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寧——踐行清華人「自強不息,頑強拼搏」的特質

2021-02-06 清華體育

尊敬的各位來賓,親愛的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清華經管學院2014級學生、校男籃子籃球隊的王子寧,很榮幸能作為本科生代表在這裡發言。

       60年前,蔣南翔校長提出了「爭取至少為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的號召,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清華人,這句有力的號召,也成為清華重視體育,崇尚體育的一個標誌。作為一名清華體育人,在踏入校園那一刻,我就已感受到肩上承擔的歷史使命。

       三年前,我以體育特長生的身份被清華錄取,從山東來到北京。那時,我還沉浸在錄取的喜悅之中,為自己以往的成績感到沾沾自喜,然而入學後我著實被潑了一盆冷水。

       當我面對成百上千名學業的佼佼者,以及全國最具天賦的學生運動員的時候,我發現自己曾經引以為傲的學習成績和運動成績都被碾壓。我曾經是高中球隊的核心,但是,在大學,甚至得不到比賽報名的機會,只能在觀眾席為球隊錄像。那時我感受到了深深的挫敗感。

        那段時間裡,我想過放棄籃球,想過去專心學習,全身心投入清華的文化教育。後來老師的一句話驚醒了我。他說,你的學習的確不錯,但是在清華卻並不顯眼,為什麼要在你天賦弱一些的地方與別人競爭,而不是將你體育的天賦完全激發出來呢?「自強不息,頑強拼搏」不正是清華體育精神的核心所在嗎?

       在那之後,我徹底打消了放棄的念頭,並且確立了一個個階段性目標,制定了細緻嚴謹的計劃,每天嚴格按照時間表執行,通過自律與努力彌補自身存在的不足。在日復一日的堅持中,我終於實現了自我突破,在隊內發揮自己應有的作用。

       「自強不息」的清華人默默踐行著「行勝於言」的準則,「頑強拼搏」的特質,在團隊中更為閃耀。令我印象十分深刻的是在準備CUBA,也就是全國大學生籃球聯賽的過程中,清華男籃全體付出的努力。那一次,我們捧回了清華男籃隊史第一座CUBA總冠軍獎盃。但我們知道,這個獎盃不是幸運的垂青,它的背後是所有人不懈的堅持和拼搏的汗水。

       春節前,別的同學拉著行李箱走在清華園裡,準備回家與家人團聚時,我們仍然守在學校。每天凌晨六點,天還沒亮就站在了西操的跑道上,之後頂著寒風跑完3200米,再到西體投籃200次。那時,一天8小時的高強度訓練,挑戰著我們的極限。當遇到疲勞,倦怠,傷病等種種問題的時候,誰又不想休息呢,接近春節,誰又不想跟家人團聚呢。但是我們身為運動員明白,想在場上贏別人,先在場下虐自己。

       去年暑假,為了適應四強賽廈門的炎熱天氣,我們提前一個月就不允許在訓練中喝水了。六月的北京正是炎熱的時候,西區體育館溫度可高達40度。每次訓練完自己都像個水人,從衣服到襪子,到鞋子,全部都溼透了。大量出汗,極度的口渴感,讓我訓練完恨不得把整個荷塘的水都喝光。

       不管怎麼樣,我們堅持下來了,收穫了總冠軍獎盃,這是團隊的榮耀;而對我而言,它也有重要的意義:我作為球隊主力,證明了自己,證明了初心不忘,必有迴響。

       在今年,通過層層篩選與激烈的競爭,我有幸成為清華歷史上第一位獲得特等獎學金的A類代表隊隊員。在這背後,有著良師益友始終不變的支持與鼓勵,也有我三年如一日的堅持。高強度訓練後,我還要強迫自己坐到圖書館,克服疲勞,打起精神再去學習專業知識。正是這樣痛並快樂著的充實生活,讓我取得了如此大的進步,最終能夠充滿自信地站在這樣的講臺上。我希望改變人們對體育特長生「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刻板印象,別人能做到的,我們也能做得很好。

        這一路,我要感謝清華的平臺,感謝老師和教練無私的奉獻,感謝身邊那些支持我的人,因為你們,我毫無畏懼。

       最後借用邱勇校長的話:「每位清華學子都有自己成長的軌跡,都有著烙上清華印記的生命篇章。」

       我願成為肩負使命,追求卓越的千萬個清華學子中的一員。在未來的路上繼續前行。讓「為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的號召,在我們青年學子身上得以發揚光大。

