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料無糖就能放心喝?專家:攝入無糖產品仍需有度

2020-12-23 正商參閱

近年來,無糖飲料已經成為新寵,不少喜歡喝飲料又怕胖的人開始選擇喝無糖飲料。但無糖飲料真的無糖和健康嗎?

9月11日,據央視新聞報導,大部分的無糖飲料是用「代糖」(甜味劑)替代的蔗糖、白砂糖等傳統糖類。所謂的甜味劑指的是只提供甜味,不提供或只提供少量熱量的食品添加劑。

無糖飲料火了

不管在微博、微信、豆瓣、還是小紅書,經常能看見無糖飲料的身影,各大社交平臺都颳起了一陣「無糖風」,各大飲料品牌也紛紛推出了無糖飲料:元氣森林氣泡水、無糖纖維雪碧、無糖零度可樂、喜小茶無糖茶風味汽水、芬達零卡系列等,可謂是新老玩家雲集。

在無糖飲料刷屏全網的情況下,出現了不少無糖飲料的測評,而從這些測評中可以發現,甚至連酒都能做成零卡路裡了。這是萬物皆可無糖的節奏?

據智研諮詢《2020—2024年中國無糖飲料行業市場供需現狀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顯示,隨著無糖飲料市場滲透率不斷提升,已有近6成消費者購買過無糖飲料,其2019年銷售額同比增長超10%,遠高於飲料總體增長率。

走進便利店也不難發現,冰櫃裡擺放著越來越多標註著「無糖」二字的飲料了。為何無糖飲料會如此火爆?無糖化會成為趨勢嗎?

根據世衛組織在2016年發布的第一份《全球糖尿病報告》,2014年全球估計有4.22億成人患有糖尿病,2012年糖尿病導致了150萬人死亡。這是一種嚴重的慢性病,已成為一項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過去幾十年中,糖尿病的病例數和患病率都在穩步上升。

這與高糖高熱量食品的過量攝入有所關聯。對兒童來說,糖分攝入量過多不但會造成蛀牙和超重,還會對成年和老年的健康產生負面影響,而肥胖會增加患癌、糖尿病、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

為此,一些國家為了減少民眾對糖的攝入量以及減少肥胖現象,對含糖飲料徵收糖稅,包括愛爾蘭、法國、挪威、智利、美國等國家。

增設糖稅後,一些飲料品牌也開始主動進行減糖了,甚至增加了減糖新品之後,銷售額反而增加了。未來,飲料無糖化或成為一個健康新趨勢。

從糖到代糖

隨著人類的技術進步,糖的獲取變得越來越容易。上世紀50年代,人們開始用發酵法生產高果糖玉米糖漿,這是一種葡萄糖和果糖的濃縮物,被一些人批判為「危害超過了其他任何一種糖類」。

從1970年到1990年,美國的高果糖玉米糖漿消耗量增加了10倍,增幅超過了其他一切食品,這也是美國肥胖人群越來越多的原因之一。

當人體攝入超過日常消耗所需的糖時,就會被轉化為脂肪儲存起來。此前,世衛組織已經在2015年發布了《成人和兒童糖攝入量指南》,無論成人還是兒童,都建議把游離糖的攝入量控制在每天總能量攝入的10%以下,大概對應50克砂糖,並建議最好能進一步限制在5%以下——這還不到一罐330毫升可樂的含糖量。

世衛組織規定的「游離糖」,實則包括了葡萄糖、果糖、半乳糖等單糖,蔗糖一類的雙糖,還有天然存在於蜂蜜、糖漿、果汁和濃縮果汁中的所有糖。

既想吃糖又想避免掉入熱量的陷阱,人們需要一種只提供甜味、幾乎不提供能量的糖的替代品,也就是代糖。1974年,美國總統福特將進口糖的進口稅率提高了兩倍,這一因素促使各大廠家加速尋找成本比糖要便宜的代糖。為迎合當時興起的健康風尚、並與對手百事可樂相對抗,可口可樂於1982年推出了健怡可樂,軟飲廣告也從「含糖」改變為「無糖」。

「雖然代糖飲料在國內市場份額還比較小,但最近三年市場增長率很高,頭部知名品牌每年增幅可能超過50%。」中國食品添加劑和配料協會功能糖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第二屆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審評委員會委員朱路甲介紹說。

專家:攝入無糖產品仍需有度

無糖類產品銷售火爆,但仍有人擔心,長期使用代糖產品是否對身體健康有好處?

