藉助區位優勢謀劃高質量發展 打造城市副中心和產業集聚區

2020-12-15 中山網


   南朗鎮黨委書記劉銳濠。

隨著深中通道加快建設,中山「環灣布局向東發展」的進一步推進落實,南朗鎮的區位條件優勢日益顯著,今年上半年,各鎮區主要經濟指標排名中南朗位列第二。近日,南朗鎮黨委書記劉銳濠在「對標先進,迎難而上」的主題系列採訪中表示,此趟中山市黨政代表團前往佛山、江門、深圳、東莞考察學習,每到一個城市,南朗都能從中找到「破隱憂、強基礎、增後勁」的借鑑之處,南朗也將藉助區位優勢和其他城市的發展經驗,努力將偉人故裡建設成為中山「環灣布局向東發展」的城市副中心和產業集聚區。

做好深圳產業溢出承接平臺

「幾天的考察學習,收穫很大,感觸很深,不僅看到了與深圳、佛山、東莞等先進城市的差距,也感受到了江門等城市迎頭趕上的巨大壓力。佛山的村級工業園改造、交通樞紐建設、智慧城市建設和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江門的生態宜居工程、基層黨建和治理、文旅產業發展,深圳的超前謀劃、科技創新驅動發展,東莞的科技創新平臺和城市管理建設等經驗,很值得我們南朗借鑑和學習。」劉銳濠在談到考察收穫時表示。

如何對標兄弟城市發展現狀,將學習成果轉化為實際行動,他認為,南朗首先要把握深中通道建設契機,積極承接深圳產業溢出要素資源,促進深圳科技成果在南朗實現轉化。以加快建設生物健康醫藥產業平臺為戰略,依託華南現代中醫藥城,強化項目招引,以大項目促進大發展,爭當健康醫藥產業發展的「優等生」。學習歸來不到10個工作日,南朗的黨政領導再次前往深圳,且成功對接兩個項目 ,一個是生物健康醫藥項目,一個是先進智能裝備製造項目,計劃投資總額約30億。

他介紹說,健康醫藥產業作為南朗鎮主導產業之一,挑起了新舊動能轉換、產業轉型升級的大梁。1-6月份,華南現代中醫藥城產業平臺26家工業企業累計增加值5.96億元,增長8.8%,高出全鎮平均4.4個百分點,拉動全鎮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2.5個百分點。在今年「3·28」招商活動中,共斬獲項目12個,意向投資總額超30億元。「要參與灣區城市發展的話 ,我們更加需要把這個產業平臺進一步拓展,高標準建設。」他表示,把華南現代中醫藥城打造成為與翠亨新區、火炬開發區、民眾園、三角園同等重要的高水平專業化園區,著力引進具有領軍地位的健康醫藥企業,重點引進培育中醫藥和化妝品等高端特色優質企業。年底爭取6個項目試投產,總產值突破60億元。依託園區科技孵化器,促進一批優質科創項目、中小型孵化項目落戶園區。

南朗要做好深圳產業溢出的承接平臺,需要下苦功夫,他說,一方面要落實好市級統籌的「三個年」工作任務,從交通路網、政務效率、服務質量等方面鍛造好自身條件,同時還要補短板強弱項,尤其是在提升現代服務業水平上下功夫。

在此次調研中,劉銳濠印象最深刻的便是東莞的區位謀劃和深圳的高質量產業發展。目前,南朗借鑑東莞松山湖發展經驗,已調整了國土空間規劃,加強謀劃科技成果轉化平臺,積極引進生產性服務業。而對照佛山順德村級工業園的改造,接下來南朗也將從早期開發建設的低效工業園區著手做文章,「我們將借鑑佛山舊改經驗,結合鎮產業發展定位和需要,深入摸底研究,積極推動橫門工業園區深南電廠舊改項目和第二工業園約100多畝工業園區改造的啟動工作。加快鎮村產業園區改造,依託南朗工業區等N個鎮村工業區,發展高端特色產城融合集聚區。同時,牢固樹立創新是第一動力的理念,設立1億元專項扶持資金,用於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高新技術企業「樹標提質」行動,重點扶持創新標杆企業,進一步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著力培育一批具有創新能力的優秀企業。」接下來,南朗還將謀劃朗城中心商務區平臺建設,吸引深圳金融、人力資源、設計、研發等高端服務業要素集聚,與健康醫藥、文化旅遊、裝備製造等產業平臺融合發展,同時也積極推動與翠亨新區起步區發展深度融合,大力實施『1+4+N』發展戰略。「

