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下冊的學習,肯定是繼續加強語文四大塊,(拼音、識字、閱讀、寫作)內容的學習,只是每學期學習的側重點有所不同而已。
對於二年級下冊的孩子來說,再過半個學期就要進入三年級了,三年級就要寫作了,所以,鞏固拼音,增加識字量是本學期很重要的一件事,其次就是兼顧閱讀和寫作能力的培養。
語文學習其實技巧性的東西不多,簡單概括用語文學習=基礎+積累。
基礎部分就是語文課本,也就是方法和技巧的東西,我們都能從課本上學到。
其中識字是基礎中的基礎,課本學習主要任務是識字與寫字。本學期的識字要求是認識400個字,會寫300個字。要求認識的字能讀準字音,結合詞句等語言環境了解意思。需要特別指出的是,要求認識的字不要作過細的字形分析,也不要求書寫。要求會寫的字則要能讀準字音,認清字形,了解意思,正確書寫,並練習運用於口頭和書面語言表達之中。有主動識字的願望,在生活中自主識字。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書寫規範、端正、整潔,感受漢字的形體美。
對於語文學習另一個問題就是積累,這就是課外的延伸,簡言之就是課外閱讀,從課外閱讀中汲取知識,提高語文的語感和語文素養。
只有基礎紮實,積累豐富的孩子,今後孩子在處理讀短文回答問題時,習作時都會感覺到遊刃有餘。
所以說,語文課外閱讀和課堂學習一樣重要,下面分享課外閱讀的一些小技巧:
1.低年級的孩子課外閱讀的文章篇幅的長短可以參考課本進行。當然對於能力富餘的孩子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增減。
2.不建議孩子閱讀阿衰之類的漫畫,語言碎化,不利於學生的習作發展。最好選擇有拼音的少兒讀物。繪本之類的書籍已經不是二年級下學期孩子的閱讀重點。儘可能選擇與課文結合課本的內容,其次就是兒童文學名著,當讓也要就出一部分讓孩子自選的書籍。
3.給孩子準備好充分的工具書,新版的新華字典,新華詞典,成語詞典等,讓孩子遇到不懂的詞語馬上查字典解決。
4.閱讀的形式可以採用學生自讀、和家長一起進行的親子閱讀與家長講故事相結合。
5.閱讀前和閱讀時及閱讀後的注意事項:
買書時一定要引起學生的興趣,一起去逛書店選擇書,家中營造好書香的氣氛,每天都有固定的時間段和孩子一起依偎著看書。
把看書變成一種享受。
及時分享的時間。可以當時聊一聊,也可以在平時的閒聊中,不失時機地聊一聊最近看書的內容,主要是鍛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縮句組織語言的能力,也能夠知道孩子到底有沒有看懂,能夠理解到怎樣的程度。
書擺在孩子隨手就能翻到的地方。儘量讓孩子涉獵更多範疇的書籍,增加孩子的知識面,拓寬孩子的興趣點。
如果孩子有興趣,鼓勵孩子多練筆。準備一個精美的本子,在孩子開心的狀態下,讓孩子把自己的感受寫一寫,但是儘可能不用電腦寫記,而是要寫在本子上。可以給孩子評價,說那寫的好,或是媽媽喜歡那一句等等,以鼓勵的方式發到博客讓大家看一看。多鼓勵孩子動筆,如果家長願意寫一寫,或者在本子上給孩子寫鼓勵語言,我想孩子會更加有幹勁的。
總之二年級的孩子要對寫話有興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感悟到的有序地寫下來。在閱讀和寫話中學習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根據表達需要,學習使用逗號、句號、問號、感嘆號,開始學習寫日記。開始是習慣於把自己所見所聞寫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