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勞工雙城打工記:澳門拼命賺錢 珠海輕鬆消費(全文)

2020-12-16 網易財經

在澳門拼命打工賺錢,在鄰近澳門的珠海輕鬆消費,是不少內地勞工的生存之道。

大陸、臺灣、香港和澳門經濟聯繫日趨緊密,尤其是港珠澳一體化一度吸引成千上萬的內地勞工前往香港和澳門做事。

權威數據顯示,目前已有接近7.5萬名內地人持有俗稱「藍卡」的非本地勞工證,在澳門特別行政區從事除博彩業以外各行各業的工作—會計、文員、酒店餐飲業服務員、補習老師、美容師、美甲師、美髮師、水電技工、樓宇維修人員、保安人員……

這其中,酒店、飲食業以及建築業聘用內地勞工人數為最多。據澳門人力資源辦公室統計,截至2013年7月底,澳門酒店和餐飲企業僱用了26710名內地勞工。

龐大的內地勞工群體大多來自廣東和福建兩省,也有從四川、湖南、廣西等地遠道而來的「打工候鳥」。 高薪,是吸引內地勞工跨境工作的主要原因,相同工種,澳門給出的工資一般要比內地高出一大截。例如一個在澳門餐廳務工的內地服務員,月薪起碼是6000澳門幣(折合人民幣約4596元),幾乎比內地高出一倍多。

不過,隨著澳門幣的匯價下跌速度加快、澳門和珠海兩地的物價水平不斷上升,內地勞工「一人養活一家」的好日子似乎已一去不復返,不少內地勞工兼職做起了水客,以增加收入。

最重要的是,由於工作強度大、休假少、內地社會保障制度與澳門社會福利制度脫軌、澳門本地工人對內地勞工牴觸、兩地工人「同工不同酬」等因素,內地勞工赴澳工作的熱潮正在逐漸減退。

澳門賺錢,珠海花錢

在澳門拼命打工賺錢,在鄰近澳門的珠海輕鬆消費,是不少內地勞工的生存之道。

「(澳門)比內地相同工種的工資高,(珠海)比北上廣等城市的生活成本低,我們老家很多人想去澳門打工。」來自湖南、高中學歷的肖豔紅現在在澳門的一家美容公司打工,過上了不少同鄉豔羨的生活。儘管每月只有4天休息時間,儘管澳門幣匯價一直急跌,儘管僱主只給自己購買了強制險,做了3年澳門勞工的肖豔紅依然覺得「這裡的待遇比老家好多了」。

北京師範大學珠海學院本科畢業生梁少丹(化名),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便是在澳門當補習老師。教育學專業出身的她在澳門勞務公司網站上找到了一家澳門補習社的招聘信息,看見薪酬水平比內地不少大企業招聘應屆生開出的高,加上自己想了解其他教育體系的特點,便毅然應聘了。

「一個關口,兩座城市,兩點一線」,這便是肖豔紅和梁少丹每天的遷徙路線。以補習老師梁少丹為例,星期一到星期六,每天上午9點半,她乘坐公交車從位於珠海老城區的出租屋出發,到拱北關口過關,然後在澳門乘搭巴士到所供職的補習社,到達時約11點,然後便開始工作。中午和補習社的學生一起吃飯,午休後工作至晚上9點半。下班後來不及和澳門同事們一起去放鬆找樂子,梁少丹匆忙回到珠海的家時已是晚上11點。

工作一個多月後,梁少丹開始適應作為澳門勞工的生活節奏。偶爾,她也會抱怨工作以外的私人時間太少。

儘管每天跨境工作如此辛苦,梁少丹和肖豔紅都沒有在澳門租房子的打算,原因是租金實在太貴。澳門《勞動關係法》規定,僱主需要給僱員提供一定規模的員工宿舍或發放500澳門幣的住宿津貼。不過梁少丹和肖豔紅告訴時代周報記者,500澳門幣遠不夠在澳門租房,回珠海居住更划算。

「在澳門租個只能容下一張床的小房間,租金也在3000澳門幣以上,」肖豔紅對比說,「在珠海生活的話,衣食住行都更便宜。澳門人也喜歡到珠海拱北掃貨。」

工資縮水,兼職「走水」

儘管內地勞工在澳門能賺取更高的月薪,但近年來澳門幣兌換人民幣的表現越來越疲軟,並呈現出持續的跌勢。以澳門幣發放的薪金漲幅已跑不贏通貨膨脹,面對這種情況,不少內地勞工開始兼職做「水客」或「代購」,以應對工資縮水。

