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鍾書致夏志清的英文信

2020-12-25 中國西藏網

海龍

夏志清對錢鍾書的欣賞與推崇眾所周知,但其實,在1979年錢鍾書訪美前,他們二人只見過一面,還是很多很多年以前———那是1943年的上海,在雙方共同友人宋淇家的一個晚會上。其時錢鍾書是風流倜儻的才子,夏志清還是慘綠的文青。沒想到差不多二十年後,錢氏成了夏志清英文教科書 《中國現代小說史》 中的一個章節,這個章節更讓改革開放後的錢鍾書像被重新發掘出土的文物一樣如日中天。這為二人在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再次聚首做足了鋪墊。

錢夏二人對在紐約哥大重逢都有記述,此不多贅。這次相見開啟了互動模式,他們的關係進入了一個新的狀態。近日筆者有緣得睹其後錢致夏的全部通信。關注他們間的交流對當代文學史探討和文人交往史研究等都有意義。

再次相遇,今非昔比,錢鍾書對夏志清的態度一開始也極為熱情。他給夏志清寫信二十一封。僅1979年就有九封。以後減少,次年三封,再次年五封……其後除了1986年一封外十年間幾無通信;而最後一封信是在1994年,可以看成是二人的告別信了。

值得注意的是,在錢致夏全部通信中有三封是英文信,皆寫於1979年。錢夏二人當然中英文皆通,選用何種語言書寫是他們的自由;但是寫信人為什麼絕大多數信用中文而惟此三封信用英文寫呢? 而且,又為什麼選在這個時間段用英文寫? 筆者將原文試譯如下,或許能幫助大家了解其中原因。

親愛的志清:

洛杉磯是我們最後一站,卻也是我在冗繁的行程中所僅能擠出的第一個晚上來再跟您握手說再見。我現在給您寫信的另一個原因還在於,我回去後會非常繁忙,為冗務所擾。估計會過相當長一段時間我才能有時間給您寫一封像樣的信呢。

與您再次會晤,使我歡忻無限。咱們四十年間只見過兩次面並不算多,但時光是一個多麼神奇的魔幻師,它將我們四十年前一個黑格爾或克爾凱郭爾式的偶識締結成了一種親情;進而綻放成一種豐盈的成熟的友情! 您對我的評論頗具神奇的魔力。我不僅是您發現的,而且差不多就是您的創造物,您知道這個。我剛剛收到一封印第安納大學出版社主任的信,談了翻譯和出版我小說的細節。此書是珍妮·凱利翻譯,茅國權審校的。凱利女士六年前曾經給我寫過信,現在她勇敢地把這任務完成了。我希望她該是個漂亮的女人 (「你這個老東西!」我能想像您讀到此處一定會大笑的)。

替我問候尊夫人。希望吾兄每天歡笑喜樂! 請替我致意魏瑪莎,真的是非常遺憾我們未能盡情暢敘。

您永遠的,錢鍾書(1979-05-06)

這封信 (見刊頭圖) 寫於洛杉磯錢鍾書訪美將歸之際。雖以敘交情為主,但其中也透露了一些重要的信息。其中一句話可以被看成是此信的關鍵句:「我不僅是您發現的,而且差不多就是您的創造物,您知道這個。」———錢鍾書是個非常清高自許的人。晚年因小說暴得大名以至大紅大紫,而那時的他尚有些不適應,他下意識地說了實話。這種心情使他在下一封英文信裡又舊調重彈。

我親愛的志清:

一周前,我以小肚雞腸的怯懦對您獅心般對我的慷慨讚揚提出了抗議。您的話語對那些甚至在障礙重重的環境下用無力的憤怒和不情願的讚美眼光來看待您的人那裡也是分量極重的。您對我特殊的心儀將會很大程度地在我生存的環境中引起妒忌,並招致適得其反的效果。我喜歡生活在一種既不被完全遺忘也不處在明暗交界處的那種相對朦朧的狀態。受人關注,是另一種形式的晾曬於宣傳的聚光燈下,是不值得憐憫的。請原諒我這種老古董式的自負。除此之外,當是我對兄恆久和深深的感激之情。

