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雅柑。 |
四川新聞網消息(張皓文)八萬多種展品集中亮相,全國各地名優特產爭奇鬥豔……11月27日-30日,由農業農村部、重慶市人民政府共同舉辦的第18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在重慶開展。本屆農交會以「品牌強農,鞏固脫貧成果;開放合作,共迎全面小康」為主題,來自全國各地的上百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各顯神通成為了大會亮點。
來自四川省武勝縣的「武勝大雅柑」因廣告醒目、布展新奇,引起了與會領導和客商、遊客的關注。令人稱奇的是,武勝大雅柑廣告打得這麼響,宣傳效果這麼好,展廳中卻沒有可銷售的商品。經向工作人員諮詢,大雅柑是我國自主研發的一個晚熟柑桔新品種,每年2月份前後產品才成熟上市;而武勝是一個發展晚熟柑桔產業僅四年的新產區,即使到明年2月份前後,能上市銷售的武勝大雅柑也僅有五千噸左右。這麼新的產區,這麼少的產量,有必要打品牌嗎?產品都還沒有上市,有必要來農交會參展,打廣告嗎?
選「最新」的品種,走「最快」的路
隨著小雪節氣到來,各地氣溫像是瞬間變了「冷臉」。車子穿梭在武勝的晚熟柑桔果園,放眼望去,果園溝渠相連、縱橫交錯、集中成片,稍加留意,便會發現一排排油綠的果樹枝丫下,掛著一個個套著紙袋的果子。
「這裡種的都是大雅柑,前不久套上了果袋,防蟲又防凍。」隨行的武勝縣晚熟柑桔產業協會副會長劉向東告訴記者,春節後這些果子就能採摘上市,到時候甜度基本上能達到15度左右,口感非常好。「以前這裡全是大片拋荒的土地,如今這樣的景象,還得從四年前說起。」
武勝是傳統的農業大縣,地處長江中上遊柑桔生產優勢區,民間柑桔種植歷史悠久,以早中熟甜橙為主,在周邊地區有一定的名氣。近些年,早中熟柑桔市場供應趨於飽和,晚熟柑桔成為「搶手貨」。四川眉山、廣西南寧、湖北秭歸等地的晚熟柑桔異軍突起。在此背景下,武勝柑桔產業效益不斷下滑,鄉村青壯年勞力紛紛外出務工,產業發展陷入「低谷」。
2016年,武勝縣委縣政府組織有關部門和人員,到省內晚熟柑桔產業發展較好的眉山市、蒲江縣等地考察學習,認定晚熟柑桔是符合武勝自然稟賦的特色效益農業。「大家都說武勝的桔子更甜一點,這是因為武勝縣較眉山等周邊地區的年平均氣溫要高一度左右。」武勝柑桔產業顧問、中國農科院柑桔研究所專家權銀告訴記者,武勝發展晚熟柑桔具有自然優勢。
經過科學論證,武勝縣選擇了新一代晚熟柑桔品種——大雅柑作為主栽品種,大力引導發展晚熟柑桔產業,武勝柑桔產業由此迎來了「新生」。
「品種是決定產品品質和市場競爭力的源頭。」武勝縣農村農業局黨委書記、局長李雲峰介紹,大雅柑是中國農科院柑桔研究所等單位歷經17年選育成功的新品種,綜合性狀與日本引進的「春見」相似,但果肉更脆、更耐儲運,業內稱為「春見升級版」。
資料顯示,自2016年至今,短短四年時間,武勝晚熟柑桔面積已達到20萬畝,其中大雅柑面積佔到95%以上。武勝也因此成為全國大雅柑栽培面積最大的縣,柑桔產業實現了由早中熟甜橙生產為主向晚熟雜柑生產為主的快速轉型。
現場。 |
創新生產模式,力爭「彎道取直」
「武勝是晚熟柑桔後來者,但正因為起步較晚,武勝發展大雅柑產業堅持高起點、高標準,力爭『彎道取直』。」李雲峰表示,從產業發展伊始,武勝就摒棄了傳統的一家一戶經營模式,堅持以新型經營主體為主高標準建設現代果園。