       謝謝大家。

相關焦點

  • 自強不息 厚德載物——清華大學校訓
    「自強不息」和「厚德載物」出自《周易》中的卦辭:「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天(即自然)的運動剛強勁健,相應於此,君子應剛毅堅卓,憤發圖強;大地的氣勢厚實和順,君子應增厚美德,容載萬物。古代中國人認為天地最大,它包容萬物。
  • 中國國家博物館授權《自強不息·中國牛》玉璽問世
    1949年,是農曆的一個牛年,偉大的中國成立了,無數的炎黃子孫又一次的傲然而又頑強的站了起來。時至今日,人們付出了無數的汗水和努力,終於在經濟,科技,文化,藝術等各方各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2018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中國國家博物館以此為契機,首次授權發行象徵改革開放中國拼搏精神的玉雕主題作品——自強不息中國牛。四十年的滄桑巨變,給中國人民的生活帶來巨大的變化,中國人正經歷著的,和曾經發生的,都是這個國家記憶的一個片段。「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自強不息,正是泱泱中華文明的精髓所在。
  • 清華校訓丨「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背後
    著名哲學家張岱年先生認為「自強不息,厚德載物」高度概括了中華文化的基本精神,指出:「『自強不息』就是永遠努力向前,絕不停止,這句話表現了中華民族奮鬥拼搏的精神。在政治生活方面,對外來侵略決不屈服,對不良勢力決不妥協;在個人生活方面強調人格獨立,志不可奪。『厚德載物』就是要有博大的胸懷,兼容並包。在中國,儒、道、釋三家彼此相容,這種現象只有中國才有。
  • 雙胞胎兄弟王子安、王子寧同上清華
    記者了解到,王子安、王子寧出生於2002年,高中都就讀於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連高考分數都很相近,又雙雙選擇了清華大學計算機類,再次成為同學。「我們無疑正處在一個信息化的時代,選擇專業時肯定對個人未來的發展進行了充分考慮,但更重要的是,面對日益複雜的國際局勢,中國在很多技術領域都受到外國的制約乃至制裁……」在專業選擇的考慮上,兄弟倆表示,他們想通過專業學習,為國家多做一些事情。
  • 頑強拼搏,活出生命的精彩!校長從六個方面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
    12月21日下午,華亭市皇甫學校以「頑強拼搏,活出生命的精彩」為題,為四至九年級開展了一次生命教育主題道德講堂,講堂由學校校長張發賢主講,3900餘名師生通過校園錄播系統認真聆聽了講座。講堂主要圍繞「生命來之不易」「生命有接續」「我們要敬畏生命」「我們要珍視生命」「發掘生命的力量」和「頑強拼搏,活出生命的精彩」六個方面的內容而展開,通過生命的進化史以及列舉享譽世界的中國傳統文化,告訴同學們生命的真諦。
  • 惠州千名學生參加體育夏令營 培養頑強拼搏的體育精神
    惠州市中小學生體育夏令營活動是我市踐行體育惠民的品牌體育活動,從2008年開始連續開展,每年為近千名中小學生傳授體育技能,引導全市廣大中小學生走向操場、走進大自然,積極參加體育鍛鍊,通過體育比賽,培養和激發了中小學生積極向上、團結奮鬥、頑強拼搏的體育精神,發揮體育運動對未成年人的積極教育作用。
  • 教招考點之教育方案設計(頑強拼搏,民族韌性)
    二、活動設計女排精神是中國女子排球隊頑強戰鬥、勇敢拼搏精神的總概括。她們在世界排球賽中,五次蟬聯世界冠軍,為國爭光,為人民建功。這種精神,給予中國人民巨大的鼓舞,不僅成為體育領域的品牌意志,更被強烈地升華為民族面貌的代名詞,演化成指代社會文化的一種符號。
  • 寒門少年713分被清華錄取:只有自強不息,才能絕地反擊
    作者 | 小渝01民國時期,在清華大學任教的梁啓超引用了《易經》上的「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等話語來激勵清華學子,而此後這句話便被清華人當成了校訓。 有人說「自強不息」並不僅僅是清華的校訓,在每一個清華人或者即將踏入清華的學生心中,它早已成為了一種銘心的存在。 高考季結束之後的一個月,清華大學的一紙捷報,輾轉2300多公裡,抵達雲南省曲靖市阿都鄉的貧困考生林萬東手中。
  • 青浦一中舉行「心懷感恩 自強不息」 獎學金頒發儀式
    青浦一中舉行「心懷感恩 自強不息」 獎學金頒發儀式時間:2017/3/14 15:03:03 來源:青浦一中        選稿:陳樂 2017年1月18日上午,10多位位品學兼優的特困學生來到學校召開「心懷感恩  自強不息」獎學金頒發儀式暨迎新座談會。雖然這些學生身處逆境,但他們能以積極的心態迎戰不幸,頑強拼搏,在學業上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 清華大學校訓的故事:「自強不息 厚德載物」
