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校or私校?英語or法語? 加拿大魁省擇校避坑指南

2021-03-01 媽媽下午chat新號

遇見一群北美私校媽媽,

聽她們聊天聊地聊兒女,

看她們寫東寫西寫生活,

了解最真實的北美生活和教育!


文|壯壯媽

「 媽媽下午Chat的「學校介紹系列」已經推出了幾篇,很受歡迎。我們當初來蒙村,幾乎都是憑著一腔孤勇,有哭有笑、有淚有感動、有惶恐有自豪。當把這些心得訴諸筆端的時候,自然是希望朋友們能避的坑就避,趟直了走少繞彎。所以,在開始下篇學校介紹之前,我們覺得有必要討論一下如何擇校。公校還是私校?英語還是法語?It's a problem.」 

只要人類面臨選擇,就存在困惑。選擇困難症的出現是由於人們並不了解自己的真正需求,而且想要的太多。來到蒙特婁,最直接面對的選擇就是孩子的教育。這時只需要化繁為簡,從三個方面分析就可以輕鬆決定:移民目的,孩子年齡,住所附近的學校資源。

移民目的

估計大多數人都會說移民自然是為了孩子的教育。那麼,英語還是法語教育對孩子的成長起決定性作用嗎?答案顯然不是。我歸納了那些擔心法語教育的朋友的心態,大體有:

家長偏好型:家長本身不喜歡以法語為主的社會環境,要麼覺得自己語言不通,要麼覺得法語地區的經濟發展不如英語地區活躍;

未來擔憂型:擔心孩子學習法語有困難,擔心影響孩子英語的學習;

雄心勃勃型:覺得孩子未來是要立足加拿大其它省份或者美國,甚至走向世界的,學習法語完全是浪費時間,局限孩子的發展。

以上三款,請自行歸類。如果你正處在英語和法語的選擇困惑期,上面必有一款適合你。

所以,讓孩子學習英語或法語,其實是家長的態度決定的,而並非根據孩子的能力和需要決定。針對上面三種類型,可以按以下思路分析:

對於家長偏好型,的確需要結合家庭未來的發展規劃考慮。如果家庭考慮未來搬到加拿大其它英語地區或美國,那麼可以不用讓孩子去法語學校。孩子中學畢業以後考到其它省的英語大學,或者有的家庭在住滿3年後換了加拿大護照就直接搬去其它省。配合這樣的規劃,從一登陸起就可以把孩子送到英語的私立學校。魁省的英語學校也有法語課程,孩子也可以打一定的法語基礎。

對於未來擔憂型,這樣的擔憂有一定道理。法語的確很難學,但如果法語學不好,英語就一定學得好嗎?學習不易!但只要肯下功夫,掌握一定的方法,多學習一門語言對於小孩子來說並非難比登天,無非是犧牲一些打遊戲、看視頻的時間而已。

對於雄心勃勃型,的確可以理解。英語的強勢地位橫掃所有其它語言,但有一點應該注意,並不是英語說得好,就可以走遍天下無敵手。語言只是一種工具,孩子的行為習慣,思維能力,社交水平等等都會影響到未來的發展。

孩子年齡

在小學階段,是可以上私立英語小學的。如果上英語的中學,規定父母一方必須有一個以英語為母語,但如果是11年一貫制的學校(6年小學+5年中學),從小學入學,則可以一直留在英語中學(具體還要看這所學校是否有政府補貼,孩子在魁省上學的總時長)。所以,如果孩子來的年齡是小學階段,又希望上英語學校,可以選擇上私立的11年一貫制英語學校。

如果孩子來的時候已經上中學了,蒙城可供申請的英語私立中學並不多,基本沒有太多的選擇餘地。當然了,留學生除外。英語中學對接收留學生沒有限制。

上法語私立中學的話,選擇餘地會比較多。我們也正在陸續推出法私的介紹。上法私最好在7年級以前,因為歡迎班硬性規定至少兩年。努力一些,可以一年出歡迎班,考入法私。但通過入學考試,並不代表法語水平有多好,只是短時間內的應試水平提升。所以,要準備至少三年的時間來保證達到一定法語水平。中學4年級,就開始有省會考,成績直接關係到大學預科的申請。

所以,如果7年級以後才來,還是選擇英私比較好。但我也認識初中畢業才來,4個月出歡迎班,普通法語中學畢業,後來上英語大學預科和麥大的。

公校和私校

除非是住在非常好的學區,有排名靠前的公校,否則大多數華人家長都會選擇去私校。一來是這裡的公立中學教育質量實在不忍直視;二來私立的法語中學都有政府補貼,全部費用加起來也就5000加元左右,這個金額是大多數家庭都可以承受的。當然,如果選擇英語私校,費用就要貴不少了,基本是每年2萬加元起。