耿德華給我內人寫了信,楊絳回復了他所要的 《簡歷》 中的一些細節問題。她讓我代她對您對她的那些富騎士風的讚譽之詞表示感謝。

根據吾兄之建議,印第安納大學出版社的科爾曼女士給我寫信,要我的照片來裝點他們出版我的小說的譯著。我已經逃避照相多年了。我最近的護照和工作證上的照片都看上去更像是罪犯欄上的照片,卻不適宜放在書裡。實在不行的話,我就把我五十歲 時拍的那張照片剪掉一半寄給她。———此刻我心靈之耳已經聽到了您在咯咯抑或狂笑我的虛榮了! 我剛剛去加洗了幾幀,也寄給您一幀作為我和內人給您的一個紀念罷。專此,即頌雙福! 令嬡均此。

您永遠的,鍾書

楊絳同候 (1979-07-14)

在這封信裡,錢鍾書說得很真實:「我喜歡生活在一種既不被完全遺忘也不處在明暗交界處的那種相對朦朧的狀態。」他是一個生活有節制而且對細節拿捏很注重的人。也就是說,他不反對跟社會交往,但卻不願自己的生活被突如其來的名聲所擾。雖然錢鍾書不至於因之而憂讒畏譏,但是精通世道人心的他其實是有足夠的自我保護心態和「自負」的。信的末尾,錢鍾書幽默本性不改,他關於標準像與囚犯照的說法讓人忍俊不禁,也讓很多不滿自己作者照的學人不由不心有戚戚、發出會心一笑。

緊接著的第三封信內容更豐富。它從夏氏對一西方學者的書評談起,巧妙地讚揚了夏志清,採用的是水落石出的技巧。接著又過謙地自抑———雖然那時錢鍾書的 《管錐編》 尚未出版,但錢氏一貫心高氣傲,這樣的口氣在他的文字中並不多見。最後一部分,錢鍾書巧妙地「抱怨」了「海外影響」帶來的後果———有得意,也有副作用。既然夏志清在這件事上幾乎是始作俑者,錢鍾書的「抱怨」也極有分寸感,行文裡可以看到,自豪和矜誇多於狷介和煩惱,否則錢氏就不會「限制」並有選擇地「接見」訪客了。

我親愛的志清:

兩周前收到您對 P 的評論單刊,閱之大慰吾飢———我指的是您的評論,而非其書。還需要我說麼,在批評之睿智 (原諒我用此陋詞! ) 方面,我是您的追隨者和附和者? 在美旅行時,我翻閱了此書。它看上去在邊緣問題上顯示出了不少精彩之處,但其核心部位卻缺乏堅實的支點。我以為,好調料才是治饌的要訣,在眼下這種學術批評爭相趕時髦、虛假賣弄的流風中,我更懷想那種老式的「雅致趣味」。兄之資質和天分足以承擔此任。

我剛剛收到了您寄來三本書的包裹。這麼多禮物,我和內人深深感念,難表謝忱。收禮自是歡愉,但卻負疚於無望回報兄之慷慨。相比於兄之大部頭宏偉巨著,把我們所有的出版物放在一起,也不過是那不起眼的一小點點兒。

七月以來,我為持續不斷的外國求見者所擾,大多數為美國人。於這些伸長了脖子若去聖地朝拜般的諂媚觀望者,出此大約像是些無聊的去動物園的訪客或是充滿了對一個在廄裡的中國學者之好奇心罷了。我早已背負離群索居怪物之名,就索性限制,惟允接見極為有限之人,當然,這見客名單包括了可愛的秦家懿女士。

我希望您早已收到了我七月初寄給您的照片。再致謝忱,並問全家安好!

