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家長不知道小孩為什麼得抑鬱症#登上了熱搜。
這個熱搜,暴露了家庭教育中孩子會得抑鬱症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家長跟孩子錯誤的交流方式。
「假用工」,家長下意識的反應卻是反駁、對孩子吝嗇誇獎,把醫生好不容易修復的傷疤,再一次蠻橫地撕開。
近幾年,有很多媽媽產後抑鬱輕生,引起了一部分人對產後抑鬱症的重視。
這樣的悲劇已經夠多了,可是我不希望因為出現兒童抑鬱輕生的例子,才讓大眾看到兒童也有抑鬱症。
什麼是抑鬱症?抑症需要多吃藥嗎?抑鬱症能好嗎?
01抑鬱症就像一場持久的情緒感冒
先來說抑鬱情緒吧,喜怒哀懼,人之常情。
考試失敗了,我們會不失落;工作出了紕漏被老闆責罵,我們會難過;與愛人分手,我們會痛苦;親人離世,我們會悲傷;
當這些消極的情緒匯聚起來,綁架的我們的情緒,像一場感冒一樣,讓我們難受,一周,半個月,3個月,半年,甚至更長的時候,它就是「抑鬱症」。
引起孩子抑鬱症的因素有很多,而這些因素恰恰都藏在家長自身的言行之中。
比如說上文中說孩子「假用工」的家長。不信任和否定,才是造成孩子抑鬱症的主要因素之一。
02如何才能解決呢
而對孩子來說,抑鬱症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家長對他們的忽視和不理解。
所以,我們家長改變對孩子的態度至關重要。
其次,尋求專業心理師的幫助。
在心理諮詢中CBT(認知行為療法)就是「對症下藥」。
通過一次一次的探討(心理諮詢),當我們可能想通(領悟)的時候,「壞情緒」也就隨著我們想法的改變,也不再那麼面目可憎的困擾我們了。
其實我們最懼怕的是那種真正的「抑鬱症」。
真的的抑鬱症,單單依靠心理諮詢是無法解決的。
抑鬱症是需要藥物治療的。如果受困於「不理智的想法」不願意服藥,那麼受困的還是自己。
並且一定要聽醫生的話,按時按量,按療程服藥。切記。
★ 自己疏導可以這麼做:
① 飲食療法:多食用「悅性」食物 即蔬菜水果和高蛋白質食品,少吃油膩和高糖食物。
② 運動療法:每周1~2次 每次30分鐘以上,跑步、遊泳、瑜伽等等
③ 光照療法:每天20分鐘做戶外活動。
④ 親友療法:定期與朋友會面 聚會 聊天 吐槽
★ 幫助別人可以這樣做:
在我看來「抑鬱症」和其他的疾病在本質上沒有什麼不同,都是會讓人的身心處於痛苦之中,及時的尋求醫生的幫助。
找到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法,儘可能的改善緩解疾病帶來的對生活的影響,讓我們把時間更多的花在好好生活上,而不是獨自面對疾病去戰鬥。
End
作為家長,你對兒童抑鬱症還有什麼疑惑?
或者,作為經歷過抑鬱症的你,有什麼類似的經歷和走出抑鬱症的方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