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江折戟:獨角獸的遠大前程與窮途之困

2020-12-17 芥末堆

在在線教育折騰十多年,滬江創始人伏彩瑞第一次站到他的江蘇老鄉、新東方董事長俞敏洪身邊已經是 2017 年。這一年 8 月,外研社與新東方、滬江宣布共同出資成立海外版權採購公司 Innova Press Limited,三家公司的一把手共同為新公司站臺。在媒體的鏡頭前,伏彩瑞與俞敏洪帶著盡職的笑容,分立在外研社社長蔡劍鋒兩邊,各自分享著自己的教育願景。活動結束後,俞敏洪與伏彩瑞寒暄之餘,說起了「知心話」:「將來要挑戰、顛覆新東方,看來看去也只有滬江了。」

聽到市值 120 多億美金的教育集團董事長、公認的行業老大哥的這些話,伏彩瑞還是受到了莫大鼓勵,以至於後來在公司高管會議上,在暢談企業未來時,在推行新的計劃時,在激勵團隊士氣時,這句話被伏彩瑞不斷提起。「俞敏洪說過滬江能顛覆新東方」成為伏彩瑞勸服和鼓舞同伴的有力背書。

伏彩瑞(左)、蔡劍鋒(中)與俞敏洪

時間再退回到 2015 年 10 月,滬江宣布完成皖新傳媒、軟銀中國、磐石資本等機構參與的 10 億人民幣 D 輪融資,創造了當時在線教育領域的融資記錄,估值 69.9 億人民幣。比起競爭對手新東方在線背後站著騰訊這樣的巨頭,滬江的投資方算不上主流基金,但 10 億的融資額已經足夠讓「在線教育獨角獸」這樣的名號被頻繁冠在這家成立近十年的網際網路公司前面。融資發布會上,主持人蔣昌建更發出了「滬江合併新東方」的調侃。

在左林右狸頻道問起伏彩瑞是否真的有過合併新東方的雄心時,滬江前高管回應:「阿諾(伏彩瑞)其實沒說過這個話,但是我相信他心中是有這個期盼的。」 

巧合的是,3 年後,2018 年 7 月,滬江與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旗下的新東方在線幾乎同一時間向港交所遞交了上市申請。滬江在 11 月 22 日通過上市聆訊,並在 12 月 7 日提交了招股書,而直到 2019 年 5 月,眼看港交所規定的期限已到,滬江敲鑼仍然無期。而這期間,新東方在線已於 2019 年 3 月在港交所順利上市,成為港股在線教育第一股——這本是滬江有望搏得的頭銜。此前的 2012 年和 2015 年,滬江都曾公開表示有過上市計劃,但分別因為「戰略調整」、戰略新興板「流產」等原因未能成行。

上市失敗,是如今懸在滬江頭上最醒目的燈牌。

如果繼續上溯,滬江最早的融資記錄還是在 2006 年,且第二大股東陳金霞持股已滿 10 年。根據招股書顯示,2015 年到 2017 年,滬江年度淨虧損分別為 2.80 億元、4.22 億元、5.37 億元。一年前,它還是估值 180 億的「獨角獸」。

2017 年,上海地鐵裡貼滿了湯唯代言 Hitalk 的海報

2019 年年初開始,兩年前在上海地鐵貼滿宣傳海報的滬江成人英語業務 Hitalk 幾乎被全線砍掉,其旗下的實時互動教育平臺 CCtalk 同樣是裁員的重災區——滬江在 CCtalk 共投資了 3.3 億元,但總收入不足 200 萬,是滬江過去三年最重要的開支業務。

至今,滬江已經裁員超過 1000 人,去年 8 月的招股書顯示,其員工總數近 2200 人。左林右狸頻道得到的消息是,年初時,滬江共有員工 2400 人,日後,這個數字將會控制在千人左右。而大面積裁員的同時,上市失敗後的滬江,也面臨著骨幹力量的全線流失。

眼前,對滬江唯一可行的是,重新調整重心,力保網校業務。

8萬塊創業

8 位創始成員 8 萬塊開始滬江創業的故事開頭已經被重複了很多遍。

上海理工大學的大三學生伏彩瑞在學校裡創辦了滬江語林 BBS,滬江的名字源自上海理工大學的前身滬江大學。BBS 的網友們都知道,伏彩瑞的網名叫阿諾,加他的 7 位數 QQ 號可以買到你想要的學習資料,如有必要,午夜後發起聊天他也會很快回覆你。

伏彩瑞學的是英語,但自學了編程和網頁設計。當時的他一邊讀書,一邊在上海一家技術外包公司實習,因為一起做項目熟識了同組的唐小浙。在技術出身、寡言少語的唐小浙眼裡,這個新來的年輕人有主意、有想法、會表達,是可以一起做事的夥伴。伏彩瑞提出做網站的想法後,兩人就開始了白天在公司上班,晚上一起運營論壇的日子。

這是 2001 年,後來屢屢被提及的一個年份,中國申奧成功、順利加入世貿組織,國民學習外語的熱情前所未有地高漲;美國網際網路泡沫破滅波及中國,前一年在納斯達克上市的網易經歷了股價從 15 美元到 64 美分的暴跌,但網際網路在國內正被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所接受;針對大學生的網際網路教育,除了 2005 年成立的新東方在線,早期的滬江基本沒有遇到有力的對手。滬江趕上了不錯的天時。

滬江董事長伏彩瑞

2006 年,研究生畢業的伏彩瑞考慮將滬江論壇以商業化形式運作下去,此時的滬江語林已經在三年前升級為滬江網,內容包括英語、日語、考研等,並且有了 20 萬用戶。此前,滬江一直以公益形式運營,收入主要來自購買學習資料的 VIP 帳戶以及 B 端的網頁廣告,勉強維持伺服器費用。 

