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7月24日消息(記者王子衿 張佳琪 張凱航)時隔183天後,北京地區電影院24日按下「重啟鍵」。
查驗健康碼、測量體溫、無接觸式購票……在首都電影院西單大悅城店,記者看到,上午10時,不少觀眾已來到影院,等待觀看24日10:30上映的首場電影《第一次的離別》。影院各個入口均設有專人負責測溫、引導,大堂、衛生間等區域也有工作人員進行放映前的消殺工作。
圖為工作人員進行消殺工作(央廣網記者 張凱航 攝)
183天後「重啟」 電影院停業但未停工
7月16日,國家電影局發布通知稱,低風險地區電影院可於7月20日有序恢復開放營業。在7月21日舉行的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158場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電影局局長王傑群也表示,北京低風險地區影院可於7月24日有序恢復開放營業。
自1月24日受疫情影響暫停營業後,影院時隔183天再次與觀眾「重逢」。不過在北京首都華融影院有限責任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於超看來,影院一直處於「停業未停工」的狀態。
據其介紹,暫停營業期間,首都電影院一直在進行防疫物資儲備、清潔消毒、放映設備和空調管道清洗調試等工作,清潔、消毒等措施每天都在進行。
「我們從1月24日停業起,就一直在做著開業的準備。如果停業期間有機會走進影院,您可以隨便摸,保證任何一個影廳的座椅都是一塵不染的。」於超說。
久別重逢後,觀眾對電影的熱情更顯高漲。
於超告訴記者,以往該影院日常排片量在80場左右,目前按照《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協會電影放映場所恢復開放疫情防控指南》要求,排片量在30場左右。從售票情況看,24日上午第一場電影開啟預售後,30分鐘左右就已售罄。
圖為觀眾展示所購電影票(央廣網記者 張凱航 攝)
多項措施保障防疫安全 期待觀眾重歸影院
根據此前要求,影院復工後,觀眾觀影需全部採取網絡實名預約、無接觸方式售票。間隔1米以上交叉隔座,觀看電影不再有爆米花等零食「陪伴」。與以往相比不同的觀影要求,影院防疫安全措施能否讓觀眾放心?
於超告訴記者,除進行無接觸式售票,安排專人進行健康碼查驗、體溫檢測外,影院還專門使用了新的技術和設備,保證觀眾掃描電影票上的二維碼就可進場,儘可能地避免過多接觸。同時,上座率不超過30%,工作人員在放映過程中不間斷進行巡視,提醒乘客全程佩戴口罩、影廳內禁止飲食,大堂等區域每天至少兩次噴霧式消毒等措施也將有效地保障觀眾安全。
圖為觀眾在影廳內交叉隔座觀影(央廣網記者 張凱航 攝)
記者注意到,首都電影院電影票價集中在5元至34元之間,與以往相比價格更加優惠。
對此,於超表示,目前影院放映的影片以新片和經典電影復映片為主。其中,新影片以最低限價要求銷售,對於相對公益性質更強的經典電影復映片,影院則會以更低廉的價格向觀眾開放。
「目前我們並不是一味強調要在一段時間內追求多少經濟效益,而是更希望觀眾能夠儘快回到影院,能夠重新培養起觀眾的觀影習慣。」於超說。
於超建議,讓觀眾儘快重歸影院,可以通過提振消費信心,讓觀眾「敢來電影院」、提供更多優質影片,滿足觀眾消費需求和給予更多觀影優惠與便利等措施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