據澳門媒體報導,內地勞工是澳門水客兵團的中堅分子。因為持勞工證出入境的便利以及每月往返珠澳兩市的頻密次數,兼職帶水貨成為不少內地勞工應對澳門幣貶值的措施。

帶水貨數量較多者被稱為「水客」,奶粉、化妝品、食品、藥品等都是水客的熱衷之選;帶水貨數量較少者則喜歡稱自己為「澳門代購」。據介紹,水貨生意的銷售渠道有很多,其中包括將水貨賣予拱北市場附近的倉庫老闆,或者開網上「港澳代購店」。

代購的盈利也不少,據肖豔紅介紹,客人晚上下單,第二天她便會帶回貨品。代購的費用是人民幣和澳幣1兌1。換句話說,肖豔紅在澳門用澳門元買水貨,客人用人民幣支付她,代購賺的就是人民幣和澳門幣的匯率差價,通常一罐奶粉能賺50元人民幣左右。儘管澳門政府打擊水貨走私的力度在加大,但肖豔紅說因為她每天帶貨的數量不多,3年來從未被拱北海關人員攔截過。

剛到澳門工作的梁少丹也加入了「水客」行列。梁少丹的家人對她在澳門從事的工作十分支持,除了因為她每月能賺到8000澳門幣(折合人民幣約6128元)以外,還能為家裡帶回不少澳門購買的「放心食品」。眼見其他內地勞工都在「走水貨」,梁少丹不滿足於只為家人朋友帶貨,也做起了澳門代購的小生意。

「我一般是代購些化妝品和保健品,賺點交通費。有一定年紀的勞工會做規模大些的水貨生意。現在珠澳兩地物價都高得很,葡幣(澳門幣)又越來越不值錢。能賺就賺,能省就省了。」梁少丹開始有了自己的省錢秘訣,「有勞工朋友告訴我,坐澳門關閘的賭場大巴回公司能省不少交通費。」

!


被騙中介費,「被」繳聘用費

內地勞工在澳門工作需要應對的狀況,遠遠不止工資縮水。近年來,澳門僱主拖欠內地勞工薪金、多重中介扣壓內地勞工工資、打著勞工中介幌子的騙子公司騙取中介費等惡性事件屢見不鮮。

通過勞工中介,是很多內地勞工到澳門打工的重要途徑。數不勝數的內地勞工中介和勞務公司明裡暗裡都在勞工招應聘程序中分一杯羹。

據報導,2013年7月10日,超過40名想到澳門打工的內地人懷疑被「黑中介」詐騙,損失了數十萬澳門幣。「黑中介」聲稱有澳門酒店內部招工名額,收取打工者每人將近萬元中介費,卻一直未能兌現承諾。

內地勞工獲得澳門勞工證(藍卡)的程序一般是這樣:首先,澳門用人企業委託澳門勞務公司展開招聘程序;內地應聘者直接從澳門勞務公司或通過內地勞工中介公司得到招聘信息,然後符合招聘條件的內地應聘者需要向澳門勞務公司繳交勞務費(或者用人單位代繳,包括勞務按金、辦證費和手續費),澳門勞務公司鑑定是技術勞務還是普通勞務後向特區政府申請名額,政府審批通過後才獲發勞工證。

據梁少丹介紹,她是直接通過澳門勞務公司進入澳門的,所以省了一大筆內地勞工中介費用。僱主代她繳交了1000多澳門幣的勞務費給澳門勞務公司(每間勞務公司的收費標準不同,但基準在1000澳門元。記者注)。

時代周報記者走訪了位於珠海拱北的幾間內地勞工中介公司,這些公司一般以商業服務公司,甚至運輸物流公司名義註冊登記。據勞工中介透露,按照行規,內地求職者面試成功後需要向職業中介支付的費用為月薪的1.5倍,亦即若通過內地職業中介找到一份月薪為10000澳門元(折合人民幣約7660元)的勞工職位,求職者還需要向中介公司支付約11500元人民幣的中介費加辦證費。

