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高中生這兩天參加的「センター試験」究竟是什麼?

2021-02-23 日語學習


高考,幾乎是每一個高中生都會經歷的日子:日夜與枯燥的書本相伴,黑白的文字和圖形弄得人頭昏腦漲,身邊更有一位位嚴苛的老師以及緊張的家長,考試成績、全校排名成為身邊所有人評價自己的唯一標準。提起高考,相信所有人都是一把辛酸淚.

而昨天和今天這兩天則是日本高中生最痛恨也最期待的日子之一。這兩天日本全國正在進行「センター試験/中心考試」。

其實,這次考試的全名是「大學入學者選抜大學入試センター試験/大學入學者選拔大學入學中心考試」,是由日本文部科學省直屬的「大學入試センター/大學入學考試中心」主持的全國統一考試,所以被省略稱為「センター試験」,性質和中國的全國高考類似。

在我們看過的許多日劇日影動漫中,中心考試等與高考相關的內容或多或少都會有所體現,去年初夏國內上映的日本電影《墊底辣妹》正是講述了一個努力拼搏的高考考生沙耶加的故事。

我們都知道大部分日本考生需要參加兩次甚至三次考試,那第一次考試的「中心測試」究竟有著怎樣的地位呢?


大學入學考試中心統考,是一種資格考試。對大多數考生而言,這次考試至關重要,因為這是考大學的第一關。這次考試的成績出來後,考生才可以在二月參加所報考的學校自主命題的二次考試(當然並不是說所有的學校都有自主命題的,也有部分學校完全憑藉中心考試成績錄取學生)。

第二次選拔又叫做「個別學力檢查」,是由各大學自行主持並自行決定錄取學生的單獨考試,類似於中國的「自主招生」。針對考生的志願和特長,各大學主要測定考生的專攻知識和學業水平,考試在每年2月底開始。每個大學的二次考試日期不同,所以考生可以選擇的大學會多一些。最後,學校將考生的中心統考成績和二次考試成績進行綜合,擇優錄取。這種兩次考試制度主要在國立大學和公立大學中實行,私立大學會有所不同。

與國內「一考定終身」的高考制度相比,這種考試制度更富有彈性,便於學生發揮自己的特長,學校的自主選擇餘地也會更大一些。


其實,除了「一般入學選拔」之外,日本高考考生一般還有兩種入學方式——「推薦入學」和「AO入學」。

「一般入學選拔」是以考試成績為側重點,是國立大學錄取新生的主要方式(我們整篇文章在說的正是「一般入學考試選拔」的相關內容),它分為三類:加入中心考試的一般入學考試(需要參加中心考試和個別學力檢查);免除中心考試的一般入學考試(大多數私立學校多採用此法);部分參加中心考試的一般入學考試(雖然參加中心考試,但考試要求比普通學生要低)。

「推薦入學」是私立大學招生的重要形式,分為公開招募和指定學校推薦。以調查書、推薦書等資料為錄取新生的主要依據,部分學校還要進行面試或小論文的考試,更多的學校則是選擇完全地免除對學生的學力考試。

「AO入學」(Admission Office),考生通過向學校遞交自我推薦書,到大學面試和體驗教學,一般能獲得正式申請資格的學生都有極大被錄取的可能性。日本娛樂圈內高學歷的明星很多都是AO入學的。

日本高考的歷史其實相當曲折。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日本受到美國的影響,於1948年仿照美國大學入學考試SAT形式設立了「入學適應性檢查」,但因為這項考試使得考生們負擔很重而受到非議,文部科學省於1955年取消這項考試,改為各大學自行招生。

1963年日本中央教育審議會又建議進行統一的大學入學測驗,但只有少數大學採用,學生們強烈反對,1969年再次停止。


1975年日本國立大學協會主張進行兩次大學入學考試:第一次為全國統一考試,第二次為各大學的自主招生考試。從1979年一直沿襲,兩次考試成為日本高考的基本模式。

其中,從1979年到1989年之間,實施了以國公立大學入學志願者為對象的「大學共同第一次學力測試」(還是統一考試,不過終於把名字確定下來了),開始著重以基礎知識為重點的考試內容,檢測學生的基礎知識是否牢固。

1990年開始,「大學共同第一次學力測試」正式更名為「入學中心測試」。而1997年開始,該考試首次更改了考試科目,之後每年幾乎都會稍有變動。

中心測試的出題學科包括國語(日本語)、地理歷史、公民、數學、理科、外國語(其中外國語包括英語、漢語、法語、韓語、德語,考生可以任選一種)等六個學科。因每個學科包含若干個科目(如數學學科包含數學I、數學II、工業數理、簿記等7個科目),所以出題科目多達31個科目,每個科目的考試時間都是60分鐘,考試題型全部是標準化選擇題。

中心考試出題的科目雖多,但參加多少學科、什麼科目的中心考試;是讓所有考生都參加還是限定部分學部、部分專業的志願者參加;中心考試和自校考試各科目成績在總分中的比重等問題是由各大學判斷和決定的。


