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平
插圖|來自網絡
王穎今年32歲,大齡單身問題成了她們全家的煩惱。
父母為了找人給她介紹相親忙前忙後,她自己也在一場又一場的相親中來回奔波。
現在的王穎面對婚姻,只要求男方有婚房就好,至於彩禮已經沒有要求了,可是哪怕是這樣,王穎還是在一場場的相親中鎩羽而歸。
25歲時,王穎對婚姻的要求可沒這麼低。
01.
25歲時王穎的條件對比同齡女生並不出眾,長相一般、身材一般、家境一般。
雖然條件一般,但是25歲時的王穎身邊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出現一個追求者。
王穎覺得自己是有吸引力的,能得到男人的青睞那麼就完全可以在婚姻中提出要求,於是給自己定下了「彩禮少於20萬不嫁」的條件。
當時王穎還和同事關於男人和女人在婚姻中的責任發生過爭執。
王穎的同事覺得現代婚姻男女平等,男人和女人都是從各自的原生家庭裡出來組建一個小家,不是女人嫁到男方家裡,所以女人沒有必要在彩禮上提出過高的要求。
王穎完全不同意同事的說法,王穎認為現在男多女少,那麼肯定是有男人要「注定孤生」的,所以女人完全可以「挑選」男人。
況且婚後女人要經歷懷胎之苦分娩之險,男人必須在其它方面給女人補償,彩禮是一定要給的,要不然自己的父母養育女兒豈不是吃虧了?
抱著這樣的想法,王穎對婚姻的基本要求就是,女人一定要「上嫁」,如果男方各方面的條件不比自己優秀一個層級,那麼就是嫁虧了。
02.
王穎的同事後來沒過一兩年就結婚了,和男方條件相當,當時王穎心裡暗諷同事傻看不清楚當下的婚戀現實。
明明有人追,為什麼不挑一個更好的?
在生活中有不少女人和王穎有同樣的想法,覺得有人追自己,自己就有權利挑選男人,自己是婚戀中的優勢方,其實這是一種錯覺。
婚戀從來都是相互選擇的,男人在追女人之前就已經在心裡挑選過了,他追你的同時其實就已經完成了挑選。
28歲的時候,王穎身邊的追求者越來越少而且質量也越來越差,於是王穎決定主動出擊,為自己找一個符合要求的男朋友。
王穎的第一個目標是自己的同事阿樂,阿樂和王穎同齡長相帥氣家境也非常好,王穎覺得自己只要拋出橄欖枝,阿樂就一定會拜倒在自己的石榴裙下。
但現實給了王穎迎頭一擊,王穎根本不在阿樂的擇偶範圍之內,後來又陸陸續續的追了幾個優秀的同齡單身男人,但最後都是慘澹收場。
03.
30歲的時候王穎開始考慮現實,她想嫁的好但並不想單身一輩子,開始參加相親不再要求男人必須綜合優秀,但20萬的彩禮不能少,她覺得這是自己婚姻的底線。
抱著這樣的態度,在第一次相親中王穎遇到了林凱。
林凱的條件還算可以,31歲,雖然家境一般但是靠自己在二線城市首付買了房子,有車。
都是衝著結婚去的,兩人在相親中聊的都很現實並且彼此都大致符合對方對未來婚姻的要求。
在聊到結婚的問題時,王穎說出了自己對彩禮的要求。
林凱愣住看著王穎說:「怎麼感覺你不是來相親的,20萬的彩禮也太多了吧。」
失敗會讓人反思自己,但是擋在某一件事上第一次經歷失敗的時候,人總是習慣於找客觀原因。
第一次相親失敗,王穎沒有去想是不是自己20萬的彩禮要多了,而是覺得王凱太摳,太不重視自己,所以相親才會失敗。
04.
時間過得很快,一轉眼兩年過去,王穎32歲,經歷一次一次的相親失敗終於明白不是男人有眼不識金鑲玉,而是自己20萬的彩禮要求確實不合實際。
可是這個時候,32歲的王穎放棄對彩禮的執念,在相親中卻依然找不到願意娶自己的男人。
在婚戀中男人和女人婚姻阻力正好相反,男人在一開始的時候婚姻阻力最大,20多歲的男人什麼也沒有,很難得到女人的青睞。
而女人正好相反,20多歲的時候婚姻阻力最小,也最容易找到比自己條件好的男人,但隨著年齡的增大婚姻阻力越來越大。
而且在大齡婚姻中,優質大齡剩男的婚姻首選不是同齡的大齡剩女,這也讓大齡剩女更難嫁。
最後,女人對婚姻有要求是好事,畢竟婚姻關係著自己的下半輩子,但是要先看清自己的現實條件在合理的範圍內提出要求,不然只會給自己的婚姻「下絆子」。
--END--
作者簡介:張平,心理諮詢師,婚姻家庭諮詢師,知名情感自媒體。我有酒,你有故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