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迪士尼宣布電影《花木蘭》將在中國院線上映!
電影《花木蘭》的上映也是一波三折,本來年末就宣布定檔的《花木蘭》因為種種原因推到了年初,年初又因為疫情的影響,又不得不延期。
其實迪士尼將《花木蘭》這部電影引入中國,不過又是對中國文化的一次侵略——跟美國那些英雄傳奇的電影一樣。
首先,迪士尼將這部電影引進中國內地動機不純。
迪士尼已經為這部電影投下了巨資,為了回本迪士尼對中國市場覬覦之心並未消退。
這部電影宣布定檔以來,也引起了網友的強烈爭議。
其實《花木蘭》已經在國外的許多電影網站上線上上映了,因為上映方式的改變,使得外國的許多實體影院利息受損。
要知道,外國實體影院長期配合花木蘭電影的宣傳,這次花木蘭轉到線上上映了,自然給實體影院一個不小的打擊。之前就有爆出過影院老闆怒砸《花木蘭》電影海報的新聞。
《花木蘭》這部電影這次在中國的引進,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電影在國外上映的失利。
重要的是,這部電影裡參演的外籍明星有許多是在中國很有知名度的,比如鞏俐,甄子丹、劉亦菲等,所以,中國粉絲很大程度上會為這部電影買單。
說回到文化層面,為什麼說這部電影是迪士尼對中國文化的一次侵略呢?最為明顯的一點是,迪士尼將自己的電影模式套入了中國的故事中。
迪士尼的電影模式是什麼?一定要有公主,巫婆和王子。所以在《花木蘭》這部電影中,迪士尼自然也把這種套路搬進去了。而這種公主、巫婆的套路我們也已經領教過了。
從釋出的預告片我們可以明顯地看出,劉亦菲演的花木蘭其實就是公主,鞏俐演的反派就是巫婆。甄子丹和李連杰飾演的自然是王子。
一個富有中國元素的故事被套進了這樣的模式,是想在語文課堂中語文老師以後該怎麼跟小孩子講述花木蘭的故事?
所以老師只能說花木蘭是一個勵志的公主,打敗巫婆嗎?我們看迪士尼電影覺得很爽,因為裡面打打殺殺的元素確實使我們心情澎湃。
但是在這樣的套路之下,我們是不是忘記了花木蘭這個故事的內核呢?
這個故事講的是一個孝順和忠勇的故事,甚至還帶著性別反思的意味。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這個故事想告訴我們的更多是男女平等,每個人都有尊嚴吧。可是在迪士尼的講述之下,這個故事又變成一個英雄傳說的故事。看迪士尼的改編還不如看看趙薇版的《花木蘭》。
還有一點,電影中有部分情節是不尊重中國本土文化的。
比如電影中出現了土樓,熟悉歷史的朋友都知道,土樓是明清開始建造的。
而花木蘭生存的年代是在魏晉南北朝,所以那個時候出現土樓根本不合理。
再者,土樓一般出現在福建及江南一帶,土樓還是劇組現場搭的,花木蘭的故事的發生地在北方,這已經是時空錯亂了。
從迪士尼不尊重中國本土文化這一點可以看出來,迪士尼這部電影的侵略性是極強的,迪士尼的改編有扭曲花木蘭故事的嫌疑。迪士尼拼命地將自己那一套價值觀嵌套進花木蘭的故事中。
迪士尼想拼命地告訴我們花木蘭這個故事就是一個英雄傳奇的故事,以此來證明包括好萊塢在內英雄電影也和中國故事一樣,一不小心就會被預告片中打打殺殺的畫面洗腦了。
還什麼「我為榮耀而戰」的臺詞,明顯好萊塢英雄化了吧。
但是作為中國人我們不要忘了,花木蘭這個故事誕生於封建年代,封建年代講述忠、孝,而忠孝兩字也代表了中國文化的內核。
但是在迪士尼的講述中,並沒有體現出花木蘭該有的忠和孝,而是把花木蘭塑造成一個勇敢的公主,令人啼笑皆非。
文 |cheng小姐
編輯 | 葉楓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