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16日,西部半決賽G7第四節2:24秒,賈馬爾穆雷憑藉一記後撤飄逸三分將分差擴大到18分,本輪系列賽就此提前宣告結束。僅不到半月的時間,洛杉磯快船隊出乎意料地止步於西部半決賽。可如果我們冷靜下來仔細回顧,這樣的結局是否早有預兆?
時間回到9月4日,洛杉磯快船隊兵不血刃,在第一場狂勝丹佛掘金隊23分,一時間,媒體、名宿、球迷紛紛表示祝賀,首戰告捷,快船的更衣室內一片祥和,在人們心裡,或許這輪系列賽已經提前結束了。
當半決賽比分來到3-1時,裡弗斯去觀看了湖人的比賽視頻。劇本自此發生巨變,接下來的兩場比賽掘金隊連續爆冷,硬生生將系列賽拉入搶七。第六場比賽失利後,哈雷爾在球員通道裡吹起了口哨。在之後的採訪中喬治說道:「我們尊重掘金,他們打到現在是有原因的,但我們依然掌握主動權」。字裡行間依舊充斥著不屑,聽起來這兩場失利不過是偶然。
G7的慘敗讓我想到一個成語——「驕兵必敗」,但也絕非僅此而已。
賽季初,洛杉磯快船隊來勢洶洶,倫納德和保羅喬治的加入讓這支球隊如虎添翼,同時他們也擁有這個聯盟最強的板凳深度,洛杉磯的兩支球隊一躍成為了聯盟最炙手可熱的豪強。在賽季初短暫的磨合之後,快船隊不負眾望,經常能夠打出一波連勝。常規賽戰績最後定格在49勝23負,位列西部第二。但有時候說不上來,就是有種預感,這支雄壯之師總是讓人覺得差點意思————直到季後賽來臨。
就在人們堅定地相信他們馬上要大幹一場的時候,各方面問題終於隨之浮出水面————
①球員方面:雙核因打法相似,始終沒能很好的兼容,作為巨星球員,這在一定程度上絕對是會影響其他球員的參戰效率的;關鍵球員的隱身(喬治時常在關鍵時刻變成軟腳蝦,倫納德的表現證實了他在進攻端並不具備摧枯拉朽的收割能力,路威由於持球次數的減少,時常在進攻端中找不到節奏。)在風雲莫測的季後賽場上,無異於給對手留下了迎頭痛擊的機會(事實證明,穆雷的爆發讓他們付出了代價);球隊中甚至沒有一名可以拿得出手的組織球員去幫助串聯球隊的進攻(兩輪比賽的對手陣中均擁有指揮官球員:東契奇/約基奇)。
②教練方面:裡弗斯在執教能力上幾乎乏善可陳,戰術布置過於簡單,並且過度依賴核心球員的持球單打(這裡面也包括路威);在調兵遣將上遊移不定(整個賽季始終沒有在雙核和路威、哈雷爾之間找到平衡點);在球隊3-1大比分領先的情況下,被掘金連贏三場,應變能力是有多不堪,身為主帥是不是要深刻檢討一下。(PS:裡弗斯作為主教練率領的14次搶七大戰中,8次以失敗告終。並且多次在手握賽點或3-1領先的情況下被對手完成驚天大逆轉,也真是一把辛酸淚啊。)
③潛在的更衣室矛盾,球員之間的貌合神離:雙核的到來,使得上賽季還是絕對主力的路威和哈雷爾的出場時間被迫大量壓縮,可以肯定這二人一定極其不爽(G6賽後哈雷爾的口哨就是很好的佐證),而這支球隊自始至終也沒有一個合格的更衣室領袖(倫納德溫吞水的性格註定不可能成為領袖)。凝聚力是一支球隊的精神支柱。若無凝聚力,何談爭冠。
④心態問題:媒體的過度吹捧和強大的紙面陣容,必定會讓快船出現盲目自信的心態。要知道在季後賽的舞臺上,輕視對手的結果就是付出慘痛代價(例如11年總決賽的熱火)。掘金在G5G6連續逆轉兩場的結果,讓快船隊無所適從。G7中雙核的表現就像是丟了魂,全場兩人共計38投10中,僅砍下24分。】
這一系列的問題不斷地蠶食著球員們的耐心和熱情,果不其然,他們在季後賽中的表現差強人意,最終半決賽兵敗如山倒,被掘金釘在了恥辱柱上。要知道這可是一支志在奪冠的球隊,他們自始至終也並沒有找到真正合適的應對策略,亦或是儘可能積極地消化掉這些問題,然後努力打出他們自己該有的比賽節奏和侵略性。
從眾星捧月到眾矢之的僅一瞬之間,其實洛杉磯快船隊依舊是下賽季的奪冠大熱門,但距離那座奧布萊恩獎盃,他們的確還有好長的一段路程。
前路坎坷,請謹慎慢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