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看中國」英媒:中國對洋垃圾「說不」引連鎖反應 廢料大戶...

2020-12-23 國際在線

國際在線專稿:據BBC中文網7月5日報導,繼中國發布「洋垃圾禁令」後,越來越多的國家也開始對洋垃圾說不。全球生活垃圾最大製造國美國缺乏垃圾回收再利用的基礎設施,只好就地焚燒垃圾。全球風險評估公司Verisk Maplecroft警告,發達國家必須重新制定處理自己垃圾的戰略。

根據世界銀行的統計,只佔世界人口16%的高收入國家,製造了全球34%的垃圾。其中,全球生活垃圾的最大製造者是美國人。相比之下,佔全球人口9%的低收入國家,只產生了全球5%的垃圾。

全球生活垃圾的最大製造者是美國人。如果按人均計算,美國人產生的垃圾是全球平均數的三倍。

如果按人均計算,美國人產生的垃圾是全球平均數的三倍。美國人均年產生垃圾773公斤,佔了全球垃圾總量的12%。一個美國人一年產生的垃圾是一個中國人的三倍,是一個衣索比亞人的七倍。

而如果從垃圾回收再利用來衡量,美國的排名一下子就掉下來了。美國的固體垃圾的回收再利用率只有約35%, 只達到回收率最高的德國的一半(68%)。

在主要西方發達國家中,美國是唯一一個垃圾製造超過垃圾回收的國家。

「洋垃圾」是一宗國際大生意,而中國曾是洋垃圾進口大戶。美國行業團體廢物回收工業協會(The Institute of Scrap Recycling Industries)統計的數據顯示,從1993年到2017年,美國向中國出口的所有固體廢料達2.78億噸。2017年,美國出口中國的垃圾價值56億美元,是美國對中國出口的第六大類商品。

但這個行當在2017年發生了根本變化。2017年,中國向世界貿易組織提交文件稱,出於公共健康和生態環境的考慮,中國將禁止進口"洋垃圾",包括廢舊塑料和未分揀廢紙等廢料。

中國將洋垃圾拒之門外後,美國垃圾立刻「爆倉」。美國維吉尼亞州一家垃圾回收公司的經理憂心忡忡地對媒體表示,過去未分揀廢紙一噸可以賣到150多美元,現在是負19美元,也就是要倒貼錢讓人把垃圾運走。這樣下去,生意沒法做,只能關張。

在失去了全球最大垃圾市場之後,中國周邊的東南亞國家就成了「洋垃圾」的首選去處。綠色和平組織根據美國普查機構的數據統計發現,中國宣布禁止垃圾進口後,2018年上半年,美國有一半的塑料垃圾轉而出口到了泰國,總量超過了9.15萬噸,是2017年全年的20倍。

菲律賓把已經抵達口岸的69個洋垃圾貨櫃重新裝船,「遣返」原籍加拿大。

但是,洋垃圾湧到這些國家的口岸,已經引起了越來越強烈的反彈。菲律賓、泰國、馬來西亞、越南也都相繼宣布禁止進口垃圾。菲律賓甚至把已經抵達口岸的69個洋垃圾貨櫃重新裝船,「遣返」原籍加拿大。

中國的「洋垃圾禁令」被西方國家視為是「警鈴」,迫使出口垃圾的國家重新思考垃圾處理的戰略。

2018年10月,歐洲議會通過全面禁止一次性塑料製品的立法。到2021年,歐洲市場上塑料吸管、餐具等一次性塑料產品將完全消失。在垃圾的回收再利用上,美國與它的歐洲盟國相比,無論是政治意願還是基礎設施投資,都相形見絀。

全球風險評估公司Verisk Maplecroft 環境研究部的負責人尼克斯(Will Nichols)說,調查一再顯示,美國缺乏垃圾回收再利用的基礎設施。現在中國不收美國的垃圾了,美國只好就地焚燒垃圾。

