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高等教育主要由公辦大學和民辦大學,外加一部分中外聯辦校組成。
雖然都是大學,不論本科大學還是專科大學,既有公辦的也有民辦的。但是,總體而言,還是公辦大學更有優勢和發展前途。
民辦大學由於建校晚、費用貴、受眾面小、缺乏政府資金扶持、以盈利為目的等特點比較不被人看好。
雖說如此,我國的民辦大學仍然佔有一席之地,並且有磅礴發展之勢。近幾年,很多民辦院校在我國各地落地生根,為當地的高等教育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其中,廣東、江蘇和四川這3個省級行政單位的民辦大學最多。
1.第1名 廣東省,民辦院校54所
廣東省既是我國經濟第一強省,同時是我國高等教育最為發達的省份之一。
在全國所有的省級行政單位中,廣東省擁有156所大學,成為國內大學數量最多的省份之一,排名第2,僅次於江蘇省。
而廣東省的民辦大學數量碾壓江蘇,排全國第1,共有54所,其中29所分布在省會廣州市,因而廣州成為全國民辦大學最多的城市之一,僅次於湖北武漢市,排名全國第2。
投資商選擇在廣東省設立民辦大學,使廣東省成為全國民辦大學最多的省份,同時廣州市成為全國民辦大學第2多的城市。
這顯然和廣東的經濟繁榮程度緊密相關。廣東省是我國經濟最為繁榮,GDP貢獻最大的省份,在數十年全國GDP排行中,廣東省的冠軍寶座不曾撼動過。
顯然,廣東的經濟生態為高等教育發展提供了良好的辦學環境。在這裡辦學培養的人才可以在本地消耗掉,就業率不用愁,可以實現人才的「自產自銷」,顯然吸引不少民間資本來此投資辦學。
2.第2名 江蘇省,民辦院校52所
中國教育看江蘇的說法並非空穴來風。
江蘇的歷史文化底蘊和經濟實力決定了這裡特別需要依靠教育為當地的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撐。
江蘇省是我國僅次於廣東的第2大經濟強省,是長三角地區經濟發展的重鎮。
同時,江蘇的文化底蘊和辦學基礎十分深厚,優勢明顯。省會城市南京是六朝古都,還是國民政府的駐地。
老蔣退敗臺灣後,當地遺留下來的學校教育為以後的建校發展夯實了基礎。
尤其是南京市的歷史積澱,是六朝古都,是歷史悠久的政治文化中心,歷來重視文化教育,當地的學風、考風都很純正。
教育大省僅依靠公辦院校顯然單調了些,江蘇產業發達,有錢人多,上不了公辦的好的大學的,也不愁沒錢上民辦大學。
此外,因為經濟繁榮,和廣東省一樣,人才需求量巨大,人才市場競爭透明、公平,更能吸引生源。
3.第3名 四川省,民辦院校46所
位於西南地區的四川省向來比較低調,平時很少出現在大家的視野中,在論全國GDP排名時,大家提及最多的也就是廣東、江蘇、山東等這些前3名或者前5名的省份。
而如果你再往後看一位的話,那就是四川省了。
四川省近幾年的GDP創造能力可謂是很強的,從2016年開始一直位列全國第6位,而再往前看,四川省在全國的GDP排名也是穩居全國前10,這對於人口多,地處西南的它而言已經相當不容易了。
素有「天府之國」之稱的四川省也是非常重視教育的,省內比較有名的大學也不少,像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南交通大學、西南財經大學等都是當地很好的大學。
由於四川人肯吃苦,當地的學子在學業上奮發圖強的精神,加上當地的經濟發展得很好、當地政府對教育事業的重視,因此很多民辦院校在此落地。
不但全省的民辦大學數量居前三甲,成都市的民辦大學也是很多的,在全國所有城市中,排名第6。
四川人民熱情好客、吃苦、樸實的特點吸引了天南地北的學子來此求學,當地的文化風氣明朗,名校林立,民辦大學發展較好,為各種層次的學生提供了上大學的機會。
今日話題探討:
除去前3名,我國還有哪些省份的民辦大學是比較多的?歡迎分享!
我是朱老師,歡迎轉發我的原創文章!各位家長在教育上有什麼困惑可以私信我留言,我必定知無不言為大家解答!關注我,解答你在教育上的困惑,帶你了解家庭教育、高考、研考、專業和各地的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