元氣森林有關負責人解釋了選用「赤蘚糖醇」作為代糖的理由:赤蘚糖醇是通過玉米澱粉原料酵母發酵而產生的天然甜味物質,進入人體後不參與人體血糖代謝,不產生熱量。該負責人介紹,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與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編寫發布了《《食品安全風險解析》彙編(2014-2018年)》,按照標準規定合理使用甜味劑是安全的。

「沒有任何欲望的滿足是不需要付出代價的。」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營養與食品安全系副教授範志紅表示。過去不少人對甜產生了依賴和喜好,如今年輕人的健康意識提高了,他們處在理性和本能抗爭的矛盾狀態,所以代糖類產品非常火。

但長期食用代糖對健康的影響需要提醒人們注意。比如,阿斯巴甜屬於二肽型甜味劑,一些研究提示,它可能會干擾胺基酸代謝,影響到神經遞質平衡,例如影響大腦中兒茶酚胺類物質的水平,使神經系統過度興奮,從而不利於人體的抗焦慮抗抑鬱功能。她在其公眾號的文章中表示,從機理上來說,甜味劑讓人感覺到甜味,卻不能引起血糖的相應增加,屬於對人體代謝系統的「欺騙」,這種長期多次的欺騙,容易造成代謝調控機制的紊亂。

「不要因為裡面『沒有真正的糖』,就縱容自己對甜味食物和飲料的喜好。」範志紅建議,過度嗜好甜味本身,就是一種不健康的飲食行為,接受天然食物的口味,主要從水果、水果乾等天然食物中獲得甜味,才是合理的方式。

