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鴉柿與金彈子一樣,都屬於柿科樹種。老鴉柿皮色灰黑,小枝黑褐色,分枝點較低,有枝刺;葉小、墨綠形態優美;壽命長、耐半蔭、好養護、易收藏。從外觀來看,兩者都有奇形怪狀的坨坨樁。老鴉柿屬於落葉樹種,碳化差;金彈子屬於常綠半常綠樹種,碳化強。作為盆景素材,其實老鴉柿不必金彈子差。採挖老鴉柿下山樁多在春秋季節,夏季溫度太高,水分流失太多太快,不利於老鴉柿下山樁移栽。臨近冬季,有幾個盆友諮詢老鴉柿能否冬季採挖生樁。為此筆者總結了近幾年的老鴉柿做法,以供大家參考。
1、採挖老鴉柿生樁的最佳時間。一般來說,專業採樁人四季都可以採挖老鴉柿。這些人不分季節,在山上遇到就挖。他們的採挖手段、包裝材料齊全又豐富,成活率相當高。但一般盆友,冬季採挖有點難度。因為溫度太低,剛剛進入休眠期,有的養分還沒有回流到根部,距離復甦萌芽還早;採挖工具簡陋,手法生疏,根系不齊全;沒有合適的環境養樁。綜合這些因素,會降低老鴉柿的成活率。所以筆者建議,小雪大雪時不要採挖老鴉柿,可以在立春、春分之後採挖生樁。那時雖然有點早,但是做好保溼和通風透氣就行了。
2、採挖注意事項。採挖老鴉柿下山樁,要注意以下幾點:
①保護根系。山嶺地塊因為土少石頭多,不易採挖,所以採挖時要先從外圍查清主根走勢,看看有幾個主根橫走崖縫和淺土層,並確定剪截長度。此處注意,這個剪截長度不是以花盆大小為準,而是以能否成活為準。如主根長1.3米,距離主幹處的0.8米處有個側根,結合採挖難易程度,我們就從這個側根處剪截,保留更多的側根、鬚根容易成活。
②處理樁材。縮剪枝條要狠、要準、要穩、要對,能低不能高,剪口能斜不能平,能雙幹不要獨幹,能三幹不要雙幹,因為這類素材需要掛果觀賞。注意縮剪樁頭時,需要按照黃金分割的比例和主從次關係,分配多幹的中心幹和高度。
③剪口處理。枝條與根系剪口的皮層和木質部必須平滑,可用美工刀削平並封口。封口材料很多,錫紙、紅黴素軟膏、乳膠漆、黃泥漿癒合劑、保鮮膜都行。只是盆友們注意,剪口越大流失的水分和養分越多,這是因為切口處與切口上部有較大的壓力差(如同人的傷口),所以運輸中做好包裝,下山後儘快沙培,避免樹幹中的水分過快流失。
④沙培環境。如果是立春後沙培養坯,我們需要注意養坯育樁的環境。剛剛栽培的生樁,首先確保陰涼(遮陽)通風,不要急於套袋提升溫度、澆大水,類似原產地環境;其次是能纏膜就纏膜,尤其是沙土與纏膜的邊緣必須封閉,最少也要主幹纏膜1/2;最後是沙培7-10天後,逐漸提溫到15-18度左右,掛輸液袋補水,溫度低不需要輸液補水。沙培養坯要牢記4不:不要急於提升溫度,不宜施肥,不宜大水漫灌,不要忘記生根粉。
3、生根成活。有盆友問,老鴉柿下山樁多久可以成活,這個事情的確不好說。因為採挖時間、採挖地形、土團多少、根系保全、主幹修剪、保溼等若干因素都影響成活率。有少許毛細根的下山樁,只要地栽養護到位,5-6個月就能生長新根,來年春天生樁變為熟樁;無根樁要生根,快的需要一年,慢的需要一年半,而坨坨樁轉為熟樁要兩年時間。這就是說,少根無根的老鴉柿最好是沙培養坯,根系較為齊全的沙土地栽高培,小的老鴉柿下山樁可以直接上盆或者箱栽。以筆者個人看法,最好是冬末採挖,地栽沙培1-2年促生新根,第3年春天挖出來修剪根系,剪除影響上盆的過長根,調整栽植角度,然後繼續大肥大水地栽。此間可以提根兩次,結合樁頭走勢定幹、攀扎蓄枝,再有2年可以上盆了。
結束語:從觀賞掛果寒樹的角度來說,老鴉柿比金彈子強多了;從經濟方面來說,在市場上老鴉柿比金彈子便宜。盆友們可以購買樁形漂亮的老鴉柿,成活後買點老鴉柿專用肥,促旺嫁接金彈子。這樣做節省成本,還能擁有漂亮的老鴉柿和金彈子。
本文觀點,你怎麼看?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如您喜歡,請點擊文章的右上角關注筆者。
本文獨家原創,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百度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