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直播小分隊去了位於中原福塔下的匯愛德幼稚園,寬敞明亮的教室,各式各樣的滑滑梯,不僅孩子非常喜歡,就連「80後」圖圖老師也忍不住上去嗨了一把。
本次就來給大家詳細的介紹下這個「被央視導演一眼就相中的幼兒園」。
▲ 遠看匯愛德,就在福塔腳下
特色:100項體驗式教育,每周兩次大戶外、全園新風系統、戶外尖叫沙池、天空之城、滑滑梯幼兒園,每個教室都有獨特的滑滑梯
5大主題教室:奧爾夫音樂、傳統國術、人工智慧、特色木工坊、陶藝教室
探園之後談談最大的感受吧,主要有三點:
1、教育理念很好的和環境融合,孩子和家長都能直接感受到。
2、教師特別用心,是真正愛孩子的那幫人。
3、體驗式教育不僅僅是一句口號,更是踏實實踐近10年。
1想讓孩子自信,先看看北京人啥樣
幾次去北京,都有這種感覺,甭管是高樓大廈,還是胡同街口,也不管是西裝革履還是背心褲衩,北京人總有一種牛氣哄哄的感覺,舉手投足間都會潛意識的告訴你「哥們是北京人」。
北京人之所以從骨子裡都能滲透出自信,除了是國家首都,最重要還是因為「紫禁城」曾經是幾代王朝的國都,北京人也被稱為住在皇城根下的人,這種文化自信是與生俱來的。
那麼河南人的文化自信在哪呢?用建築地標來說,能代表鄭州的建築有很多,但是能代表河南的卻不多,首推中原福塔應該是毋庸置疑。
古有孟母三遷,只為選得高鄰相伴,一個好的環境能讓孩子從根上感受到文化自信。匯愛德坐落在中原福塔腳下,上課下學,三年寒暑,孩子都在這裡與河南厚重的文化相伴,這樣的選址不可謂不巧。
2選房要南北通透,那幼兒園呢?
千百年來的中國人對「坐北朝南」「南北通透」的房子有著濃厚的興趣,因為向陽通透不憋屈。大人尚且如此,孩子對環境的感知力更強,所以更要慎重。
一走進匯愛德就被高高的玻璃穹頂吸引,陽光灑下,透過翠綠的樹葉,這哪裡是在城市,分明是在天地自然之中!
▲ 綠色的樹葉,原木的樹幹,還有棕色的地板
▲ 每個小木屋都留有大大的開窗
就是不希望孩子感到壓抑
不僅大廳通透,教室的幕牆也是玻璃的,一眼到對面的福塔,春夏秋冬,盡在眼前。身處在視野空曠的教室,半分壓抑感都沒有,反而會很愉悅,窗外車水馬龍,室內孩子們在愉快的玩耍。
▲ 亮堂通透的教室,沒有半分壓抑
來到樓頂天台,這裡被改造成運動場,孩子們在這裡踢球騎平衡車,看著日出日落,身處城市卻未見喧囂,這裡也被其他媒體戲稱為「天空之城」。
正因這個獨特優勢,才被央視導演一眼相中,當場拍板確定為《警察特訓營》的拍攝場地。這還要從兩年前說起。
當時因為備受關注的拐賣兒童案件造成很多家庭離散,為了更好的打擊拐賣兒童犯罪,央視聯合公安部推出的《警察特訓營》中有一期節目就策劃在幼兒園拍攝,讓精挑細選的特警們在很短時間內找出隱藏在幼兒園中的「假媽媽」。
當時央視導演來到鄭州,找了很多幼兒園都不滿意,最後聽說福塔下面有個幼兒園不錯,來到這樓上樓下的一看,就果斷拍板確定。夠得上央視節目的拍攝標準,可想而知這個幼兒園的環境有多好!