爭當文旅發展「領頭羊」

除了產業的發展,南朗也著力在優化城鎮空間上做文章,目前,該鎮明珠路、海灣二路、中開高速、東部外環高速、南朗快線、崖口省級溼地公園等一批重點公共基礎設施項目已啟動建設。以孫中山故裡旅遊區為龍頭的全域旅遊建設深入推進,舉辦了2020年南朗旅遊文化節,成立了全域旅遊戰略發展聯盟,形成鄉村旅遊和歷史文化遊徑兩條省級旅遊線路,以及「稻田音樂節」、「翠亨新年音樂會」等旅遊品牌。打造了三大美麗鄉村示範片區,即以翠亨村、崖口村為代表融合孫中山文化元素及優美山水田園風光的人文歷史風貌示範片區,以欖邊村、濠湧村為代表,突出古村落古建築古街區的傳統文化嶺南古村落風貌示範片區,以左步村、衝口村為代表突出濃厚鄉土氣息的田園美麗示範片區。2020年,左步村創建為全市美麗鄉村建設現場推進會的示範參觀點,作為全市美麗鄉村建設推進現場會的參觀點之一,代表我市出戰「鄉村振興大擂臺」。

「我們還想學習江門的經驗,用綠道的形式,以孫中山故裡5A景區作為一個龍頭,通過規劃建設50公裡左右的綠道,把南朗領域範圍內的所有旅遊景點串珠成鏈,形成我們中山一個全域旅遊的示範點。」劉銳濠表示,2020年是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關鍵之年,在全力完成全面小康建設目標的同時,南朗將著重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和實現社會治理現代化,向改革要動力,推動南朗經濟社會穩定、高質量發展。

