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養殖技術|工產群箱內外觀察辨別與初現工產群的處置方法

2020-12-20 毛氏部落

雖然有王群中也有工蜂產卵,但是所產的未受精卵,並不會被孵化成小幼蟲(工蜂監督作用),但是在失王群中(也無卵及小幼蟲),完全失去蜂王物質(抑制工蜂卵巢發育作用消失)以及蜂群生活混亂(監督作用弱化),蜂群中卵巢已經發育完全的工蜂產的卵並未被清除,繼續哺育。

一、工蜂產卵群箱內外的辨別方法

1、巢外觀察

採集消極。在群勢相當的蜂群中,工產群外勤蜂進出比較少,蜂群採集積極性差,巢門口經常有蜜蜂爬行、少量聚集。

蜂體顏色。工產群的蜜蜂顏色隨著工產時間越長,蜜蜂身體的顏色越黑,除越冬蜂交替時間以外,正常蜂群的顏色較淺。

進粉異常。在正常蜂群中,天晴合適時,中午前蜂群中的進粉明顯,一般每進入巢門的5隻蜜蜂中,總有2隻左右的蜜蜂攜帶花粉,且粉團飽滿較大,而工產群的進粉蜜蜂數量較多,但是蜂團較小。

2、巢內觀察

卵圈與數量。正常蜂群蜂王產卵的卵圈逐漸擴大,卵圈中極少出現空巢房,而且卵的倒向有一定的規律,而工蜂產卵群,卵圈較小,卵圈分布較多,卵圈中多出現空巢房,且卵的倒向隨機。

卵形與數量。正常蜂王所產的卵細長,而工蜂產的卵粗短;蜂王產卵一般一個巢房一粒,在巢內產卵用房緊張或蜂王初產卵時,可能會出現一房兩卵現象,而工蜂產卵在早期為一房一卵,隨著卵巢發育完全工蜂數量的增多,巢房內卵的數量也增多。

蟲脾與漿量。正常蜂群中整巢脾相鄰位置的蟲齡接近(新造巢脾,邊造脾邊產卵,蟲齡有差異),蜂群哺育力充足時小幼蟲漿量較多,而工蜂產卵即使是整巢脾,相鄰蟲齡差異也較大,且房內幾乎看不到漿。

封蓋子與形狀。正常蜂群孵化的是受精卵,羽化出的是工蜂,而工蜂產的卵是未受精卵,孵化出的是雄蜂,因此,正常蜂群封蓋子是工蜂產房,房蓋小,且較平,而工蜂產卵群封蓋子是雄蜂房,巢房大,房蓋凸起,中蜂雄蜂房在蛹的中後期,房蓋有透氣小孔。

蜂性與鰲人。正常蜂群的不論是中蜂還是意蜂,白天開箱後,蜜蜂工作有序,巢內較為安靜,很少鰲人,而工產群開箱後,蜂群聚集,情緒不穩,容易鰲人。

貯蜜與封蓋。正常蜂群如果巢內貯蜜充足,巢脾上部的貯蜜多封蓋,而工產群的巢內新貯蜜,不封蓋或封半蓋。

築臺與產卵。在正常蜂群中,除了有分蜂傾向或秋季交替蜂王以外,蜂群中不會出現王臺,而在工蜂產卵群中,多出現王臺,並且臺內有卵,但不會封蓋。

二、初現工蜂產卵群的辨別

如果是因為介紹蜂王(或王臺)失敗,蜂群發生工蜂產卵現象,蜂群工蜂產卵的時間比較好計算,如果是因為蜂群中蜂王老弱病殘而失王,發生工蜂產卵,蜂群工蜂產卵的時間無從算起,就必須通過開箱觀察工蜂產卵的狀態辨別。

