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專題複習知識點匯總

2021-02-18 水哥說物理

一、實驗專題

(一)15個重要探究性實驗

1、探究聲音的產生與傳播;        

2、探究物態變化過程(探究水的沸騰條件、晶體的熔化和凝固);    

3、探究光的反射和折射;

4、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    

5、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      

6、探究液體的壓強與哪些因素有關; 

7、探究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      

8、探究力與運動的關係;         

9、探究槓桿的平衡條件;

10、探究動能與那些因素有關

11、探究串並聯電路的電壓電流關係

12、探究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係;  

13、探究螺線管磁場的方向;

14、探究磁場對通電導體力的作用等;

15、探究流體壓強與流速關係。

(二)電學兩個主要實驗

實驗

原理

器材、電路圖

實驗注意點

實驗結論

伏安法測電阻


 

多次測量是為了減小誤差

電阻大小與電壓、電流無關,燈絲電阻隨溫度變化明顯

伏安法測小燈泡電功率


 

多次測量是要測出實際功率和額定功率

若U實=U額 則P實=P額

若U實>U額 則P實>P額

若U實﹤U額 則P實﹤ P額

(三)初中物理「控制變量法」實驗案例

(1)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         (2)影響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

(3)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4)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5)研究液體壓強的特點;         (6)影響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因素;

(7)影響動能 勢能大小的因素;    (8)物體吸收放熱的多少與哪些因素有關;

(9)決定電阻大小的因素;         (10)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係

(11)電功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    (12)電流通過導體產生的熱量與哪些因素有關;

(13)通電螺線管的極性與哪些因素有關;(14)電磁鐵的磁性強弱與哪些因素有關;

(15)感應電流的方向與哪些因素有關; (16)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力方向與哪些因素有關

二、物理定律、原理等規律:   

1、牛頓第一定律(慣性定律)    2、力和運動的關係       3、物體浮沉條件 

4、阿基米德原理              5、二力平衡的條件        6、槓桿平衡條件  

7、光的反射定律                 8、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9、光的折射規律   

10、凸透鏡成像規律          11、做功與內能改變的規律12、分子動理論  

13、串、並聯電路的分配規律  14、歐姆定律            15、焦耳定律     

16、安培定則                   17、磁極間的作用規律    18、能量守恆定律

三、儀器、儀表

儀器名稱

主要用途

原理

刻度尺

測量長度的基本工具


秒表

計時工具


天平

測量質量

槓桿平衡條件

量筒量杯

用於測量液體或間接測量固體體積

轉換法

彈簧測力計

測量力

在彈性限度內,彈簧的伸長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胡克定律)

重垂線

檢驗牆壁是否豎直

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

液體溫度計

測量溫度的儀器

液體的熱脹冷縮

壓強計

比較液體內部壓強大小

U形管液面高度差

氣壓計

測量氣體大氣壓強


密度計

直接測量液體密度

漂浮 浮力=重力(液體密度與V排成反比)

熱機

內能轉化為機械能

利用內能做功

電流表

測量電路中的電流

串聯電路各處電流均相等

電壓表

測量電路兩端的電壓

並聯電路各支路電壓相等

變阻器

改變電壓電流,保護電路

改變電阻線連入電路中的長度來改變電阻

電熱器

利用電來加熱

利用了電流的熱效應

電能表

測量電功(即電路消耗的電能)


測電筆

判斷火線與零線


小磁針

檢驗磁場存在的儀器


電磁繼電器

利用電磁鐵控制工作電路的通斷

利用了電流的磁效應

發電機

機械能轉化為電能

電磁感應現象

直流電動機

電能轉化為機械能

通電線圈在磁場中受力轉動的現象

四、初中物理公式

(一)有兩套單位(國際單位和常用單位)

序號

公式

適用範圍

各物理量及單位

1

ρ=m/v

求物體的密度、

質量和體積

ρ

密度

kg/m3

m

質量

kg

V

體積

m3

g/cm3

g

cm3

2

v = s / t

求物體的速度、

路程和時間

v

速度

m/s

s

路程

m

t

時間

S

km/h

km

H

3

P = W / t

求做功的功率、

功和做功時間

P

功率

W

W

J

t

時間

S

k W

k W·h

H

(二)基本公式(只能採用國際單位)

序號

公式

適用範圍

各物理量及單位

1

G = m g

求物體的重力和質量

G——重力

(N)

M——質量

(kg)

G——重力常量

9.8N/kg

2

F浮=ρg v

求受到的浮力液體密度、體積

F浮 ——浮力

(N)

ρ——液體密度

(kg/m3)

