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4日,在我們享受美好國慶長假的時候,我驅車750多公裡來到了位於重慶市沙平壩區歌樂山的白公館,來緬懷革命英烈。白公館是一處緬懷英烈的革命遺蹟,是原四川軍閥白駒的一處郊外別墅,他自稱著名詩人白居易的後代,借用白居易的「香山居士」,把他的別墅取名「香山別墅」。1939年特務頭子戴笠用重金買下這棟別墅,改造成關押迫害革命義士的監獄!它和渣滓洞被稱為「兩口活棺材」!白公館關押的都是他們的認為有「重大案情」的政治犯。
1938年起被軍統特務機關就用作關押革命義士的秘密監獄。
1939年軍統特務頭子戴笠為了關押,審訊的保密,將其改為軍統直屬看守所。從此白公館的正大門關閉。人員的出行從旁邊的一小門進出。防空洞改為刑訊洞,儲藏室改為地牢。
牆上寫有「進思盡忠,退思補過」,「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等標語。
革命義士員宋綺雲,徐林俠夫婦及幼子宋振中(大家所知道的小蘿蔔頭),抗日愛國將領黃顯聲,同濟大學校長周均時,著名愛國人士廖承志都關押在這裡。最多時這裡關押了二百多名革命義士。
1949年10月28日,陳然、王樸等10名難友被押到大坪刑場秘密殺害,在囚車上,王樸高喊道:「父老鄉親們,中華人民共和國已經成立了!重慶就要解放了!蔣家王朝就要垮臺了!」11月14日江姐(就是江姐的原型江竹筠)等30人押赴歌樂山電臺嵐埡殺害。
1949年9月6日至11月30日,軍統特務對關押在此的革命者進行大屠殺,僅20人脫險。重慶解放前(1949年11月30日重慶解放),11月27日最為慘烈。
寫到這我的手在顫抖,眼淚已經掉下來了!我們後輩們一定要記住革命先烈們用他們的信仰,拋頭顱,灑熱血!為新中國的解放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才有了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向革命
江竹筠烈士雕塑(1920—1949)
楊漢秀烈士雕塑(1913—1949)
周成鉻烈士雕塑(1923—1949)
張靜芳烈士雕塑(1912—1949)
蔡夢慰烈士(1922—1949)
在獄中革命者用想像製作的五星紅旗
先烈默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