一般認為,在已經確認蜂群出現工蜂產卵現象,在巢房內出現一房一卵偶有一房兩卵或多卵時,是工蜂產卵的初期,一般不超過10天。

三、初現工蜂產卵群的處置方法

此階段,蜂群中卵巢發育完全的工蜂數量不多,糾正較為容易。

1、限制飼料

工蜂產卵本質是工蜂體內營養過剩,導致自身卵管滋養發育,因此,此時應抽出巢內的蜜粉脾,不對蜂群做任何獎勵飼喂,降低工蜂卵巢發育的可能。

2、更換巢脾

抽出巢內巢框、新巢脾、淺色巢脾,換入少量老舊巢脾,減少工蜂產卵數量。

3、降溫

開大巢門、開啟通風窗,儘可能降低巢內溫度,防止更多的工蜂卵巢發育。

4、介紹蜂王

可以插入成熟王臺、也可以介紹處女王,最好介紹產卵穩重的產卵王(產卵超過一個月的正常產卵蜂王)。外界蜜粉源尚可時,工產群介紹蜂王比較容易,即使不使用介質(白酒、醋、空氣清新劑、水等混淆群界的物質),也很容易介紹成功。

5、恢復蜂群

待蜂王產卵後,工蜂停止產卵時,抽出巢內工產卵脾,加入蜂王產卵用新脾。一般即使蜂王產卵,巢內工蜂產卵還要持續幾天。

結束語:蜜蜂養殖中,工蜂產卵現象較為常見,尤其是中蜂群,初現工蜂產卵處置較為容易,對蜂群本身的影響不是很大,還有可利用的價值。

相關焦點

  • 養殖蜜蜂,蜜蜂沒有蜂王了,如何安全的介入蜂王?
    養殖蜜蜂常常會遇到各種情況,養殖蜜蜂,蜜蜂蜂王莫名其妙就不見了,這是很常見的。蜜蜂如果失去蜂王,蜂群就會慢慢衰敗,最後滅亡。造成蜜蜂的蜂王不見,原因很多,有的是人為造成的,大多數是蜜蜂造成的。例如胡蜂危害,衝群,合併蜂群割蜂蜜等,都有可能會引起蜜蜂圍王,蜜蜂為了保護蜂王而圍死蜂王。蜂王不見,就要介入蜂王,介入蜂王不是直接放進去那麼簡單,做的不對,蜜蜂還是會圍王。現在小編分享一個介蜂王的辦法。如果是蜂王不見沒有多久,工蜂還沒有產卵的,我會將蜂王用囚王籠關住,囚王籠需要調到工蜂不能進去的形狀。然後再把囚王籠連同蜂王摁到蜜蜂的巢脾,儲存蜂蜜的地方。
  • 蜜蜂巢脾封蓋後為什麼會出現一個孔
    蜜蜂巢脾封蓋後為什麼會出現一個孔,這是一位新手問我的問題。正常的工蜂巢房,在進入兩天的封蓋時期是會出現孔洞,但那是巢房封蓋未全的情況,而他說是一個小小的孔。他怕是什麼病蟲害,問我要不要用藥。其實我想告訴大家的是別亂用藥,特別是養中蜂的人,中蜂一般是不用藥物的。
  • 蜜蜂養殖技術|蜂群春繁的方法與選擇
    養蜂需要遵循自然規律,正確處理蜂群、蜜源和蜂群之間的關係,根據蜜蜂的習性和養蜂目的,引導蜜蜂活動,以獲取蜂產品為目的的蜜蜂養殖,應使蜂群壯年蜂出現的高峰與主要流蜜期相吻合,實現蜂產品優質、高產。不同養殖區域及養殖方法,留給春繁的時間長短不一樣,人工養殖蜜蜂的春繁方法自然也就不同。一、蜂群春繁時間的劃分根據春繁的時間跨度及蜂群內部的變化,為了描述更為準確,將春繁的分為恢復期(也稱初繁,新老蜂更替階段)和發展期(群勢增長,直至當地主要流蜜期前的時間段)。
  • 蜜蜂養殖技術|箱外觀察蜂群的異常現象及快速處理辦法
    根據蜜蜂的生物學特性及養蜂經驗,養蜂者可以通過箱外觀察蜜蜂的行為和現象,從而判斷蜂群的內部情況。因為蜂群的內部情,很大程度上會在巢外有所表現,所以養蜂者要善於通過箱外觀察來達到間接了解蜂群內部和外部蜜粉源及其天氣變化的情況,從面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蜜蜂養殖,過箱蜜蜂幾天後逃跑會回到原因位置嗎?概率非常小