即便有父親「創業就斷絕父子關係」的威脅,伏彩瑞依然在上海竹園商務公寓租下了一套兩室一廳的房子,創辦了上海語林網絡技術有限公司,一同從上海理工碩士畢業的校友於傑、技術負責人唐小浙等 8 名早期成員(其中多半直到 2019 年年初仍在滬江)湊來了 8 萬塊作為啟動資金。

要到真正創業後,伏彩瑞才知道,運營一家公司遠沒想得那麼簡單,用他自己的話說,當時「連公司銷售部、市場部的區別都搞不清楚,也不知道 HR 和行政有什麼區別,對於公司經營與商業的認知幾乎為零」、「只剩一腔熱情,別的什麼基本沒有」。

今天來看,滬江社區可能是最早使用 UGC 的網際網路教育公司,早期它利用內容回復可見的功能,激發用戶撰寫答案和知識點,類似今天所謂的眾包式內容。行業中不少人將其社區模式視為豆瓣在教育行業的變體,不僅如此,滬江還參考了很多流行的網際網路產品,滬江部落是教育裡的 Facebook,滬江碎碎念的思路則來自 Twitter。

但收入談不上可觀。當時網際網路流量仍被幾大門戶網站把控,廣為人知的教育機構不過新東方、環球雅思等幾家企業,作為面向教育的垂直社區,滬江可分得的廣告份額並不多。且滬江社區提供的學習資料購買,與以培訓機構為主的廣告主業務本身存在某種重合,對後者來說,滬江的社區廣告未必是優選。伏彩瑞看到了這個問題,但沒有找到理想的出路。到 2008 年,滬江的年營收也不過幾百萬。2006 年,其從蘇州工業園區下的元禾控股拿到了一筆 600 萬的天使輪融資,支撐了兩年的運營。

第一場險些將滬江攔在這場長跑之外的考驗是在 2009 年。受金融危機影響,公司融資無門,培訓企業大幅下調預算,支撐滬江的廣告收入跟隨用戶需求大幅緊縮。「那是團隊最辛苦的時候,每天都在想新的商業模式。是僅次於今年(2019 年)的第二辛苦。」滬江某離職老員工告訴左林右狸頻道。這場危機也被伏彩瑞在公開場合多次提起。

該員工回憶,當時的伏彩瑞自覺公司已經處於破產邊緣,支撐不了太久,心中恐慌。按照企業的一貫做法,裁員是自救方式之一,但伏彩瑞摁住沒動,公司 30 多人,不僅沒有裁員,對普通員工也沒有減薪,只要求高管集體降薪。他後來對員工回憶,「已經做好了有骨幹離開的心理準備,但卻沒有一個人離開。」那段時間,伏彩瑞每月與部門負責人單獨談話,召集高管開會討論對策。

2019 年 3 月 28 日,新東方在線在港交所上市

團隊中有人最早提出 B2C 網校的想法,但一開始便被伏彩瑞否了。根據團隊的調查,當時網際網路教育主要是兩種主流方式:人機對話和在線教育,在前者,團隊並不擅長軟體開發,在後者,則缺少充沛的資金。但思來想去,最後還是又回到了網校這條路上。伏彩瑞安排團隊做了進一步調查,發現發音純正、板書清楚是最重要的兩項用戶訴求,用 PPT 把課件直接放大,加上老師音頻,便可滿足,且這套模式開發、運營成本較低,對伺服器帶寬要求也不高。伏彩瑞很快改了主意,力推這條路徑。

但沒錢的問題一直存在,當時上海可以見到的所有投資機構幾乎全部對其打了叉,要不是不投教育,要不是直接質問,教育的 2C 模式尚未得到驗證,即便滬江有 300 萬用戶,如何保證得到理想的轉化? 

事實上,直到今天,滬江網校到滬江社區的用戶轉化率一直是被官方模糊掉的問題,新東方在線 COO 潘欣曾在自己的公眾號「獨立思考」中質疑滬江「在搜尋引擎、網站聯盟、DSP 等等的投放量」反映的拉新成本,以及滬江從免費社區到付費模式的路徑進化問題。 

「很多教育類社區的運營方向或者起家其實就是盜版資料、機經以及各種學習素材或資料等等,這對於很多學習者來說和付費學習本身是有強替代性關係的。這就導致了很多教育社區的用戶很難向付費學習的交易上轉移。」潘欣說。

2009 年,滬江網校的收入是滬江整體營收的 5%,在官方公布的數據中,2012 年,滬江整體年營收達到上億級別,其中網校佔據營收的 40%,電商和廣告收入各佔 40% 和 20%。 

不單單是滬江網校,早期,在線教育整體收入規模都不理想。2013 年之前,在線教育用戶主要契合網際網路主流用戶,以大學生和職場人群為主,需求相對弱勢,對收入的拉動遠沒有今天的青少年業務強勁。整個在線教育一團溫水,新東方在線和學而思網校早期都沒能創造奪眼的收入數據,前者在集團業務中長期處於邊緣狀態,學而思網校也經歷了諸多摸索,才在直播上找到出路。

2013 年、2014 年,在線教育逐漸起來,帶動了網校整體收入的提高。根據好未來 2019 財年第四季度的財務報告,學而思網校營收佔比已經達到 17%,同比增長 187%。據官方數據,從 2015 年到 2017 年,滬江網校收入分別為 1.85 億元、3.4 億元、 5.54 億元。直到今天,網校一直是滬江最主要的收入和利潤支撐。

「獨角獸」晉級 

在滬江融資屢屢碰壁時,當時剛剛因為丈夫魏東意外過世接手湧金集團業務的陳金霞伸手搭救,助其渡過了難關。陳金霞被伏彩瑞打動——沒人否認他的表達才能,做教育需要情懷,伏彩瑞也一再強調——表示願意支持。她以個人名義投資了滬江 3000 萬元,直到 2018 年滬江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書,陳金霞仍持有前者 14.24% 股份。 

