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三支一扶」人員的基層故事

2020-12-16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

「未來該何去何從?」

從學校到社會,畢業生都將面臨抉擇。去企業、去機關、還是去基層?什麼樣的路更有意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選擇。

有這樣一群人,他們以夢為馬,馳騁在西部基層、條件艱苦的地方,譜寫出別樣絢麗的青春之歌。他們,有一個共同的身份——「三支一扶」人員。

#龍盛剛:為了布依族村民的小康

「心裡還是難免有些失落感。」

現在已經留在貴州省龍裡縣醒獅鎮扶貧站工作的龍盛剛,回想起3年前剛到舊寨村的感受,有些複雜。

2017年9月底,在縣裡統一接受培訓後,龍盛剛拎著簡單的行李搭車前往舊寨。「當時的路況還很差,特別是村組幹路,路面坑坑窪窪不說,還非常窄。」一路的顛簸,讓龍盛剛的心裡起起伏伏。「太落後了,為什麼是這個地方?」

到了村裡,落後的村貌,反而激起了他的鬥志。「這不正是扶貧工作的意義嗎?可不能讓布依族的父老鄉親們失望。」

藏起了不快,調整好心態,此後的幾個月時間裡,龍盛剛跟著同事挨家挨戶走訪,每戶的情況他都漸漸熟悉了。為了能更好入戶了解情況,他的工作方法根據村民的生活習慣作了調整,大多數選擇晚上入戶。全村189戶人家,他走了個遍。身為侗族的他,布依族的語言學了不少。

真心付出,總會在細微之處看到成果。村民們對他這個愣頭小夥子的不信任沒了,一看見他就要拉到家裡喝茶,聊聊家裡的困難,距離和隔閡就這麼慢慢融化。

貧困戶羅正元有兩個女兒要供養,僅靠農業拔不了窮根。人窮志不短,龍盛剛得知他有特別強烈的願望想通過養殖肉牛改變現狀,頗為感動,暗暗發誓一定要做好幫扶工作。先爭取政策補助,「根據先建後補項目,每戶補貼2000元,人均補貼1000元,他家能爭取到6000元補貼。」等買了牛後,新的問題出現了:冬季的飼料怎麼解決?羅正元沒有辦法,龍盛剛到處打聽,「肉牛喜歡吃『黑麥草』,10月份左右種植。」這個信息得來不易。就這樣,羅正元既養牛又種草,2019年時,已經累計養殖了20餘頭。「去年一年,羅正元收入10萬元!」看到貧困戶走上小康,龍盛剛心裡幸福滿滿。

扶貧就是要扶到點子上。兩年中,龍盛剛幫布依族父老鄉親種辣椒、金銀花、黃豆,養「伊拉兔」、肉牛,協調修路、危房改造,推薦毛霞紅到醒獅鎮小學食堂工作,幫助有腿病的岑治秀解決接送孫女困難……最開始的失落被成就感抵消。看著舊寨村賞心悅目的村容村貌,龍盛剛對村子的感情越來越深,對布依族村民越來越親。

人熟、政策熟,心和事業都在醒獅鎮,龍盛剛就這樣留了下來,繼續布依族村民的小康事業。

#王淮衝:學以致用大有作為

收集蔬菜、採集標本、檢測農藥殘留。這段時間王淮衝忙得不亦樂乎。

2018年,當王淮衝來到河南省欒川縣欒川鄉支農時,最迫切的想法是讓大學所學的知識能派上用場。「我大學學的是農藥學,支農很對口。」

基層工作非常瑣碎,只要和「農」沾邊兒的,不到兩年他基本都幹過。丈量耕地、統計樹苗、森林防火、防治豬瘟、農藥檢測……大學裡學的各門專業在實踐中被輪番「檢測」。有的專業合格,有的還需強化。慢慢地,他成了鄉裡的農業「大拿」。

這兩年,非洲豬瘟在我國一些農村不時發作。非洲豬瘟發病過程短,最急性和急性感染死亡率高達100%,一旦被感染,農民的損失極為慘重。由於臨床症狀與普通豬瘟症狀相似,只能依靠實驗室檢測確診。為監測疫情發展情況並有效控制,去年年初,縣裡要求對農戶養殖的豬進行全面排查。