另外,根據澳門《聘用外地僱員法》規定,聘用了內地勞工的澳門僱主每個月需要就每名外地僱員向澳門保障部繳交100-200澳門幣的外地僱員聘用費。但梁少丹說,這筆費用很多時候被轉嫁到了勞工身上。在剛入職時,補習社老闆告訴她,澳門政府有一個要求勞工繳納澳門社會保障費的規定,並讓她一次性交了4800澳門幣的外地僱員聘用費,由澳門勞務公司轉交給澳門政府。

梁少丹坦言,到澳門工作前沒有認真仔細了解過自己在澳門做勞工的權利和義務,「我聽說其他勞工也是自己繳納這個費用的,公司怎麼說我就怎麼信,當時沒有考慮太多」。

老闆欠薪,中介扣錢

澳門勞工局每年都會收到不少有關內地勞工被中介剋扣工資的投訴。澳門勞工事務局局長黃志雄回應同類事件,指出了中介詐騙和僱主剝削內地勞工的性質不同:前者是犯罪行為,犯罪者以為相關行徑不屬《勞工法》範圍,可以逍遙法外。其實,詐騙行為已屬刑事罪行,澳門勞工局會與內地的勞動廳合作,全力保障內地勞工在澳門工作的合法權益。

前任澳門勞工事務局局長孫家雄認為,澳門勞資雙方受到澳門政府《勞動關係法》和《聘用外地僱員法》的監管,欠薪等問題的發生,很大的一個因素也是中介作祟。

以現在澳門內地工人最多的建築勞工為例,澳門政府勞工法例的規定是,無論從哪個地區來澳門工作的建築工人,一個月的最低工資是11700澳門幣。這個工資數字對於一個從湖南來的農民工,是非常多的。他從老家出來的時候,可能有一些中介對他說,我每個月給你3000元人民幣,他就來到澳門了。其餘的錢,被中介扣壓了。這種情況常常會出現。有時候不止一個中介,可能同時會有五六個中介這樣做。

對於這種剋扣行為,澳門政府有一個集體合同去監查他們,從薪金的集體轉帳方面去控制。但很多內地勞工剛來到澳門時,勞工中介就會帶他們去開一個銀行帳戶,然後去替他們申請這個提存卡,不少內地勞工本身不知道自己有權利去收這個提存卡。所以,每一次當僱主自動轉帳之後,11700澳門幣被這些中介人拿著提存卡去提款,然後假設只給3000元該勞工,或者把錢匯到工人的家鄉。

為了打擊這個現象,澳門勞工事務局在《勞動關係法》裡面很強調的一點就是,所有攜帶的證件都不能由其他人保管,自己個人要保管,就像法律規定不能扣留身份證一樣。澳門勞工事務局都印發了很多這方面的傳單,發給外地工人以作提醒。

「同工不同酬」,兩地都不滿

內地勞工還面臨著「同工不同酬」的不公對待,以及澳門本地工人的牴觸。

時代周報記者在新浪微博發布了一個微調查,22個年齡介乎22—48歲的澳門內地勞工參與了調查。受訪者普遍對目前的工作存在不滿,問題包括澳門社會保障制度與內地社會保障制度不接軌、內地勞工需要另外在內地掛靠其他單位購買醫療保險、勞工工作強度大並且休息時間少和兩地勞工「同工不同酬」。

梁少丹告訴記者,她在澳門補習社的月薪為8000澳門幣,是整個補習社的最低水平。當她發現持澳門居民身份證的同事月薪水平均在10000澳門幣以上,她體會到了「同工不同酬」帶來的不忿感受。但她也清楚地知道,其他補習社、其他內地勞工也在忍受這種不公平的制度。

「同工不同酬」讓澳門大中小企業都傾向於招收內地勞工。澳門一家著名酒店的人力資源主管吳女士向時代周報記者透露,澳門的酒店、飲食公司傾向在內地招聘勞工的原因有很多:其一,同工種工作在內地的薪金水平沒有澳門公司開出的高,求職者眾多,其中不乏有經驗而且學歷高的人才;其二,聘用內地勞工能為公司節省成本。在吳女士所在的公司,一般內地勞工的薪金水平低於本地工人2000-8000澳門幣。而公司只需給勞工購買最基本的保險以及發放500元澳門幣的住房津貼;其三,內地勞工比本地工人更精通國語,在接待內地客人方面有明顯的優勢。

「同工不同酬」還引起了澳門本土工人的強烈不滿,對內地勞工的牴觸情緒亦在不斷加大。2013年8月11日,有澳門團體組織了400多名澳門本地工人遊行到澳門政府總部,抗議內地學生留澳工作,以及澳門大中小企業不斷引進內地勞工的做法,請願優先保障澳門本地工人的就業機會和工作權益。

