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理工大學新聘2名院長: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法經濟學研究院!

2021-01-10 中國校園在線

昨天(3月12日),山東理工大學發布《山東理工大學關於陶東平張琳兩位工作人員職務任免的通知》,聘任:陶東平為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院長;張琳為法經濟學研究院院長。

陶東平教授

陶東平,男,江蘇無錫人,1963年生。

曾任美國肯塔基大學應用能源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工程師、中國礦業大學化工學院「長江學者」特聘教授、美國肯塔基大學採礦工程系傑出教授、終身教授。

陶教授1983年獲北京科技大學礦物加工工程學士學位,1986年獲中國礦業大學礦物加工工程碩士學位,1994年獲美國維吉尼亞理工大學(Virginia Tech)採礦與礦物工程系博士學位,1989年赴美國維吉尼亞理工大學煤炭與礦物加工中心做訪問學者。

陶教授長期從事礦產資源與環境領域顆粒分離分選理論和技術的研究和教學。研究領域包括表面化學;超細顆粒分選;浮選基礎理論、設備和藥劑;電磁選礦;納米礦物材料;潔淨煤技術;固廢和尾礦處理利用等。發表學術論文170餘篇(SCI論文近90篇)。完成科研項目50餘項,科研經費一千多萬美元(美國)和二千多萬人民幣(中國)。獲遼寧省攀登學者、美國過濾協會資深科學家稱號,美國SME學會最佳論文獎,並多次獲肯塔基大學Wethington研究獎。

2016年11月,學校第三次黨代會提出「人才優先戰略」,把人才隊伍建設作為學校「首要工程」,不斷加大人才引進力度。2019年學校面向海內外公開招聘部分學院院長,陶東平教授正是這樣的背景下加盟學校,受聘擔任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院長,成為學校引進的首位具有「國家特聘專家」、「長江學者」雙重身份的高端人才。

張琳教授

張琳,男,1981年9月出生。山東濰坊人,博士生導師、法學省級一流專業負責人、山東省事業單位高層次急需緊缺人才、中國法學會證券法學研究會理事。

張琳教授加盟山東理工大學前,曾先後任教於韓國高麗大學法學院和福建師範大學法學院,獲評福建省「閩江學者特聘教授」和福建師範大學「寶琛計劃青年英才」,併入選中央政法委和教育部「雙千互聘計劃」。曾任福建師範大學法學研究所所長、校級科研創新團隊帶頭人、福建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評委、福建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評委、福建省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評委會評委、福建師範大學專業技術職務聘任委員會委員、福州市政府法律顧問智庫成員、廈門仲裁委員會仲裁員。博士畢業於香港大學,博士後出站於山東大學。主要研究方向為法經濟學和商法學。

張琳教授先後主持國內外縱橫向科研項目20餘項,各類項目累計經費200餘萬元。他在國際著名出版社施普林格(Springer)和愛思唯爾(Elsevier)出版英文專著2部,在英國劍橋大學出版社、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香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澳門大學、韓國李儁國際法研究院等國內外科研機構的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其中多篇論文被SSCI檢索收錄。張琳教授先後應邀赴美國哈佛大學、英國倫敦大學等世界著名高校參加學術會議,並作主題發言。受福建省人民政府法制辦委託,張琳教授參與起草了《福建省企業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條例》;受中國法學會證券法學研究會邀請,張琳教授參加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修訂專家論證會。