正值隆冬。王淮衝穿上厚厚的褲子又套上了長筒雨靴,跳入一個個泥濘的豬圈,控制豬、耳後抽血、保存樣本。「這項工作不僅考驗專業水平,還考驗工作人員的體能。」一頭即將出欄的豬,一個成人根本控制不住。髒點兒、累點兒都不是事兒,一不小心就會刮傷、蹭傷。可是當檢測健康結果反饋給農戶後,「財產保全」的村民們那欣慰的表情,讓王淮衝真正感受到了支農的意義和專業人才在基層的價值。

「在基層,專業人才真是大有作為」。新冠肺炎疫情有所緩解以來,欒川縣要創建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加強了對種植農戶農藥殘留物的監管,檢測的任務落在了鄉裡。「一年要檢測4800個樣本。」全鄉工作人員中,只有王淮衝懂農藥。

夏天,正是蔬菜旺季。一份份蔬菜樣本送到了鄉裡,「檢測沒有問題,質量絕對過關。」與記者溝通的言語間,隱隱透露著自信。讓老百姓吃得放心,為欒川縣建立蔬菜品牌作出貢獻,王淮衝忙並快樂著。

能學以致用,能幫助農民解決實際問題,能推動農村農業發展貢獻微薄力量,這是王淮衝選擇「三支一扶」的初衷。

#黎奕媚:人生總要做些有價值的事情

在廣東省開平市水口鎮中學的一間教室裡,「Helloeveryone,today we will……」,黎奕媚流暢的口語給學生們帶來了新鮮的學習體驗。

2017年,從五邑大學英語師範專業畢業,黎奕媚回到家鄉做了英語代課老師。代課老師很難有機會將自己的想法運用到實際中。工作半年,她不停地問自己,就這樣中規中矩將就下去,還是找更合適的舞臺,施展所學?

舞臺是有的,機會也是有的。黎奕媚在大學期間,曾詳細了解過「三支一扶」計劃支教項目,知道基層缺人才,非常需要老師。

資源緊張,人才缺乏,意味著施展拳腳的空間也廣闊。在了解以往支教人員的發展情況後,黎奕媚決定報考「三支一扶」計劃,沿著心中的夢想,探尋學生成才和自我成長之路。

一上崗就當班主任,黎奕媚全身心投入教學。針對農村孩子口語弱的特點,她特別設計了活潑實用的情景對話,這種沉浸式教學方法讓孩子們很快對英語表達產生了興趣。「老師將英語用到生活中,我敢說了,也會說了。」「老師很可愛,就像大姐姐一樣。」學生們的認可,讓她搞研究的動力更足了。

教學過程中,一旦發現語言天分較強的孩子,黎奕媚就加班輔導,讓學生參加各類比賽。「希望孩子們能通過比賽交流,了解外面更多的東西。」

父母很不理解,她為什麼非要去偏遠鄉鎮支教?她對記者說:「本著最初的夢想,人生總要做些有價值的事情。」

選擇了「三支一扶」,意味著兩年後還須面臨人生的十字路口。眼看計劃就要結束,接下來該怎麼走?學生專注的表情給了黎老師答案。

當地政府對支教老師有扶持政策。黎奕媚計劃留在水口鎮,將教學研究繼續下去。

報考「三支一扶」計劃的,很多都是有故事的人。有放棄北京的工作到湖北房縣扶貧的劉鵬、有為消除城鄉醫療資源差距增添微光的李仙、有給安徽銅陵大通鎮留下了美好生活藍圖的蔣若澄、還有為民族情誼留在南疆的剛銘……計劃實施了15年,39.2萬名畢業生來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點亮點點星光。

響應祖國的召喚,回應時代的呼喚。越來越多的「三支一扶」人員深切感到,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業,青春定會有所不同!

