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桂山成珠江敵後抗日中心
原標題:五桂山成珠江敵後抗日中心 珠江縱隊老戰士馮永。記者 郭智軍 攝 據中山黨史辦主任黃春華介紹,1943年秋,五桂山抗日根據地日漸穩固,南番中順遊擊隊指揮部從禺南轉移到五桂山。1944年1月至1945年1月期間,中共先後成立了人民抗日義勇大隊、中區縱隊、廣東人民抗日遊擊隊珠江縱隊。抗戰期間,珠江縱隊及其前身由幾十人發展到3000多人,成為嶺南敵後抗戰的一支重要力量。
-
保定愛心人士自發慰問抗戰及抗美援朝老戰士!
,通過走訪慰問,表達了人們對參加革命的老同志敬仰之情。 直播民生▏我市愛心人士自發慰問抗戰及抗美援朝老戰士 昨天上午,這些愛心人士不顧高溫首先來到了抗美援朝老戰士,94歲的周維義老人家中。
-
小說閱讀網推薦抗日之敵後爭鋒 內容簡介:
邊防警衛隊排長,一支在敵後的工作隊的舊八路,兩個靈魂合而為一。看看周成如何在金隋軍和日偽軍之間在敵後躲避。走一條不同的抵抗之路! 開始閱讀 添加書架 章節列表 類別:軍事 狀態:序列化 更新:2020-08-05 19:34小說閱讀網推薦 最新章節:新書《為抗日敵人而戰
-
抗日名將呂正操:有六七分勝算就敢打(組圖)
呂正操與老鄉親切交談1937年,呂正操在兵家大忌之地創建了華北平原第一個抗日根據地,首任冀中軍區司令員。他是地雷戰、地道戰、平原遊擊隊、敵後武工隊、回民支隊的指揮者和領導者,並發動10餘萬人馬參加百團大戰,被毛澤東譽為「堅持平原遊擊戰的模範」。1931年9月18日22點20分,「九一八」事變爆發。此後四個月內,我國東三省大部分地區淪陷,成了日本帝國擺脫本國危機、進而侵略全中國乃至東南亞的戰略要地。
-
抗日老戰士為中學生上"開學第一課" 講述殺敵英勇故事
新民晚報新民網 李若楠 攝圖說:年逾九旬的抗日老戰士趙登龍鏗鏘有力的即興講話讓師生們感觸頗多。新民晚報新民網 李若楠 攝圖說:為緬懷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犧牲英烈,全校師生默哀1分鐘。新民晚報新民網 李若楠 攝【新民網·最新報導】今天是新學期開學第一天,上海市長徵中學用「勿忘國恥 圓夢中華」主題升旗儀式,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抗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開啟了全校師生的「開學第一課」。年逾九旬的抗日老戰士趙登龍、著名的探險勇士王龍祥的到來讓「第一課」更加意義非凡。在莊嚴的國歌聲中,五星紅旗冉冉升起。
-
鄧玉虎|黃梅抗日詩話之 「留取丹心照碧流」的桂平烈士
宿松縣的知名仕紳祈正鵬,曾一度對共產黨的抗日政策抱懷疑態度,經過桂平的反覆工作,他開始擁護募捐、擴軍的抗日措施,並通過多種渠道,一次就為抗日武工隊購買了一千多發子彈;黃梅胡家橋的紳士胡朗齋,也被桂平動員進入統一戰線;胡朗齋多次保護共產黨的基層幹部和抗日武工隊隊員的人身安全,積極向武工隊通報日偽的動向。對堅決反共的漢奸、國民黨頑固派,桂平則疾惡如仇,對屢教不改者,堅決予以打擊。
-
老照片:你可能沒見過抗日根據地的英文標語!5圖求翻譯
日本侵華期間中國各地的抗日根據地都有抗日標語,相信在一些農村可能還能看到殘留的標語,抗日標語即便生活中沒見過,但是電視上肯定見過吧?但是你見過抗日根據地英文的抗日標語嗎?下面我們來看一下當年的老照片。1938年3月,美聯社駐北平記者霍爾多·漢森在一名遊擊隊員的陪伴下,從北平出發,穿過日軍封鎖線進入冀中抗日根據地。上邊這張照片是八路軍遊擊隊宣傳部由北大學生工作人員用英文編制的歡迎美聯社記者的橫幅,你注意到旁邊的旗幟是什麼旗了嗎?1938年美聯社記者霍爾多·漢森在河北阜平一個牆壁海報前。
-
銘記歷史,八十年前蘇州抗日往事
日軍在獅子林太倉、崑山、常熟等地捐給前方的有棉背心8000多件,褲褂12000件,毛巾10000多條,罐頭10000多聽。蘇州著名作家周瘦鵑在《申報》上發表充滿民族氣血的《盧溝橋之歌》:「秣我馬,厲我兵,衝上前去,抵抗敵人,我只知有國,不知有身;我有進無退,雖死猶生,一寸寸國土,一寸寸黃金,誰要搶著去,我和誰拼命」。
-
抗日英烈名錄涵蓋統一戰線各方面 含國民黨將士等
原標題:抗日英烈名錄涵蓋統一戰線各方面 含國民黨將士等 中新社發 泱波 攝 中新網8月24日電 民政部副部長竇玉沛今日表示,第二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涵蓋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各個方面,包含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八路軍、新四軍、東北抗日聯軍、華南遊擊隊和其他人民抗日武裝,國民黨抗日將士,民主愛國人士和援華國際友人等不同群體的代表。