2019年12月19日,學校經研究決定成立法經濟學研究院,為校級科研機構,掛靠法學院。

來源:山東理工大學 統籌:崔文斐 來源:學校文件 編輯:遠 村 審核:崔文斐 總審:穆冠成

相關焦點

  • 自貿新動態 | 山東理工大學煙臺自貿片區行——帶來優勢科技資源
    山東理工大學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與新動能產研院籤署合作備忘錄,國家級高層次專家彭秀東、韓衛忠,分別與山東術衣博士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和煙臺卓電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進行項目合作線上簽約。會議現場 此次合作備忘錄的籤署,將促進山東理工大學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與新動能(煙臺)產業技術研究院充分發揮各自優勢,有效整合優勢資源,促進煙臺乃至山東省資源與環境產業領域的整體提升,雙方將在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產教學研等開展全方位合作
  • 報考山東理工大學有專業限制嗎?多少分才可以報考?答案今晚揭曉
    您可以通過「山東教育電視臺」、「山東高考一點通」、「山東教育發布」或「山東教師隊伍」微信公眾號觀看,並進行在線互動。為幫助考生家長,了解大學了解專業,《新課堂——高考直通車》開啟主播問校特別節目,近距離走進高校,全方位了解大學專業。
  • 百名博士進寧津 9個項目籤約10人獲聘智庫首批專家
    10名博士獲聘寧津智庫首批專家寧津也將竭力為各類人才的工作和合作項目的推進,提供更加優質高效便捷的跟蹤服務,努力營造包容共享的發展環境。據悉,如此大規模、高檔次的人才盛會,在寧津歷史上尚屬首次。這次「百名博士進寧津」活動的舉辦,將開啟合作共贏的新篇章,為寧津的發展提供強大的智力支撐。
  • 山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保護環境健康,成就人生夢想!
    院長寄語江桂斌山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名譽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在環境問題凸顯的今天,竭盡全力保衛和呵護我們的家園是我們每一位環境人的使命和擔當。山東大學是一所位列中國「985工程」「211工程」「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重點建設和培養的百年名校;山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是學科高峰計劃重點支持建設的優勢學科,穩居全球ESI前1%,擁有2位院士,12位長江、傑青、萬人、四青、泰山學者等傑出人才。
  • 大連理工大學舉行機械工程學院新大樓竣工儀式!
    近日,大連理工大學在西部校區舉行了機械工程學院新大樓竣工儀式。基建處處長李昕表示,根據學校整體規劃和部署,基建處和機械工程學院密切配合、全力以赴,力爭將機械工程學院新大樓建成為經得起檢驗的精品工程,希望新大樓的投入使用為機械學科的建設發展提供堅實的硬體保障,為學校事業發展提供強大助力。
  • 太原理工大學擬聘任清華北大10名90後博士具體名單
    11月20日,太原理工大學人事處發布消息稱,根據《太原理工大學2020年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博士畢業生專項招聘》要求,該校組織了博士研究生的公開招聘工作,經過資格審查、學術評審及招聘領導組決定等程序,確定2020年擬聘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博士研究生共10人。  澎湃新聞注意到,公示名單中的10人均為90後,馬鴻雲、李佳蓉二人還是95後。
  • 北航成立人工智慧研究院:整合全校AI資源,建設「新工科」典範
    校黨委書記曹淑敏、校長徐惠彬,人工智慧研究院院長鄭志明、黨委書記金蓉為研究院揭牌。從左到右依次為金蓉、徐惠彬、曹淑敏和鄭志明。新成立的人工智慧研究院院長由鄭志明院士擔任。在2019年科技部「新一代人工智慧」重大項目公示中,北航2個項目入選,分別是《基於網際網路的群智湧現機理與計算方法》和《面向群體行為的群智激發匯聚研究》,入選項目數量並列各高校第2。北航的人工智慧核心課程體系設置具有兩個顯著特點。首先,數學比重高。除了數學分析、概率、代數外,人工智慧專業還設置了最優化方法及智能計算中的數學。其次,知識面寬泛。必修課中包含了認知科學與控制科學相關課程。
  • 北大教授趙華章到山西大學工作,擔任環境與資源學院院長
    山西大學新聞網8月27日報導提到,日前,經學校黨委與北京大學黨委商得一致,聘任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趙華章教授到山西大學工作,擔任環境與資源學院院長。這是山西大學與北京大學雙聘人才的又一次合作,是學校加強學院與學科建設的新思路新舉措。
  • 山西大學聘任趙華章教授為環境與資源學院院長
    未來網高校頻道8月28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祁華 郭謙)日前,經山西大學黨委與北京大學黨委商得一致,聘任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趙華章教授到山西大學工作,擔任環境與資源學院院長。這是山西大學與北京大學雙聘人才的又一次合作,是學校加強學院與學科建設的新思路新舉措。  8月26日上午,山西大學召開環境與資源學院新任院長任命大會。