如今的湧鏵投資合伙人洪亦修是滬江早期的重要投資人,2010 年,他在 SIG 主導了對滬江的投資。他認為,以論壇起家的滬江所針對的大學生群體,有覺醒的學習意識,同時有較強的付費意識和付費能力,可以作為其日後商業化的重要支撐。也是以滬江為起點,湧金集團旗下的湧鏵投資又接連投資了噠噠英語、小站英語、番茄田、海風教育等知名教育公司,成為上海日後最重要的教育投資機構之一。 

作為上海的網際網路代表性企業之一,滬江一直與政府保持著緊密聯繫。2010 年 4 月 1 日,滬江把公司搬到張江的浦東軟體園。2011 年 2 月 18日,前上海市副市長周禹鵬帶人來視察,直言「以後每年都會來一次」。根據官方公布的信息,此時滬江網用戶增長到了 700 萬。

滬江聯合創始人於傑

在招股書披露的股東結構中,自貿區基金、上海文化產業基金兩家具備政府背景的基金分別佔 1.92% 和 1.20% 的股份。聯合創始人於傑  2016 年 2 月就任共青團上海市委副書記,這讓滬江的政府關係顯得更為曖昧。移動網際網路的浪潮之前,除了盛大、攜程,上海一直少有網際網路公司如北京網際網路公司野蠻增長,至少在那幾年裡,滬江曾是上海市政府看重的網際網路苗子之一。

2013 年 12 月,經徐小平介紹,伏彩瑞在一次論壇活動中與李彥宏結識,後者當場向伏彩瑞表示了投資意願。考慮到這是 2013 年,BAT 三家還沒有拉開今天的差距,對滬江來說,百度仍是一個看起來相對厚重的靠山。並且,希望在移動網際網路這場戰爭中贏得更多主動的百度,也正在移動工具、外賣、出行、內容服務之外,積極布局教育,密集投資了傳課網、萬學教育、極智批改網、智課網等公司。2014 年上半年,有消息傳出,滬江獲得百度的 8000 萬美元投資。據招股書顯示,2018 年 7 月,百度對滬江共持股 3.18%。

BAT 三家,阿里一直是伏彩瑞欣賞的企業。2013 年,十八羅漢之一的謝世煌也與滬江有過接觸,謝還頗有誠意地帶滬江核心團隊參觀了淘寶、支付寶和阿里巴巴。但不久,阿里董事局主席蔡崇信敲定了對 vipabc 的投資。最後,謝世煌回絕了滬江,給出的理由是「已經投了一家,就不再投第二家了」。

不過,滬江仍在資本市場持續拿錢。2013 年、2014 年,伴隨著 VIPKID、噠噠英語、猿輔導、學霸君等公司的出現,在線教育投資的規模和熱度都到了空前的程度。根據艾瑞諮詢的數據,2014 年中國在線教育市場規模為 998 億元,同比增長 18.9%,2015 年,達到 1225.4 億元,而到 2018 年,這一數據已經攀升到 2517.6 億元;2014 年在線教育融資輪次為 266 次,是前一年的將近 3 倍,2015 年已經達到了 519 次。資本成為行業繁盛的重要助推。

10 億元的 D 輪融資也給了滬江更多底氣。2015 年 10 月的融資發布會上,伏彩瑞明確了滬江日後「平臺化」和「移動化」的兩大主要方向。從這一年開始,手握充沛資金的滬江與其旗下的互桂基金也開始拓展自己的投資版圖,根據 IT 桔子的數據,從 2015 年 7 月到 2019 年 2 月,滬江教育-互桂基金共投資了 17 家教育公司,包括海風教育、小音咖、abc360 等,主要聚焦早期。

阿諾其人

表達能力出眾是很多前高管及員工對伏彩瑞的一致認識。2014 年 3 月,伏彩瑞和學大教育 CEO 金鑫、 YY 副總裁劉豫軍共同錄製了央視《對話》欄目一期以「網際網路教育:翻轉課堂」為主題的節目。站在鏡頭前的伏彩瑞如專業的演講家,情緒飽滿,表達流暢,並不時配以大幅度的肢體動作。上場一分鐘的自我介紹後,主持人陳偉鴻調侃:「應該要把你叫『諾布斯』,因為你的手勢跟賈伯斯很像。」

配合節目主題,伏彩瑞講起了做網際網路教育的初衷,並向陳偉鴻比著「9」的手勢,不無激動地說:「(做網際網路教育)我有 9 年時間沒有賺過一分錢」、「如果我不做,很可能中國的網際網路教育要晚上好幾年」。

伏彩瑞在《對話》節目上

善於以 10 年創業為背景的宏大敘事是伏彩瑞留給外界的印象之一。近兩年,伏彩瑞出現的多數會議是以「世界」、「全國」開頭或與政府相關。有內部員工透露,在這種頻繁的對外露出中,伏彩瑞對公司業務也相比幾年前淡漠許多,公司業務管理會議的召開頻率也明顯下降。

在內部,按照慣例,每年年底的年會,伏彩瑞會和老骨幹員工們一起吃頓飯,暢談心事。但 2014 年底的飯局過後,這個慣例沒能繼續維持。也是在這次的飯桌上,伏彩瑞明確提出了在座員工的成長問題:「我覺得我們以前都是雞蛋,但成長後發現我是恐龍蛋,你們是鵪鶉蛋。」在座的老員工們紛紛沉默,不知如何接話。

一些老員工想到了伏彩瑞提到的馬雲在創業早期與十八羅漢講的那句話:「你們只能做排長、連長,軍長我另請高人。」再看眼下,滬江已經是估值 10 億美金的公司。他們對飯局上的那些話後知後覺:那可能是要轉移重視對象了。 