您永遠的,

錢鍾書 (1979-08-09)

錢致夏信廿餘封,中文信佔絕大多數,而且其中相當一部分是為表鄭重用毛筆書寫的。讀完了上面三封信,我們可以大致理解為什麼獨獨這幾封信要用英文寫了。錢氏寫信喜用文言,文言也最易於表達皮裡陽秋或虛與委蛇的含混的客套話。但是這三封信的內容,錢鍾書仍覺得用中文、哪怕是用文言都不夠妥貼而且不易到位。那些微妙情愫用漢語表述都容易有肉麻且過於直捷之嫌,遠不如英語來得委婉蘊藉、不著痕跡。

這一推論並不是出於猜測和臆斷。在錢夏通信史上,亦即在這三封英文信以前和以後,還有大量中文信可以對讀。即使是在中文信裡,每當寫到這類內容時錢鍾書皆喜用西文,以中外文混雜的形式處理;凡中文表達不宜或不妥處他皆以外文出之。可是全部用英文寫就的信僅此三封。

當然,還有一個原因是錢鍾書是個非常智慧和幽默的人。用中文寫作他固然是個幽默大師,可有些詼諧幽默或修辭黏連式巧思更適合用外語表述。這樣,善用雙關和諧謔的錢夏二人用起英文來寫則更是如魚得水了。這大概也是錢氏選用英文寫信的另一個原因罷。

通讀錢夏全部通信,這三封英文信扮演著特殊的角色。它們表述著不一樣的心情,承擔著不同的功能,因而也有著殊異的文獻意義。

(責編: 陳冰旭)