近年來,澳門「五一」遊行都離不開與內地勞工相關的抗議和請願活動。澳門立法會議會區錦新多次向澳門立法會口頭質詢,要求解決「同工不同酬」的現象,優先保障澳門本地工人的就業權益。區錦新說,澳門是一個移民城市,澳門人從來都不排外。即使政府解釋引進內地勞工是鼓勵澳門工人,特別是本地年輕人接受競爭。但前提是相關競爭要在公平情況下進行,而不是不公平競爭。

比如澳門大學生畢業剛踏足社會工作,薪酬7000-8000澳門幣才算合理,否則連申請經濟房屋的最低入息門坎都達不到。但內地學生為留在澳門工作,可以接受薪酬只有5000—6000澳門幣的待遇。兩者工作能力相差不大,但「同工可以不同酬」,試想澳門人與內地勞工如何公平競爭?

直到今天,內地勞工仍經常被澳門工人或工會指責佔去澳門本地人的就業機會。但真正搶去工作飯碗的,不是某一個內地勞工,而是一個群體,一個不斷在進行新陳代謝的群體。由於內地勞工和澳門僱主籤訂的勞動合同限期通常只有一年,澳門企業在引進內地勞工方面的「換血速度」非常快。來自珠海的蔡先生今年42歲,兩年前曾在澳門一家電梯、樓宇維修公司做了2年勞工。由於該公司傾向於聘用更年輕的內地勞工,蔡先生在被拒絕續約後回到內地,至今仍未找到新的工作。

立法維權,執法須嚴

隨著內地和澳門的經貿合作交流日益密切,勞務合作的力度加大難以避免。國家「十二五規劃」將澳門納入其中,《粵澳合作框架協議》籤署,在橫琴開發逐步推進的大背景下,澳門亦將在區域合作中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良機,並伴隨著競爭。澳門政府自1988年「外勞政策」實施以來,從未間斷過內地勞工的引進。澳門對外勞,特別是文化背景差異不大的內地勞工,倚重程度日趨明顯。

另外,博彩業是澳門的重要產業支柱,酒店餐飲業和建築業等都依賴於博彩業的繁榮發展。而內地賭客是澳門博彩業的重要客源。為了迎合顧客的需要,引進內地高素質的服務業勞工變得越來越重要。

但「同工不同酬」、內地勞工權益屢遭侵犯,暴露了澳門勞工管理制度的弱點,以及兩地政府對勞工法相關條例執法力度的不足。對此,澳門工會聯合總會理事長鄭仲錫認為,解決各類糾紛必須要有法律法規的配合,以立法的形式,在源頭上解決阻礙和諧關係形成的問題。

鄭仲錫表示,澳門工聯總會接下來將會著重推動面向所有勞工群體的「工會法」和「最低工資法」的訂立,希望能夠更好地援助澳門每個職工,使其合法權益得到有效保障。

(文中梁少丹使用化名)

