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從1952年,我國的高考制度已經實行了這麼多年經過了這麼多年的改革和發展,依然有很多同學覺得中國的高考制度是極其的不完善的,經常會羨慕別的國家的所謂素質教育、全面發展的高考制度,會羨慕歐美那些發達國家所謂完善的高考制度。甚至有同學會萌發出一種「天生我材必有用」的「盲目自信」,會覺得高考其實對我們人生的一種壓迫,極其的不利於學生的高素質發展。有許多考生更是叫苦不迭,甚至覺得放棄高考能迎來人生的一大轉折,放棄高考似乎更有出路?那麼今天老師就來和大家聊一聊,韓國的高考。
高考壓力之大。「對於一個韓國韓國學生來說,一天睡4個小時的考生不一定會當選,但是一天睡5個小時的考生,一定會落榜。」這是韓國學生中一直流傳的四當五落的說法。在韓國相當於中國高考的文化考試的是韓國的大學修業能力考試,是一天考5科。所有你參加高考的考生要帶著便當去奔赴這個決定命運的考場。
高考當天全民戒備,股市順延一個小時開盤。連政府都會推遲一個小時上班,考場附近實行全面的交通管制和交通封鎖,警察也全面戒備,保證全國60萬考生準時趕赴考場。在韓國特有的應援文化會出現大批的低年級學弟學妹們拉著金榜題名的橫幅,敲鑼打鼓,張燈結彩,高喊口號,甚至向學長學姐下跪磕頭,希望他們能夠考取一個好成績。這些讓中國考生都聞風喪膽的誇張價值價值觀,全部指向了一個殘酷的現實,就是在韓國一考能定終生。
高考競爭之殘酷。尤其對於韓國考生來說,韓國的高考早已經不是學生和學生的較量,而是家庭階級和社會的交兩年,窮學生被遠遠地甩在了起跑線上。尤其是韓國20世紀90年代引入的所謂的「高中綜合生活記錄本」,中國學生總是叫囂素質教育減輕應試負擔,不以學分數為準,而韓國政府實行這一制度的初衷,其實也是為了減輕應試教育的負擔,全面推行素質教育。
可是他們就忽略了一點,一切不以試卷分數為標準的考核,都能夠被金錢所左右。在中國我們經常詬病當代中國的教育資源分配的不均衡,更好的家庭,往往能提供更加優勢的教育資源,老師並不反駁這種說法,因為確實如果家長的經濟條件相對較好的話,確實能夠給學生請到更好的複習老師上更好的輔導班,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參加中國高考的同學寒門不可能出貴子。但是在韓國所謂高中生活記錄本,只不過是階級與階級的對抗,是有錢的家庭,花錢為孩子堆出來的所謂生活經歷,只要家長砸足夠的錢進去,哪怕孩子不上心不努力,學校的老師們也會主動安排豐富的課外活動,幫助孩子們一項一項地填滿生活記錄本,讓孩子們的生活記錄本看起來更加的奪目和出色,在韓國社會所謂的機會平等只不過是一句空話罷了。
高考階級之碾壓。但為什麼老師會用可笑來評價這場所謂的韓國文化高考呢,因為在韓國最讓人感覺到殘酷和可怕的並不是文化高考。文化高考,因為其嚴格的管理制度,只要努力,我們總會能取得好成績,但是老師在前面也說了,所有不以試卷分數為標準的考試,都能有空子可鑽,都會被金錢所左右。當孩子們經歷了數載的努力,好不容易經過了這場殘酷的高考,迎來他們的將會是最殘酷的面試進入大學的面試是更加殘酷的,因為韓國是一個由財閥集團高度控制的國家,只要考生家長足夠有權有勢,總能弄到相關的面試題目在面試的過程中給予寒門子弟最根本的碾壓。
2005,韓國正式被列為發達國家。成為繼日本和新加坡之後的第三個亞洲發達國家。但是,在這個發達國家裡,並不健全攻破的高考制度讓寒門再難出貴子,所謂的攻破,也不過是一句空話。好了,今天的高考獵奇解講到這裡,同學家長們還想聽老師講哪個國家的高考制度呢?歡迎評論區留言哦。
長按點讚,一鍵三連,助力我C位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