這之前,不少人心中早有預警,跟伏彩瑞提交新的業務規劃,寫明需要 3 個月的執行時間,伏彩瑞會直接把時間限制到一周內。他的耐心正在消減。 

2017 年的烏鎮網際網路大會上,除了劉強東和王興的「東興局」,王小川、宿華、傅盛、餘承東等人的飯局,姚勁波的飯局,伏彩瑞、張邦鑫等 5 人的教育飯局照也被傳到了網上。而到了 2018 年,新東方、好未來、VIPKID、樸新、尚德、滬江、松鼠 AI、得到、凱叔講故事等 21 家在線教育公司 CEO 一同在北京組了一場「最強在線教育飯局」。合影中,俞敏洪與好未來董事長張邦鑫端坐於中央,ATA 董事長馬肖風和近兩年最受資本追捧的 VIPKID 創始人米雯娟則各坐在俞敏洪和張邦鑫兩邊。

2018 年,北京「最強在線教育飯局」,後排右一為滬江董事長伏彩瑞

「阿諾自身是有夢想的,他想的一定是可以在網際網路上展現的一個平臺,這個平臺在未來甚至有可能會超越新東方。其實,創始人有這種野心是好事,但是如果身子承載不起夢想,那就容易出問題了。」某前高管告訴左林右狸頻道。 

「過於形而上」、「務虛」是幾位離職老員工對滬江近兩年管理風格的一致總結,他們認為,伏彩瑞對個人表達能力的過度青睞影響了他對人才的判斷,他的信任也太過輕易被「能言善辯」擄獲。也或者,創始團隊本身就有著這種風格烙印。 

在滬江內部,很多員工對於傑的記憶深刻源自他經常問起員工的那兩個問題:「你想做什麼?你能做什麼?」在媒體不多的露出中,他被頻繁強調的特質也是「口才」與「激情」。

知乎上一個關於滬江的熱門問題是「如何評價 5 月 17 日滬江網聯合創始人於傑在同濟大學的演講?」。事情的起因是,2016 年 5 月 17 日,滬江聯合創始人於傑在同濟大學進行了一場演講,其中介紹到關於其正在運作的「螞蟻計劃」時,發表的部分關於「大學無用」的微詞,引起現場學生的強烈不滿。很多學生出面嘲諷駁斥了當事人的觀點。

滬江「換血」

2014 年下半年開始,滬江開始陸續引進職業經理人,這之前,原酷 6 COO 張建榮加入滬江任技術副總裁。

張建榮 2004 年加入盛大,歷任盛大遊戲質量管理高級總監、遊戲測評中心總監,2011 年 7 月,張建榮被調任酷 6 產品副總裁,繼而任 COO 職位,當時與他一同接受任命的還有之後加入滬江的陸堅,後者當時兼任盛大創新院多媒體院院長與酷 6 首席多媒體科學家。

張建榮在滬江高層中頗受肯定,「業務能力強」,「做事很踏實」,「也不爭也不搶」,「和大家配合得很好」,但不到一年後便決意離開,他給出的理由是,正在操辦萬能鑰匙的陳大年對其發出邀請,陳對其有知遇之恩,不能推辭。張建榮離開不久,曾同在盛大創新院任職的李駿入職,並在不久後升任技術副總裁。

關於李駿的晉升,有兩位前離職老員工不約而同地向左林右狸頻道提起了其與伏彩瑞的幾次談話,在他們的印象中,李駿在談話中為伏彩瑞提供了滬江之後類似天貓、淘寶、支付寶架構的重要發展思路,「把幾個點都跟阿諾談透了。」2015 年,李駿任滬江技術副總裁,並在 2016 年下半年升任 COO,是滬江當時除 CEO 之外唯一一位 CXO。

李駿有深厚的企業管理理論知識,善於高舉高打,某種程度上正與伏彩瑞此時希望快速擴張的訴求相投,而職業經理人善用的「拿數據說話」的工作習慣也讓伏彩瑞信服。2017 年到 2018 年,作為 COO 的李駿是滬江除伏彩瑞之後,在媒體曝光最多的管理者。2017 年,滬江宣布「All in 人工智慧」,李駿在內部主導成立了人工智慧學習實驗室 HILL(Hujiang Intelligence Learning Lab),滬江的技術部門也急速擴張。

升任副總裁後,李駿從內部員工培訓開始抓起。某離職老員工告訴左林右狸頻道,在高管會議上,他會直接叫起某個技術高管的名字,問其對於某個問題的想法,間接地「敲打老員工」。這些老員工在滬江效力多年,猛然被空降的職業經理人叫起來,臉上都有些掛不住,但又不能坦然回絕。這種職業經理人與創始團隊的嫁接客觀上開始出現某種微妙的變異。「在公司過道裡碰上,你向他打招呼,他視之不見。我不知道他這是不重視、不尊重人,還是個性就是如此。」該員工提及這點。

滬江前 COO 李駿

之後,上市籌備途中,滬江又引進了一位新任 CFO 負責上市事宜,後者曾任中國銀行上海分行副行長。 

張建榮、李駿以及之後陸堅的陸續加入,也為滬江注入了大批盛大舊部,滬江最多時曾有上百人的團隊來自盛大,是上海除萬能鑰匙之外,盛大人聚集最多的去處。但在這種人才的大批量引入中,因為沒有完成新舊力量的順暢銜接,技術與業務部門的溝通與互動也越來越乏力。這可能是滬江人事最為震蕩的時期,經常有管理層在走廊遇到,互相問起對方,是否還在負責上周的部門。