-
崤函史話】匯聚蓬勃的抗日力量 ——三門峽地區的抗日救亡運動
他們組織了抗日救國後援會,在學校、街頭髮表演說、出牆報、搞募捐,編演抗日節目,動員民眾。抗日救國後援會的活動受到國民黨當局阻撓後,蔡邁輪等人以「旅外同學會」的名義繼續從事抗日救亡宣傳。同年11月,蔡邁輪等接管了陝縣二區大營中心小學(後遷至張汴嶽廟),以學校為陣地,向學生傳授文化知識和抗日救亡的道理,組織學生演出抗戰節目,成立歌詠隊,廣泛開展抗日救亡活動,極大激發了民眾的愛國熱情和抗戰到底的信念。
-
冬奧雪場海坨山 抗日烽火曾燎原
平北,以延慶、赤城為中心,西至張家口,東至灤平,北至沽源,南至昌平,地跨冀熱察三省,是「敵後的敵後」。八路軍正是看中了這一地區的戰略地位,1938年後三次派兵挺進,打通平西與冀東抗日根據地之間的戰略通道,將其「三位一體」緊密相連。
-
誰是國產電視劇裡最好的抗日劇
長大後我們再接觸到抗日劇,的確還保留兒時的習慣,喜歡看到大刀向鬼子頭上砍去的橋段,依然喜歡亮劍敵後武工隊這種作品,但隨著認知的增長閱歷的豐富,漸漸更有了探索的追求。等到看到《我的團長我的團》這部片子,我的內心真的被震撼到了,我從來沒有想過一部抗日題材的電視劇能演繹到此種程度。
-
百望山上的抗日奇兵:平西抗日遊擊隊黑山扈戰鬥
平西抗日遊擊隊部分領導人合影黑山扈戰鬥遺址紀念雕塑百望山位於北京市頤和園北3公裡處,古名望兒山,因是太行山脈最東端的山峰,故又有「太行前哨第一峰」之稱。發起這場戰鬥的,是著名的平西抗日遊擊隊。平西抗日遊擊隊,又稱國民抗日軍,1937年在中共東北工作特別委員會領導和支持下,由原東北義勇軍部分部隊、第二十九軍部分失散人員、冀東保安隊、中共北平地下黨員和大批抗日救亡運動積極分子組成。平西抗日遊擊隊主要在北京西郊西山一帶活動,因遊擊隊員臂戴紅藍兩色袖章,被當地人稱為「紅藍箍」。
-
抗戰初期國共兩黨的合作抗日
中共和其他民主黨派、愛國人士緊密團結,提出了許多有利於抗日的提案和建議。大會宣告:「動員一切物力、人力,為自衛、為人道,與此窮兇極惡之侵略者長期抗戰,以達到最後勝利之日為止」;各黨派要「舍小異而趨大同,翊贊統一,共同救國」;在政治上要樹立民主政治的基礎;在經濟上要增強生產,加速建設。這些,都表明參政會在促進民主政治方面有一定的進步意義。
-
民國歷史人物——抗日名將周昆
我們分享此文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 1937年9月,日軍板垣師團攻入山西,忻口會戰爆發。
-
「紅耀合肥」俄文榮譽證書和「抗日第一戰」
而這本即將在中國共產黨合肥歷史館裡展出的證書,也是新四軍老戰士汪浩革命一生的真實寫照。很小就參加了紅軍1917 年 12 月,汪浩出生於後來被稱為 " 將軍縣 " 的湖北省紅安縣。在很小的時候,他就當上了兒童團團長,領著小夥伴們一起站崗放哨。1930 年,只有 13 歲的汪浩就參加了紅軍,是名副其實的 " 紅小鬼 "。
-
新華社發文駁斥「中共一分抗日,二分應付,七分發展」說法
圖為抗戰時期晉察冀抗日根據地的戰鬥場面。近年來,歷史學界內外對中國共產黨的抗戰功績出現了一些異樣聲音,有傳共產黨軍隊是「遊而不擊」,是「一分抗日,二分應付,七分發展」,中共抗日根據地是「佔領地盤」……9月16日,新華社撰文駁斥上述聲音。
-
敵後神工——投身抗日洪流的中國科技精英
敵後神工——投身抗日洪流的中國科技精英董少東 不過,這裡並不是敵後遊擊戰的理想場所。冀中以平原為主,缺少高山密林的掩護,它又被平津、津浦、平漢三條鐵路動脈圍繞,利於日寇大部隊調動,八路軍則只能用兩條腿與之周旋,鬥爭環境可以說險象環生。然而,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冀中根據地的遊擊戰卻打得有聲有色。《地雷戰》、《地道戰》、《平原遊擊隊》、《小兵張嘎》等經典的抗戰電影,都是取材於冀中根據地的抗戰故事。
-
「中華抗日第一村」的不屈保衛戰
淵子崖西臨沭河敵佔區,東靠莒南抗日根據地,大部屬山地丘陵,處於敵我交錯的「拉鋸」地帶。鬼子和漢奸經常到河東「掃蕩」,殘殺百姓,搶掠財物。一些惡霸地主、土匪武裝也打著抗日的旗號,到處橫行霸道。淵子崖全村老少過著「白天怕見人跑,夜間怕聽狗咬」的日子,整天提心弔膽。
-
敵後抗日有多艱苦?我軍戰將毀家紓難,賣田產籌槍與敵人死戰
1938年2月中旬,洪麟閣接到上級的命令回到家鄉遵化縣,去動員熱血青年和愛國人士參加抵抗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戰爭中,在他的影響和帶動下,很快拉起了一支抗日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