    關於過箱蜜蜂幾天逃跑會不會回原位的問題,蜂部落認為幾乎不可能,主要原因是蜜蜂的習性已經決定了。過箱蜜蜂逃跑的原因一般來說,過箱的蜜蜂做好兩點,一是放入幼蟲脾,二是蜂群中有蜂蜜,在蜂箱的位置和養殖方法沒有問題的情況下,蜜蜂是不會輕易逃跑的,但是如果環境和養殖方式有問題,則容易出現蜜蜂逃群的現象。所以常見的過箱後的蜜蜂逃群,主要有下面幾個方面。
  • 蜜蜂養殖技術|中蜂群分蜂性特點、缺點及合理利用
    2、分蜂需要外界條件根據對中蜂群分蜂的觀察發現,中蜂群的分蜂多發生溫暖或高溫時間,一般在春末夏初,秋初也有發生;多發生在中流蜜時節,一般在大流蜜前或初期以及大流蜜的後期。溫度和蜜粉源是蜜蜂自然分蜂的外在推手。
  • 蜜蜂養殖技術 蜜蜂群體生物學特性(二)
    2 蜂巢內生活條件的調節(1)溫度 蜂巢子區溫度34~35℃ ,無蜂子時14~32℃ ,溫度降低時,蜜蜂靠密集、吸蜜和運動 產熱。溫度過高時,蜜蜂通過疏散、扇風和採水來降溫。(2)溼度 採水增溼,扇風降溼。中蜂呈鼓風機式,意蜂則為抽氣機式。
  • 蜜蜂養殖技術|蜜蜂春繁期飼養管理(上)
    蜜蜂養殖技術|春秋倆季育王的探討蜜蜂養殖技術|養蜂高效益的四點建議中蜂養殖技術 突破中蜂繼箱飼養的瓶頸之空巢脾蜜蜂養殖技術|老王的蜂箱消毒法蜜蜂養殖技術|預防疾病
  • 養殖中華蜜蜂之棉蟲的產生與防治
    現在農村養殖中蜂的的人越來越多,其中棉蟲的危害對農村養殖中蜂的朋友困擾最為厲害。記得小時候家裡穀倉每到春夏交替的時候會來一群蜜蜂,呆的時間最長的也不過一年左右。爸爸每次看到蜂跑了後,就去穀倉裡看,看完後就會說,又被棉蟲給趕走了。
  • 蜜蜂養殖技術|胡蜂對蜂群的危害及防範
    一、胡蜂的習性胡蜂和蜜蜂都是營群居性生活的社會性昆蟲,群體由蜂王、工蜂和雄蜂組成,與蜜蜂不同的是一群胡蜂中可多隻蜂王同巢。多分布於海拔1000~2000m山區及丘陵地帶。與蜜蜂的作息相似。胡蜂具雜食性,採食花粉、花蜜及各種昆蟲。當外界蜜粉源豐富的時候,胡蜂採食花粉和花蜜,對蜜蜂群的侵犯比較少,但是在夏末秋初外界蜜粉源缺乏的,胡蜂已經大量繁殖,且食量大,對蜂群的侵犯最多,危害也最大。
  • 蜜蜂養殖技術|蜂群春繁前的5項準備工作及原則
    在蜂群中蜜粉貯備充足時,蜂群先於外界出現蜜蜂源開始初繁(必要時可以制止)。經歷了長時間越冬期的蜜蜂,體內積聚糞便,體能消耗較大,群勢較弱,對外界敵害的抵禦能力較差,雖然蜜蜂保持著青春期的功能,但哺育力、採集力等不如新蜂,效率較低。
  • 箱外觀察蜜蜂,在蜂場和巢門前分析和判斷蜂群的情況!
    箱外觀察根據蜜蜂的生物學特性和養蜂的實踐經驗,在蜂場和巢門前觀察蜜蜂行為和現象,從而分析和判斷蜂群的情況。(1)蜜源與蜂群在天氣晴朗、外界有蜜源的時期,工蜂進出巢頻繁,說明群強,外界蜜源充足。攜帶花粉的蜜蜂多,說明蜂王產卵積極,巢內幼蟲較多,繁殖好。
  • 蜂箱外面觀察蜜蜂,4種表現說明有大情況,老蜂農分享養殖經驗
    蜂箱外面觀察蜜蜂行為,來判斷蜂群的各種情況,是一項非常具有價值的技術。這種技術是通過對蜜蜂的了解,然後經過養蜂大師日積月累的觀察與記錄,從而發現的一種對蜜蜂行為的解讀。這項技術的就像特工在破解密碼電報一樣,讓養蜂人可以更加直觀地了解蜜蜂的各種情況。