2015 年 3 月,在知乎一條「滬江網的工作環境怎麼樣」的問題下,不少離職員工紛紛在此發洩自己的不滿,指責滬江的管理混亂,老員工安置問題更是被怨聲載道。伏彩瑞為此特意發信致「滬江人」,緩解公關壓力。是否有對手故意製造矛盾?滬江某前高管坦然回復左林右狸頻道:「沒有競爭對手黑,都是滬江的員工。」

當時人力資源部門的負責人是滬江的首席教育官吳虹。被伏彩瑞稱為「吳校」的吳虹原是南京行知實驗中學校長,後者當時是開心詞場的試點學校。吳虹認可其產品在學生中的影響力,也是滬江的擁躉。那期《對話》節目中,吳虹作為滬江的用戶代表在現場發表了對滬江的認可和褒揚。和伏彩瑞一樣,在現場的吳虹表達自如有序,得到了前者的賞識。

2014 年 7 月,伏彩瑞為了補齊滬江在教研上的不足,邀請做了 20 多年校長的吳虹任滬江首席教育官,但這更像一個虛銜,難以推進具體業務。2014 年下半年,吳虹又被任命為人力資源部門負責人。

據內部員工稱,掌管人力資源部門時期,吳虹曾邀請翔宇教育集團的教師入駐 CC 課堂,並為此特別設立了 30 多個社團,人手不夠時,吳要求社區運營人員幫忙維護,後者無力配合,最後人力資源部被強行拉上馬,在日常專業工作之餘,接下了網上社團運營的任務。這種倉促的人員調配帶來過部門間的一些不理解和人員波動。

伏彩瑞在 GMIC 2017 上談滬江的人工智慧願景

期間離開的還有人力資源部門的另一員大將查淞城。有前高管稱,查淞城「是人力資源部公認最專業的人」,「情商非常高」,「大家都很喜歡他」。在這場新老員工的換血中,查離開滬江,加入了愛代駕,並在之後追隨創始人楊磊,參與創辦了哈羅單車,現任哈羅單車副總裁。 

「知乎事件」後,吳虹被調任「互+計劃」負責人,主導滬江在 2015 年 10 月發起的支持農村教育的公益項目。

不能苛責伏彩瑞在組織培養上沒有作為,老員工們們承認,伏彩瑞一直注重員工成長。2014 年,滬江就開始著手人才體系培養,先是成立了基層骨幹和中高層管理者為主的幾百人的「精英」,主要為公司培養中層骨幹,之後又有了為培養 CEO 設立的「幹將團」,其中 30 多位中高層管理者,每逢節假日會聚到一起,共同為公司出謀劃策。但無論是「精英」還是「幹將團」,成長速度似乎都沒有達到伏彩瑞的預期。 

不少老員工的抱怨在於,這種組織架構的調整中,CEO 急於把老員工換掉,為公司注入新鮮力量,老員工遭到了殘酷「清洗」,但新引進的職業經理人應急上馬,沒有很快熟悉業務,又要重新組織團隊,很多出現水土不服的狀況。

「有時候看起來結構體系搭建得很好,但業務體系落地跟不上。」某前高管反省。 

有離職高管向左林右狸頻道舉出一個例子,滬江的第一位班主任,也是前 50 號員工,經歷懷孕生子,重返滬江之時,公司沒有了自己的位置,之後,她被分配到新成立的財會團隊,在一年時間做到幾百萬的收入後,公司又空降了一位外部高管,前者雖然頭銜、薪酬被保留,但不再參與團隊管理,鬱郁之下轉投另一家教育公司。而空降的外部高管也沒有在這裡停留太久。 

「這個事傷了很多老員工的心。」該高管稱。2015 年上半年,兩位工號前 10 的員工離開滬江。 

與此對應的是,滬江一直未進行股份分配,創始團隊中只有伏彩瑞、於傑、唐小浙具有明確分配的股權。2015 年,滬江進行股權改造,權重向新進職業經理人傾斜的股權結構也引來不少老員工的不滿。

「燒」大的數據

 2016 年初,原盛大創新院多媒體院院長陸堅加入滬江,任教育合伙人與 CCtalk CEO。陸堅早年工作於蘋果,曾先後擔任交互多媒體部資深研究員及專業視頻工程部編解碼技術主任工程師,2010 年受陳天橋之邀,加入盛大創新院任多媒體院院長。2009 年,盛大收購酷 6,陸堅在兩年後又兼任酷 6 首席多媒體科學家。2014 年,陸堅出任 360 影視 CTO 與 360 直播雲總經理。 

雖是技術出身,但陸堅一直希望能獨立主導業務,他認同一個觀點:「(做技術)如果是內部的支持部門,能做得最好的也就是 60 分。」而技術要做為獨立的業務,主要路徑就是平臺化。陸堅坦言,當年加入 360 掌管 360 直播雲,也是因為直播雲作為 360 的獨立業務,有更大施展空間。之後,面對阿里雲、騰訊雲的擠壓,起步較晚的 360 直播雲錯失競爭優勢,周鴻禕有意將直播雲收回,作為 360 的事業部。陸堅因此心灰意冷,決意離開。

在滬江時期的陸堅

滬江曾是 360 直播雲的客戶之一。在盛大上海的年會上,陸堅與伏彩瑞見面,談到了教育平臺化的願景,在後者的邀請下,陸堅將滬江劃入了自己職業生涯的下一站。

2016 年 10 月,CCtalk 正式上線。CCtalk 本身的寓意是 Content(內容)+ Community(社區),之前主要作為工具承載滬江網校的直播業務,陸堅為其充實了平臺化的具體思路,邀請老師入駐,為其提供教育工具,並支持在線售課,打通教育與電商的路徑。 

