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萬斤摘下來堆成山,樹上還掛著9萬斤,收購商不來,到底咋了

2020-12-16 老侃微視角

眼看著進入了年關,天氣也開始變冷,到了冬天之後,市場上應季的水果少了很多,相比於夏天的時候,買水果的人也少了,也許就是天氣冷,人們吃水果的頻率有所降低,需求量少了很多。現在雖然沒有夏天的水果品種多,但也有一些應季的水果,比如橙子、柚子、柑橘、冬棗等。

今年的水果市場行情普遍不是很好,大家應該記得夏天的時候,各個地區的西瓜滯銷,產地賣出了白菜價,讓農民遭受了一定的損失。農產品的市場就是這樣,價格並不穩定,即使去年的市場行情很好,不能保證今年也有這麼好的行情。農民可以依靠自己的雙手和技術,能夠保證合適的產量,但很難預測市場價格,這也就給農民帶來了一定的風險。

前幾年的時候,水果的價格普遍要比農作物價格高,很多的農民發展果樹種植,帶來了豐厚的收入,越來越多的農民加入進來,導致水果產量激增。因此,每次到了水果大量上市的季節,總能聽到滯銷的聲音,很多的種植戶對此也是見怪不怪,似乎這已成了一種正常的現象。

今年,河北滄縣地區種植的冬棗獲得了豐收,但果農並沒有表現出喜悅的心情,主要是因為當地的冬棗發生了滯銷。滄縣雖然在北方,但這裡的土壤特別適合冬棗的生長,農民採取大棚種植的方式,每年到了10月份就有新鮮的冬棗上市。通過這幾年的發展,種植的規模越來越大,在當地已經形成了支柱的產業,每年的產量達到了上億斤,銷售到全國各個地區。

到了11月份,也正是冬棗上市的高峰期,在當地的水果批發市場,商家的鋪面堆滿了冬棗,幾乎達到了泛濫的地步,可就是沒有多少買家前來購買。冬棗在剛開始上市的時候,銷售情況還好,並沒有發生滯銷,但是隨著產地的冬棗大量上市,市場上的需求已經飽和,很難在消耗市面上的庫存,進而發生了滯銷,產地的冬棗根本就賣不動。

據滄縣的一些種植戶介紹,當地果農採摘了25萬斤的冬棗,由於當地市場行情不好,根本就沒有商家前來收購,這些冬棗堆在果園裡像山一樣,另外樹上還有9萬多斤沒有採摘,果農正在想辦法處理這批滯銷的冬棗。現在產地的冬棗價格跌入了谷底,1000斤起批的話,價格是1.5元一斤,如果是500斤以下的購買量,價格是2元。為了能夠趕早上市,當地都是採用大棚種植,以這樣的價格賣出去,基本只能維持成本,想賺錢就不太可能。

