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當地時間9日,蓬佩奧宣布取消美臺「官方交往」限制。消息傳到臺灣之後,「臺獨」勢力一片狂歡與叫囂,甚至揚言推動蔡英文「訪美」和建立「臺美正式外交」。蔡英文敢這樣做嗎?
先來看看「臺獨」人士的囂張醜態。
民進黨「一邊一國連線」派系「立委」王定宇稱,蓬佩奧這個舉動,解開幾十年來的「臺灣隱形枷鎖」。
「正國會」成員陳亭妃叫囂,希望未來蔡英文有機會可以到美國「正式訪問」。
「正國會」掌門人、臺「立法機構」負責人遊錫堃則狂言,期盼臺美夥伴關係「能夠持續深化至正常化,直到建立臺美正式『外交關係』。」
甚至連國民黨竟然也表示,期盼「除了象徵性的動作,也能有更多具體、實質、持續的雙邊關係提升」,還認為「親美是多數臺灣民眾的意見」。
民進黨當局幾乎是「三叩九拜」。臺「駐美代表處」回應說,這充分反映臺美關係之強勁與深度,誠摯表示歡迎,「除向國務院表達感謝,期待臺美夥伴關係在可見之未來持續強化與成長。」蔡辦發言人張惇涵日表示,這項聲明充分反應臺美堅實的夥伴關係;但他同時強調,「以謹慎負責的態度維持對外關係的平衡」。臺媒還引用「府方」匿名高層人士話說,「會冷靜面對國際局勢」。
關於美臺交往,由於美方在中美《建交公報》中曾經明確承諾不與臺灣進行官方往來,因此,長期以來,美臺官方交往有很多規範性文件。比如,1990年代美國有一個所謂「臺灣指導方針」,這相當於美國國務院關於「美臺交往」的一個內部備忘錄,其中對美臺官員的會面地點、稱呼、信件往來、到臺灣旅行以及接受贈禮等都有極為詳細的規範。
最具有代表性的文件是1994年柯林頓政府制定的「對臺政策調整」。這份文件具體規定,臺灣地區正副領導人、正副「閣揆」,以及臺灣外事部門負責人、防務部門負責人,嚴禁進入華府和白宮;同樣,美國正副總統、國務卿、外交部長、國防部長也不準訪問臺灣。
如今,美國取消美臺官方交往限制,意味著這些規範都無效力了。那蔡英文敢訪問美國嗎?其實,
從蔡當局有關「謹慎負責」、「冷靜面對」等用詞看,蔡英文未必如表面上那樣高興,因為這樣的「外交風暴」若持續,兩岸局勢會不會兵戎相見真的很難說。
對於美國取消美臺官方交往限制,蔡英文現在其實內心有「三怕」,極為窘境:一是不敢拒絕川普政府,只能說歡迎;又怕得罪即將上臺的拜登政府;更怕因此引發大陸武統。所以蔡英文心裏面現在是七上八下,嚇得半死,焦頭爛額,怎麼可能聽「臺獨」勢力未來去訪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