平臺化後的 CCtalk 一開始便作為滬江的獨立業務開展。滬江對其寄予厚望,希望其可以成為與網校並行的支撐業務。一方面,滬江雖然是網校的開創者,但並沒有在這一領域抵達預期的樣態——如果以其參照的新東方、好未來的體量來看,更是相去甚遠。管理層的考慮是,如果可以在 CCtalk 這種平臺級機會上完成超車,將為滬江贏得更多可能。且平臺級應用也更容易拿出亮眼的數據說服投資人。陸堅加入後即對外表示,CCtalk 將獨立對外融資。

但另一方面,BAT 此前有關類似教育平臺化的嘗試基本全部以失敗告終,2013 年,俞敏洪就在公開場合表示:「在線教育把內容和平臺一起做,最後肯定要死。」與此同時,伏彩瑞也不斷收到投資方對於 CCtalk 的反對意見,但執意將這一路線貫徹了下去。 

這之後,平臺邀請了周思成、張雪峰、朱偉等不少名師入駐,但很多並沒有停留太久。關於 CCtalk 的一個悖論是,教師本身是最大的引流因素,平臺利用名師吸引用戶,用戶為名師而來,也容易因名師而去;而教師為流量而來,但可依靠平臺增加的流量也相對有限,由此平臺很難在教師中獲得較大的掌控力。這種淘寶模式,也很難建立教育行業競爭所需的高品控標準。 

如果單單從數據上來看,CCtalk 的成績非常搶眼:平臺 2016 年第四季度上線,交易額為 380 萬元,到 2017 年就達到 2.357 億元,2018 年前八個月,這一數字就達到 6.68 億。而這背後的事實是,為了吸引教師入駐,CCtalk 給出了極大讓利,基本沒有從教師一方收取提成,加上營銷成本,CCtalk 投入巨大,卻基本沒有創收——根據招股書顯示,2017 年,CCtalk 平臺業務下的收入約為 50 萬元,而滬江前後在 CCtalk 投資了 3.3 億元。

現在很多高管已經坦然承認,「做平臺這個事情實在是太難了。」

2018 年 6 月,周思成宣布離開新東方,其後發布的暑假班課程主要依託於 CCtalk

在滬江眾多員工口中,陸堅在業務和管理上都收穫了很高的威望,但 2018 年初,他也離開滬江,不久後就任 LinkedIn(領英)中國區總裁。滬江的資金滿足不了其「三五年持續投入」是原因之一,另一項緣由則和 360 如出一轍:伏彩瑞希望將 CCtalk 收回,為上市做準備。本身,滬江網校雖然收入不低,但增長疲軟,CCtalk 的高數據增長可為投資人提供的故事則相對更有想像力。

除 CCtalk 之外,在線一對一也是滬江為數據增長做出的重要業務。某前高管承認,因為客單價高,可以交出亮眼的交易數據,一對一本身就有更多的 to VC 性質。 

2017 年 4 月,滬江領投了杭州教育公司 abc360 上億元的 B+ 輪融資,後者創辦於 2011 年,以成人英語起家,在滬江入資之後,abc360 推出了主打在線少兒小班課的蘭迪少兒英語。此前,abc360 也是俞敏洪曾親自過目的投資標的,但以為體量較小,沒有拍板。

 2017 年 7 月,滬江推出了面向 25-38 歲白領人群的成人口語品牌 Hitalk,其業務部門很多則接手自 abc360 的成人英語業務。

而此時,成人英語已經是很多在線教育公司放棄的方向,VIPKID、噠噠英語等少兒一對一品牌在資本市場一騎絕塵,以成人英語起家的 51talk 在前一年就宣布將以 K12 作為發展重心,新東方在線的 K12 業務與其 2017 年成立的東方優播 K12 業務都已成為重點發力的業務線,2019 上半財年,新東方在線 K12 收入比重已經達到 15.8%。2017 年,滬江 K12 課程及其它營收僅有 3200 萬人民幣,無論是增長速度與淨交易額都不理想。 

2017 年,滬江網校與 Hitalk 一口氣籤了吳磊和湯唯兩位代言人,這種廣告上的高配置在教育行業幾乎僅此一家。根據招股書顯示,滬江 2015 財年、2016 財年、2017 財年及截至 2017 年及 2018 年 8 月 31 日止八個月銷售及分銷開支分別為 2.445 億、3.917 億、5.89 億、3.41 億及 3.98 億,與之對應的營收數據分別為 1.85 億元、3.39 億元、5.55 億元、3.43 億元、4.36 億元。而同時期遞交招股書的新東方在線,2016 財年到 2018 財年,公司營收分別為 3.34 億元、4.46 億元和 6.5 億元,2016 年到 2018 年,淨利潤分別為 5955 萬元、9221 萬元、8202 萬元。

2017年8月,VIPKID 宣布完成兩億美金D輪融資,創造K12在線教育融資記錄

不過,燒錢獲客不僅體現在滬江身上,而是近幾年在線教育野蠻增長的表象下所面對的共同困境。有教育投資人向左林右狸頻道透露,國內某在線一對一企業單用戶獲客成本已經超過 3000 元。51talk、英語流利說等上市企業也都承擔著獲客成本高企帶來的虧損。根據招股書顯示,從 2016 財年、2017 財年、2018 財年到 2018 年的 6-11 月,新東方在線單個用戶獲客成本也分別從 64 元、62 元、55 元,增加到了 138 元。 

過高的營銷和技術研發成本是滬江連年虧損的主因。除營銷費用之外,技術成本佔據滬江總支出超過 4 成。截至 2018 年 5 月 31 日,滬江技術團隊有 531 人。相比較而言,新東方在線技術團隊僅有 100 多人,且背靠新東方集團二十多年的品牌積累,營銷成本大為縮減,豐富的教師與線下資源,也是滬江難以望其項背的積澱。