    他欣賞清華學堂章程所述的「以培植全材、增進國力為宗旨」,「以進德修業,自強不息為教育之方針」。1914年11月他到清華演講,以《周易》的兩個象辭「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乾卦),「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坤卦)激勵學子,指出:君子自勵猶如天體之運行剛健不息,不得一曝十寒,不應見利而進,知難而退,而應重自勝擯私慾尚果毅,不屈不撓,見義勇為,不避艱險,自強不息;同時,君子應如大地的氣勢厚實和順,容載萬物,責己嚴,責人輕,以博大之襟懷,吸收新文明,改良我社會,促進我政治,以寬厚的道德,擔負起歷史重任
  • 清華校園裡刻寫最多的校訓石碑——「自強不息,厚德載物」
    它們寄託著清華人最真摯的情懷,見證著清華園的變遷與發展,更象徵著清華人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精神,在天地間浩然長存。即將踏入清華園子的同學們,可以在這個暑期,跟隨小編一起來看看歷史中的清華園。清華風物之校訓在清華校園裡,刻寫最多的石碑就是校訓了。
  • 自強不息奮勇前行,努力拼搏精彩人生。
    自強身在凡家志高遠,自強不息奮勇前。自強不息,志向遠大。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殘酷的現實會打擊我們,給我們造成傷害,卻也阻擋不了我們的理想和追求,努力拼搏、奮勇前行,高歌一曲,大步向前,繼續追求前方的美好!祝所有努力生活的正常人開心快樂!
  • 從《無問西東》到清華校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他引用《周易》中兩句卦辭:「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激勵清華人發奮圖強,做社會的中流砥柱。自此之後,清華學校便將「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八個字寫進了校規,2017年,又把它鑄到了校徽上,成為師生共同遵守的校訓。
  • 《奪冠》:頑強拼搏、不畏艱辛,這就是女排精神!
    影片講述了中國女排從1981年首奪世界冠軍到2016年里約奧運會生死攸關的中巴大戰,詮釋了幾代女排人歷經浮沉卻始終不屈不撓、不斷拼搏的傳奇經歷。 3、作為女排精神,那是民族精神的一部分,已經深深紮根於中國人的骨髓中,我們是頑強拼搏,不怕犧牲,勇於奮鬥的偉大中華民族。
  • 人民日報評論員:頑強拼搏,鼓起奮鬥精氣神 ——以女排精神激蕩中國...
    新華社北京8月29日電  人民日報8月30日評論員文章:頑強拼搏,鼓起奮鬥精氣神  ——以女排精神激蕩中國力量之二  「我們不以勝負論英雄,同時英雄就要敢於爭先回望歷史,從35年前的第一個世界盃冠軍,到之後振奮人心的「五連冠」,再到裡約奧運會這枚奮力拼下的金牌,中國女排正是靠著那麼一股不服輸的拼勁、打不垮的韌勁,不畏強手,一分一分咬牙頂,一球一球頑強拼,用血性書寫下光榮。  女排是一個符號。
  • 拼搏是信念,是理解,是責任,讓我們努力去拼搏
    一個人要想獲得幸福感,就要努力去拼搏,用自己的雙手去創造幸福。古人語,「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達·文西說,「勤勞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勞一生,可得幸福長眠。」董仲舒說,「事在勉強而矣,勉強求學則見聞廣而智力明,勉強修養,則德日起而大有功。」可見古今中外的學者都對拼搏的重要性深有感觸。
  • 鑄就堅韌和頑強,拼搏高中新徵程
    新安二高肇始於元世祖至元30年(公元1293年),走過明清,穿過民國,進入新中國後,歷經改組、分合,始終薪火相傳,爬坡越坎,頑強拼搏我相信,在今後三年乃至更漫長的人生歲月裡,新安二高的風景,一定會因你們的存在而更加美麗;新安二高的未來,也一定會因你們的拼搏而更加精彩。
  • 日扛兩百袋沙子的清華大學生,詮釋著什麼是自強不息的精神
    她是五歲的時候患脊髓血管瘤,身體高位截癱,她克服因殘疾而帶來的種種困難,學習醫學知識,從八十年代初開始進行文學創作,經過頑強努力,成功出版了小說《輪椅上的夢》,張海迪現任中國殘聯主席。張海迪正是以這種自強不息的精神,讓坐在輪椅中的自己再一次的「重新站起」。
  • 踐行「兩路」精神 凝聚時代偉力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學習和弘揚「兩路」精神,應深刻領會和把握「兩路」精神的時代內涵,把「兩路」精神踐行好、發揚好,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提供堅實的思想基礎和不竭的精神動力。一在革命、建設、改革的偉大徵程中,中國共產黨積極倡導和踐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毛澤東曾明確提出:「我贊成這樣的口號,叫作『一不怕苦,二不怕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