新移民按規定必須要先上公校的法語歡迎班,當然直接上了英語私校的除外。法語歡迎班在小學和中學都有,官方規定2-3年才可以轉到正常班。所以,新移民的孩子一開始是不能上法語私校的,因為不可能通過入學考試。最快也要等一年歡迎班後,再考法語私校。

掃清幾個心理障礙

當我們在萬難抉擇後把孩子送入了法語學校,心裡仍然不免各種糾結。

「法語太難學了!」

「這個世界是英語為主的世界,學習法語沒有用!」

這真是說出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心聲啊!

但我心中對法語的印象,一直停留在「法語是這個世界上最美的語言」。都德的短篇小說《最後一課》被收入中學課本,也讓我中了法語的毒。當初一腔孤勇來到蒙村,一大半是都德惹的禍。

拼盡了文藝女中年的精力,和法語死磕了幾年。現在聽說讀寫,日常應用,基本沒有太大問題。辛苦自然是辛苦,但也許我有英語的底子,所以,覺得法語雖然比較複雜,但也沒到談虎色變的地步。

法語難學在於語法複雜,詞彙量大。但如果有英語基礎,其實法語也並沒有想像中那麼難。對於小學低年級的移民孩子,學習法語就像學習英語一樣,按部就班,由淺入深。只要跟著學校的進度,養成好的學習習慣,並非難事。到了高級階段,法語精準的語法可以大大提高學習效率。依靠這些語法規則,可以構建各種繁複的句式,無論是讀高深的著作,還是撰寫有條理的論文,都可以信手拈來。這時的法語更像精準的數學公式,而不像英語那麼隨意。

至於法語沒有英語實用,的確如此,但也不能一概而論。如果在魁省發展,肯定是要學習法語的。即使去其它加拿大省份,會法語也可以成為一個加分項。特別是聯邦政府的工作,一般都需要雙語人員。因為法語畢竟是加拿大官方語言的一種。

放眼國際,雖然英語可以通吃天下,但高端人材很多都是會多國語言的。國際條約、法律文件往往都是以法語版本為最正式的官方文本,因為法語是最精確的語言(遠比英語精確多了)。許多國際組織的僱員也要求雙語。我以前的工作和世界貿易組織(WTO)有關,年輕的時候曾經想申請WTO的國際僱員,但第一條標準就達不到 — 要求會英語和法語,或者英語和西班牙語。

中國的學校要求學習英語,美國的學校要求學習西班牙語,說明第二語言的學習在任何地方都是非常重要的。那麼,在孩子可以學好英語的同時,再學習法語,有什麼不可以的呢?

我常想,在魁省有這麼好的法語學習條件,為什麼要主動放棄呢?孩子有極大的潛能,光學習英語是不是太沒有挑戰了?國外的學習負擔遠比中國輕鬆許多,抓住這個機會學習法語,也許以後對孩子的事業就會有幫助。

有的家長擔心孩子以法語為母語,影響英語的學習;有的家長不無憂慮地說「孩子的英語都是法語味的」。生活在法語地區的家長真的傷不起,出於各種原因不得不讓孩子接受法語的基礎教育,但又為孩子的未來發展操碎了心。

我讀過一篇關於在多語言地區成長的孩子語言能力調查的文章,大意是說由於成長的語言環境複雜,孩子大多開口說話較晚,初期的語言比較混亂,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成年以後大多可以掌握幾門語言,熟練運用。

我覺得既然生活在中國的孩子都可以把英語學得很好,為什麼蒙特婁的孩子就不能學好英語呢?畢竟英語和法語都是加拿大的官方語言,要想學好英語,無論是從學校教育,還是語言環境都遠優於中國吧。

英語和法語近似度高,且英語比法語容易

法語源於拉丁語系,英語源於日爾曼語系。二者雖然起源不同,但由於法國長期以來佔據世界霸主的地位,使其語言對英語的浸透非常強。英語的倔起也就是近代一百多年的事,而此前英國上流社會都是以講法語為榮。

聽著是不是很親切?

