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昌冬奧會如期開幕,四年一度的冰雪運動盛會再次拉開帷幕,並且今年冬奧會和春節假期重疊,讓我們在享受家人團聚喜悅之時還能觀看各類精彩的比賽節目,為中國健兒加油喝彩。
不過,開幕式上,主辦國又犯了老毛病,把咱們中國的日冕、地動儀、神獸都搬出來了,似乎是要說這些都起源於韓國?難不成還要說冰雪運動都起源於韓國?
其實冰雪項目說起源於哪個國家不是很準確,畢竟運動源自生活,溫帶、寒帶國家這麼多,發現除了打雪仗好玩,肯定早就發現別的玩法了。
在中國,有記載的冰雪運動起源很早,可以追溯到大禹時期。根據《史記》記載,大禹治水的時候經常來往於各種路況,畢竟洪水泛濫了嘛,「陸行乘車,水行乘船,泥行乘橇」。這個橇根據《史記》記載,橇形狀如船而短小,兩頭略微翹起,人曲一腳,在泥上行走。在泥地和雪上走的感覺差不多,這就是雪橇的雛形。
到了隋唐時期,北方的少數民族中掌握了冰雪運動,像東北地區的女真族發明了一種滑冰的竹馬,人踏在竹馬上,手執曲棍,在冰面上滑行。還有大興安嶺「射獵為務,食肉衣皮」的室韋人,就因為「地多積雪,懼陷坑阱,騎木而行」。就跟現在越野滑雪一樣。
當然大家比較熟悉的就是冰嬉了,包含眾多冰上項目,我們看甄嬛傳也有冰嬉的鏡頭。一年一度的冰嬉盛會可不亞於冬奧會,一張《冰嬉圖》送給大家。
所以說古人可不只會打雪仗,還有些項目是現在沒有的呢。
冰上蹴鞠,堪稱冰雪項目和橄欖球的有機結合,這是清代時創造的。《帝京歲時紀勝》說:「金海冰上作蹙鞠之事,每隊數十人,各有統領,分位而立,以革為球,擲於空中,俟其將墜,群起而爭之,以得者為勝。」意思就是參賽者分為左右隊,由裁判把一個球踢向兩隊中間,眾人開始爭搶,搶到球者再把球拋給自己的隊友,可以手腳並用,還可以身體衝撞,最後哪隊保住了球就是勝利。
冰蹴球,就是用腳踢的冰壺!就是在冰上踢一種蓋在爐口壓火的鐵器,圓形,中間凸,頂端有孔。可見,這冰蹴球並不是我們現在所說的足球籃球一樣的東西,更像是冰壺一樣,而且規則也類似,在一定區域裡撞走你的就算我贏。這項運動一直到現代還有不少老北京在玩。
冰上疊羅漢,難度更高的花樣滑冰,堪稱冰上雜技。
從《冰嬉圖》中可以看到,比賽項目有花樣滑冰的金雞獨立、哪吒鬧海,雜技表演的弄幡、爬竿,軍事訓練的冰上射箭等。最蔚為壯觀的就是冰上滑行時多人疊起羅漢,難度極大,玩的極嗨,不亞於閱兵典禮上的鄰居阿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