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5 08: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1—2—3—跑!」「哈哈哈——我是第一名……」讓我們把鏡頭聚焦大樟鄉大樟街順義果場,這是12月4日大樟村委開展「脫貧感黨恩,奮進新起點」主題活動暨大樟村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宣講活動、縣退役軍人事務局黨支部、大樟村黨(總)支部聯建活動的現場。
鄉黨委副書記、人大主席韋群飛作「知黨恩感黨恩」發言
上午9時許,大樟鄉順義果場人山人海、摩肩接踵,人群以青壯年人為主,有黃髮垂髫的少兒,也有白髮蒼蒼的耄耋老人,現場熱鬧非凡。人們在工作人員的引導下「對號入座」,主持人開門見山點明活動主題,鄉黨委副書記、鄉人大主席韋群飛再次強調「脫貧感黨恩」主題並發言。韋群飛同志的發言圍繞活動主題,把理論與群眾實際緊密結合既體現出高度、溫度、接地氣,老百姓聽得懂、喜歡聽,又聯繫歷史、立足今天、展望明天,老百姓聽得歡心。
鄉黨委副書記、人大主席韋群飛作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宣講
例如:韋群飛以講故事的形式,從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新中國的成立等等,故事娓娓道來、入情入境,現場聽眾如痴如醉、入腦入心,揭示主題——所以我們要感謝黨恩。再如:講到吃飯問題時,聯繫十一屆三中全會,說明改革開放中國逐漸富起來,解決了溫飽問題——所以我們要感謝黨恩。又如:黨的十八大特別是十九大以來,我國在反腐敗、掃黑除惡、脫貧攻堅取得的巨大成就,人民的生活進入小康時代、社會發展進入新時代——所以我們要感謝黨恩……
脫貧戶梁炳才作「知黨恩感黨恩」發言
「吃水不忘挖井人」「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中華民族是懂得感恩的民族,大樟鄉是瑤、壯等少數民聚集地,脫貧致富感謝黨的恩德已經如腦入心,民族大融合、大團結是大樟鄉繁榮穩定的基石,而大樟鄉民族團結之花正值繁茂。
觸景生情,大樟村義路屯貧困戶梁炳才情不自禁舉手發言,說:「天大地大中國共產黨的恩德大,千好萬好中國共產黨的政策好……」他哽咽了一下,補充道:「脫貧路上沐浴黨恩、有各級政府的關心關愛,讓我們得以過上幸福的生活,知恩圖報是做人的良心,我們會永遠跟黨走,做新時代的好人民……」建黨立卡貧困戶梁炳才,得益於黨的政策,再加上自己努力奮鬥,於2017年脫貧,現在的生活明顯改善。表達感恩的情感總是相似,但是表達感恩的形式可以多種多樣,高秀屯貧困戶韋芳英通過唱山歌表達了對黨的感謝之情:「好棵大樹葉又青青枝綠葉粘樹根,共產黨員先進性做
韋芳英和夥伴唱山歌感黨恩
表達感恩的情感總是相似,但是表達感恩的形式可以豐富多樣。大樟村高秀屯貧困戶韋芳英以唱山歌的形式表達了對黨的感謝之情:「好棵大樹葉又青青枝綠葉粘樹根,共產黨員先進性做好模範帶頭人,要把個人先致富帶動貧困戶脫貧,家家走上致富路幸福花開千萬春,好棵大樹葉又發青枝綠葉粘樹丫,共產黨員先進性做好模範帶頭家,要把個人先致富帶動貧困戶一起發,家家走上致富路幸福花開千萬家,黨的政策本英明幫扶幾多貧苦人,黨員是個先進性帶好幾多貧苦人,戶戶過上好日子柏油公路到家門,家家又有電視看一早一晚看新聞,黨的政策本高強幫了幾多貧困鄉……」
挑擔比賽
拋圈比賽
話黨情、感黨恩,「黨的政策本英明幫扶幾多貧苦人,共產黨員先進性帶好幾多貧苦人」唱出了人民對黨深深的感恩之情。會議結束一系列遊園活動開始,「第一名獎品是洗潔精,第二名獎品是洗衣粉……」時值正午,活動在歡聲笑語中圓滿結束。
圖片:大樟村村委
文字:李世華
原標題:《【新時代文明實踐】奮發脫貧話黨情,喜笑顏開感黨恩 ——記大樟鄉大樟村開展「脫貧感黨恩,奮進新起點」主題活動》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