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難學?那是因為不了解語文的學習規律,9成家長都不清楚!

2020-12-12 雁返育兒

2019年春季新學期開始,全國所有中小學生的語文使用統一部編版教材。

「部編本」語文教材總主編溫儒敏教授曾說過一句話,「語文高考最後要實現讓15%的人做不完」!

這意味著語文考試難度將不斷加大,與此同時,國家教育部最新的中考、高考改革還呈現出另外一個趨勢,數學和英語考試難度在降低。

由此可見,語文在12年義務教育中,無論是中考還是高考都將佔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

然而現實情況是,無數學生談語文「色變」,語文學習讓學生們苦不堪言。

在語文難度不斷加大的情況下,廣大學生的處境更是雪上加霜。

此情此景,我們不禁要問:

語文真的那麼難學嗎?語文究竟該怎麼學習?

在談語文學習方法前,我們有必要先來重新理解什麼是語文,以及學習語文的規律。

語文就是語言和文章的學科,即教我們應該如何說話、如何寫文章,語文的學習呈現出以下規律:

規律一:高度涵蓋低度。

一般人都會認為,學習語文要循序漸進,先學拼音,再通過拼音認字,然後學句式,再學造句,最後學文章。

這是認知心理學的邏輯,認知心理學針對的是自然學科,自然學科用這種方法去學習沒有問題,甚至可以說必須要用這種方法去學習。

但語文是人文科學,學習規律正好相反,高度涵蓋低度,先輸入高度的內容,低度的內容不用學,也會了。例如,能讀文言文,就必定能讀白話文。

所以在語文學習裡,我們應該從最難的文言文、最有高度的經典著作、最有智慧的內容開始教起。孩子一旦連最難的、最有高度的、最有智慧的內容都已經掌握的前提下,簡單的,低度的,直白的內容不用學都會了。

規律二:不懂也要教,教了就有用。

可能很多人會說,我們要根據孩子的認知水平,理解能力教給孩子相應的內容,這樣的教育才有效。

這是兒童中心本位思想,同樣也是針對自然學科的,人文學科不適用。

我們可以回想一下,父母一般是怎樣教孩子叫爸爸媽媽的。難道我們在讓孩子喊爸爸媽媽的時候,他就懂這些話嗎?孩子在不懂的情況下,呀呀學語,先學會說,然後才慢慢懂得話的含義。

孩子學語文同樣適用這種規律,不懂也要教,記住後,慢慢就能理解,然後就能活用。

規律三:語文學習,記憶是關鍵

現在很多家長都對讓孩子背誦文章非常反感,認為這是死記硬背,會把孩子背傻了,將來只會死記,不會活用。

這類家長往往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知道需要活用,但不知道活用的基礎是要有內容輸入,沒有記憶,何來內容輸入。一句話,想要活用,必先死背,沒有長期的死背,就沒有後面厚積薄發的活用。

以上三個語文的學習規律,常常被我們忽略,甚至誤解,因而導致我們的孩子在學習語文時往往是「煩惱場中錯用功」。

在了解了語文的學習規律後,我們大致知道語文的學習方法三個關鍵點:

一是學習內容。從高難度,高智慧,高度內涵的內容開始,符合這「三高」的內容就是我們的國學經典。而論語、孟子、大學、中庸(合稱四書)更是經典中的經典,中華民族文化的高峰,尤其適合作為語文的學習教材。

二是學習時機。孩子的學習、吸收能力是呈遞減的規律,所以我們要讓孩子趁早開始學習這些內容,特別是在孩子還沒有難易概念的時候就開始學習,效果更好。

三是學習方式。既然我們要讓孩子記憶,最好的記憶方法就是多聽,多看,多讀,其中,尤以多讀效率最高。

因此,把這三個關鍵點融合起來,學習語文的最佳方法就是:

在儘可能小的時候,通過多聽,多看,多讀的方式,多記憶國學經典內容。

為了幫助孩子更好地讀書,3A幼教組織開展了誦讀經典讀書打卡活動,與其說是一個活動,其實更像是一個平臺。

在這裡,你可以認識一群志同道合,有志於把孩子培養好的寶爸寶媽;

在這裡,你可以學習或分享優秀的育兒經驗,解決育兒困惑;

在這裡,你可以糾正一些此前不太合理的教育理念;

當然,最重要的是,

在這裡,你可以很容易帶著孩子每日堅持讀書打卡。

我們也希望更多志同道合的寶爸寶媽能夠加入我們。結伴同行,相互攙扶,可以讓我們走得更遠!

堅持讀書的孩子是很有福氣的,

堅持陪伴孩子讀書的父母是富有智慧的,

不要懷疑,不要猶豫,更不要辜負孩子大好天賦,

從知道的這一天開始,陪伴孩子讀書,為時未晚!