  • 蜂頭領 蜂群秋季飼養管理技術
    要選擇王漿產量高,繁殖力強,抗病、抗逆性能好的蜂王作母本,同時殺滅低產群的雄蜂,以提高父本的品質。在育王框播入的當晚起,每晚補餵糖液。糖液中加入適量維生素B、維生素C和蛋白質(如酵母片等)一直餵到王臺封口為止,保證蜂王發育健壯。中蜂要在立冬前的45天起,根據蜜源和氣候條件,每天或隔天對蜂群進行獎勵飼養。
  • 蜜蜂養殖技術|我的養蜂思路
    更多的養殖者認為養蜂不在多,而在精,更在於「娃打娃模式「,就是通過基礎群,採蜜賺錢,用賺的錢再投入擴大規模。這種方法好處在於用較小的投入,用時間換取回報。而我並沒有採取這種方式發展的我的蜂場。我認為養蜂要有效益,應該在蜜源條件允許的條件下,快速擴大到合理養殖規模。為什麼說是合理規模,除了與蜜源相適應,更要計算人工成本,據拜訪和了解,在中蜂養殖中,人均管理200群是利潤平衡點,200群年產蜜量約2000斤,約10萬元,除去人工工資及養殖消耗品,基本持平,所以,在養殖過程中,要提高人均產出效益,就需要提高人均管理蜂群數量、蜂群的產量、蜂產品的質量。
  • 蜜蜂「限制性」養殖需求越來越多,技術難度大嗎?養蜂人講了實話
    按照常規,如果我們選擇了養殖蜜蜂,都是希望自己的蜜蜂越來越多,所以整個過程看起來是一個不斷發展的過程,這符合一個專業從事養蜂為生的養蜂人的需求,但是如今很多養蜂人並不是專業養蜂來滿足生活需求,而是僅僅依靠養殖蜜蜂來滿足家庭對蜂蜜的需求,這就導致這部分人他們對蜜蜂數量的要求並不高,又不能過少,比如限制了我只養殖3箱蜜蜂,多了我不要,少了又不幹
  • 外來務工求職潮初現 企業7000元招不到技術工
    外來務工求職潮初現 企業7000元招不到技術工   37歲的老劉擁有叉車證和航車證,算是個技術工,看了一圈招聘信息,他也想再比較一下,「找到一份適合的就一直幹下去。」  企業著急 「7000元工資技術工難找」  對於求職者最關注的薪酬問題,記者發現,現場來招聘的部分企業還沒有調整薪酬待遇,仍以去年的標準招聘。「4月1日最低工資調整後,我們也會參照調整的。」
  • 蜜蜂養殖技術|箱外觀察蜂群自然交替及驅趕雄蜂等現象的應對措施
    2、蜜源好壞流期間,全場蜜蜂採集繁忙,巢門進出擁擠,稍擋住巢門,歸巢蜂就聚成堆,而且歸巢工蜂腹部飽滿沉重、透明發亮、腹部向下拖著飛回,甚至有的採集蜂還沒有到達巢門板就落在地上,累得腹部抽搐,要休息片刻才能起飛爬進巢內,蜂群扇風「呼呼」聲響徹四周,場內空氣瀰漫香甜的氣味,說明外界蜜源豐盛,泌蜜多。
  • 養殖蜜蜂,用這三種方法給蜜蜂餵水,簡單又有效
    養殖蜜蜂,用這三種方法給蜜蜂餵水,簡單又有效養蜂是一個長期投入的過程,可能一年之後你會看到一些收入。很多有經驗的養蜂人在平時非常注重一些經驗的積累,他們在掌握一定的知識的基礎上,不斷的實踐。現在養蜂的技術不斷進步,在日常的養殖中是比較簡單的,掌握了相關知識,可以少走彎路。冬天已經快過了一大半,有的地方是滴水成冰。在冬季養蜂是比較麻煩的,一般最讓人頭疼的就是蜜蜂受凍和喝水的問題。這個季節氣溫十分乾燥,蜜蜂補水非常重要。很多養蜂人就會忽略補水的問題,蜂群嚴重缺水,等到第二年春進行春繁會遇到很多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