因為官方並沒有統一規定中心考試和各大學的個別考試間的組合,所以各大學的招生考試呈現出靈活多樣性。利用中心考試的大學包括所有國立大學和公立大學以及部分私立大學。

在1月考完之後,日本的考生就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徹底解放了,只等著拿通知書就行的;另一類則是還要在2月、3月參加大學自主組織的考試(即個別學力檢查)的。個別學力檢查包括筆試科目、實踐技能檢查、面試、小論文寫作、外語聽力等。自主考試分為前期日程(考試)和後期日程(考試)兩種類型,前期日程通常在每年二月底開始,後期日程通常在每年三月中旬開始進行。

各大學自主組織的前期日程考試的題型主要是問答題或論述題,各科考試時間基本上是在90-120分鐘,部分大學及部分院系還會組織面試。

前期日程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按照招生人數的一定比例確定考試資格,第二階段安排考試。

對於競爭激烈的大學或院系,不是所有志願報考的考生都有資格參加前期日程,通常前期日程會按照招生人數的3-4倍確定參考人數,依據是全國考試的成績排序。一般前期日程的前半個月通知考生是否有資格報考。也有院系前期日程不限制參加考試的人數,所有報考考生都有資格參加考試。前期日程結束後,半個月內就會通知考試結果。部分院系只安排前期日程,不安排後期日程。

與全國考試不同,即便是同一所大學,不同院系的前期日程考試的題型也有很大的差別。


不過,如果考生在前期日程的考試中沒有被第一志願大學錄取,那麼他可以參加其他大學安排的後期日程。

幾乎所有大學都會安排後期日程,目的是為參加其他大學前期日程落選的考生提供第二次報考機會。

後期日程也分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審查報考資格,通常按照招生人數的4-10倍確定報考人數;第二階段安排考試。更多院系後期日程不限定參考人數,報考考生都有資格參加考試。

除了筆試和面試成績之外,決定考生是否能夠錄取的重要一點是配點,即所考科目得分在總分中的比重,不同院系的各科配點也是不同的。

日本高考的試卷都是全國統一的,各大學同一學科的分數線劃分也沒有地域差異。再加之統考沒有特長生、優秀學生獎勵的加分,特長和優秀品質均由招生學校來判定,因此日本高考的結果在顧及了差異的同時,也沒有讓考生深覺不公平。

好啦,今天的小知識暫時告一段落。人生路上本來就少不了困難挫折,面對挫折,不逃避勇敢面對才是最好的方法。分享一句很喜歡的村上春樹的話給你們:不必太糾結於當下,也不必太憂慮未來,人生沒有無用的經歷,當你經歷過一些事情後,眼前的風景已經和從前不一樣了,哪裡會有人喜歡孤獨,不過是不喜歡失望,誰都有自己的傷心事,成熟不過是善於隱藏,滄桑不過是無淚有傷。  

P.S.:該放假了,不知道做什麼內容了,你們有什麼想看的嗎?歡迎推薦!

>>熱門文章推薦:

►為什麼男人總要出軌?日站上的這個總結太精闢了!

►你們的女神「北川景子」已經結婚一年了!

►從睡姿來看你們的戀愛關係

►問路時會用到的日語

►愛豆們過「成人節」的畫風是這樣的.

►手把手教你如何用日語做自我介紹!

►2017年,12星座的你都會出現哪些新變化呢?

►2017日本電影推薦 你最期待哪一部?