Verisk Maplecroft 的評估報告警告,中國和東南亞國家已經不願再做世界的垃圾場,發達國家必須重新制定處理自己的垃圾的新戰略。

相關焦點

  • 英媒:中國的洋垃圾「回收天堂」安靜了
    摘要:中國的洋垃圾進口禁令,以及關停路旺村等地的小型廢塑料加工作坊之舉,彰顯北京正在執行更嚴厲的治汙政策,這也反映出中國本身正產生更多廢塑料導致進口需求減少等現實。 英國《金融時報》1月15日一篇題為《中國回收商在政府打擊進口垃圾期間陷入停頓》的文章稱,多年來,中國(煙臺)路旺村一直瀰漫著熔化塑料的難聞氣味,當地有數十個加工洋垃圾的作坊。
  • 中國為什麼要對「洋垃圾」說不?
    來源:人民網頻頻刷屏的「洋垃圾」,是什麼?「洋垃圾」給中國帶來了什麼?中國對「洋垃圾」說「不」能夠帶來什麼?經過梳理可以發現,中國對「洋垃圾」說「不」,正為全球生態文明建設貢獻著中國智慧。毫無疑問,中國經濟發展進入到新階段,對「洋垃圾」說「不」,尋求綠色、可持續的發展模式,是為人民群眾謀福祉的必然選擇。為全球生態文明建設貢獻中國智慧如今,中國正在踐行生態文明的道路上大步向前。
  • 中國洋垃圾禁令執行一周年 東南亞「接盤國」不堪重負
    泰國、越南也不例外。2018年1月,中國進口洋垃圾禁令正式開始執行。禁令讓美國、英國、日本等向中國出口塑料垃圾的「大戶」措手不及,他們無一例外瞄上東南亞,讓其「接盤」,結果是2018年東南亞國家進口洋垃圾數量激增。隨之而來的,是嚴峻的塑料垃圾治理挑戰。
  • 中國向全世界宣布:「洋垃圾」將成為過去式,外媒:什麼情況?
    例如我國的科技領域、基建領域、貿易領域、製造業領域、勘探領域等,都讓許多國家為之刮目相看,可見中國發展速度之快了。伴隨著中國在國際上的影響力逐漸增大,許多國家對於中國的「限令」也被一一廢除,而且許多不公的做法如今我國也能夠直接說「不」。中國向全世界宣布:「洋垃圾」將成為過去式,外媒直言:什麼情況?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騙炮、騙錢、愛滋病,洋垃圾叫囂:「中國女人真好睡」
    似乎,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中國就變成了「外國屌絲」的天堂,基本上只要是個活人就能辦個籤證買個機票,到中國享受高人一等的待遇。我們不否認來到中國的人當中由一些精英分子,但更多的,是知識水平低下、被自己國家稱之為「loser」的white trash。在中國是各種如魚得水——
  • 為企業解決廢料回收問題,「RoadRunner Recycling」獲 2860 萬美元...
    「RoadRunner Recycling」官網據外媒報導,技術平臺「RoadRunner Recycling」獲得了 2860 萬美元的 C 輪融資,此輪融資由 e.ventures Growth 和 Greycroft
  • 中國「洋垃圾」禁令全球衝擊波
    中國去年7月宣布將全面禁止廢塑料等24類固體廢物入境,今年1月1日起正式執行新規。與此同時,每噸廢物的雜質含量標準也被提高。中國在當初向世貿組織提交的文件中指出,進口廢料中有大量「骯髒、甚至有害的廢物」混在可用作原材料的固體廢物中,嚴重汙染中國的環境。儘管中國已經給出半年過渡期,但有些國家仍然未能充分解決因中國需求下降而引致的垃圾處理難題。
  • 大陸「洋垃圾」禁令使美回收業愁雲慘霧 沒賺錢還倒賠-洋垃圾 垃圾...
    (臺灣聯合新聞網)  英媒稱中國「洋垃圾」禁令重塑全球廢品貿易:促進循環利用  參考消息網9月29日報導英媒稱,2018年的第一天,全球廢品回收行業發生了一件令人震驚的事情。全球最大的廢品進口國中國停止從國外進口幾乎一切廢舊塑料和未分類的廢紙,並大大限制了硬紙板的進口。
  • 全面禁止「洋垃圾」,中國說到做到
    引發外媒關注。  英國《泰晤士報》稱,2017年起,中國通過逐步實施固體廢物進口禁令,在推進自身汙染治理的同時,也鼓勵各國將生活垃圾進行源頭處理。因此,中國全面禁止固體廢物進口是一個循序漸進、逐步實現的過程。  從允許進口、限制進口,到禁止進口,中國對固體廢物入境的監管變化,深刻反映了中國經濟發展模式與生態環境理念的轉變。  首先要明確「洋垃圾」與固體廢物的概念區別。走私入境的「洋垃圾」無論何時都要嚴厲打擊,但可作替代原料的固體廢物需要用發展的眼光審視。
  • 中國「洋垃圾」禁令讓美英驚慌失措 東南亞甘當接盤俠?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廢金屬、塑料和廢紙的進口商和回收商,2017年7月,它向世界貿易組織通報說,計劃「到今年年底」有效禁止進口24種固體廢料,俗稱為「洋垃圾」。美國廢料回收利用研究所和國際回收局等機構立即警告說,中國的這一舉措將造成工作崗位的損失,關閉許多美國的回收設施,並將更多的廢品運送到垃圾填埋場。這些擔憂並不是沒有根據的。全球回收市場很容易受到幹擾,發達國家多年來對回收基礎設施的投資不足。中國還推遲了幾個月的實施,並放寬了嚴格的新汙染限制,但是這一轉變繼續給整個行業帶來衝擊。
