通過 Kasner 和 James Newman 合著的《數學與想像力》一書廣為流傳。「googol」正暗合了這家技術公司龐大的數據基礎和創始人的極客精神。
在1998年,未成形的Google還是斯坦福的一個名叫「BackRub」的研究生項目,要把這個項目推向市場,創始人們決定改名。拉裡·佩奇等人都很喜歡「googol」這個名字,但在最後敲定的時候,因為拼寫錯誤寫成了「Google」,也就只好將錯就錯了。
安德瑪(Under Armour)的命名是一場意外
收穫「美麗意外」的還有安德瑪,其創始人凱文·普蘭克曾在採訪中談到,Under Armour名字的由來實則是一起「美麗的錯誤」。原本普蘭克希望註冊的商標是Body Armour(意為「防彈衣」),但是這個名字商標管理部門不給通過。失落中,普蘭克在大哥比爾的建議下,把Body Armour改成了Under Armour(意為「鎧甲之下」),這一次成功了。
哈根達斯(Häagen-Dazs)是「偽」丹麥詞
不過也有的名字,本身就是無意義的。哈根達斯(Häagen-Dazs)聽上去像丹麥語,但實際上它只是一個無意義的拼接詞。創始人是波蘭人魯本·馬特斯,他仿照丹麥語生造了「Häagen-Dazs」出來,完全是為了營銷效果——他希望這個斯堪地那維亞似的名字可以喚起人們對新鮮、天然、健康及高品質的追求。
Lululemon:創始人這麼起名只是為了讓它難念而已
最任性的是加拿大的女性瑜伽用品品牌Lululemon,創始人Dennis J. Wilson說:「(這個名字)沒有任何意義。」還有一種說法是,Wilson起這個名字是為了開日本人的玩笑,因為日本人沒法發「L」音,Wilson就隨意湊了3個「L」在品牌名裡,目的就是為了讓它很難念。
END
來源:第一財經周刊(ID:CBNweekly2008)
——
市場部網致力於好文推送,內容僅供學習、交流之用,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
市場部網——領先的市場人職業服務平臺,工作好幫手,職業助推器。關注市場部網微信公眾號:市場部網(ID:scbw2006),每日收市場資訊、營銷乾貨,與百萬市場人每日進步一點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