V 排開(浸在)液體體積  (m3)

3

P =ρg h

求液體的壓強、密度和深度

P——壓強

(Pa)

ρ——液體密度

(kg/m3)

h——深度

(m)

4

P = F / S

求物體的壓強壓力、受力面積

P——壓強

(Pa)

F——壓力

(N)

S——受力面積

(m2)

5

W = F S

求機械做功的多少、力和距離

W——功

(J)

F——做功的力

(N)

S——做功距離

(m)

6

η=W有/W總

求機械效率和有用功、總功

η——機械效率

W有 ——有用功

(J)

W總  ——總功

(J)

7

I = U / R

求電路中的電流、電壓和電阻

I——電流

(A)

U——電壓

(V)

R——電阻

(Ω)

8

P = U I

求電功率、電壓和電流

P——電功率

(W)

U——電壓

(V)

I——電流

(A)

9

Q=I2Rt

求電路產生的電熱

Q—電熱

(J)

I—電流

(A)

R—電阻

(Ω)

t—時間

(s)

10

Q = m q

求燃料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燃料質量、熱值

Q——熱量

(J)

M——質量

(kg)

Q——熱值

【J/kg  (J/ m3)】

11

Q = cmΔt

求物體吸收或放出熱量、比熱容和溫度變化量

Q—熱量

(J)

c—比熱容

【J/(kg ℃)】

m——質量

(kg)

Δt—溫度差

(℃)

12

F1L1=F2L2

求作用在槓桿的力和力臂

F1 F2—動力和阻力

(N)

L1 L2—動力臂和阻力臂

(m)

(三)推導出的公式(只能使用國際單位)

公式

適用範圍

公式

適用範圍

F浮 = G-F拉

知道彈簧測力計在空氣和液體中的示數差求浮力

F浮 = G

物體在液體中漂浮或懸浮時求浮力

W有=Gh

求把物體抬高時做的有用功

W總 = F S

求作用在機械上的動力做的總功

F=1/n(G+G動)

滑輪組中已知物重和動滑輪重求拉力

S = n h

求繩子自由端的距離S和物體或動滑輪移動的距離h

η=G / n F

已知物重和拉力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R = U2 / P

已知用電器的額定電壓和額定功率求電阻

P = I2 R

已知電流和電阻或在串聯電路中求電功率

P = U2 / R

已知電壓和電阻或在並聯電路中求電功率

W = U I t

已知電路中的電壓、電流和通電時間求消耗的電能。

Q = P t

純電阻電路中求用電器產生的熱量

五、初中物理常數、常用單位換算

(一)常數

g

9.8N/kg

空氣中的聲速

340m/s

水的密度

1.0×103kg/m3

光和電磁波的速度

3.0×108 m/s

標準大氣壓下水的沸點

100℃

1節乾電池的電壓

1.5V

水的比熱容

4.2×103J/(kg·℃)

家庭電路的電壓

220V

冰水混合物的溫度

0℃

安全電壓

不高於36V

人耳聽覺範圍

20-20000Hz

保證休息和睡眠不超過

50d B

(二)常用單位換算

長度

1 m =_________ mm =_________μm (微米)=__________ nm(納米)

面積

1m2  =      dm2  =       cm2 =        mm2

體積

1 m 3 =      dm 3 (升L)=        cm 3(毫升mL) =         mm 3

密度

1×10 3 k g / m 3  =________g / cm 3

大氣壓強

1標準大氣壓 = ______毫米水銀柱(mmHg) =____________Pa=_____米水柱

速度

1 m / s = _________k m / h

電能

1度(電)=_______kW·h = ___________________ J

六、初中物理基本物理量

物理量

名稱

速度

質量

密度

重力

壓強

浮力

符號

V

m

ρ

F

G

P

F浮

國際單位

單位

米/秒

千克

千克/立方米

帕斯卡

符號

m/s

kg

kg/m3

N

N

Pa

N

意義

運動物體在單位時間內所通過的路程。

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

單位體積的某種物質的質量。

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由於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

物體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

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液體對它豎直向上的浮力。

物理量

名稱

功率

機械效率

比熱容

溫度

熱量

熱值

符號

W

P

η

c

t

Q

q

國際

單位

單位

焦耳

瓦特

――

焦/(千克攝氏度)

攝氏度(常 用單位)

焦耳

焦/千克

符號

J

W

――

J/(kg ℃)

