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馬放南山

2020-12-22 騰訊網

馬 放 南 山

比喻天下太平,不再用兵。現形容思想麻痺。常與「刀槍入庫」連用。

近義詞:馬入華山

反義詞:兵荒馬亂

出處

《尚書·武成》:「王來自商,至於豐,乃偃(yǎn)武修文,歸馬於華山之陽,放牛於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譯文:

《尚書·武成》:「周武王伐商歸來,到達豐邑。 於是停止武備,修治文教,放馬歸於華山之南,放牛歸於桃林之野,向天下表示不再馭使。」

故事

殷商時期,暴君商紂王每天只知道吃喝玩樂,過著奢華荒淫無恥的生活,紂王對忠臣們的話毫不理會,只聽信他的愛妃妲己的話。商朝的忠臣比幹因為向紂王進忠言卻被紂王殺了,還被開胸挖心,說要看比幹長的什麼心眼,紂王的行為引起了群臣百姓的強烈反抗。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帶兵討伐殘忍無道、荒淫無度的商紂王。兩軍在商都朝歌西南郊的牧野展開決戰。

紂王臨時糾結的軍隊由大批奴隸、戰俘和犯人組成,人心向背,他們都熱切盼望周武王快點拯救他們於水深火熱之中。於是,陣前紛紛起義,幫助周軍打開通路,周軍乘勝追擊,攻克朝歌。商紂王見大勢已去,登上鹿臺自焚身亡。

周軍佔領朝歌后,受盡商紂王盤剝的百姓紛紛奔走相告,遠道郊外歡迎,沿路跪拜周武王。武王乘著簡樸的戰車,春風得意,紅光滿面,頻頻抱拳向沿路的平民百姓還禮:「上天賞賜給你們平安!」

隨後的日子裡,武王下令,打開鉅橋的糧倉給百姓放糧,首先解決了他們的溫飽,又拆資鹿臺的金銀錢財賑濟天下貧民,還減除了商紂王時的苛捐雜稅。武王以禮治國,實施了很多利國利民的仁政之策,得以使百姓安居樂業,國力蒸蒸日上,友鄰小國服服貼貼,大國也佩服至極,與他和睦相處,總之,內內外外到處都是一片和平盛世的景象。