相關焦點

  • 打造中山科技創新資源集聚區
    他表示,東莞以「二十年磨一劍」打造「松山湖科學城」、向高科技產業轉型的發展路徑為南區提供了努力方向,南區將結合自身優勢,對標東莞松山湖,通過做好空間戰略留白、完善城市配套、加速招商選資等,加速創新資源聚集,力爭把南區乃至周邊鎮區連片打造中山科學城,為中山重振虎威貢獻應有力量。
  • 商丘:依託交通區位優勢 以樞紐經濟引領經濟發展
    這僅是商丘市依託交通區位優勢打造區域性物流中心的一個成功範例。  位於豫魯蘇皖四省接合部的商丘,交通區位優勢明顯:G105與G310、連霍高速與濟廣高速、隴海鐵路與京九鐵路、鄭徐高鐵與商合杭高鐵等,這些國家重要的交通動脈在此交會,加上正在建設中的商丘機場、沱澮河航運等,成就了難得的水、陸、空綜合立體交通樞紐地位。
  • 新蒲新區:奮力打造高新裝備製造集聚區
    在今年4月18日,在新蒲新區三級幹部大會上,新蒲新區立足「遵義高質量發展新引擎和增長極」戰略定位,才提出了加快建設「四區一帶」戰略舉措。高新裝備製造集聚區是「四區一帶」中「四區」之一,面對區位調整新機遇。工業製造業作為城市發展的基礎,作為衡量一個地區競爭力的主要標誌之一,高新裝備製造集聚區的站位在「四區一帶」中尤為耀眼。
  • 關於加快形成以橫店影視文化產業集聚區為平臺,打造「全球最強的...
    努力形成富有東陽特色的十大硬核成果,現就「以橫店影視文化產業集聚區為平臺,打造『全球最強的影視產業基地』」硬核成果,提出如下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緊緊圍繞「以橫店影視文化產業集聚區為平臺,打造全球最強的影視產業基地」硬核成果目標,堅決扛起影視文化創新中心和影視產業高質量發展基地建設模範生、影視精品創作生產新高地、影視業綜合改革試驗田的使命擔當,強化科技、產業鏈、人才
  • 集聚新動能 打造新引擎 | 雲浮以七大產業集群引領推進經濟高質量...
    集聚新動能 打造新引擎 | 雲浮以七大產業集群引領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之二 2020-09-07 11: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東興區:立足區位產業文化優勢 不斷做大做強縣域經濟
    圍繞「如何交出把握新時代內江發展所處歷史方位的合格答卷」這一主題,東興區始終站位全市改革發展大局,立足內江地處丘陵地區、「一帶一軸一區」重要交會點等實際,主動融入「一幹多支」「南向開放」等戰略布局,進一步解放思想,大膽設想、思考,謀劃新時代發展的戰略性問題。
  • 北京通州區大力發展文創產業 彰顯特色文化元素
    通州區作為北京城市副中心,同時也是北京市推進全國文化中心建設「一核一城三帶兩區」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組成部分,文化創意產業是未來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在第十二屆文博會上,通州區通過富有特色的展陳設計體現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和通州的獨特優勢。
  • 香河:打造與北京城市副中心 一體化發展示範區
    聚焦當前,香河縣委制定實施了《貫徹落實市委六屆十一次全會精神責任分工》,明確了召開一次統一思想、共謀未來的縣委全委會,開展一次經濟質量綜合分析,研究一套推進園區高質量發展措施,完善一套科學考核辦法,研究利用好一個投融資平臺,積極爭取一批上級政策資金項目支持,調整完善一套新民居政策,組織一次土地流轉調查摸底審查,確定一條家具城「二次創業」具體路徑,梳理謀劃一批明年重點工作任務,開展一次幹部作風整頓活動
  • 理論周刊|立足區位優勢共建人文灣區
    廣州開發區已擁有國家級文化科技融合發展示範區、國家網遊動漫產業發展基地等多個國家級文化及相關產業園區,「文化+」的特色凸顯。今後仍需繼續把握文化發展話語權,積極打造以多元文化交流創新為主軸的國家級發展新平臺,通過文化賦能成為大灣區高質量發展的新標杆。
  • 蘇州「十四五」規劃:建設數字貨幣產業集聚區和區塊鏈發展先行示範區
    推進高新技術產業園區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太湖科學城、獨墅湖科教創新區、婁江新城高校創新區、長三角國際研發社區等創新集聚區,為蘇州未來發展提供更多創新源頭供給。(九)加快創新載體建設。加快推進材料科學姑蘇實驗室爭創國家實驗室,持續推動省部共建放射醫學與輻射防護國家重點實驗室和蘇州信創產業園建設。推進納米真空互聯實驗裝置建設,爭取進入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行列。
  • 海南自貿港的區位優勢與產業發展方向
    從海南十二個重點產業的發展可以看出,海南在旅遊業、包括醫療健康產業等在內的現代服務業以及以網際網路產業和醫藥產業為重要組成部分的高新技術產業三大主導產業均取得突破性發展,並以海口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三亞崖州灣科技城和洋浦經濟開發區等十一個重點園區為抓手,實現產業的集聚發展,為海南經濟高質量發展奠定了良好的產業基礎。
  • 化州立足區位優勢發展園區經濟