相關焦點

  • 去日本讀高中的孩子們在日本如何考大學?
    只要達到日本高中文化課程的基本要求,在日本留學的高中生都能進入日本大學。日本有些高中考慮到留學生的特殊性,制定很多留學生保送大學的名額,學生會比傳統留學途徑提早考入理想大學一到兩年。4留學日本性價比高日本留學的費用低廉,適合國內工薪家庭的學生。
  • 日本的高中考大學會經歷哪些步驟?
    對於中國高中考大學的流程我們不陌生,通常都是經過12年的學習,參加高考,並且憑藉高考的分數報考自己志望的學校。
  • 來看看日本高考,也比我們好不到哪兒去!
    即センター試験(一般入試)和二次試験的資格(各個大學的自主招生考試)。センター試験一般入試一般入試,也叫做中心考試。一般來說要是準備報考公立大學的話,就一定要在一月中旬參加センター試験,考試成績一般會在考試後10天內公布,屆時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考試情況決定報考的學校和專業。
  • 如果在日本,還需要參加痛苦的高考嗎...
    國公立大學の一般入試國公立大學の一般入試では原則的にセンター試験の受験を必須とするとともに、多くの學部(學科)において個別學力検査(いわゆる二次試験)が実施され、それぞれのただし、一部の國立大學や醫學部醫學科において、センター試験の成績が一定の基準に満たない志願者を不合格とする二段階選抜が行われることがある(いわゆる足切り・門前払い)。
  • 0%一般是讀「レーパーセント」還是「ゼロパーセント」?
    Q:「0%」の読み方は「レーパーセント」「ゼロパーセント」どちらだろうか。問:「0%」的讀法是「レーパーセント(reーpaーsento)」還是「ゼロパーセント(zeropaーsento)」?A:NHKでは[レーパーセント]という読み方を原則としています。
  • 【內定速報】恭喜兩位同學拿到タタ・コンサルタンシー・サービシズ的內定
    「實績就是硬道理」 TC就職學院內定實績一覽今日好消息:我校學員Z同學和Q同學一齊獲得了日本タタ・コンサルタンシー・サービシズ
  • 日本留學試験前必看!!!!
    這周日就是2019年6月日本留學考試(EJU)的日子。在這裡我們為參加留考的同學們支支招。
  • 【夏季インターン專集②】提高エントリーシート通過率的6大Check List√
    比如:問你「A是什麼」,看個開頭就應該能明白你認為的A究竟是什麼;(如果是有多段,則分開寫也行,如「第一個A是……第二個A是……)」問題為「請自由地描述自己的長處」之類的題時,「重點有兩個。第一為A。第二為B。第三為C……」,是否像這樣輪廓清晰地將文章脈絡構造出來了?(3)各文章の主語は明確か?文は長すぎないのか?
  • 日本留學試験前必看!
    下面是2018年日本留學生考試理綜複習範圍一.物理シラバス        出題範囲は,日本の高等學校學習指導要領の「物理基礎」及び「物理」の範囲とする。核反応,核エネルギー(3)素粒子        素粒子,4つの基本的力二.化學シラバス        出題範囲は,日本の高等學校學習指導要領の「化學基礎」及び「化學」の範囲とする。
  • 「作文工場でインターンシップ?」——作文工場第3彈!
    「作文工場でインターンシップ?」 [屋內—副廠長辦公室—北京—白天—副廠長一邊兒站著吃炸醬麵一邊兒聽著秘書做報告。]Hitomi:好的,這就是他的簡歷。(喜歡拔火罐的犬型秘書機器人:板橋區的Hitomi)副廠長:天津科技大學的學生?什麼!竟然說完全不會寫作文??真是吃了豹子膽了。 副工場長:インターン希望?(さて、どうしたものか。
  • 日本也有高考嗎?從日本大學的入試製度看透日本高考
    一般入試:這種跟國內最像,由「センター試験(中心考試)」+校內考組成;推薦入試:類似於國內的保送生,需要由中學推薦然後經過筆試面試等;AO入試:省去筆試環節,直接通過書面材料申請進入面試部分幾種入試方法、適用人群和難度對比如下:センター
  • 在日本留學的同學們注意啦,你知道讀完日本高中之後如何升學嗎
    Q: 讀完日本高中之後應該如何升學? A: 去日本讀高中的留學生,在升學時要參加哪種考試呢?下面就來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日本的考試制度。(此制度只適用於去日本讀高一、高二的學生。
  • 日本新冠 | 疫苗接種詐騙電話突顯,全國統考考生PCR檢測混亂
    「都保健局」や「厚生(労働)省」の職員を名乗る男がワクチン接種の予約を取ると説明し、「予約金が必要」と金を要求してくるものだ。現金やキャッシュカードの詐取が狙いとみられる。今のところ実害は確認されていないという。 特殊詐欺を巡っては、これまでもコロナに便乗した電話が相次いでいる。
  • 你知道日本的高考有多殘酷嗎?快來看看和中國有什麼不同!
    近期熱點推薦又是到了被高考作文刷屏的時候, 總感覺每年到了這個時候, 不參加高考的我們要比考場的同學還要興奮, 還要活躍. 畢竟這是屬於我們共同的記憶.(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日本情報醬)不得不說, 高考確實是一個很重要的人生轉折點雖然這場考試不能決定人生, 但是卻很可能改變人生, 所以這也是高考至關重要的原因.
  • 日本デザイン振興會
    日本インダストリアルデザイナー協會とともに展開したデザイン運動「』73 Design Year」を契機に事業を拡大。特にデザインを通じた地域産業の振興活動を強化させていく。1989 「』89 Design Year」「世界インダストリアルデザイン會議名古屋」開催 1993 デザイン奨勵審議會 時代の変化に対応したデザイン政策のあり方を答申 1993 振興會「デザイン人材開発センター」、交流協會「アジア太平洋デザイン交流センター」を設立通産省が提唱した2回目の「Design Year」の推進役を擔い、名古屋市の「デザイン博覧會
  • 日本怎麼高考的?
    一般入試一般入試主要分為「中心考試」和「校內二次考試」兩步。通過這兩次考試,日本的大學最後根據綜合表現來錄取學生。通過這條路上大學的日本學生佔大多數。中心考試中心考試日語為「センター試験」,全稱「大學入試センター試験」,是日本最大規模的考試,相當於國內高考。每年的1月中旬全國統一開考,每年考生人數能達到50萬人以上。亮點:日本的「中心考試」是全國統一命題、統一考試的。
  • 「日本留學」赴日留學全攻略,一篇搞懂全部流程
    準備教育課程學校一覽表:東京外國語大學留學生日本語教育センター大阪外國語大學留學生日本語教育センター大阪外國語大學日本語日本文化教育センター大阪大學日本語日本文化教育センター拓殖大學言語文化研究所附屬日本語研修センター拓殖大學日本語學校京都コンピュータ學院鴨川校京都日本語研修センタ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