周武王也因此,高枕無憂,把各種兵器統統收繳入庫,在華山腳下放馬曬太陽,在果木林裡放牛唱牧歌。這就是成語「刀槍入庫」和「馬放南山」的由來,比喻天下太平,不再用兵。

相關焦點

  • 刀槍入庫馬放南山,南山在哪兒?
    有句大家非常熟悉的俗語:「刀槍入庫,馬放南山」,意思是天下已經太平,用不著刀槍劍戟了,收繳入倉庫,戰馬也用不上了,放歸山林。有個謎語就是關於這個俗語的,是打一地名或者人名,謎底放文章最後,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馬放南山」的南山到底是哪座山?
  • 「馬放南山」是何意眾所周知,但你可知其典故有這麼悠久麼?
    這也就是現今咱們「刀槍入庫、馬放南山」這個成語的由來,今後各位再用到這條成語時,又會想起這段悠久的歷史故事吧。 刀槍入庫,馬放南山 好啦,周武王姬發從朝歌完成即位儀式,一路巡狩回到豐鎬,又通過儀式祭祀了山川、祭拜了先祖,咱們接下來就該講武王如何大封天下了。
  • 看圖知成語翰林答案大全
    看圖知成語中是繼成語猜猜看玩完了以後推出的一款新遊戲,玩起來難度稍微大一些,下面就送給大家這些看圖知成語翰林答案大全吧,每一道題都是客服小妹自己一關一關玩的
  • 《成語裡的中國通史》:一部別具一格的中國通史
    「三請諸葛亮」「三顧茅廬」記述的是三國時代劉備邀請諸葛亮出山的歷史故事,這些歷史故事通過民眾閱讀《三國演義》等小說漸次世俗化,經過民眾「添油加醋」式的加工清理,點化成了不一定與歷史真實完全相符的歷史記憶。又比如「說到曹操,曹操就到」,你去查正史《三國志》,沒有這種說法。你去查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也沒有這種說法。它的出典何在?
  • 【講故事,學成語】成語故事——夜郎自大
    在這裡,讓我們一起分享育兒經驗、親子理念、親子故事,還有那份獨特的親子成長體驗。從今天開始,我們將和大家一起講故事,學成語,也希望爸爸媽媽跟孩子們一起從成語中體會傳統文化帶給我們的啟示!一句話釋義夜郎自大比喻驕傲無知的膚淺自負或自大行為。出自《史記·西南夷列傳》:滇王與漢使者言曰:「漢孰與我大?」。及夜郎侯亦然。
  • 《笑讀成語》開團!畫給孩子的趣味成語故事,了解成語背後的故事!
    小成語,大道理,學習成語可以增長語言能力,了解成語背後的故事,更能夠開闊視野,汲取智慧。今天給大家推薦《笑讀成語:畫給孩子的趣味成語故事》。這是一套讓孩子讀得開心、記得住、有深度的漫畫成語故事書。160個活潑生動的成語故事+160幅幽默風趣的四格漫畫,不陳腐、不乏味,形式新穎靈活。
  • 成語故事:賣劍買牛
    近義詞:解甲歸田、馬放南山、偃武修文、賣刀買牛、買牛息戈、買牛賣劍 反義詞:南徵北戰、投筆從戎、東徵西討 出處 《漢書·龔遂傳》:「民有帶持刀劍者,使賣劍買牛,賣刀買犢。」
  • 【講故事,學成語】成語故事——守株待兔
    在這裡,讓我們一起分享育兒經驗、親子理念、親子故事,還有那份獨特的親子成長體驗。從今天開始,我們將和大家一起講故事,學成語,也希望爸爸媽媽跟孩子們一起從成語中體會傳統文化帶給我們的啟示!一句話釋義守株待兔,比喻妄想不勞而獲,或死守狹隘的經驗,不知變通。成語故事相傳在戰國時代的宋國,有一個農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 成語故事耳熟能詳
    成語解釋成語耳熟能詳拼音ěr shú néng
  • 成語故事觸景生情
    成語解釋成語觸景生情拼音chù jǐng shēng
  • 成語故事之乎者也
    成語解釋成語之乎者也
  • 成語故事一目十行
    成語解釋成語一目十行拼音yī mù shí
  • 成語故事-朝三暮四
    成語解釋成語朝三暮四拼音zhāo sān mù
  • 成語故事一丘之貉
    成語解釋成語一丘之貉拼音 yī qiū
  • 成語故事狡兔三窟
    成語解釋成語狡兔三窟拼音jiǎo tù
  • 學成語故事,玩成語填詞——懸梁刺股的故事
    成語故事小課堂精彩繼續~ 今天鴨,牛牛君會帶著大家 學習成語故事,玩成語填詞遊戲 快來動動你的腦筋,看誰填的快!
  • 成語故事拔苗助長
    成語解釋成語拔苗助長拼音bá miáo zhù
  • 成語故事大喜過望
    成語解釋成語大喜過望
  • 【講故事,學成語】成語故事——得心應手
    在這裡,讓我們一起分享育兒經驗、親子理念、親子故事,還有那份獨特的親子成長體驗。在這裡,我們將和大家一起講故事,學成語,也希望爸爸媽媽跟孩子們一起從成語中體會傳統文化帶給我們的啟示!成語故事齊桓公在堂上讀書,堂下做木工活的輪扁放下工具,走上堂來問他念的是什麼書。齊桓公回答說,是聖人之言。輪扁問,聖人還在嗎?桓公說,都死了。輪扁問,那麼你讀的是古人的糟粕了。桓公生氣地說,國君在這裡讀書,一個木匠哪能妄加評論,說出點道理來還可饒命,不然就處死你。輪扁回答道,我就以我幹的木匠活來說吧!
  • 【講故事,學成語】成語故事——金蟬脫殼
    在這裡,讓我們一起分享育兒經驗、親子理念、親子故事,還有那份獨特的親子成長體驗。從今天開始,我們將和大家一起講故事,學成語,也希望爸爸媽媽跟孩子們一起從成語中體會傳統文化帶給我們的啟示!一句話釋義金蟬脫殼,金通今。指掩人耳目,用計逃跑。成語故事一天,唐僧師徒三人西行來到了黃風嶺,走著走著從山坡上跳出一隻老虎,朝著唐僧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