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你是否願意面對,但是現實就是你可能用了假保險套。近日,浙江溫州警方通過一家小小的應刷長查處了跨省作案的製售假冒偽劣保險套的鏈條,涉案總金額高達5000多萬元,涉案人員多達17人。
浙江溫州這個以小作坊文明的地方孕育了許多知名的企業家,溫州的蒼南縣一直以來都以印刷企業多在全面赫赫有名,可以說蒼南遍地都是應刷長。當地民警在一次檢查發現蒼南林某的小印刷廠內放滿了一箱已箱的保險套使用說明書,這些說明書有岡本的,有杜蕾斯的,涉及到的品牌很多,其中每個品牌還有凸點、螺紋等不同的型號。一個小小的民營小作坊式的印刷廠能夠接到這些品牌的說明書印刷權?
民警認為這極有可能是一家偽造說明書的窩點。為了不打草驚蛇,民警佔時穩住了局面,通過技術手段追蹤這一批假說明書的流向。很快,隨著這一篇說明書的運輸,警方掌握了假保險套製造和銷售的整個黑色利益鏈,這些窩點涉及到河南,河北等多地。假保險套則通過小超市、小賓館或者自動售貨機進行銷售。正常情況小一盒保險套售價大概40元左右,而這些假保險套的成本不到一元,不過流通到市場上之後的售價依然是40元左右,據警方估算所有涉案金額約5000萬元。
實施抓捕之後,我們在假保險套的製造地發現成品庫裡整整堆了一大山,這些成品在外觀上看與正品無異,還有一些正在加工的半成品。作坊的衛生狀況非常糟糕,一些工人正拿著勺子往保險套上面澆灌矽油,這些矽油全是不達標的劣質矽油,消費者長期使用必然會對身體造成潛在的傷害。
在制假窩點發現抓獲的孫某像警方交代,他已經從事假保險套生產兩年多,每次製造好成品之後就從浙江蒼南林某處收假說明書,為什麼選擇林某呢?他說林某膽子大,腦子活,浙江蒼南一般的印刷廠都不敢接他的單子,只有林某欣然接受,並且每次的印刷質量都不錯。前前後後單單是向林某付印刷費,他就支付了近30萬元。
他還交代,為了提高自己生產的假貨的質量,他們還經常想辦法改進生產技術。但是,被問到知不知道這些劣質矽油不符合標準,知不知道自己在生產假貨,孫某就啞口無言了。最終,相關的生產銷售人員被警方抓捕,等待他們的將是法律的制裁。各位網友,不知道你對生產銷售假保險套一事怎麼看,歡迎各方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