相關焦點

  • 高考第一天:學霸都在拼數學,學神都在拼語文,究竟該怎樣學語文
    關注語文教學發展,解決語文學習困惑。 高考第一天結束了,語文和數學已經考完,就高考作文的難度,不少同學感慨,畢業多年,數學卷子拿到手裡已成天書,原以為還可以笑談風雲做一做語文高考卷,卻發現連作文題目都看不懂了。
  • 初中語文怎麼學?陷入語文學習固式不可取,語文能力很重要!
    期中考試之後是查漏補缺做出調整狀態的非常好的時間段,而語文學科的特點是慢熱、恆溫的,不適合爆炒、猛煎,必須要像煲湯那樣,需要的是時間和耐心~~~一曝十寒這個詞語非常適合語文學科的學習!家長對於學習語文的錯誤認識1. 語文太玄幻,提分難,初三時間寶貴,不如用來多刷刷數學英語和理化。2. 老師就應該一字一句地給孩子改作文。孩子作文寫不好是因為不會寫高大上的東西。3.
  • 高中語文難學嗎?高中語文的學習方法有哪些
    以博士教你快樂學習當時的高考語文成績為例,考到了127分,為單科全縣第二。當時,班裡同學語文成績普遍為90-110分之間。僅此一科,就拉到了十幾分,所以高中語文的重要性可想而知。那麼,高中語文難學嗎?高中語文的學習方法有哪些呢?高中語文哪些部分比較難學?文言文閱讀部分比較難學。
  • 學不懂?如何跳出語文學習的惡性循環 | 詳解語文學習綜合策略
    苦惱語文成績上不去,憂心忡忡,卻無他法?花費了大量時間,可語文成績總是不如意,久而久之,心灰意冷?但你真的找到「語文學習」的癥結所在嗎?是時間不夠、努力不足、興趣全無,亦或是提分難,付出的心血如東流之水一去不返?不,這些都不是。語文學習問題的本質在於:學考分離。
  • 學語文沒天賦總是死記硬背,老師分享3個學習方法,搞定語文學習
    但越到高年級,語文學習越難,同學們發現,不管自己怎麼背,背了的都不考,考的全不會。語文課文學了半天,考試也不考。語文可真難學,一邊是語文老師不斷強調的,要重視基礎。一邊又是家長口中的大語文學習,越來越難。最後只能總結,沒有學習天賦,沒有語文思維,自己的成績可能就是70來分,進步很難,退步容易,語文學習成了各科的拉分王。
  • 語文學習中的江湖門派
    此派認為,無論是語文學習還是語文考試都是玄學,玄之又玄,不可預測。以高考論,一個基本上全科皆渣的學渣,平時不怎麼學,語文說不定也能考110+。一個各科優秀的學霸,平時兢兢業業努努力力學語文,最後也就120出頭,令人鬱悶。因此,玄學派認為,語文是一個靜待花開又看緣分的科目,時間到了,緣分到了,自然而然成績就到了。否則,強扭的瓜不甜,強娶的妹子——想得美。二、背誦派。
  • 小學生不懂的出題規律,家長把握3點,幫孩子解釋語文考試的考點
    我們理解小學階段很難建立語文思維,主要卡在不明白出題的規律。一道拼寫生字詞的題,為什麼語文考試的第一題是這個類型的題?閱讀理解到底是在考什麼?是考我讀沒讀課外書?還是靠我的理解能力?只有明白了出題規律,真正弄懂了考點,我們的複習效率才能提高得很快。在這個過程中,家長如何幫助孩子來找到考點有效輔導複習呢?
  • 小學語文閱讀理解答題步驟方法和技巧,家長:這是學好語文的乾貨
    閱讀理解學習難也不難,難在沒有掌握閱讀理解的答題規律,只會按照自己的思路去答題,不難是因為了解閱讀理解出題規律,掌握閱讀理解答題技巧,閱讀理解試題也可以很簡單。現在的語文學習和考試已經進行了重大的改革,家長不能再抱著老觀點對孩子進行教育了,小學語文學習和考試,已經進行了全面的改革,這一點家長一定要認識清楚
  • 語文考不了高分?那是沒用這樣的學習方法!
    語文考試​語文對於大部分家長及孩子都是一個愁人的學科。孩子從一年級就開始練字、讀書、背書、做各種練習題,在語文上沒少下功夫,可是為什麼一到考試就考不出好成績?那是因為沒用對學習方法。考不好就從考試題目上找原因,一年級語文考試題目就是固定幾大板塊:一、基礎知識:字母表認知、看拼音寫詞語、給詞語加拼音、辨字組詞、量詞填空、將詞語補充完整。這一板塊都是語文的基礎學習內容,基礎打不好對於後期語文學習有很大影響。
  • 語文越來越難學?高中語文令考生提心弔膽?學語文不能用題海戰術
    古今中外,「中華文化博大精深」這幾個字一直深深雋刻在我們的腦海中,我們身為中華子民,從小到大都在學習著多種多樣的語文知識。小到生字生詞,大到古詩文言文。古有唐宋八大家給我們帶來了無盡的詩情畫意,今有文學家們及老師教導我們並帶領我們探索文學的色彩!大家都想語文應該是人人都會的吧?
  • 二年級下冊語文將取消全文注音?如此改革,拼音難學,語文更難教