本文來源:時代周報 作者:曹惠儀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雙城打工記 澳門內地勞工生存狀況調查
    在澳門拼命打工賺錢,在鄰近澳門的珠海輕鬆消費,是不少內地勞工的生存之道。  大陸、臺灣、香港和澳門經濟聯繫日趨緊密,尤其是港珠澳一體化一度吸引成千上萬的內地勞工前往香港和澳門做事。
  • 深度 澳門內地勞工生存狀況調查(組圖)
    核心提示:目前已有接近7.5萬名內地人持有俗稱「藍卡」的非本地勞工證,由於工作強度大、休假少、內地社會保障制度與澳門社會福利制度脫軌、澳門本地工人對內地勞工牴觸、兩地工人「同工不同酬」等因素,內地勞工赴澳工作的熱潮正在逐漸減退。
  • 澳門外僱隔離措施持續,內地勞工掙扎在困局中,誰解後「僱」之憂
    2月20日外僱隔離14日措施施行,18和19兩日三萬多內地勞工過關大軍從拱北進入澳門一道關, 隔開兩座城正開工的,見不到家人等開工的,看不到希望60天過去他們的後「僱」之憂越來越深。往年春節,是澳門的旅遊旺季、酒店賭場的賺錢時機、夫妻倆的三工忙碌日,今年卻因疫情一切戛然而止。2月5日,澳門賭場停擺兩周。唐先生同一天接到公司通知,2月6日起在家待命,不用到澳門上班,也不能離開珠海,所幸待命期間的2、3月份都領全薪 。妻子陳女士也一樣,拿著兩個月的足額工資,在家待命。
  • 打工天堂怎麼去?澳門勞務攻略告訴你!
    ,在珠海消費,是不少勞工者的生存之道。澳門部分公司會在各大高校的招聘會上招聘人才。留意澳門公司官網的招聘信息,自主投遞簡歷。澳門給出的工資一般要比內地高出一大截 2.「在珠海生活的話,衣食住行都更便宜。3.澳門大量用工需求1. 澳門匯價不斷下降2. 內地社會保障制度與澳門社會福利制度脫軌3. 工作強度大、休假少4.
  • 有個卑微的名詞叫:澳門外來勞工
    在澳門生活了差不多一年,從陌生到熟悉,有辛酸、高興、悲傷、興奮。可謂人生裡不可忽略的一段小記憶。 自從決定過去打工那一刻開始,就對這個未知的小地方充滿幻想,即使以前也去玩過,但一天的時間不足以了解。那是個寒冷的冬天,公司通知我已經辦好了證之後,就開始帶著種種迷惑過去報到。
  • 千名湖北人澳門打工年薪10萬 服務員月薪7000元(圖)
    像他這樣在澳門打工的湖北伢,有1000多名,基本上是「85後」和「90」後。春節臨近,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和往年一樣,沒法回家過年。  澳門打工辛不辛苦?能掙多少錢?生活條件怎麼樣?元旦前夕,珠海對外經濟勞務合作有限公司湖北辦事處組團前往澳門考察,並對到這裡打工的湖北伢進行跟蹤回訪慰問。該辦事處負責人馮利明說,澳門的產業就是酒店和賭場,外來務工人員的崗位主要集中在酒店服務行業。
  • 香港旅遊業倒春寒:導遊兼職做保安 澳門珠海遭「連坐」
    在珠海經營賓館的熊文(化名)對本報記者表示。最可怕的是,業界對於香港旅遊業的持續悲觀。香港專業導遊總工會主席餘莉華預計,「五一」假期的內地訪港旅行團數量可能不及往年的十分之一。什麼澆滅了遊客的熱情赴港遊客數量大幅下降,使得當地導遊的日子越發艱難。
  • 珠海重啟赴澳自由行籤注,首個周末澳門入境旅客增幅不明顯
    8月15日迎來珠海居民重啟赴澳自由行籤注的首個周末,但旅遊區人流未見有顯著增加。有中區商戶表示,來澳旅客量零星,店鋪生意增長微。有旅客表示,內地籤注審核嚴謹,只有少數合資格人士可前來澳門。數天來未有旅客到店消費,暫時單靠珠海旅客作用不大,客人以居民為主。周末人流比平日更少,估計因周末打工仔休息較少出外,故生意較慘澹。來自福建的旅客陳先生表示,去年十一月辦理一年期的單次籤注,故在籤注到期前來澳遊玩。這次隻身來澳,打算消費兩萬元,一半用於住宿和日常消費,其餘則用來博彩。內地居民疫下經濟壓力很大,以往博彩消費兩至三萬元起跳,今次來澳消費較保守。
  • 內地與澳門科技合作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在珠海召開
    內地與澳門科技合作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在珠海召開 2020-12-23 17: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符合條件澳門居民進入珠海後可在大灣區內地9城市活動
    來源: 新華社新華社澳門7月5日電(記者王晨曦)澳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5日宣布,經澳門、珠海兩地政府協商,從6日早上8時起,經珠澳口岸進入珠海暫不實施集中隔離醫學觀察的澳門公務、商務和有其他特殊情況人員,進入珠海後的活動範圍擴大至粵港澳大灣區內地九城市
  • 在珠海跨境創業的澳門青年:「從澳門到珠海,感覺到了另一個家」
