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說,綠山牆的安妮長大後的其中一個可能性就是成了紅頭髮的N,不如說,每個紅頭髮的N心裡都住著一個綠山牆的安妮。
《紅頭髮的N》,是向《綠山牆的安妮》致敬的繪本。作者崔賢廷除了是韓國人外,她30多歲,獨居,花了7年從一居室住進有隔斷的一居室;三兄妹中排行第二,爺爺家的照片有姐姐有弟弟唯獨沒有她,被媽媽隆重宣布的生日禮物是放在客廳的電視;社畜,加不完的班,除了吃沒有別的時間,於是愛好只剩下吃;成為所謂的「剩女」,但始終覺得被人認為是一個適合結婚的女人相當可怕;與人一起時想獨處,獨處時想與人一起……這不就是我們身邊的人,甚至就是我們自己嗎?這部繪本的心聲多少能讓當代年輕人有一點共鳴。
整體而言,《紅頭髮的N》裡的圖畫比文字更有意思。文字就像是我們日常中的碎碎念,比如將成功與不成功的二分法拋開,而從樂譜的強弱音中存在中強音、中弱音得到啟發,那麼弱弱弱弱弱……成功自然比不成功要強一點的。比如獨居的她在發燒的某一天昏睡,後來兩個同事找上門,讓她感慨社畜原來也可以預防「孤獨死」啊。類似鑲嵌於日常的零碎念頭固然很真實,卻說不上多麼閃光,至少不似沉醉於大自然和自己想像世界的安妮那般閃光。
綠山牆的安妮是充分享受外界,從中得到發自內心的快樂與痛苦,與自己原本的充沛感情相輔相成。它者於安妮很重要,那是她汲取養分的源泉,而不僅僅是用想像去讓自己不那麼擰巴。安妮恰恰相反,她才不在意自己擰巴不擰巴呢,她才沒有辦法不流露自己的感情,哪怕是讓其他人哈哈大笑的擰巴感情。安妮太獨特太奇妙了,她的擰巴甚至會讓人覺得,哦,那才是自然流露的應有感情,會讓人好愛安妮,會讓人像瑪麗拉一樣,一邊板著臉諷刺安妮,一邊心裡早樂開花了。
或許人之初,性本擰巴。當代社會就是處處充滿了擰巴,又要我們不得擰巴去面對它,最後將心志磨得四平八穩,成為沒有辦法與安妮精神相通的人——沒有想像力的人。從這個角度看,《紅頭髮的N》貴在仍能讓人看到想像力,這個年代的想像力啊,就像在不那麼澄澈的夜空中時隱時現的星星。好多畫還是蠻有意思的,至少讓我有衝動做成表情包。
被其他同事叫去端茶遞水的社畜
開會中的社畜群像
社畜的靈魂撫慰格子間
忍無可忍的社畜,其實吧,大概也只是會在內心上演的獨角戲
《紅頭髮的N》將社畜加班類比成徵兵,還蠻貼切,至少個中人的表情頗有類似之處,領導亦和將軍一樣,想必不會對個體懷有多少同情,他們自己不過亦是局中一子。
戀愛中的女人都是福爾摩斯
拒絕相親被發好人卡,其實,拒絕任何東西都需要這種氣勢。
這張悽風苦雨的表情,配的文字好狠哦:「一個人生活很孤單。但讓我感到欣慰的是,結了婚的人們也很孤單。」
承認自己的玻璃心
啊,下次要是誰再跟我講減肥,我一定送上這張圖:)
——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