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陣瑞典在國內又收穫了一波關注,「歧視華人」這頂帽子似乎是扣住拿不下來了,這也導致瑞典在國內的名聲再一次降了一個檔次。其實不止是中國,世界上還有許多其它國家對瑞典的評價也不是很高,但是同為「瑞」字開頭的瑞士卻廣受好評,這是為啥呢?
瑞士和瑞典都是歐洲大陸上的國家,國土面積都不是很大。瑞典可以劃分到北歐地區,獨特的地理位置讓瑞典孕育出了獨特的海洋文明——維京文明,同時,這個相對容易被忽視的地理位置也為瑞典宣布自己是中立國給足了理由和條件,可以算是位置中立了。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瑞士是一個內陸國家,它的人口組成多樣,主要是一些不想當德國人的德國人、不想當法國人的法國人、不想當義大利人的義大利人組成,獨特的人口組成以及他們對鄰國的共有認知想法,促使瑞士宣布成為永久中立國,還是武裝中立的國家。
現在人們對瑞士和瑞典的評價,大多還是因為這兩個國家對待成為中立國的認知以及行為上的不同,最主要的參考資料就是一戰二戰時期這兩個國家的表現。
首先說一下瑞士。在一戰的時候,面對多國的圍攻,瑞士態度非常強硬,強制要求各個國家將交戰地點定在瑞士國境線外圍,因此,在境外的作戰並沒有對瑞士境內造成任何毀滅性的影響,這也為瑞士保留實力繼續發展打下了基礎。
之後到了二戰,德國納粹對瑞士還是非常垂涎,但是因為一戰讓瑞士的武裝中立出名,所以面對不知深淺的瑞士,德國並不敢輕舉妄動。相對的,瑞士這塊上好的肥肉盟軍那邊也是非常想要,但是同樣的,他們也不敢輕易去動瑞士,只是派遣了六千多架飛機去瑞士領空那一片晃悠。之前基本沒有重視過領空的瑞士人這次吃了個大虧,在老美有一架飛機不小心扔了個炸彈炸死了瑞士平民以後,瑞士怒了,擊毀了數架美軍飛機以後才算完事。
再來說下瑞典。如果說瑞士是真正兩不相幫的中立國,那麼瑞典就是心臟偏到月球的假中立國了。在一戰二戰期間,瑞典一直都是德國的好幫手:一戰的時候和德國一起商量怎麼突襲俄國打下芬蘭、在海峽上設置水雷只允許本國船隻通過、英國船隻經過領海的時候關掉燈塔;二戰的時候為德國提供大量鐵礦資源使得德國有源源不斷的材料製造武器、允許德國使用本國鐵路直通挪威等地。正是由於瑞典擁有這樣的兩幅面孔,它的評價才會如此的低。
瑞典也好瑞士也好都挺遠的,看看機票住宿食物的價格,小編覺得,還是考慮一下明天午飯吃啥更加靠譜,你們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