J

J/kg

意義

作用在物體上的力使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一段距離。這個力就對物體作了功。

物體在單位時間內所做的功

有用功跟總功的比值

1kg某種物質,溫度升高1℃時吸收的熱量

表示物體的冷熱程度。

在熱傳遞過程中傳遞能量的多少

1kg某種燃料完全燃燒時所放出的熱量

物理量

名稱

電流

電壓

電阻

電功

電功率

電熱

符號

I

U

R

W

P

Q

國際

單位

單位

安培

伏特

歐姆

焦耳

瓦特

焦耳

符號

A

V

Ω

J

W

J

意義

 

1秒鐘內通過導體橫截面的電荷量。

使電荷發生定向移動形成電流的原因。

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

表示電流所做功的多少或消耗電能的多少

電流在1秒鐘內所做的功。表示電流做功的快慢。

電流通過導體時所產生的熱量。

相關焦點

  • 中考物理專題練習:基礎訓練題匯總!非常全面,吃透考試輕鬆90+
    中考物理專題練習:基礎訓練題匯總!非常全面,吃透考試輕鬆90+提起初中物理這門學科,想必不少同學都會十分的頭疼,因為這門學科雖然只有兩年的學習時間,可是需要掌握的內容卻是非常繁多的。剛開始的時候同學們還會被新奇的物理實驗所吸引,可是越到後面就會發現,已經很難只靠興趣學好這門科目了,因此不少同學在考試當中面對物理難題更是頻頻出錯。其實只要掌握好了一定的方式方法,想要學好物理還是非常輕鬆的,因為我們生活當中處處可見物理知識點。
  • 中考物理專題複習(十三)——浮力、浮力的應用
    2、知識點2:阿基米德原理【中考物理專題複習】中考物理專題複習(一)——聲現象中考物理專題複習(二)——物態變化中考物理專題複習(三)——光現象(光的直線傳播、反射)中考物理專題複習(四)——光現象(光的折射)中考物理專題複習(五)——透鏡、凸透鏡成像規律中考物理專題複習(六)——透鏡的應用、眼睛和眼鏡
  • 2020年中考物理知識點之物理複習備考的絕招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0年中考物理知識點之物理複習備考的絕招,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一、複習要點   1.抓住基礎知識。新課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這是中考命題的指導思想,那些最常見的生活現象最可能成為命題的素材。例如:去年涉及的「指甲刀上的槓桿、自行車上的力學」等。複習時同學們應在近兩年的相關題目中了解此類題的出處、分類和答題技巧,更主要的是發現不懂的問題多親自去做、去看、去想,快速提高自己的觀察、分析能力。   3.重視開放型物理題的訓練。
  • 2020中考物理複習:知識點匯總,列印下來看,考試穩拿高分
    轉眼間,同學們初三的學習已經進入尾聲,由於今年情況特殊,許多同學沒有良好的複習計劃,導致心煩意亂內心不安。不好的同時也慶幸同學們又多了一個月的複習時間,大部分地區中考時間往後順延了20-30天左右,其實,好好運用好這最後一個月,還有希望逆襲。
  • 2013中考數學複習50個知識點專題專練大全
    2013中考數學複習50個知識點專題專練大全    為方便2013中考生對中考數學系統的複習,中考網特此匯總整理了50個中考數學知識點,供大家參考,方便考生系統複習。均為word版免費下載。
  • 班主任直言:中考物理複習彙編,尤其這七大專題,佔考卷65%分值
    班主任直言:中考物理複習彙編,尤其這七大專題,佔考卷65%分值絕大多數中考複習都會緊扣考點,物理也不例外,根據考卷中常考的題和常考的知識點整理出相應的考點,學生就能利用這份資料進行複習,查漏補缺,取得一個優異的考試成績。
  • 初中物理透鏡的相關知識點匯總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初中物理透鏡的相關知識點匯總,希望對同學們複習有所幫助,僅供參考。:透鏡成像 點擊查看 2 中考物理知識點:透鏡對光線的作用 點擊查看 3 中考物理知識點:透鏡之顯微鏡、望遠鏡
  • 初中物理電功率的相關知識點匯總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初中物理電功率的相關知識點匯總,希望對同學們複習有所幫助,僅供參考。:利用電能表間接測電功率 點擊查看 2 中考物理知識點:額定功率和實際功率 點擊查看 3 中考物理知識點:電功率的計算和測量
  • 初中物理歐姆定律的相關知識點匯總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初中物理歐姆定律的相關知識點匯總,希望對同學們複習有所幫助,僅供參考。:測量小燈泡的電阻 點擊查看 2 中考物理知識點:歐姆定律的應用公式 點擊查看 3 中考物理知識點:伏安法測電阻
  • 2020年中考地理複習知識點匯總
