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數碼產品的廣泛應用,CD唱片在這個時代幾乎已被宣告「死亡」,但家裡的原版老CD卻可能變為一筆意外的財富。近日,三湘都市報記者從長沙收藏品市場獲悉,一張上世紀90年代歌星楊鈺瑩的首版《月亮船》CD,發行價不過20元,如今被炒到了1萬元。而一套小虎隊的絕版CD,網上正以49999元的價格在售賣。
【老CD收藏·調查】
長沙:原版老CD售價超百倍
在長沙市天心閣收藏市場,記者發現,許多看上去很陳舊,外殼甚至破裂了的唱片,竟然可以賣到兩百多元的高價,而一些包裝嶄新並沒有開封的唱片,卻只能維持普通價格。
對此,店家宋老闆坦言,唱片發展到今天,不再僅僅只是音樂的載體了,已經成為了一種藝術品甚至收藏品。
「現在很多樂迷很識貨,買CD時除了看是誰的作品以外,還會看版本、發行時間、發行地等等,他們更多的是在追求一種收藏價值。」宋老闆告訴記者,目前唱片市場上,1992年以前發行的華語唱片,收藏價值最高。
「通俗音樂CD賣價好於高雅音樂CD。」長沙資深CD藏家胡先生表示,楊鈺瑩首版《月亮船》CD屬於熱門,市價已經被炒到1萬元。據了解,新時代影音出版公司1993年和水東電子城聯合出版的楊鈺瑩《月亮船》CD發行價為20元左右,如今市價賣到了1萬元,漲了500倍。
另外一位藏家孫先生向記者介紹,新時代影音和佳和水東電子城首版的楊鈺瑩《夢中花》CD,他以3400元出手。而廣西音像出版社首版的《楊鈺瑩毛寧》第一集和第二集,也賣到了5000元。此外,港臺歌星歌曲CD也是熱門品種,1989年寶麗金初版原版鄧麗君CD壹套8盤,市價也在1萬元以上。
網購:高價CD仍有粉絲買單
而在網上,高價收藏原版老CD的人也不在少數。
一家名為「我愛我碟」的唱片網店,正以49999元的高價出售一套小虎隊的絕版CD。店主陳先生表示,「真正收藏唱片的人,看重的是版本。網上現在流傳的小虎隊唱片,基本都是當年內地中唱引進的版本,而我這一套是完整的臺灣版,所以貴是有原因的。」
價錢如此高,究竟有沒有人會買?
記者從銷售記錄上查到,一家名為「星星廊」的網店,上月就以1100元賣掉了一張小虎隊1991年《再見》專輯的磁帶。
該店店長透露,買家也是一名小虎隊的忠實粉絲,他說自己還缺這一盤,就收齊了一整套磁帶,所以願意高價買下。
小貼士
CD保存並非一勞永逸
1、不要用手接觸CD唱片的反射面。保養CD唱片主要就是保養其反射面。因此,在平時使用中,一定要保證反射層的清潔、乾淨。
2、不要將CD唱片直接放到太陽底下進行長時間的暴曬 ,別將其放在發熱量較大的音響器材上,也不要平放,應豎放以防止變形。
3、CD唱片的反射面非常平整光滑,容易受到劃傷。因此,在平時不使用CD唱片時,應該對其妥善地加以保存。
4、由於我們周圍並非是一個無塵的環境,因此在長時間保存後,CD唱片的表面難免會積累一些灰塵,這對CD機的順利讀取會造成影響。需要對CD唱片進行定期清潔,恢復反射面的清潔。
【老CD收藏·歷史】
1994年是收藏「分水嶺」
「CD專輯的收藏已有32個年頭。」湖南收藏協會秘書長林安國指出,CD就是小型鐳射盤。
1982年10月1日,比利·喬爾的《第52大街》成為歷史上第一張以CD方式發行的專輯,這張專輯最初是在1978年推出,1982年在日本推出CD,以配合發行世界上的首臺民用CD播放器。
隨後,CD唱片迎來了巔峰時代,但進入2000年後,隨著數碼產品的運用,CD的地位最終被MP3取代,成為了音樂玩家的收藏品。
而湖南收藏協會另一位專家表示,1994年前製作和發行的CD稱為早期CD,1994年後製作和發行的CD稱為後期CD。
因為在1994年出現了IFPI(國際唱片業協會),從那年開始,唱片公司製作、發行的正版CD,都必須在光碟內圈上打上IFPI碼,1994年前的CD內圈上是沒有IFPI碼的。
通常而言,鑑別一張CD是早期發行還是後期再版,可以看它的內圈上有無IFPI碼。
【老CD收藏·課堂】
原版、量少、早期CD品種為佳
如何收藏投資CD?湖南收藏協會這方面的專家胡先生認為,以原版、首版為主,量少的品種為佳,尤其是1994年以前的早期CD。
從製作工藝與外觀上說,當時由頂級壓片公司製作的CD工藝極為考究,CD盤口全部鍍銀、片基厚、節目封冊設計十分具有藝術氣息。極致細微處,包裝盒的用料、設計都注重質量,分量比現在新版CD重1/3左右。如今網絡下載技術發達,CD漸成夕陽產業,銷量驟減、成本控制增加、製作粗糙,當年精良製作不見。
從音質角度看,上世紀80年代的轉錄技術已十分發達,大部分轉制後的CD的已經達到甚至超越了上一代音源載體LP的音質水平。隨著CD錄製技術的提高,例如3D、4D、24比特等先進技術的引入,轉制和錄製效果還原度更高、現場感更強,細節更豐富。而此後不斷翻錄、再版的唱片,其整體音響效果無法與初始版本並論。
更重要的一個因素是大師級演繹。一大批音樂大師的演繹黃金期在20世紀50至80年代,如指揮家卡拉揚、伯恩斯坦、克萊伯,又如小提琴家格魯米歐、謝霖、奧伊斯特拉赫,鋼琴家李赫特、吉列爾斯等,他們在其籤約唱片公司的錄音大部分轉制或錄製成CD,其中多數沒有再版。這些絕版錄音極其珍貴,是收藏人士尋覓的佳品。目前市場上的新版CD,往往已再版七八次,精品無幾。記者 梁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