    快樂學拼音,輕鬆學語文。今天看到一則被各個培訓機構瘋傳的消息:二年級下冊語文取消全文注音,並有報紙進行了全版面報導。家長老師紛紛議論,取消注音,語文更難學了。究竟是不是這樣呢?小學一年的語文的重點就是拼音,到了二年級會增加一些識字量和基礎語文知識,但學習重點仍是拼音和識字。那麼到了二年級下學期,課文沒有注音符合教育發展規律嗎?個人認為是可以進行嘗試的。1、 培養學習習慣很重要小學一、二年級,除了基礎知識的學習,最重要的就是培養學習習慣。
  • 小學二年級語文大變樣,學不好課文都讀不懂,小學生:難出新高度
    語文教材大變樣,對於小學生來說,簡直就是難出新高度,學不好課文都讀不懂。否則,當一篇課文中出現太多不會讀不會認的字,首先對學生來說,學習的興趣必然會大幅度衰退,這樣造成的後果就是上課效率降低,想要學好語文那就很難了。
  • 語文到底難在哪?又該怎麼學?學好語文方法精髓全在這了!
    那對於小學生來說,語文學習到底難在哪?又該如何解決?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閱讀困難是大多數孩子普遍存在的問題,家長把閱讀當成任務,孩子把閱讀當成壓力的大山。閱讀決定了小學生的語文知識儲備和文學素養拓展,也建立著最初的語文思維。萬事開頭難,其實閱讀難,難就難在最初為孩子建立閱讀興趣上!
  • 學習語文到底是難還是容易?
    過去只聽說過學生說語文難學,近來在網上看到「下輩子不當語文老師」的文,把老師教語文的辛苦和難處訴個淋漓盡致。充分展示了語文的難學和難教。 然而可真的語文很難嗎?縱觀古今中外,有不少文人雅士並沒有進像樣的學校學過幾年語文(更不說系統研修了),其語文底蘊和能力照樣響噹噹成為學者作家。這說明語文,只要學了點基礎後,是比別的科目更容易自學成才的。如此說來,語文又應該是容易的。
  • 學語文難不難?多數中小學生作業都指望家長來輔導
    11月21日,北京大學、浙江師範大學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發布了《語文教育藍皮書:中國語文教育發展報告(2020)》。藍皮書指出,中小學學生完成語文作業的優先性總體較高,超半數中小學學生對家長輔導語文作業的期待較高。
  • 語文分數不高,學的不考、考的未學?不懂語文到底考的是什麼?
    在學習階段能獲得老師的認可,進入到理想的學府,分數絕對是不能錯過的重要指標。在眾多的學科中,如果說英語學不好,完全可以將責任推卸在外界環境上,然而作為堂堂的中國學生,卻在語文的考試中不能得高分,讓很多家長無比頭疼和苦惱。甚至有很多家長每次看完孩子的語文試卷後,內心如翻江倒海,完全無法平靜下來和孩子進行溝通,即使說再多,也只是看到孩子無奈的臉龐。
  • 立思辰、豆神大語文、諸葛學堂,家長傻傻分不清?|課程揭秘
    很多家長總是對豆神、立思辰、諸葛學堂傻傻分不清楚。當然這也不能怪家長,確實豆神的課程和名字挺讓人疑惑的。那麼,它們之間到底是什麼關係呢?別著急,魚sir來給你理一理。2019年9月,立思辰大語文正式更名為「豆神大語文」。
  • 初學拼音前後鼻音不分,語文老師用3招,巧妙讓學生理解發音規律
    關注語文教學發展,解決語文學習困惑。不光是初學拼音的小學生,不少成年人也都是前後鼻音不分。更有的因為方言發音規律,分不清楚n和l,捲舌和翹舌音的現象。發音不準,可能不太影響我們日常的語言交流,但是對小學生語文學習是影響很大的,不理解發音規律,考試的時候,基礎題經常失分。初學拼音的小學生,分不清en和eng、in和ing其實也很正常,家長如果拼音發音準確可以按照小島老師的方法輔導孩子,如果家長的讀音也不準確,建議還是交給老師多練習準確發音吧。
  • 小學語文古詩詞鑑賞4大考點,摸清出題規律,不需要再刷題和死記
    快樂學拼音,輕鬆學語文。 小學語文三四年級考試中,失分最多的題型就是文言文閱讀理解和古詩詞鑑賞了。雖然大部分文言文素材和古詩詞鑑賞都會選自課文,但是為了提高小學生對文言文閱讀理解的能力,三四年級的考試中,也有同學們沒有學過的文言文素材。對於不了解的古詩詞、文言文學生們往往就答不出來了,失分嚴重。這也是為什麼語文老師會反覆強調多看課外書,會推薦相關的文言文和古詩詞背誦。
  • 五年級語文成績掉隊,初中3年都沒補回來,語文究竟該怎麼學
    殊不知熬過了三年級,四年級的語文成績又下滑了,語文老師說,四年級也有「四年級學習坎」,語文學習不能提高影響小升初的考試成績。跌跌撞撞來到五年級,語文成績就再也沒提高了,成了「五年級掉隊現象」,家長著急,孩子學起來也沒自信。為了考上中學,一直在補習班中學語文,中學3年都沒把語文成績補回來,語文學習到底是從哪開始出了問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