3體驗式教育落地?先從硬體設施說起
這裡還被稱為滑滑梯幼兒園,因為教室和樓梯到處都是滑滑梯,而且是各種各樣的滑滑梯,孩子們來了就不想走。
▲ 家長接待室的滑滑梯
▲ 樓梯也做成長長的滑滑梯
▲ 輪胎做成的滑滑梯
▲ 實木搭成的梯子
▲ 繩子直接做成的攀網
說起這個彎彎的滑滑梯,還有一個小故事:當時做這個滑滑梯的木工就是做出不來這個弧度,最後都急哭了。可園長堅持必須要做,為啥呢,就是想讓孩子體驗到不同滑滑梯的感受。
後來,日本藤幼兒園的園長來參觀,在這個滑滑梯邊上研究了好長時間,就是想弄明白這個弧度是怎麼做出來的。
不僅有滑滑梯,來到後院竟然還有一個孩子最喜歡的沙池,小花園不僅設施豐富,還可以直接通道濱河公園,對面就是中原福塔。
▲ 雖然雜亂,卻是孩子最喜歡的地方
人是社會的產物,往往受環境的影響很深。開放、包容、自由、通透的環境不僅讓孩子感受到這個社會的友好,更會讓孩子積極的面對生活,培養孩子開朗、自信。
4老師有多用心?一本小冊子就能證明。
選學校,最後都變成了選老師,好老師勝過好學校!但是老師怎麼才算好呢?中小學看成績,幼兒園看用心。
其實老師的用心,一個細節就可以表露無遺。在匯愛德幼稚園每個學期孩子們都會得到一本小冊子,這個冊子是記錄孩子的成長的,老師們都稱為「成長檔案」。
別小看這個成長檔案,這是老師們一筆一畫,一張照片一張照片貼出來的,每個孩子每個學期都有一冊。試問一下,平時工作這麼忙的家長,你會給孩子每年都準備一冊麼?需要手寫、手繪,還要做的精美細緻。
不用猜,大多數家長都完不成。因為太繁瑣了!但是在匯愛德,這是老師們的日常工作,和老師聊天的時候,才知道,這並不是日常上班做的,而是等到孩子們放學,幾個老師在教室有說有笑的加班做的,有時候做不完,周六周日還要加班來做!
最重要的是,一個老師並不是只做一個孩子的檔案,而是同時做好幾個!天吶!這些老師都不會煩麼?
一位老師回答說,因為平時白天帶孩子上課特別累,所以下班了就想回去好好休息,一開始也非常不理解,再說都信息社會了,還要用手寫,覺得特別麻煩,甚至都想過離職。
後來和孩子們的感情越來越好,也越做越順手,把沉甸甸的檔案交給孩子的父母時,家長都特別驚訝!也非常感謝!看到他們的笑臉,老師們不僅不覺得累,反而覺得特別有意義,再後來,老師們每天不把孩子的成長總結下來,反而會覺得少點什麼。
好的老師,其實是制度的產物,我們不太好判斷這個老師用不用心,但是只要幼兒園制度用心,再要求老師做的用心,那麼反饋到孩子身上就是沒問題的。不合適的淘汰掉,最後剩下的自然就是用心的好老師!
5是學還是玩?難道二者不可兼得麼?
「知識是學來的,但是智慧是體驗來的」,如果一個孩子只知道學習,對生活常識不了解,對周邊事物不了解,那也是特別悲哀的一件事。如何讓孩子們體會到這些智慧呢?
匯愛德有三種特別有意思的活動:1、大戶外,2、夜宿,3、遠足。
▲ 幼兒園老師手繪大戶外彩圖,描繪了孩子們的足跡
大戶外就是在周一到周五挑一天或者是半天帶孩子走出幼兒園,走進社會,走進自然,比如去消防大隊、植物園啊,不僅讓孩子去看,帶著任務和計劃,讓孩子親身體驗,了解城市的公共設施和服務機構,孩子接觸了,最後慢慢都明白是怎麼回事了。
▲ 在消防大隊學習疊被子
▲ 看消防車如何工作
▲ 去德克士做「小小服務員」
夜宿顧名思義就是晚上在外面住,這是一個過渡,在孩子遠足之前家長會把孩子送到幼兒園晚上不過來接,孩子和全班的小朋友一塊在老師的帶領下,舉行各種有主題的活動。比如睡衣趴、零食趴等。
遠足就更好玩了,孩子們在老師的帶領下,離開父母去省內各種名勝古蹟參觀遊玩,為期兩到三天,孩子們回來還會根據自己體驗做出來比較有意思的作品。
▲ 看看泥咕咕是怎麼做的
▲ 孩子們走進汝陽恐龍谷
從恐龍谷回來,孩子們和老師合作,恐龍組負責製作各種各樣的恐龍,園林綠化組負責製作植物和道路,火山城堡組負責製作火山和城堡,孩子們和老師分工合作完成心目中的「恐龍園」。
▲ 外出離開媽媽,要學著自己穿衣服
▲ 出門在外就要互相幫助
讓孩子試著學會和父母分離,學會自我獨立,這是日本最常見的教育理念,在鄭州這個概念還不能被普遍接受,但是匯愛教育早在十年前就開始做這項嘗試,經過十年的發展提煉出100項孩子在幼兒園三年需要完成的體驗。
十年,從家長最初的擔憂,到現在報名需要限制人數,匯愛已經匯聚了一批認同這種理念的追隨者,這是一絲不苟細緻入微做了十年的結果。
最後總結下吧,來到這個幼兒園最大的感受就是環境非常棒!細緻了解之後會發現不論是教學還是對待孩子,這群老師都是非常靠譜的人,他們會對孩子傾盡所有,也不惜折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