「為什麼願意出這種大力氣,去建一些平臺也好,繼續創業也好,其實是希望能夠進而拉升估值。滬江網校整個估值 70、80 億,CCtalk 再做個一兩年估值 50、60 億,滬江不就估值 100 多億嘛,上來之後就 200 多億了,那就能滿足之前投資人的期望了。但教育還是要健康成長、穩定發展的一個行業,過度去適應資方的需求,我認為其實不適合教育領域。」有離職員工向左林右狸頻道表示。

前高管們反省,滬江所缺少的教育基因一直沒有補上,對教研的重視程度也一直沒有跟上。根據招股書,滬江教學有關人員為 197 人,佔比為 9.1 %。新東方在線的數據是 214 人,佔比 21.8%。 

「滬江的教研體系在行業上其實並不算知名,這與其它公司相比是一個很大的落後,所以我們對一些新的學科開發其實缺乏底氣。」在該員工看來,伏彩瑞有做教育的情懷,但滬江的教育能力一直沒有追上。早期滬江做了一些相對不錯的產品,比如開心辭場、小 D 詞典等,但因為後來精力分散,並沒有真正做好。

因時而變是網際網路公司應有的身段,但在教育企業可能並不適用。陸續進入的職業經理人希望開創新的項目,證明自身價值,但持續的變動又讓新計劃很快折戟。 

到今天,滬江的企業制度建立起來了嗎?

「也許建立起來了吧。不過,如果還是一直換人,那麼就算建立起來了,也會面對洗牌。」該員工回答。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左林右狸」。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芥末堆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1、本文是

芥末堆網

轉載文章,原文:

左林右狸;

2、芥末堆不接受通過公關費、車馬費等任何形式發布失實文章,只呈現有價值的內容給讀者;