    2020年中考地理複習知識點匯總 來源:網絡來源    作者:中考網編輯    2020-06-19 18:02:05 說兩句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0年中考地理複習知識點匯總,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 初中物理機械能的相關知識點匯總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初中物理機械能的相關知識點匯總,希望對同學們複習有所幫助,僅供參考。:能量轉化及應用 點擊查看 2 中考物理知識點:動能和勢能 點擊查看 3 中考物理知識點:正確理解機械能
  • 初中物理質量與密度的相關知識點匯總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初中物理質量與密度的相關知識點匯總,希望對同學們複習有所幫助,僅供參考。:天平的原理 點擊查看 2 中考物理知識點:天平使用方法錯誤對測量結果的影響 點擊查看 3 中考物理知識點:特殊物體質量的測量
  • 2021年高三物理複習講義及對應課後練習(word/教育機構專用)
    A版全部同步講義及課件2021學年高考複習高分套路系列——導數專題初中數學/物理/化學/英語近幾年真題及真題彙編2021高考總複習優化設計 二輪複習數學講義備戰2021年中考幾何壓軸題分類導練最新新高考專項-2021屆高三精準提分專題經典高考數學壓軸難題專題匯總2020-2021全國最佳模擬試題彙編文理各
  • 2021年中考物理考點複習:功率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物理考點複習:功率,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功率   1.定義:功率是表示物體做功快慢的物理量.物體在單位時間內完成的功,叫功率.   2.公式:W=P/t ,P 代表功率, W 代表做的功, t 代表做功的時間.公式 P=F·v,可用來求瞬時功率。
  • 2019初三物理一輪複習提綱匯總
    2019初三物理一輪複習提綱匯總 學校是按課本來複習,這個時期的定位是把書本看「厚」期,每複習一個重要 包括每一個基本概念,基本公式,你都要清楚它的內涵和外延,物理概念是怎麼引入的,怎麼理解它;基本公式是怎麼推導出來的,最好自己再推導一遍,物理不同於文科,公式死記硬背到時候照樣不會做題,你要清楚每一個公式是怎麼來的
  • 初中物理100個知識點匯總,高清全面,助力複習!
    在初中的時候就要學物理了,物理這門學科對基礎是非常重視的,因此,就算是學生們剛剛接觸,也能夠感受到這門學科的難度,同樣是理科學科,理綜的其它兩門跟它比起來就簡單了不少。物理是在初二學習的,初二這一年對學生的整個中學生涯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這是中學最重要的一個轉折點。
  • 2021年中考物理考點複習:電流的符號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物理考點複習:電流的符號,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1、電流:表示電流強弱的物理量,符號I   2、單位:安培,符號A,還有毫安(mA)、微安(μA)1A=1000mA1mA=1000μA   3、電流強度(I)等於1秒內通過導體橫截面的電荷量;   I=Q/t,其中I的單位A,Q的單位C,t的單位s。
  • 2021年中考物理考點複習:功的單位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物理考點複習:功的單位,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功的單位:在國際單位制中,力的單位是牛,距離的單位是米,功的單位是牛·米,它有一個專門的名稱叫焦耳,簡稱焦,符號是 J . 1J=1N·m.其物理意義是:作用在物體上的力是 1N ,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是 1m ,則這個力做的功是 1J ,把 1 個雞蛋舉高 2m 所做的功大約是 1J .
  • 【在線學習】中考物理複習小專題50《電功率的範圍》
    親愛的同學們,歡迎來到生活物理在線學習平臺,我們每天將推送一期九年級物理在線學習資源,請認真按照學習方案的要求,認真完成哦!
  • 2021年中考物理考點複習:機械效率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物理考點複習:機械效率,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機械效率   機械效率是指任何機械本身都受到力的作用,相對運動的零件間又存在摩擦,所以使用任何機械,除了做有用功外,都不可避免地要做額外功。這時動力所做的總功等於有用功加額外功。有用功跟總功的比值叫機械效率。
  • 中考數學|有理數高頻考點+知識點+專題訓練,複習必備
    2020中考數學輕鬆備考,唐老師帶你專題專攻,節省時間,直擊考點,在時間緊迫的前提下,也能乘勝追擊,節節攀升。有理數的專題,是中考數學專題中幾乎算是最簡單的內容之一,大家花費的時間也是比較少的,但是涉及的內容和考點比較的瑣碎,繁多,計算只要稍有錯誤,就會導致滿盤皆輸,所以大家在複習時要多注意計算的細節。涉及的知識點布局都在下面這張思維導圖上了,剛開始複習,大家就要總體瀏覽一遍,心理也有個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