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一龍#
電影《育嬰室》,2016年10月上映的一部老片子。
不可否認,我的確是因為朱一龍才想要去看這部電影。
不必否認,我是個膽小的人,我也是個好奇心挺重的人,所以曾經因好奇看了恐怖片後,嚇得兩個月不敢一個人洗澡。
但,還是想看。
人就是這樣矛盾。
言歸正傳。
對於這部電影,私以為,劃入倫理片的範疇也許更合適。
作為恐怖片,人們往往會更重視恐怖場景、恐怖效果這些外在,而下意識地忽略了對電影本身內容的理解和感悟。
在我看來,電影想表達的是對人性的拷問而非恐怖,或者說,真正恐怖的是人性。
淮右之軍的故事,是這個稱為「臨溏」的小鎮代代相傳的傳說,他更像一個楔子、一根深埋於皮肉之下的小刺,看不見摸不到,卻總是會痛。
男主人公蒙少暉,傳說為淮右之軍的後裔,本身便帶上了某種「原罪」,而他本人更是有著精神心理上的不健康,纖細敏感神經質,需要按時服藥來抑制幻覺和夢遊。
他沒有小時候的記憶,沒有9歲之前的全部記憶,這讓他常常在正常和病態之間來回遊走,他痛苦於是更加的敏感,他想要擺脫痛苦想要找回記憶,也許是怕哪天他真的自殺在自己的幻覺裡,永遠無法知道為什麼。
於是,他選擇回到小鎮找回缺失的記憶,然而每一個人似乎都在隱瞞著什麼,每一個人似乎都不想看到他回來,哪怕是那個本應最支持他的愛人。
一步一步打開老宅,一步一步探索著真相,蒙少暉骨子裡的執拗在這時起到重要作用,記憶一點點找回,真相一層層揭開。
原來人心真的是自私的,前一分鐘還在感謝著對方的救命之恩,下一分鐘就可以毫無顧忌地要對方在兩個親生骨肉間做出活命的選擇,悲劇也就成了必然。
這裡忽然想到了郭叔的妻子,似乎從蒙少暉出現在他們眼前開始,她就一直對其表現出一種很明顯的敵意,或許她也是真相的知情者,她不一定知道全部,但肯定知道她丈夫如何被救又是如何自私地逼迫一個絕望的母親做出選擇,但她在蒙少暉面前的表現沒有絲毫的愧疚,在我看來,這位郭嫂就是人性本惡的體現。
如果電影到這裡結束,那不過是一部平淡的故事片,但字幕旁的那幅連環漫畫,讓真正的的真相揭示人前。在這,要慶幸一下,我沒有跳過字幕,也沒有漏掉那些畫。
原來,母親選擇的是妹妹放棄的是哥哥,而哥哥能在洪水中活下來,只是因為幸運地在母親回來之前被其它人救下。人性邪惡的一面再度展現了他的威力,哥哥在母親尖利瘋狂的叫喊中,將襁褓裡的妹妹拋入滔滔洪水。
原來,他不僅有原罪,也同樣有身罪。
回頭想想,當蒙少暉獨自留在育嬰室,積水緩緩沒頂時,他在窒息中看到的畫面:母親、妹妹、自己,手拉著手相視而笑。
如果就這樣結局,也許一切會真的結束。
但他被救下了,被那個記憶裡,同樣在當年救下他的女孩拉了回來。
他相信了,相信了所有人告訴他的真相,他決定放下,放下過往,回歸生活。
然而,那些不是真實,片尾,重新封印的育嬰室裡迴蕩的笑聲,也許就是在向所有人宣告,新的輪迴,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