    化州市楊梅產業集聚區建成投產、即將投產和在建籌建企業達25家,正在形成產業規模。堅持大抓工業產業 園區經濟實現逆勢增長借力借勢推動發展。該市立足粵港澳大灣區、北部灣經濟圈、海南自貿區節點城市及湛茂都市圈核心區域的區位優勢,致力推進空港經濟區起步區——空港物流園建設,茂名市(化州)保稅物流中心(B型)紮實推進。投資6.5億元的良光光伏項目動工建設、投資8億元的萬達廣場項目籤約進駐。大力發展園區經濟。
  • 從區位優勢到發展優勢 中山如何激活「大灣區潛力」
    3月7日,廣東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以更寬廣的視野、更高的目標要求、更有力的舉措推動全面開放,加快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抓住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契機,處於灣區幾何中心位置的中山,正以更開放的視野、更具創新性的思維推進交通、產業布局。從區位優勢到發展優勢,跟上時代步伐,中山將迎來全面激活「大灣區潛力」的新時期。
  • 泰州加速打造醫藥高新區城市副中心
    「作為生物醫藥產業新高地,我們將緊緊圍繞市委提出的建設現代醫藥產業名城的目標定位,按照『以產興城、以城促產、產城一體、融合發展』的總體要求,加快推進城市建設,穩步提升高新區的產業載體功能、人居功能和生態功能,加速打造城市副中心。」
  • 惠山打造無錫城市副中心 加速錫澄中部崛起
    眾多「國字號」企業的青睞,使中車時代迅速成為風電、高鐵、船舶和新能源機車等朝陽市場的「香餑餑」,產品產線走向了區域一體化的更大舞臺。中車時代的成長正是惠山融入一體化、高端要素加速集聚的縮影。在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之際,惠山打破郊縣思維,精準識別自身正處於上海都市圈、滬寧發展帶、寧杭經濟帶的交匯區,具有戰略、政策、機遇等多重疊加優勢。
  • 梅州借力生態稟賦和資源優勢集聚發展延伸鏈條,加快大健康產業...
    外地入園企業廣東尚陽穀食品飲料有限公司正加急生產一批富硒山泉水供應市場;本土企業梅州市裕興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投入1500萬元建設的二期項目正在推進,竣工達產後年產值預計可增加3000萬元……  健康產業是朝陽產業、幸福產業。「十三五」以來,我市圍繞省構建「一核一帶一區」戰略部署,立足生態發展區功能定位,加快構建「5311」綠色產業體系,著力打造大健康產業。
  • 杭州城西科創產業集聚區: 推進人才生態示範區建設 打造匯聚八方賢...
    這對「雙子星」有一個共同的名字:杭州城西科創產業集聚區。  作為全省唯一以科創產業為主導的產業集聚區,城西科創區自成立之初,就自覺擔負起以科技創新、人才創業驅動轉型發展的重大使命。在這裡,因人才而興,海創園、夢想小鎮、雲製造小鎮等創業創新平臺活力四射,網際網路、大數據、雲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迅猛發展,一批新興產業集群因人才而迅速崛起。
  • 北京城市副中心為什麼選在通州?
    當年底北京市委全會明確提出,「集中力量、聚焦通州,藉助國際國內資源,儘快形成與首都發展相適應的現代化國際新城」。大約在2010年前後,北京人口增長過快、交通擁堵、空氣汙染等問題開始凸現出來。為了治理「大城市病」,2012年,北京市政府在借鑑東京等國際大都市發展經驗和教訓的基礎上,嘗試調整城市空間布局,提出打造功能完備的通州城市副中心。
  • 踐行總書記殷殷囑託 謀劃蘇州發展新優勢
    新發展階段對蘇州創新發展、轉型升級提出了新要求,必須堅持高質量發展主題,提高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統籌發展與安全,調結構、轉方式,補短板、強弱項,爭做高質量發展領跑者。國家重大戰略疊加實施的機遇。全方位服務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以及長江經濟帶建設、「一帶一路」建設,爭取更多國家級基礎設施、創新平臺、產業項目在蘇州布局,為蘇州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支撐。
  • 「一帶一路」律師聯盟廣州中心落戶法律服務集聚區
    3年前,乘借市中院落戶鶴龍街的契機,白雲區謀劃打造廣州法律服務集聚區,並在周邊以龍禧中心、天瑞中心等留用地項目為重要載體打造一期,打造起廣州法律界的標誌性建築——廣州律師大廈。作為「一帶一路」律師聯盟的代表機構,廣州中心的成立不僅能夠推動廣州本身涉外法律服務以及外向性經濟的發展,還能夠充分發揮廣州在全省的地理區位優勢、經濟基礎優勢、法治資源優勢、政策支持優勢,輻射帶動全省、華南地區、粵港澳大灣區、乃至東南亞、大洋洲等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形成參與和引領國際法律合作競爭的新優勢,成為「一帶一路」特別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排頭兵和主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