版權聲明:凡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王洞︱夏志清夏濟安往事雜憶
    《夏志清夏濟安書信集》濟安的專業是英國文學,理應在華大教英國文學。伯克利,西雅圖來回跑,累了濟安,卻樂了志清。志清趁濟安在著名大學研究,盡找哥哥替他查資料。若沒有濟安的幫忙,不知《中國現代小說史》是否能面世。志清1952年得到洛克菲勒基金的資助開始撰寫《小說史》,到1955年初稿大致完成。他離開耶魯以後,忙於求職教書,加以結婚養育子女,無暇動筆。志清在密西根大學只教過一年中國文化,以後都是在小大學教英文,學校沒有像樣的圖書館,遑論中國書。
  • 張愛玲與夏志清的118封信
    這一百一十八封信按時間排列,按發信的地址分成六組: 壹、華盛頓,一九六三年五月~六六年九月;貳、俄亥俄州牛津,一九六六年十月~六七年三月;叄、曼哈頓,一九六七年四月~六月; 肆、麻州康橋,一九六七年六月~六九年六月;伍、加州柏克萊,一九六九年七月~七二年十月;陸、洛杉磯,一九七二年十月~九四年五月
  • 只有夏志清最懂張愛玲——「她太苦了!」
    近日,張愛玲與夏志清30餘年的往復書簡——《張愛玲給我的信件》出版。她不只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舉足輕重的小說家,更已經成為一種文化風尚。時至今日研究張愛玲的風潮從未止息。然而,張愛玲的文學輝煌,卻和另一個人密切相關,這個人便是夏志清,可以說沒有夏志清就沒有張愛玲。假如沒有夏志清的登高一呼,張愛玲神話不會有如此精彩的開始。夏志清,美國耶魯大學英文系博士。他是學界傳奇。
  • 評論家夏志清安詳離世 曾錯寫錢鍾書悼文
    紐約當地時間12月29日,著名中國文學評論家夏志清先生因心臟病去世,享年92歲。夏志清夫人王洞介紹,夏志清安詳離世,沒有太多痛苦。夏志清的代表作《中國現代小說史》在上世紀60年代最早向英語世界介紹中國文學,並發掘推崇張愛玲、錢鍾書、沈從文、張天翼等重要作家。本報第一時間採訪了相關文學評論家和文學理論家,請他們介紹夏志清的文學研究貢獻。
  • 張愛玲與夏志清的118封情書~
    ~一九九五年九月八日在電話上聽到張愛玲去世的消息後,不出兩三天即為中國時報《人間副刊》趕寫了一篇文章《超人才華,絕世悽涼:悼張愛玲》,主要參考資料即是一九七○年以來她所寄我的信件,現成放在我書房的公文櫃內,抽閱很方便。但張愛玲至遲在一九六一年三月收到我寄她的英文初版《中國現代小說史》後,即該同我通信了。
  • 清華志清中學國際部
    清華志清中學由清華附中老教師協會於1989年創辦,與清華附中合作密切。經北京市教育主管部門批准,具有接收外國留學生,頒發留學生"外"字高中畢業證書資格並納入北京市統招計劃的全日制寄宿高中。清華志清中學開設的國際部致力於融合中西方及國際教育的精粹,借鑑並引進西方優秀的教育模式,融合了中西方優秀文化的教育內容,並充分考慮學生的發展特點,建立了一套健全的教育模式。清華志清中學國際部美國高中班採用美國原版教材、美國資深教師、原汁原味美國教學。以美國原版高中課程作為核心課程,同時保留中國傳統的優勢人文社科課程。
  • 2020年北京清華志清中學中考錄取分數線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0年北京清華志清中學中考錄取分數線,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2020北京清華志清中學中考錄取分數線445,排名13107。   北京市清華志清中學2020-2018年中考錄取分數線&區排名匯總
  • 2020環球網教育盛典候選機構:清華志清中學國際部
    以下是本年度教育盛典候選機構簡介:北京市清華志清中學由清華附中老教師協會於1989年創辦,與清華附中合作密切。經北京市教育主管部門批准,具有接收外國留學生,頒發留學生"外"字高中畢業證書資格並納入北京市統招計劃的全日制寄宿高中。
  • 清華志清國際(高中)怎麼樣?一年學費多少?
    北京市清華志清中學由清華附中老教師協會於1989年創辦,與清華附中合作密切。
  • 「推薦信」英文怎麼說?
    在畢業的時候一些優秀的學生能夠獲得「就業推薦信」那麼,「推薦信」英文怎麼說呢?「推薦信」英文怎麼說?除了「推薦信」的含義之外這個單詞還可以指:涉及的事物、參考e.g: Konwing what had happened, I avoided making any reference to weddings.
  • 改編成英文小說《粉淚》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一九六三年,張愛玲在美國開始跟夏志清往復書簡,直至一九九四年,這三十多年間的信件,張愛玲寫了一百一十多封,在這些信裡,張愛玲談創作、談翻譯、談出版、談讀書、談生活、談友情,時間跨度非常大,涉及面非常廣。通常在每封信後面,夏志清會加上或短或長的按語,對信裡所載之事實及其背景做些批註和說明。
  • 外貿英文開發信怎麼寫吸引人?英文開發信技巧
    2020-01-14 15:09 外貿英語開發信書寫看著是很簡單的一件事情,也許也有人認為外貿開發信開發客戶的方法已經過時了,但是方法存在即有理,外貿英文開發信怎麼寫吸引人
  • 溫總理英文翻譯成功的啟示
    每當總理話音一落,他的英文翻譯聲便從話筒傳出,語音流暢,表述準確。他就是「一會成名」的青年翻譯費勝潮。費勝潮稱,給領導人當翻譯雖然風光卻也有辛苦。(3月19日《楚天都市報》)  這位讓武漢的父老鄉親為之自豪的青年才俊,是怎樣一步步走進國家中樞機關、成為優秀的外事翻譯的?「他很好學。」父親費教授說,兒子讀中學時,就曾找老師自學日語,課餘愛看航空、船舶、兵器知識,也愛看文藝作品。
  • 開發信是什麼?英文開發信模板分享
    從事外貿行業的小夥伴經常會接觸到開發信,外貿信寫不好,回復率低,那麼開發客戶的效果肯定不理想。下面分享一些開發信模板,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 首先來了解一下,開發信是什麼? 開發信就是外貿業務員給客戶發送尋求合作的郵件。外貿開發信就是外貿業務員把自己公司的產品、服務、優勢等通過郵件、信函發送給潛在的國外客戶,希望建立合作關係,共同發展,潛在的國外客戶收到郵件、信函後,如有意向,則會與外貿業務員進行進一步的溝通、談判,最終確立購買合同。
  • 宋慶齡的一封英文信 字體嚴謹飄逸
    寫英文信很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