財經下午茶綜合自每日經濟新聞、中國新聞周刊、21新健康

相關焦點

  • 無糖飲料可以「敞開喝」?聽聽專家怎麼說
    網紅無糖飲料真的無糖嗎?可樂選對了嗎?近日各類評測機構頻頻將目光「盯準」當下的網紅飲料。無糖、低糖是近年來飲料界大為推崇的新「標籤」,畢竟在炎熱的夏天,想喝口冰飲料解暑,又不想因此發胖,是追求健康體型的人群的新目標。
  • 無糖飲料,真的無糖嗎?
    因為蔗糖會升高血糖,生產廠家在製作時不加入蔗糖,可是為了增加食品的口感,他們往往會在其中添加其他有甜味的物質,也許是天然甜味劑(麥芽糖漿、葡萄糖等),而且水果中本身含有的果糖是天然的糖分,是去不掉的,果糖讓飲料的口感更好,所以無蔗糖的飲料其實喝起來和普通的口感沒有區別。
  • 無糖食品「放心吃」純屬忽悠
    吃無糖餅乾、喝無糖酸奶、買無糖蛋糕、選無糖飲料、嚼無糖口香糖……無糖食品風行,省城各大超市無糖食品都佔有一席之地,更有超市設了無糖食品專櫃、無糖食品銷售區。然而,無糖食品真的不含糖嗎?血糖高患者真的可以像他們宣傳的那樣「放心」地食用市面上這些所謂的無糖產品嗎?為此,記者近日採訪了省城無糖食品市場及有關專家。
  • 無糖飲料減肥人群要少喝
    在這家便利店共4層的貨架上,無糖烏龍茶、無糖0脂蘇打水、零度可樂、無糖黑咖啡共有十餘種,均被擺在飲品陳列區最為顯眼的位置,儼然與碳酸飲料、奶茶飲料形成了「三分天下」之勢。「第一次喝的時候覺得新鮮喝起來沒那麼有負罪感。」一位正在購買卡曼橘味氣泡水的女性消費者說。
  • 減肥期間無糖飲料可以隨便喝嗎?
    2016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也推薦,每天攝入的糖不要超過50克,一小瓶可樂中輕輕鬆鬆含糖量就超過35克,一小瓶可樂就用掉了一天70%的糖指標,因此,對於減肥的人,可樂無異於減肥殺手! 可樂這麼高的熱量,於是減肥的人紛紛把目光轉向了「無糖可樂」,那麼無糖飲料真的就不會長胖嗎?今天我們就扒一扒無糖飲料的坑。
  • 「無糖」飲料不含糖、很健康?專家:沒那麼簡單!
    如今,越來越多擁有健康理念的人們講究攝入少糖,而市面上的很多無糖飲品也逐漸成為「新寵」,無糖咖啡、無糖涼茶、無糖功能性飲料也是層出不窮。那麼,這些標榜「無糖」的產品真的不含糖分嗎?暢飲無糖飲料真的對身體沒有任何負擔嗎?
  • 無糖飲料火了!真的不含糖、不長胖?專家卻說……
    如今,越來越多擁有健康理念的人們講究攝入少糖,而市面上的很多無糖飲品也逐漸成為「新寵」,無糖咖啡、無糖涼茶、無糖功能性飲料也是層出不窮。那麼,這些標榜「無糖」的產品真的不含糖分嗎?暢飲無糖飲料真的對身體沒有任何負擔嗎?
  • 【網絡闢謠】喝無糖飲料能減肥?它只是「看上去很美」
    聲明:本公眾號對原創稿件享有版權,轉載需註明出處無糖、低糖飲料能讓眾多管不住嘴又怕發胖的人,在享受喝冰鎮甜飲料過足嘴癮的同時,又少了很多「罪惡感」,因此在追求健康體型的人群中無糖飲料備受推崇。
  • 「無糖飲料」可以放肆喝?四川省消委食品專家:「代糖」騙得過消費...
    為了迎合消費者這種心理,市面上出現了口味多樣的「無糖飲料」,價格普遍比普通飲料貴。但這種飲料真的「無糖不長胖」嗎?四川省消委省輕工業研究設計院消費維權工作站提醒廣大消費者,當心商家的文字遊戲,「無糖飲料」不能放肆喝。「無糖飲料」真的不含糖?
  • 有研究表明 喝無糖飲料同樣會對牙齒造成損傷
    提及保護牙齒,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少吃糖,不喝含糖飲料。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發現,有相關研究顯示,喝無糖飲料同樣會損傷牙齒,有糖飲料和無糖飲料對人們牙齒造成的損害沒有明顯的差異。普通飲料和糖果中的甜味通常來自添加的蔗糖、果葡糖漿或者玉米糖漿等,而無糖飲料中使用代糖,比如阿斯巴甜,安賽蜜等甜味劑,被認為有助於減少兒童蛀牙的發生,但是消費者應該意識到無糖產品由於其它化學成分而對牙齒存在潛在的危害。 研究發現,大多數軟飲料和運動飲料導致牙釉質軟化三到五分之一。
  • 無糖氣泡水成今夏飲料新寵 年輕人中意無糖飲料
