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區醫保局、衛生健康委,各非營利性醫療機構、醫保定點醫療機構,各相關醫療器械生產經營企業: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治理高值醫用耗材改革方案的通知》(國辦發〔2019〕37號,以下簡稱《改革方案》)要求,本市按照帶量採購、量價掛鈎、促進市場競爭等原則探索高值醫用耗材分類集中採購,開展了高值醫用耗材(人工晶體類)集中採購試點工作,為保證試點工作順利推進,現就做好此項工作的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優先採購和使用中選產品
(一)本市所有醫保定點醫療機構和非營利性醫療機構(統稱「醫療機構」)不得以費用總控、「耗佔比」、醫院基本用耗品種數量為由影響中選產品的採購與合理使用。原先未採購中選企業產品,但已經採購其他同類品種的醫療機構,應當及時簡化和加快採購流程。醫療機構應當通過「上海市醫藥採購服務與監管信息系統」(簡稱「陽光採購平臺」)從中選企業指定的經營(或配送)企業採購中選產品,並按規定實行零差率銷售,嚴禁任何形式的「二次議價」行為,中選產品的採購使用量原則上不低於該類品種的30%。
(二)除中選產品外的其它產品,如質量和療效有保證,且價格適宜,接受採購文件調價條件的作為備選產品,醫療機構可以在優先採購中選產品的前提下繼續採購使用。
(三)除中選、備選以外的其他產品因價格較高且不接受採購文件調價條件,作為備案產品。備案產品原則上暫停在陽光採購平臺的掛網採購,醫療機構確有臨床需求的,在向上海市醫藥招標採購事務管理所(簡稱「市藥事所」)備案後可繼續採購,採購價通過自主議價確定。對於備案採購的產品,醫療機構要建立嚴格的審批程序,採購情況由市藥事所通過陽光採購平臺對外公開,接受社會監督。
具體中選、備選、備案產品由市藥事所根據集中採購結果公布執行。
二、保證及時回款與產品供應
(一)醫療機構作為高值醫用耗材貨款結算第一責任人,應當對終端供貨企業及時支付貨款,回款時間原則上不得超過30天,減輕供貨企業交易成本。
(二)集中採購中選企業應按照採購文件要求,確保在採購周期內以中選價格足量供應,除遇國家政策調整或不可抗力外,不得以任何理由停供斷供。中選企業指定的經營(或配送)企業應當通過陽光採購平臺向醫療機構供應集中採購中選產品,並單獨出具發票。
三、探索醫保支付與採購協同
本市在集中採購試點品種明顯降價的基礎上,根據價格水平等因素綜合確定統一的醫保支付標準,並視市場競爭格局、醫保基金收支情況等動態調整。同步將所有人工晶體類產品納入醫保支付範圍。醫保基金統一按實際採購價與醫療機構進行結算,參保人員選擇使用超過醫保支付標準的產品,超出部分由參保人員自負(老紅軍、離休人員和一至六級革命傷殘軍人除外),剩餘部分按醫保辦法規定支付;使用低於醫保支付標準的產品,以醫療機構實際採購價按醫保辦法規定支付,差額部分的50%作為醫療機構執行集中採購的結餘留用資金,由醫保基金年度清算後支付給醫療機構。醫療機構可以按規定合理分配使用結餘留用資金用於推進醫院薪酬分配製度改革,調動醫務人員積極性。醫保支付標準和結餘留用資金由本市醫保部門確定,並通過市醫保經辦機構公布執行和清算撥付。
參保人員選擇使用超過醫保支付標準的產品,超出部分不納入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各類減負範圍,也不納入城鄉居民大病保險支付範圍。
四、強化部門協同配合作用
(一)本市醫保部門將醫療機構採購和使用中選產品情況納入醫保管理考核範圍。為鼓勵醫療機構使用中選產品,主動降低醫用耗材費用,對定點醫療機構使用中選品種節省的醫保費用,在醫保費用預算管理基礎上,當年度醫保總額預算額度不做調減。
市藥事所作為本市高值醫用耗材集中採購工作機構,負責組織籤訂中選產品購銷協議,加強對醫療機構集中採購中選產品採購情況分析,通過陽光採購平臺按比例控制中選和未中選產品採購數量,定期向醫療機構發放中選產品採購使用量告知單,公開醫療機構採購備案產品的情況。
(二)本市衛生健康部門負責醫療機構醫用耗材使用情況監測,對不按規定採購和使用中選產品的醫療機構,在公立醫院績效考核評價、醫療機構負責人目標責任考核中予以懲戒。規範臨床醫生的醫療服務行為,保障患者知情同意權,嚴控不合理使用,健全監督管理機制,從嚴查處高值醫用耗材臨床使用違規行為。
區衛生健康部門負責督促醫療機構按規定與企業及時結算,嚴查不按時結算貨款的問題,會同區醫保部門積極動員各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做好宣傳解釋工作,優先選用性價比高的中選產品。
(三)本市藥品監督部門將對中選產品進行全生命周期監管,並加大流通環節的抽檢、飛行檢查力度。對於集中採購中選產品一旦發現嚴重質量問題,將終止採購資格,並將其列入醫藥採購「黑名單」。
五、其他相關問題
(一)本市執行高值醫用耗材(人工晶體類)集中採購試點的具體工作,由市藥事所根據本市相關規定負責組織實施。
(二)本通知自此次試點結果執行之日起實施。
特此通知。
上海市醫療保障局
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
上海市藥品監督管理局
2020年11月20日
【來源:上海市醫療保障局網站】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