如今,產地的果農也是採取多種銷售方式,除了批發以外,還採取網上直播賣貨的方式進行零售,產地直接對應消費者,希望能夠解決這些滯銷的冬棗。

其實,收購商不來也有原因,現在冬棗在市場上不好賣,拿的貨還沒有脫手,不急於再進貨,市場行情變化很快,他們也在持觀望態度,在合適的時機再入手。對於『25萬斤摘下來堆成山,樹上還掛著9萬斤,收購商不來,到底咋了』這一話題,你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果農急求網友支招 寒流將至25萬斤蘋果賣不出去怎麼辦
    在合隆滿族鄉翟家堡村,守著偌大的蘋果堆,60歲的果農姜女士卻心急如焚:天氣預報說這幾天要降溫,可這些蘋果大堆小堆加一起至少25萬斤,怎麼辦?因為果農都要在降溫前搶收搶銷蘋果,一時間幹活的人手短缺。姜女士說,蘋果園分在好幾處山坡,今天(26日)能摘完這面山的40多畝,明天(27日)才能摘另一片山的40多畝。摘的人手夠,現在缺挑的。
  • 遼寧東港水產市場黃蜆子豐收 日進200萬斤堆成山
    2015年12月6日早潮到7日早潮,總共有超過200萬斤的大黃蜆子進入遼寧丹東下轄的縣級市東港。據東港黃海水產品批發市場的商戶介紹說,這是他們入駐該市場以來見證的一個記錄。(共30張圖片) 200萬斤大黃蜆子是什麼概念?來看這張拍攝於2015年12月7日上午11點19分的圖片。
  • 農民種植「黃金果」畝產上萬斤,日入上千元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山農之家」,再點擊
  • 佛山羅南生態園萬斤水果木瓜成熟了
    位於佛山南莊鎮的羅南生態園木瓜園木瓜成熟了,粗略估計產量在萬斤以上。在去羅南生態園的路上,我們先普及一下木瓜的知識。木瓜,本是一種春末開花、夏季成熟的水果。但是在南方這種暖和的天氣,即使是冬季,也能感受到春天的溫暖,木瓜也會成熟。木瓜外似掌狀,成熟時橙黃色或黃色,果漿碩大,果肉柔軟多汁,味道香甜,只要吃上一次,就難以忘記這種鮮甜的味道。
  • 男子種12萬斤洋蔥滯銷,妻子路邊售賣凍感冒,他心裡還想著別人
    「去年承包了二十多畝地種洋蔥,把全部家產都投了進去,眼看著一天天的這些洋蔥長勢喜人,我和媳婦都非常開心,收穫的時候每畝地能產6000多斤,一共收了有12萬斤左右,洋蔥大豐收讓我和媳婦都非常開心,誰知道今年洋蔥的價格奇低,不管價格一降再降,根本就沒有商戶過來收購,媳婦急的拉著洋蔥在路邊賣,又被凍感冒了
  • 電商和物流助力農產品走出大涼山:喜德1.94萬斤花椒、鹽源6500萬斤
    封面新聞記者 宋堯 從成都出發,沿著嵌入層山中的成雅—雅西高速一路向南,再翻過常年積雪的拖烏山,6個小時後,天空由沉悶陰鬱轉而開闊晴朗。 「見到陽光就是大涼山到了!」同行的一位記者感嘆道。
  • 悲劇:28萬斤賣不動,樹上還有6萬斤,果農很著急,收購商坐地觀望
    這款香菸的包裝咋一眼一看還以為是中華香菸。因此受到國家菸草管制;3、主要原因是中國菸草公司保護國內菸草行業的利益。520香菸過濾嘴上有粉色心形標誌。貴煙:貴是一種態度。確實有很多實驗證明吃豬油可能會讓人得各種各樣的病。生產香菸的原材料配方等其實一模一樣。而且還很容易上手操作。那麼做出來的顏色會比較的嫌髒。這樣菸草是不經營的。飯又一點味道都沒有。不口乾。
  • 1400萬斤庫爾勒香梨銷售遇困!公益助農,懇請轉發助力!
    生長出來的香梨青皮中略帶點紅暈,香脆可口,吃了一個還想吃第二個。這裡無病蟲害,只用清甜乾淨無汙染的天山雪水灌溉,用羊糞等有機肥來給果樹提供天然營養,讓香梨保持100%原生態的生長。普通梨的甜度也就9°左右,而庫爾勒香梨高達12.2°,甜過市面上95%的水果!
  • 榮昌紅巖坪50萬斤桔子等你去摘
    由於果園採用了矮化密植技術,樹上的桔子觸手可及,小朋友們很快就收穫滿滿,別提有多高興。「小桔子好多哦,就像小燈籠一樣,特別甜。」「今天我和媽媽摘了很多桔子,玩得很開心。」紅巖坪村距榮昌城區5公裡左右。300畝果園主要種植了砂糖桔、沃柑、馬水桔、貢柑、東方紅桔、椪柑等6個品種的晚熟柑橘,今年是第一次掛果,總產量預計可達50萬斤,採摘時間將持續到明年4月。
  • 看看什麼叫「魚滿倉」 一網撈上6萬斤甲板都堆不下
    一稱,足足有6萬斤,因為太重,把網都撐破了。這批魚,都被收購海鮮的王老闆買走了,花了差不多100萬。  一網打上6萬斤魚  起網花了五個小時  昨天,錢江晚報記者聯繫到了王蒙洪,他還在海上。說起前一天的收穫,他挺開心的。  「我也沒想到,會有這麼多。」
  • 今日頭條三農合伙人「巧婦9妹」助力滯銷蜜橘熱賣5萬斤