轉發請註明

相關焦點

  • 「三支一扶」工作,助你快速成長 @畢業生:到國家最需要的地方去
    「到基層去!磨鍊意志,提升能力,把自己培養打磨成對社會有用的人!」近年來,懷此理想的畢業生越來越多,「三支一扶」(大學生在畢業後到農村基層從事支農、支教、支醫和扶貧工作)的隊伍在不斷壯大。  考研?考公務員?考編制到事業單位或進大型國企?留在省會城市出入高端寫字樓?
  • 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致敬「最美基層高校畢業生」
    □新華社記者 王優玲到基層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在推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徵程中書寫青春華章。2008年,從山東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中醫專業畢業後,王輝響應黨中央和政府到基層去的號召,毅然報考了山東省的「三支一扶」計劃。作為小欽島鄉衛生院「三支一扶」志願服務者,作為全衛生院唯一的一名醫生,王輝克服對艱苦海島生活環境的極度不適應,默默守護著海島上900餘名居民的健康。
  • 2020年9月時政熱點分析:走,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
    2020年9月時政熱點分析:走,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 2020-09-30 13:45:33| 來源:中公教育
  • 三支一扶值得去嗎?
    6、三支一扶扶貧累嗎不會太累,對於剛畢業的大學生來說是不錯的選擇。三支一扶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沒有那麼多的崗位所以就下放到基層。三支一扶中的扶貧、水利以及基層服務只是稱呼上的區別,具體工作內容的話應該沒多大差別。
  • 海南省2020年「三支一扶」出公告了,無筆試直接面試,你報名了嗎
    27日海南省發布了《海南省2020年高校畢業生「三支一扶」計劃招募工作方案》,本次招募崗位需求條件明確,招募按照「系統統一量化測評分+面試測評分」分別佔40%和60%的權重進行綜合評分,也就是說是沒有筆試環節的。
  • 全國將招募2.7萬名「三支一扶」人員 到基層從事支教等服務
    2.7萬名「三支一扶」人員到基層從事支教、支農(水利)、支醫和扶貧等服務。組織實施「三支一扶」人員能力提升計劃,2019年中央財政支持各地培訓8000人次。各級行業主管部門將「三支一扶」人員納入行業人才培訓對象範圍,適時組織開展相關專業技術和技能培訓。積極推選「三支一扶」人員兼任基層服務單位團委副書記、基層供銷社主任助理等。《通知》明確,要提高「三支一扶」人員工作生活補助標準,完善服務保障機制。
  • 每日一詞∣三支一扶 take community-level posts in education...
    根據人社部和財政部聯合印發的通知,2020年全國將招募3.2萬名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從事支教、支農、支醫和扶貧等服務,較2019年增加5000人。(圖片來源:新華社)【知識點】「三支一扶」是指高校畢業生到農村基層從事支農、支教、支醫和扶貧工作。自2006年國家啟動「三支一扶」計劃以來,目前已有近40萬高校畢業生紮根基層。黨的十八大以來,招募崗位向扶貧服務崗位傾斜,招募範圍向深貧地區特別是「三區三州」傾斜,招募人員向建檔立卡貧困家庭畢業生等困難群體傾斜。
  • 山東三支一扶考試8月8日舉行!三支一扶人員兩年後怎麼辦?
    2020年山東三支一扶考試時間:2020年8月8日9:00-11:30,筆試採取全省統一考試的方式進行,科目為公共基礎知識。為保證新進人員基本素質,將根據招募計劃和筆試情況,確定筆試成績最低合格分數線。
  • 廣東「三支一扶」報名人數創新高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周聰 通訊員 粵仁宣 「到祖國需要的地方去!」「我希望有機會回到家鄉,為家鄉建設出一份力!」 「我從基層來,現在學業有成,我想到基層去。」……5月8日起, 羊城晚報在廣東2020年「三支一扶」計劃報名工作啟動之際,推出「鑄就無悔青春」系列,對 「三支一扶」優秀大學生基層奮鬥故事進行報導,獲得了社會的強烈反響。5月17日,記者從廣東省人社廳獲悉,今年廣東的「三支一扶」計劃大學生報名踴躍。報名時間雖未過半,但報名人數已創歷年新高。報名人數已近5萬,甚至出現349人爭1個支農崗位。
  • 三支一扶你要知道的那些事兒