  • 懷孕、墮胎,睡了200個中國女生,這個洋垃圾竟在抖音上爆紅……
    之前看過一篇報導說,如今學校裡那些所謂的外教,很大一部分都是素質很差的外國人。他們本身文化水平不高,來到中國竟然還能當老師,拿著高工資、高補貼,享受上流人士的生活。今天「價值閱讀」這篇文章就想提醒大家警惕這些洋垃圾,保護好我們的孩子。幾個月之前,我一特喜歡刷抖音的閨蜜給我發了一張照片,問我,帥不?
  • 中國「叫停」洋垃圾後,澳大利亞與加拿大的黃金時代或終結,為何
    例如,中國市場此前處理消化了全球約一半的紙製品、金屬和塑料廢品。然而隨著去年中國「叫停」進口部分洋垃圾後,發達國家的垃圾如何安放和處置,就成為日益嚴峻的環境問題。據澳洲新聞網近日報導,由於之前有中國幫忙處理垃圾,因此澳大利亞只有幾十個垃圾處理站。而當中國禁止進口"洋垃圾"以後,澳大利亞的垃圾處理設施卻難以處理現有的體量。與此同時,澳大利亞"新聞60分"欄目近期也報導,中國等市場禁止「洋垃圾」後,全澳大的塑料廢物開始堆積如山,垃圾回收系統面臨崩潰的景象。報導稱,儘管我們每周都在做垃圾分類,但實際上這是一個騙局。
  • 全面禁止「洋垃圾」,中國說到做到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引發外媒關注。  英國《泰晤士報》稱,2017年起,中國通過逐步實施固體廢物進口禁令,在推進自身汙染治理的同時,也鼓勵各國將生活垃圾進行源頭處理。  彭博社報導稱,中國堅持對廢塑料等固體廢物進口實施嚴控,促使馬來西亞、泰國、印度、印度尼西亞等多國也相繼頒布固體廢物進口限制措施。中國應對進口固體廢物的多項舉措正在產生巨大的全球效應。
  • 「洋垃圾」又出鬧劇?西方:你說收不收不算數,需要我們投票決定
    但是接手洋垃圾隨之帶來的就是環境汙染嚴重,加上我國經濟快速發展,於是我國已經在2018年完全實施了「洋垃圾」禁令,即全面禁止進口生活來源廢塑料、未經分揀的廢紙以及紡織廢料、釩渣等4類24種固體廢物。為何「渾身是寶」的洋垃圾要禁止呢?
  • 那些在中國的洋垃圾
    然而也許是中國這個新興的超級市場有著近乎無窮的機會,以及剛剛和世界接軌的我們迫切需要增加我們的認知,一批不懷好意的外國人盯上了中國這個淘金聖地,一堆堆洋垃圾開始漂洋過海來到這裡。這些人在其原來的國家甚至沒有受過教育,沒有正當工作,用他們自己的話來說是徹徹底底的loser,然而到了中國,他們即便沒有資格證也可以隨隨便便找到一個外教工作。更有甚者,搖身一變,成了所謂「外國專家」。
  • 手機圈知名「洋垃圾」盤點
    文章開始之前,要先明確一個概念,何謂「洋垃圾」?簡言之就是一些在海外市場銷售的機型,由於上市之初定價過高或受其他因素影響,市場遇冷,銷量慘澹。 LG 自從 G5 時代退出中國大陸市場後,就成了「精品洋垃圾」代名詞,旗下的 G 系列(8/7/6)、V 系列(40/35/30)也都是比較出名的洋垃圾,想當年全球市場佔有率第三的樂金淪落至此也不禁讓人唏噓
  • 印尼洋垃圾退美國 堅決不當歐美國家的專屬「垃圾場」
    印尼洋垃圾退美國 堅決不當歐美國家的專屬「垃圾場」  Emma Chou • 2019-06-18 09:07:10 來源:前瞻網
  • 大陸「洋垃圾」禁令使美回收業愁雲慘霧 沒賺錢還倒賠
    (臺灣聯合新聞網)  英媒稱中國「洋垃圾」禁令重塑全球廢品貿易:促進循環利用  參考消息網9月29日報導英媒稱,2018年的第一天,全球廢品回收行業發生了一件令人震驚的事情。全球最大的廢品進口國中國停止從國外進口幾乎一切廢舊塑料和未分類的廢紙,並大大限制了硬紙板的進口。
  • 英媒:中國建築垃圾年產約20億噸 可「變廢為寶」回收利用
    參考消息網2月28日報導 英媒稱,在深圳的垃圾場中,布滿塵土的巨大混凝土碎塊令人印象深刻。深圳的廢棄混凝土可能需要幾百年甚至上千年才會瓦解,重新融入沙土。據英國《衛報》網站2月26日報導,中國產生的建築垃圾比其他任何國家都多——每年約20億噸,相當於每人每天4公斤。其中約200萬噸是混凝土。
  • 中國航班首次使用「地溝油」燃料跨洋飛行,美國「黑五」電商銷售創...
    中國航班首次使用「地溝油」燃料進行跨洋飛行,成本高推廣尚需時日11 月 22 日凌晨,從北京飛往芝加哥的海航 HU497 航班,歷經 12 個小時飛行後,在美國芝加哥奧黑爾國際機場降落。這是一次不同以往的飛行,在這次飛行中海航 HU497 使用了混合了一定比例的「生物航空煤油」,所謂的「生物航空煤油」,其原料來自我們經常說的「地溝油」。海航 HU497 的成功降落,也是國內飛機首次使用生物航空煤油進行跨洋飛行。「生物航空煤油」是一種以多種動植物油脂為原料,採用加氫技術、催化劑體系和工藝技術生產的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