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電影歷經百年發展,20世紀上半葉的香港電影主要是銷往廣東等沿海省份,當時的影響力,也無法和上海製作的電影相提並論。從1950年代開始,不少上海電影工作者轉往香港發展,從而開始帶動香港電影製作的興起,這其中最著名的代表就是邵逸夫。
1960~1970年代,東南亞經濟開始騰飛,這其中自然包括香港,經濟大環境的利好,從而帶動了香港娛樂產業的興旺。邵氏和電懋是當時香港倆家最大的電影公司,在電影市場的爭霸也讓影壇內外熱鬧非凡。電懋公司因為老闆陸運濤的飛機失事而遭遇重創,邵氏電影似乎要一統江湖。
但是,邵氏電影並沒有長久的一家獨大,李小龍、許冠文、成龍、周潤發、嘉禾公司、新藝城等明星和新公司的出現,讓香江影壇再起風雲。徐克、許鞍華等新人導演更是在1970年代後期開始揚名立萬,直至1980年代,香港電影開始進入輝煌時期。
在1980~1990年代,湧現了劉德華、梁朝偉、周星馳、李連杰、張學友、葉童、關之琳、張曼玉、劉嘉玲等一大批新星,他們中的許多人直到今天還是香港電影的中流砥柱。
不可否認,香港電影已經完全沒有1980年代的輝煌了,相比之下,甚至已經黯淡了。但是,香港電影的製作基礎仍在,香港電影製作的風格和意識仍然可以引領潮流。
今天,讓我們回溯過去,一同來重溫那些香港電影中的經典臺詞,《英雄本色》《倩女幽魂》《大話西遊》《無間道》……本文選取了1980年代至今的眾多經典電影,這其中,總有一句臺詞可能會戳中你。
那就開始吧——
《無雙》 畫家說:「一百萬人裡,只有一個主角。只看到黑與白的人,註定只能是失敗者。」 賊膽包天的畫家總是語出驚人,對人生,他看得很透,說話一針見血,仿佛是一個哲學家。
《追龍》 伍世豪:「生我不能掌握,死我也不能掌握,但生與死之間的路,我可以自己選擇。」 伍世豪不想被警方控制,想要自己掌握命運,但是,他作惡太多,他的命運早就已經是脫韁野馬了。
《一念無明》 黃大海:「我不是希望你們幫他,只是希望你們不要落井下石。」 黃大海一直在保護自己的兒子,但是他兒子身患精神疾病,周圍的人無法正常和他相處,情況越來越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