3、如果你也從事教育,並希望被芥末堆報導,請您

填寫信息

告訴我們。

來源: 左林右狸

推廣: 芥末堆商務合作:010-5726 9867

相關焦點

  • 耗資三億的 《遠大前程》緣何遭遇收視「滑鐵盧」?
    在筆者看來,《遠大前程》雖然缺點明顯,但瑕不掩瑜,而這次的收視失利,為我們提供了一個觀察國產電視劇市場和觀眾趣味之複雜性的最新案例。  無論是影像呈現、敘事節奏還是演員表演,《遠大前程》都呈現出尚佳的品相  從品相上來說,《遠大前程》可謂是近幾年國產劇中翹楚。
  • 前程遠大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前程遠大,前程:前途。比喻前途遠大。出自: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五卷:「先生前程遠大,宜擇高枝棲止,以圖上進。」近義詞有:前程萬裡,反義詞有:死路一條,前程遠大是中性成語,可作謂語、定語;指人的前途。
  • 《遠大前程》大結局,於夢竹和洪三元在一起了?
    由陳思誠、袁弘、佟麗婭、郭採潔聯袂主演的年代傳奇劇《遠大前程》正在播出,佟麗婭劇中顛覆往日角色形象,飾演女扮男裝來到上海尋仇的「女漢子」一爺,昔日的螢屏美人首次擔當「男一號」引強烈關注。《遠大前程》劇情已經播出大半,離大結局是越來越近!很多人都好奇於夢竹最後會不會和洪三在一起,還是說於夢竹會被齊林追到手呢?
  • 《遠大前程》:這就是大家常說的,性格決定命運
    更令人欣喜的是,《遠大前程》沒有單純打造成一部洪三元成長史,它打破了國產劇常有的主角唯一,故事線索單一的創作格局,以不斷注入的人物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結合當時時代背景的跌宕起伏,讓觀眾看到了上世紀二三十年代上海灘的浮生百態。
  • 男孩起名字:雄才大略、前程遠大的男孩名字參考
    我們都知道名字對我們的重要性,所以起名字的時候也一定要慎重,而今天為大家帶來的是寓意雄才大略、前程遠大的男孩名字,推薦給大家,希望大家喜歡。  男孩起名字:雄才大略、前程遠大的男孩名字參考 【志寧】  取自:「歸志寧無五畝園,讀書本意在元元。」
  • 遠大前程十三太保順口溜怎麼說 十三太保是什麼意思
    《遠大前程》中,十三太保順口溜是:「南小杜,北老九,十三太保無敵手;乞丐教頭納三少,車夫師爺小阿俏,瞎子酒鬼黑白無常龍虎豹!」  電視劇《遠大前程》再敘上海灘故事,20年代的上海灘,江湖風起雲湧,其中十三太保個個都是傳奇。  1921,軍閥割據、聲色犬馬,每個人都想上位,每個人都要求生。
  • 起名字 意指青出於藍,前程遠大的男孩女孩名字推薦
    我們給孩子起名字的時候總是會有對孩子的期望,而大多數的家長則希望孩子以後前程遠大,所以起名字也會選用有這種寓意的字,下面是意指青出於藍,前程遠大的男孩女孩名字推薦,希望大家喜歡哦!意指青出於藍,前程遠大的男孩女孩名字寶寶起名 寓意前程遠大的男寶寶女寶寶名字推薦【煜祺】
  • 《遠大前程》林依依為了報仇才願意嫁給張萬霖的
    電視劇《遠大前程》講述了本是蘇州的市井小民洪三元跟著母親為了躲債來到上海,初出茅廬的洪三元靠著自己的小聰明一步步登上上海灘頂峰,然後突然劇情180度大反轉,也許是陳思誠為了給丫丫一個美麗的道歉,劇中洪三元直接放棄得來不易的遠大前程,與自己的媳婦上演了私奔大戲,接著,在神仙村住了一年半載,過著只羨鴛鴦不羨仙的幸福生活,然後上演了媳婦被殺,生離死別的悽美故事,接著陳思誠投身革命
  • 寓意雄才大略、前程遠大的男孩名字推薦
    我們都知道名字對我們的重要性,所以起名字的時候也一定要慎重,而今天為大家帶來的是寓意雄才大略、前程遠大的男孩名字,推薦給大家,希望大家喜歡。雄才大略、前程遠大的男孩名字參考男孩起名字:雄才大略、前程遠大的男孩名字參考【志寧】
  • 男孩起名字:寓意前程遠大的男孩名字推薦
    前程遠大是對男孩很好的祝福了,而今天就為大家帶來了寓意前程遠大的男孩名字,推薦給各位家長,希望大家喜歡哦!男孩起名:帶寓意的男孩名字參考男孩起名:帶寓意的男孩名字參考德燦寓意男孩善良仁慈,品行端正,光明磊落,前程遠大
  • 遠大前程大結局是什麼意思 倉促結尾留多處伏筆
    在電視劇《遠大前程》大結局中,洪三元為了護送梁興義離開上海動員所有的人際關係,沈達、車夫餘力奎、胡奎等幾位結拜兄弟也因此送命,連洪三元的乾爹老乞丐楚天樞也因此毒發身亡。     雖然不少冠宏認為如此陣仗,犧牲這麼多人只為了護送一個梁興義實在是不值,但是也有網友認為,梁興義是《遠大前程》中希望的火種,為了保護梁興義離開,難免會有所犧牲,所以沒有值不值一說。
  • 寓指男孩青出於藍,前程遠大的名字,個個獨特又好聽!
    我們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是獨一無二的,起名字也是不希望重名太多,下面就為大家帶來了獨特新穎的男孩名字大全,寓指男孩青出於藍,前程遠大,一起來看看吧!寓指男孩青出於藍,前程遠大的名字,個寓指男孩青出於藍,前程遠大的名字,個個獨特又好聽!
  • 《遠大前程》比吃雞還好玩的遠大前程版密室逃脫開始了
    80,90的老伯,老阿姨們,防止近視少敲鍵盤,別再窩在家裡發育打怪升級坑隊友了,別再狂追著敵方吃雞了,拿出你們的最強大腦,咖咖邀你參加真人版密室逃亡,刺不刺激看了再說,歡迎大家來到真人版密室逃脫之遠大前程,密室逃脫的宗旨在於真實再現,娛樂之餘又能重新修復死機的大腦,參與者需要互幫互助逃脫密室
  • 遠大前程(分析) | 《經濟學人》精讀筆記
    原文刊登於《經濟學人》遠大前程(一) | 《經濟學人》精讀筆記遠大前程(二) | 《經濟學人》精讀筆記遠大前程(三) | 《經濟學人》精讀筆記遠大前程(四) | 《經濟學人》精讀筆記遠大前程(五) | 《經濟學人》精讀筆記遠大前程(六) | 《經濟學人》精讀筆記
  • 遠大前程一共有幾部 曝將分為浮生,亂世,碎夢三部曲
    電視劇《遠大前程》陳思誠曾經爆料一共有三部,而劉昊然飾演的霍震霄從番外篇《遠大前程·雙龍會》中登場,那麼《遠大前程》真的有三部嗎?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遠大前程》講述了一個關於「選擇」的故事,主演陳思誠飾演的小人物洪三元,孤膽闖蕩上海灘,在各界各派的勢力爭奪中,掀起了一場驚心動魄的革命浪潮,並在此過程中逐步成長為一代大亨。
  • 南徵北戰助陣遠大前程 唐探片尾曲入圍金馬獎
    10月20日,由陳思誠監製及主演的熱血傳奇大戲《遠大前程》新聞發布會在象山舉行,陳思誠、袁弘、佟麗婭等四十餘位實力演員霸氣亮相。時尚流行組合南徵北戰也來到現場助陣,他們曾為電影《唐人街探案》操刀創作並演唱了主題曲《薩瓦迪卡》,而本歌也入圍了今年金馬獎的「最佳原創電影歌曲」獎,此次是二度受邀與陳思誠合作,為電視劇《遠大前程》創作主題曲。
  • 《遠大前程》結局什麼意思?被罵爛尾,其實留下了眾多伏筆
    看不懂 《遠大前程》結局什麼意思?很多觀眾都表示不能理解。《遠大前程》結局什麼意思? 很多人看了結局後都說這部劇爛尾了,但真的是這樣嗎? 劇中實際上還埋下了不少伏筆,等待著大家去發現。第一個伏筆就是林依依的結局,不少人都認為林依依在掉下懸崖後就已經死了,其實不然,在洪三將死之際,徐世昭為勸說他,拿出「隨心所欲」作為禮物贈與他。
  • 2017中國164家獨角獸名單:在線教育「先行軍」滬江網校 開啟All in...
    2017中國164家獨角獸名單:在線教育「先行軍」滬江網校 開啟All in人工智慧之路  Echo Lee • 2018
  • 《遠大前程》洪三被逼婚,於父或安排後事!皮六割舌是因果循環?
    《遠大前程》中對于于杭興逼迫洪三和夢竹結婚的情節,很多人表示編劇腦袋進水了,一個在訂婚禮上拋棄過女兒的人,父親居然會主動讓他再娶?!一般父親不都讓這種人離自己女兒遠遠的嗎,編這種劇情實在難以理解,只能說是為了強行製造戲劇衝突。
  • 《遠大前程》林依依最後死了嗎 林依依哪一集死的
    電視劇遠大前程林依依哪一集死的?我們都知道林依依結局死了,和洪三元私奔之後,兩人過了一年的好日子,但是最後還是被人出賣墜崖而亡,當然也不排除她還沒有死。  遠大前程林依依哪一集死的?  在各方勢力和朋友的幫助下,洪三和依依終於逃出了上海,兩個人在一個小山村過起了神仙眷侶般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