    三支一扶考試就是考上三支一扶,然後去基層服務,方向主要是:支教支醫支農扶貧。服務期一般是兩年,服務期滿,考核合格就可以享受很多政策福利。「三支一扶」的用人單位一般是政府事業單位,一般在基層的鄉鎮。具體按照崗位不同工作地點也不盡相同。
  • 大學生考三支一扶的優勢,三支一扶到底哪裡好?
    今天福利醬~就來給大家說說三支一扶值不值得應屆畢業生去選擇呢?明確自己報考三支一扶的目的是為了編制嗎?還是為了前往基層豐富人生經歷呢?大學生考三支一扶的優勢1.期滿轉為事業編這是三支一扶比較突出的優惠政策之一,所謂期滿轉編,即參加三支一扶人員服務期滿兩年且考核合格後,可在原單位轉為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也就是進入了事業編。
  • 今年將招募3.2萬名「三支一扶」人員服務基層
    近日,人社部、財政部印發通知,明確今年全國將招募3.2萬名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從事支教、支農(水利)、支醫和扶貧等服務,較2019年增加5000名。 據介紹,今年中央財政加大投入力度,「三支一扶」計劃進一步強化對重點地區和重點領域的支持。
  • 紮根基層 服務群眾 為汕尾鄉村振興發展作出更大貢獻--汕尾市開展2020年高校畢業生「三支一扶」崗前培訓班
    7月21日,我市舉辦了2020年高校畢業生「三支一扶」崗前培訓班,70名高校畢業生參加了集中學習培訓。」崗前培訓工作,快速提升高校畢業生支扶技能和適應基層能力,我市積極創新培訓方式和方法,並結合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需要,採取了線上網絡培訓與線下自學結合的培訓方式,做到疫情防控和崗前培訓學習兩不誤。
  • "三支一扶"計劃的精神內涵
    "三支一扶"計劃的精神內涵是什麼?包含什麼呢?一起跟著小編看一下:「三支一扶」計劃實施以來,一批又一批高校畢業生滿懷激情、奔赴農村、報效祖國,在基層社會實踐中豐富了閱歷在他們身上集中體現了當代大學生責任、奉獻、服務、創新的優秀品質和精神風貌,體現了以「勇於擔當的責任意識、甘於奉獻的精神追求、全心全意的服務態度、銳意進取的創新激情」為主要內容的「三支一扶」精神。
  • 江西「三支一扶」福利待遇怎麼樣?
    小編按:三支一扶,是指大學生在畢業後到農村基層從事支農、支教、支醫和扶貧工作。今年是「三支一扶」計劃實施15周年。15年來,廣袤大地上,「三支一扶」人員在不同領域和崗位上擔當作為、無私奉獻,在基層為祖國注入了青春力量,詮釋了青春的價值,譜寫出一曲曲奮鬥讚歌。我們為「三支一扶」人員提供了哪些優惠政策?下面,人社君給大家介紹一下。
  • 2020廣西三支一扶政策待遇_廣西三支一扶福利待遇
    (二)新招募且在崗服務滿6個月的廣西「三支一扶」人員享受每人3000元的一次性安家費補貼。   (三)廣西「三支一扶」人員在服務期間,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社會保險單位繳納部分由市級「三支一扶」辦公室統一繳納。自治區「三支一扶」辦公室為在崗人員購買商業意外保險。
  • 「三支一扶」比去年擴招1500人
    6月29日,河南《2020年高校畢業生「三支一扶」計劃招募工作有關事項公告》出爐,我省共招募高校畢業生「三支一扶」人員2600名,服務期限為2020年10月1日至2022年9月30日。    故事    「為群眾解難題、辦實事,那種成就感就是自己的獲得感。」    「感謝『三支一扶』平臺,它為我提供了服務家鄉父老鄉親的機會!」
  • 廣州大學今年報名參加「三支一扶」的畢業生大增
    今年,廣州大學應屆畢業生報名「三支一扶」並通過資格審核185人,比去年增加了157人;報名「西部計劃」46人,比去年增加了31人。到廣闊天地揮灑青春,建設祖國,成為新一代優秀青年的新選擇。——到基層去!
  • 2020年「三支一扶」人員,很有可能轉正
    事業單位中的臨時工作人員,面對著薪資低,工作繁忙的巨大壓力,轉正成為了這些人遙不可及的夢想。眾所周知,事業單位中的臨時工作人員,想轉正唯一的途徑就是參加正規的考試。但是,2020年「三支一扶」人員,很有可能轉正。
  • 達州「三支一扶」人員可進事業單位
    達州「三支一扶」人員可進事業單位   華西都市報訊(閔瀟宵 康合興 記者曾業)3月1日,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從達州市人社局獲悉,為進一步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服務基層、紮根基層、奉獻基層,2018年達州市將繼續實施高校畢業生「三支一扶」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