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8月28日電 近日,2020年「英才計劃」中期研討會暨專家諮詢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以線上和線下相結合方式在北京舉辦。
中國科協副主席、書記處書記孟慶海,北京大學原校長、英才計劃專家諮詢委員會主任王恩哥,復旦大學原校長、英才計劃專家諮詢委員會副主任楊玉良,中國科學院大學黨委書記、校長李樹深,浙江大學校長吳朝暉,中國科學院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院長武向平,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副校長楊金龍,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理工科教育處處長高東鋒等參加會議。會議由中國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主任辛兵主持。
「『英才計劃』在實施過程中必須遵循科技創新人才培養規律,要堅持一定的管理原則,才能保障項目行穩致遠。」王恩哥強調,「英才計劃」要遵循因材施教規律,堅持名師引領和非功利原則。堅持使命引領,綜合培養,推動學生全面發展。他表示,多年來,「英才計劃」在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合作培養創新人才方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下一步,要繼續完善這一模式,進一步發揮中學的作用,健全對導師和中學教師的激勵機制,進一步加強學生的追蹤和服務,進一步發揮著名科學家的重要作用,影響和帶動更多中學生喜歡科學、崇尚科學。
高東鋒表示,經過多年探索實踐,「英才計劃」已成為「拔尖計劃」選拔學生的重要渠道之一,為「拔尖計劃」源源不斷地輸送了後備力量,逐步探索了基礎教育階段開展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英才模式,成效不斷顯現。基礎學科是國家創新發展的源泉、先導和後盾,培養基礎學科拔尖人才是高等教育強國建設的重大戰略任務。下一步將不斷完善基礎學科拔尖學生的個性化培養機制、跟蹤評價機制、學段銜接機制,探索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規律,加快構建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基礎學科拔尖人才培養體系。
研討會上公布了2019年「英才計劃」優秀組織實施單位和優秀組織工作者,播放了2019年度「英才計劃」工作總結視頻。「英才計劃」物理學科導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呂廣宏,吉林大學教務處副處長王瑞,英才計劃上海管理辦公室主任富曄,四川大學附屬中學校長、黨總支書記米雲林分別作為導師、高校、英才計劃省級管理辦公室及中學代表作經驗分享。英才計劃全國管理辦公室總結了疫情期間各單位有序組織開展英才培養的典型經驗,對2020年下半年工作進行安排部署。與會21個實施省份代表圍繞2020年度學生評議方式、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的英才學生培養方式等議題進行討論發言。
王恩哥主持英才計劃專家諮詢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委員們圍繞推動「英才計劃」發展進行深入討論,提出要延長培養周期,促進交叉學科培養和線上線下相結合培養,進一步發揮中學作用,從低齡學生開始培養創新人才,推進創新人才培養立法等建議。委員會表示,將充分發揮專家智庫作用,進一步獻智獻策,調動自身資源,動員社會力量,讓更多熱心青少年科技創新人才培養的有志之士參與進來,給學生提供更多接觸科技前沿的機會。
據了解,中國科協和教育部自2013年開始共同組織實施中學生科技創新後備人才培養計劃(簡稱「英才計劃」),旨在選拔一批品學兼優、學有餘力的中學生走進大學,在自然科學基礎學科領域的著名科學家指導下參加科學研究、學術研討和科研實踐,使中學生感受名師魅力,體驗科研過程,激發科學興趣,提高創新能力,樹立科學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