    「巧婦9妹」說,「當地連日下雨,要是再賣不出去,這麼多蜜橘就要爛在樹上了。」接到這通電話,已經是晚上11點,「巧婦9妹」沒有片刻猶豫,便召集團隊成員們開了緊急會議,立即決定讓一位有豐富電商經驗的「巧婦9妹」團隊成員立刻啟程去興安,其他成員留在當地準備營銷工作。
  • 陽新80萬斤柑橘滯銷,轉發幫幫他們!
    △村民馮進華用一大間屋子當庫房儲存賣不動的橘子這個盛產柑橘的山村今年大豐收但是村民卻開心不起來村裡80萬斤柑橘出現滯銷80萬斤相當於每人買一天下來,守著橘子吹了一天寒風,也掙不了100元錢。沒有收成急得吃不下飯村民馮美衛家是種橘大戶,家裡有新老橘樹200來棵,每年可產近2萬斤橘子。老伴張雪花患有癌症,這2萬斤橘子以往按正常年份能賣1.5萬元。這錢是用來給張雪花買藥吃的。
  • 報導引四方援手 薊州傷殘果農萬斤酸梨高價賣出
    摔殘在炕上的高素青、史芹早早就把丈夫妻子趕出家來,淋著雪在山道邊迎候。客人車還沒停穩,果農楊慶山和史芹妻就踩著兩腳泥水跑過來,握著客人的手,眼圈紅了。天暖雪融,下上小雨了。賓主冒雨進院,但見大筐大筐的酸梨疊壓著,佔去了大半院落。楊慶山說:「看看我這酸梨,大著呢,鮮亮著呢。」大家雖因酸梨而來,可關心的不是酸梨,直奔屋裡炕前。「老天爺有眼,人世間有情,你們來了,我們家能還債了,能過活了,一冬不愁了。
  • 濟陽40萬斤洋蔥滯銷愁壞了蔥農
    經本報牽線聯繫後,目前已有一些企業開始幫助蔥農收購洋蔥。  16日下午,記者在姚家村看到,大量洋蔥堆在地裡,姚家村村委會主任姚玉國正愁眉苦臉地打電話,「兄弟,我們這裡有40萬斤的洋蔥,能幫我們想辦法賣出去嗎?」姚玉國告訴記者,這些洋蔥屬於村集體共同收入。
  • 沛縣250萬斤甜菜滯銷 菜農面臨「血本無歸」(圖)
    據悉,沛縣今年有250餘萬斤甜菜滯銷,且價格僅是去年同期的十分之一,菜農面臨嚴重經濟損失。產量翻番價格卻降近九成沛縣的甜菜種植主要集中在張莊鎮,面積約500畝左右。白繼周(即小莉的父親)是當地的甜菜種植大戶,今年共種了150餘畝甜菜,畝產達到了5000斤左右,比去年增加一倍還多。
  • 邯鄲肥鄉瓜農叫苦不迭,數萬斤南瓜高溫下腐爛
    在大家的介紹下,他對種植大白南瓜有了初步認識,之後還跟隨其他農戶,在農業農村局一工作人員吳主任及瓜商邯鄲市運祥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李經理的帶領下,去廣平縣一個南瓜加工廠去參觀。「當時瓜商告訴我們種大白南瓜好管理,而且收益比其他農作物高,南瓜成熟後由他們收購,送到廣平加工成餃子餡,一天加工30噸南瓜,前景良好。吳主任也表示這是肥鄉區農業農村局牽頭的富民項目,有保障。」
  • 大涼山7萬斤土豆今日運抵成都 送上成都師生的餐盤
    溫江區援彝工作小組張鴻文表示,今年9月初,大涼山彝區老百姓土豆迎來豐收,卻因為運輸等問題,面臨銷售難的困境。溫江區教育系統獲悉此消息之後,迅速啟動了「愛心助力脫貧攻堅.以購代捐農產品」的活動。第一批約4萬斤土豆裝車出發,將於9月28日運抵成都(圖據受訪者)目前援彝工作組有4人,在接到活動任務後,工作組迅速對接了溫江區各大學校、幼兒園,最終確定了7萬餘斤土豆的超大訂單。之後援彝工作組冒雨來到大涼山昭覺縣日哈鄉,逐戶將這一好消息告訴了當地老百姓。當地群眾非常高興,並表示大力支持。
  • 莆田:40萬斤青棗被「困」大棚,果農「壓梨山大」……
    憑藉著香甜優質的口感 每年都能吸引許多遊客來此遊玩採摘 青棗銷量也頗為喜人 但受今年疫情影響 果子滯銷嚴重 約有40萬斤成熟優質的青棗
  • 三亞70萬斤芒果待收購
    點擊進入專題查看更多內容70萬斤芒果要爛了南國都市報2月24日訊(記者 張野)自2月份以來,符曉宏每天奔走於三亞各個小區之間,與社區團購的負責人聯繫,希望能夠幫助自家的芒果打開銷路。符曉宏在三亞海棠區南田農場經營者一家佔地1500畝的芒果園,精心栽培了四個多月的芒果在2月份就要上市了,但受新冠肺炎影響,現在70多萬斤的芒果面臨著爛在樹上的危險。符曉宏一家在南田農場種植芒果多年,去年10玉芬開花的金煌芒果長勢喜人,一家人等著今年2月份採摘的芒果能夠賣個好價錢,但新冠肺炎疫情讓一家人陷入了苦惱。
  • 收購站:快遞紙盒一天回收萬斤
    瀋陽晚報、沈報融媒記者採訪某廢舊物品回收站,雙11這幾天廢紙箱開始增加,平均每天回收包裝紙盒近萬斤。目前郵政快遞啟用了綠色網點、綠色分撥中心,完成窄膠帶採購使用。快遞領域廢舊包裝蘊藏商機巨大。小區垃圾箱堆滿包裝紙盒卸貨、過秤、給錢……騎著電三輪的老王,在多個小區內回收廢舊包裝。雙11前後,是老王生意最忙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