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連遭白血病 高安一家庭頑強抗爭
母親劉春秀一直在醫院陪著簡繪平 本報記者劉斐攝
12月29日早晨,陽光斜斜地從病房窗臺灑進來,12歲的簡繪平躺在床上擺弄著魔方,不到兩分鐘他就能將一個完全打亂的魔方復原。母親劉春秀坐在他身旁削著蘋果,眼裡一直噙著淚,她害怕因為白血病失去第二個「調皮好動」的兒子。
兄弟先後患上白血病
在省人民醫院住院部血液科的4號病床邊,劉春秀向記者講述了6月底小兒子被確診的經過。「當時是放暑假不久,他老是抱怨說頭髮暈,腿也沒勁,高安市中醫院的醫生說是血液可能有些問題。」頭暈、腿走路沒力氣,臉色也很差,這些症狀讓劉春秀想起了大兒子簡志剛的病,讓她惶恐不已。
1998年,劉春秀6歲的大兒子簡志剛,被診斷為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那時就拿著親戚朋友東拼西湊的一點錢帶著孩子到省兒童醫院治療,後來到了晚期醫生說沒辦法治了就帶回了家。」
「和他哥哥發病時的症狀差不多,心裡非常害怕。」劉春秀說,今年6月29日,也就是住進省人民醫院的第二天就確診,和去世的哥哥簡志剛一樣,簡繪平患上了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自簡繪平入院後,劉春秀就一起住進了病房,吃飯、聊天、打針、化療…不管白天和黑夜,一刻不離地陪在兒子身邊。劉春秀向記者講述時一直很平靜,眼角一直噙著淚水,終究還是沒忍住,哭出聲來。
姐姐發出「生命求助信」
「這幾天有不少愛心人士和媒體看到姐姐發的『生命求助』信後紛紛來幫助我們,捐款已經有兩三萬元了。」劉春秀所說的「生命求助信」是姐姐簡志琴在12月中旬在個人QQ空間寫的一個日誌。
「如果不是迫不得已,自己不想去寫這麼一封信,實在沒有勇氣去直面這樣的痛苦。」在井岡山大學學醫的姐姐簡志琴沉了沉氣說道,「弟弟第一次做骨穿、腰穿的時候疼得大叫,說像千萬隻螞蟻在咬自己。到現在卻不哭不鬧,只是把手指頭緊緊咬在嘴裡。做完後還強忍著對著我們笑。」
在姐姐簡志琴眼裡,患重病的弟弟成了自己的精神支柱。「為了弟弟選擇來南昌實習,不忙的時候還可以幫媽媽分擔一些壓力。只要看到弟弟笑,心裡就特別高興。」
姐姐將進行骨髓移植配型
治病,繞來繞去無法迴避的是巨額的醫療費。據省人民醫院血液科主任醫師陳紅波介紹,自確診後至今,簡繪平已經化療5次,每次需要1到2萬元,前期費用已納入到江西省兒童兩病(白血病和先天性心臟病)免費救助範圍。「但如果要骨髓移植的話,恐怕錢就要捉襟見肘了。」
事實上,媽媽劉春秀也想到了這一點。「愛心人士的錢也是辛辛苦苦賺來的,我們受之有愧。骨髓移植手術,再加上術後的護理費用高達幾十萬元,家裡實在是承擔不起。」
為了籌集醫藥費,爸爸簡小衛很少來看他,只能強打精神每天在高安市找活幹。「姐姐近期會進行骨髓移植配型。掙一分是一分,我就在家掙錢。」
中午時分,陽光打在倚在窗邊的簡繪平臉上。因為用藥,他比以往胖了不少。「你哪裡不舒服啊,小夥子。」記者問。「我知道我得了什麼病,無論未來如何我都不怕。」這個12歲男孩的大聲回答蕩漾在病房裡。(劉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