    每天早上和傍晚,往來穿梭珠澳兩地的「跨境通勤專線」,不僅是澳門創業者、澳門員工在珠海跨境上下班的重要交通工具,也成為澳門青年在內地創業、工作的生動見證。 今年11月進入服務基地的澳門卡考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趙必銘說,自己原來大部分時間是在澳門,最近大部分時間是在香港跟珠海。珠海去香港一個小時就到了,十幾二十分鐘就可以到澳門的公司,「相信珠海隨著經濟的發展,還有基礎建設的完善,珠海馬上就能進入灣區一小時經濟圈,去深圳、廣州那些地方一小時就可以到達。這個是我們主要考慮(珠海)的原因」。
  • 粵澳深度合作區 珠海可為澳門做什麼
    梁海明期待,區域融合進入發展攻堅期,一些澳門與內地制度的屏障和壁壘,或可通過深合區找到突破口。傾其所能澳門的希冀是什麼今年是落實「珠澳合作開發橫琴」要求的開局之年。一個共識是,珠海將「據澳門所需,傾珠海所能」,舉全市之力支持澳門產業適度多元發展。
  • 想到澳門工作?你真的已經準備好了嗎?
    今天有許多網友私信我說想到澳工作,問怎樣才能找到在澳門的工作呢?我申請自由行證件到澳門的人力資源中心應聘可以嗎?我可以不通過珠海或澳門的中介直接找到澳門的用人單位嗎?這些問題也是我當年想問的,後來去了澳門的勞務公司工作後才慢慢有了答案。
  • 港澳臺簡訊:澳門居民可跨境「掌上」辦理內地社保
    廣東江門「少年中國說」品牌活動舉行澳門專場活動廣東江門日前舉行「少年中國說」走進澳門系列活動。江門、澳門兩地的文化學者、青少年通過書信朗誦、話劇等形式開展交流。由江門打造的「少年中國說」粵港澳臺暨海外華裔青少年文化交流活動,自2018年4月啟動以來,已先後舉辦40多場線上、線下活動。
  • 珠海戶籍或持珠海居住證的內地外僱5月11日起可入境澳門
    珠海戶籍或持珠海居住證的內地外僱5月11日起可入境澳門 澳門特區公報5月9日刊登行政長官批示,自2020年5月11日6時起,所有屬中國內地居民的澳門外地僱員身份認別證持有者,同時具備以下條件可以入境澳門
  • 廣東省公安廳珠海籤證辦便民新措施 惠及13000名在澳門內地居民
    5月1日起,符合條件的在澳門內地居民到廣東省公安廳珠海籤證辦事處再次辦理逗留籤注或辦理赴港其他籤注,立等可取,最快只需半小時即可辦好。相比之前7個工作日取證,大大縮短辦理時間。據省公安廳珠海籤證辦事處介紹,此舉將惠及在澳門工作、學習、生活的內地居民約13000人。
  • 廣東省外內地居民今起恢復辦理澳門籤注
    信息時報訊(記者 葉佳茵 潘敬文)繼八月份珠海到廣東逐步開放澳門旅遊籤後,今日起廣東省外的內地居民也恢復辦理赴澳旅遊籤注。攜程數據顯示:澳門各類旅遊產品搜索量從22日起開始暴增,最高漲幅500%。預計國慶期間,澳門或將迎來旅遊小高峰。
  • 澳門正式全面通關 格力地產「大消費」迎來新契機
    據消息,在內地與澳門疫情形勢繼續總體向好的前提下,全國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部門於9月23日辦理內地居民赴澳門旅遊籤注。這也意味著,澳門旅遊客流量將有望於十一小長假前復甦。此前,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部門已於8月12日起分區域分步驟恢復辦理內地居民赴澳門旅遊籤注;8月26日,廣州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部門率先恢復辦理廣東省居民赴澳門旅遊籤注。據有關機構統計,8月入境澳門的旅客數字環比已有明顯上升。
  • 珠海居民今起恢復澳門自由行 澳門商家千萬元消費券迎客
    大洋網訊 昨天,根據國家移民管理局公告,自8月12日起,廣東省珠海市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部門恢復辦理珠海市居民(含居住證持有人,下同)赴澳門旅遊籤注;如無特殊情況,8月26日起廣東省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部門恢復辦理廣東省居民赴澳門旅遊籤注;全國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部門於9月23日起恢復辦理內地居民赴澳門旅遊籤注。
  • 內地赴澳門務工人員可在珠海橫琴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
    新華社廣州3月23日電(記者魏蒙)珠海市橫琴新區稅務局23日通報,以靈活就業人員身份,雲南籍王女士已在橫琴新區辦稅服務廳成功辦理了首筆內地赴澳門務工人員參保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業務,並成功扣繳3月份費款。這標誌著內地赴澳門務工人員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試點工作已在珠海市橫琴新區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