  • 宋少先院士到訪山東地礦八院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通訊員 李福華11月22日,墨西哥科學院院士、武漢理工大學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院長宋少先一行到訪山東地礦八院,就日照地質地理信息大數據研究院院士工作站工作推進事宜開展座談,併到八院進行深入考察交流。
  • 山東農業工程學院淄博校區舉行啟用儀式
    大家一直關注的山東農業工程學院淄博校區又有新消息傳來了而作為「兩城一谷」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山東農業工程學院淄博校區也是整合省市優質資源、共建高水平大學的創新之舉,是深化校城合作、實現優勢互補共贏發展的戰略之舉,必將對增強區域創新創業活力、提升城市核心競爭力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 華東理工大學51歲女教授、生物工程學院副院長盧豔花逝世
    盧豔花 華東理工大學生物工程學院官網 資料圖據華東理工大學生物工程學院官網消息,該學院副院長、黨委副書記盧豔花因病搶救無效,於2019年4月28日在上海不幸逝世,享年51歲。4月30日,盧豔花遺體告別式在上海市益善殯儀館舉行。
  • 中國光大國際有限公司與青島理工大學籤約共建「光大青島理工環境技術研究院」
    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環境學院院長賀克斌,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關亞風,山東省環境保護廳廳長王安德,青島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韓守信,青島市環境保護局副巡視員吳衍秋,中國光大國際有限公司行政總裁王天義,校黨委書記王亞軍、校長譚秀森共同為研究院揭牌。
  • 山西大學,太原理工大學,中北大學必將迎來新的飛躍
    沒有一所985或者雙一流大學,沒有一個A類學科,只有5個B+學科,山西大學:物理學,太原理工大學:機械工程與化學工程與技術,中北大學:儀器科學與技術,山西財經大學:工商管理。只有一所照顧性的211或者雙一流學科大學:太原理工大學。可見山西的教育資源貧乏。
  • 山東理工大學教授當選喬治亞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新聞—科學網
    會上,喬治亞國家科學院院長格奧爾基為山東理工大學校長張鐵柱教授和校長特別助理、農業工程與食品科學學院院長蘭玉彬教授頒發了喬治亞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證書,雙方共同籤署了合作協議,聯合成立了絲路研究院,由此邁出「一帶一路」合作發展新步伐。
  • 大安全科學研究院成立!
    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公共安全研究院教授範維澄、中國安全生產科學研究院院長張興凱,中國礦業大學副校長周福寶,首都經貿大學副校長王傳生,河南理工大學安全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高建良,首鋼集團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張福明;我校黨委書記武貴龍、校長楊仁樹、原校長徐金梧、中國工程院院士蔡美峰以及相關職能部門、教學科研單位負責人和教師代表出席了儀式。
  • 山東理工大學研究生工作站授牌暨人才合作框架協議籤署儀式舉行
    1月6日,山東理工大學研究生工作站授牌暨人才合作框架協議籤署儀式在濰坊光電產業園舉行。山東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院長鄭宏宇,區領導賈延慶出席。  賈延慶在致辭時說,濰坊高新區始終堅持人才強區、產業興區,先後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支持優秀企業家來區創新創業,吸引各大高校的專家人才來區合作、工作。
  • 山東科技大學海洋科學與工程學院揭牌成立
    儀式上,姚慶國宣讀了關於成立山東科技大學海洋科學與工程學院的決定。 羅公利在致辭中表示,學校近年來紮實推進「雙一流」建設,辦學主體遷至青島後致力於「深耕海洋,築夢蔚藍」,先後設立海洋工程研究院,開辦涉海專業方向,在全國率先開設海洋測繪專業,在海洋科研多個領域開展了有益探索。
  • 山東理工大學新學期順利啟航
    山東教育新聞網訊「在全球新冠疫情肆虐的今天,我們回到了闊別已久的教室,看似簡單的情景卻來之不易,既是在黨中央領導下,全國人民眾志成城、共克時艱的結果,又是中國制度的必然……」伴隨著一堂特殊的「開學第一課」,山東理工大學2020年秋季學期順利開啟。
  • 安徽理工大學新成立2個學部、2個學院!
    會場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公共安全研究院院長範維澄,煤炭工業合肥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閆紅新,北京科技大學副校長吳愛祥,中國礦業大學副校長周福寶等兄弟高校、科研院所、行業企業領導和專家學者出席揭牌儀式,並對學校的學科建設與發展提出寶貴指導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