    無糖氣泡水登上各大商家的銷售榜  主打「0糖0脂0卡」的無糖氣泡水成為今夏飲料新寵,在各大商家的銷售榜上均表現不俗。  7月22日大暑,中午12點,在位於第一橋口的十足紗帽河便利店內,白領陳小姐購買了一瓶白桃味的元氣森林無糖氣泡水。「大熱天,一口喝下冰涼的氣泡水,實在太爽了!最重要的是,這是無糖飲料,喝下去不怕發胖。」
  • 無糖飲料火了!真的不含糖分、不長脂肪?專家說……
    如今,越來越多擁有健康理念的人們講究攝入少糖,而市面上的很多無糖飲品也逐漸成為「新寵」,無糖咖啡、無糖涼茶、無糖功能性飲料也是層出不窮。那麼,這些標榜「無糖」的產品真的不含糖分嗎?不管是線下還是線上,無糖飲料的銷量都一路飆升,受到不少人青睞。有山西太原市民表示,含糖量低一些會對身體好一點,喝得更安心,覺得攝入的脂肪可能會少一點。
  • 喝無糖飲料就不會長胖?你不知道的是……
    由此可見,無糖飲料只是含糖量少,但並不等同於無糖。無糖飲料有沒有副作用?在無糖飲料生產中,會使用各類 代糖(甜味劑),改善產品口感,同時起到甜味作用。其中,代糖的來源分為天然和人工。喝瓶無糖飲料,短時間內的確不會引起血糖增加,但攝入過多,容易造成機體代謝調控機制的紊亂。
  • 控糖成飲品行業新趨勢 專家提醒:無糖飲料仍有健康風險
    隨著消費者健康需求凸顯,傳統飲料由於高含糖量增加肥胖、齲齒、三高等風險而飽受詬病,減糖或無糖飲品成為時下流行。但監管部門抽檢無糖飲品發現,產品與標稱「無糖」並不相符,無糖飲料是否真的無糖?也備受關注。新快報記者在便利店購買多款無糖飲料發現,其配料及營養成分確實0糖,但部分產品並非0卡,也有其他碳水化合物成分;在口味上,多數無糖的茶飲、氣泡水沒有甜味,而無糖的碳酸飲料和部分果味茶飲仍有甜味,總體感覺比含糖飲品更為清爽;價格上與同品牌同規格含糖飲料相比售價差距不大。
  • 聽說你還在喝「無糖飲料」?欺騙大腦的後果是……
    他走進超市,看著琳琅滿目的飲料櫃。作為一名大學生,他當然知道含糖飲料對健康有諸多不利。這時,他看見了一些飲料包裝上「無糖」「0熱量」的字眼,於是果斷地拿出一瓶。甜甜的又好喝,又幾乎沒有熱量,減少了負罪感,何樂而不為!從此,小丘每天都買一瓶「無糖」飲料,甚是快樂。漸漸地,他更不喜歡喝學校的白開水了,可是這有什麼關係呢!反正無糖飲料對健康無害嘛,他如是想。
  • 「無糖」食品沒那麼簡單!「無糖」飲料該這麼選……
    ▼「90後」陳女士自幼喜愛吃甜食、喝含糖飲料,身體也不斷發胖。近5年,為了使身材更苗條,她開始選擇吃「無糖」食品,喝「零糖」奶茶、可樂、氣泡水,如今體重反而增加了16公斤,血糖、血脂均嚴重超標,其中血糖指標已達到糖尿病的標準。既然這樣,那麼「無糖食品」為啥標稱「無糖」?對減肥又有沒有用呢?
  • 「0糖0脂」飲料熱賣 專家提醒:無糖≠不長胖
    迎合健康需求,新老玩家紛紛入局無糖、低糖飲料市場 專家提醒:無糖≠不長胖7月7日,一位消費者正在選購「0糖」飲料。在這家便利店共4層的貨架上,無糖烏龍茶、無糖0脂蘇打水、零度可樂、無糖黑咖啡共有十餘種,均被擺在飲品陳列區最為顯眼的位置,儼然與碳酸飲料、奶茶飲料形成了「三分天下」之勢。「第一次喝的時候覺得新鮮喝起來沒那麼有負罪感。」一位正在購買卡曼橘味氣泡水的女性消費者說。
  • 「0糖」飲料火爆 專家:無糖不等於減肥
    在這家便利店共4層的貨架上,無糖烏龍茶、無糖0脂蘇打水、零度可樂、無糖黑咖啡共有十餘種,均被擺在飲品成列區最為顯眼的位置,儼然與碳酸飲料、奶茶飲料形成了「三分天下」之勢。「第一次喝的時候覺得新鮮喝起來沒那麼有負罪感。」一位正在購買卡曼橘味氣泡水的女性消費者說。
  • 無糖飲料能減肥?營養師:無糖飲料並不適合減肥人士
    (記者柯愷筠攝)標榜「健康生活」的低糖或無糖飲料成為許多市民購買飲料的首選。昨日,記者走訪多家商超發現,此類飲品逐漸贏得貨架「C位」,不少飲料品牌紛紛推出此類新產品。無糖飲料真的無糖嗎?這種飲料是否有助於減肥?
  • 網紅無糖飲料真的無糖嗎?可樂選對了嗎?
    網紅無糖飲料真的無糖嗎?可樂選對了嗎?近日各類評測機構頻頻將目光「盯準」當下的網紅飲料。無糖、低糖是近年來飲料界大為推崇的新「標籤」,畢竟在炎熱的夏天,想喝口冰飲料解暑,又不想因此發胖,是追求健康體型的人群的新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