據了解,全縣共引進業主600餘名,其中農業企業35個、專合組織98個、家庭農場386個、種植大戶80餘個,建成連片面積在千畝以上的基地80個。基地均按照「深溝、作廂、高壟、大窩、大肥、大苗」十二字方針高標準建園,集中成片,能夠實現管理機械化或半機械化、水肥一體化和病蟲害綠色生態防控。預計到2025年,武勝大雅柑總面積將達到25萬畝,總產量超過50萬噸,總產值超過50億元。
這幾天,武勝老魏果園業主魏文明格外繁忙,他身穿「新果農」標誌的軍綠色「產業制服」,穿梭在果園,忙著給果農示範講解。魏文明告訴記者,他不僅要定期前往柑橘基地查看生長情況,指導果農科學養護果樹,還要定期參加縣裡組織的專家培訓,不斷豐富技術知識。
據悉,為推動科技化、標準化發展,武勝縣先後與中國農科院柑桔研究所、西南大學等籤訂了長期戰略合作協議,專家團隊全程參與柑桔產業規劃、現代果園建設、新技術新品種引進、生產技術培訓與指導等環節。
在柑桔採後處理和貯藏加工環節,武勝也在抓緊布局。目前,一個5萬噸級的國有柑桔初加工中心正在建設,該加工中心引進先進的果品光電分選設備,能進行大雅柑外觀和糖酸內質無損檢測分選,實現商品果標準化智能分類。此後,武勝還將發動社會資本籌建10萬噸級的大型初加工中心1個、產地初加工中心24個。「今後所有武勝產的大雅柑都要經過初加工中心篩選分級後才流入市場。」李雲峰介紹說。
打響「武勝大雅柑」品牌,創「中國大雅柑第一縣」
「武勝打造晚熟柑橘產業是『三手抓』,一是抓『品種』,我們相信大雅柑這個新品種能打開市場;二是抓『品質』,高標準建園、智能化分選就是為了保障品質;與此同時,抓『品牌』,通過品牌提高產品溢價、防止惡性競爭,保護產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武勝縣委副書記朱斌說起武勝大雅柑頭頭是道。
朱斌介紹,今年四月「武勝大雅柑」獲得了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為快速打響品牌,七月初縣委縣政府牽手全國知名的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戰略規劃團隊「農本諮詢」,為「武勝大雅柑」品牌建設進行頂層設計。
「武勝大雅柑贏在品種、模式,勝在品牌,走出了一條高效的產業發展之路,這是值得肯定的。」農本諮詢首席專家賈梟認為,大雅柑的品種優勢、武勝的產業投入迫切需要通過「品牌」從市場變現,農本對叫響「武勝大雅柑」品牌,引領消費需求充滿信心。
農交會現場,雖然只有還沒有完全「熟透」的大雅柑整齊美觀地擺放於展覽區上,來詢問的投資商客依然絡繹不絕。內蒙古察右前旗委常委、政府副旗長王永生與現場參與洽談的武勝縣縣委書記朱斌會談後,十分滿意,「我剛才和朱書記講了,我們察右前旗和武勝縣是一南一北,可以設一個友好旗縣,利用我們的電商園區相互代理彼此的特產,實現雙贏。因為大家的初衷都是一樣,都是扶貧,都是想要農產品走出去,打品牌,所以互補性特別強,內蒙古的牛肉乾、雜糧、牛羊肉製品在四川是非常受歡迎的,但恰恰沒有一個流通的渠道,而四川武勝的大雅柑是我們當地不能種植的,是我們的一個短板,但是消費者都希望吃到新鮮、健康、高品質的東西,所以拿到我們當地去,會有較好的市場。」
朱書記與王常委。 |
「今年的農交會上,我們雖然沒有產品供客商品嘗,但創新的品牌首秀,吸引了不少客商前來洽談合作,尤其是新零售等渠道也進展順利。」朱斌表示,這次農交會亮相早有預謀,是武勝大雅柑打響品牌的「第一槍」,接下來還將通過「武勝大雅柑產業發展峰會」、「武勝大雅柑文化節」等一系列動作強化品牌傳播,同時以武勝大雅柑品牌建設為抓手積極推進「渠道建設」、 「文化建設」、「生產提升」、「人才培養」等工作,做好產業發展後半篇文章,打造名副其實的「中國大雅柑第一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