咱大中華文字也曾在東亞經濟圈稱霸數百年,日本到現在都保留了大量漢字,韓文在一百多年前更是直接使用中國漢字。所以,語言的普及程度是國家經濟實力的直接反映。言歸正傳,所以,英語詞彙有許多來自法語,越是高級的書面語,相同的詞彙就越多。下表是英語詞彙的來源分析:

本族語         法語(拉丁語)      其它

前1000詞      3%    13%        4%

前2000詞      34%   57%        9%

前3000詞      29%   60%        11%

前4000詞      27%   63%       11%

前5000詞      27%   64%        9%

前20000詞      15%    81%        4%

語法方面,學會了繁雜的法語語法,再看英語的語法,簡直就是小菜一碟。我學習法語就是以英語為借鑑的,所以學習速度比一般中國人快一些。反之亦然,會了法語以後再學英語,也會省不少力氣。

我本人對口音純正並不十分在意,拋開作高級翻譯的,大多數人運用語言的目的是為了交流。只要詞能達意,口音對交流並沒有特別嚴重的影響。

喜歡看美劇的朋友應該會發現,美劇裡不同族裔的人講話都帶有本民族特別的口音,美音的圓滑,英音的規矩,印度英語的打嘟嚕,還有德國、俄羅斯英國,都有各自的特點。當然,如果能追求口音純正自然很好,但如果稍許帶點家鄉口音也無傷大雅。

語言的靈魂不是口音,而是思想。無論是口語還是書面表達,言之有物才是最重要的。思想的背後是良好的教育,廣泛的閱讀,深入的思考和適當的訓練。所以,無論是法語還是英語,如果想達到比較高的水準,都需要下一定的功夫。

美國滿大街的人都是美式英語特別流利,可真正做到能當眾侃侃而談,寫作思路清晰的也只是少數人吧。 

所以,決定孩子未來發展的不是基礎教育是英語還是法語,也不是英語口音有多麼純正,而是他們為未來的職業發展是不是一步一個腳印地做著準備。

我相信,如果是腳踏實地、認真學習的孩子,無論上英語還是法語學校,都可以在自己喜歡的領域有所建樹。無論是哪種語言為主,或是雙語都能夠運用自如,再或者掌握第三門外語,孩子的發展都有無限潛能。

作為家長能做的就是順應孩子自身的特點,提供一切可能的幫助,開發他們的潛能,而不是杞人憂天地為孩子提前做好太多的決定。

最近,樂高省長宣布,擬限制英語大學預科(CEGEP)的入學率,以減少法語學生的流失。魁省為了保護法語至高無上的地位,無所不用其極。「101法案」不好適用於CEGEP,就採取限制入學率的辦法。

此消息一出,魁省的華人圈頗為震動,擔心這意味著孩子必須要有過人的成績才能選擇心儀的英語CEGEP。

聽到此消息,我的反應比較淡然,沒覺得這對華人的擇校和入學有實質性影響,倒是替魁人政府哀嘆,「這政府官員的腦袋是被門夾扁了嗎?」

我為什麼覺得對華人擇校沒有太多影響呢?

英語CEGEP本來就競爭激烈

英語CEGEP本來就少,大約只佔13%,而在學科排前列的CEGEP裡,英語學校佔了1/3。也就是說即便沒有樂高的這項政策,狼多肉少的局面早已形成,英語CEGEP一直都是競爭激烈的。

私立英語CEGEP可能不受影響

目前這一政策尚在醞釀階段,很有可能只是涉及公立CEGEP,像蒙城著名的英語CEGEP,Marianopolis可能並不受影響。目前,這學校裡70%都是亞裔。排在Top的中國學生,早已是內部「廝殺」,新政對其影響並不大。

法語CEGEP一樣可以上英語大學

魁省的英語大學,對本省的學生沒有任何限制。法語CEGEP畢業,一樣順利考取麥大、康大。我朋友的孩子一路法語學校,上麥大沒有絲毫問題。如果說限制招生人數就擔心得不得了,那這孩子的學習能力不是擔心是否上英語CEGEP的問題了,而是擔心是否拿到大學文憑,找到一份還算不錯的職業餬口了。

想出省學習,不在於CEGEP是否英語

不想學法語的,早就想盡辦法不上法語中學了。前面已經分析了很多。

上了法語中學,也可以大學考去其它省份。這點再多嘮叨一句,在魁省上法語中學的,如果考安省的大學,需要提供託福成績。我兒子今年申請安省大學的時候,因為沒有提前了解這點(只上了兩年英語CEGEP是不夠的,需要連續4年上英語學校),臨時報了個託福,倉促複習了兩周就考了。好在成績還不錯。

就是說,魁省關起門來自嗨,隔壁安省完全不鳥你。而魁省的孩子,無論是上本省的英語大學,還是外省的大學,哪裡是政府可以限制的。 

我對魁人政府真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了解了一些魁省歷史後,我是可以理解魁人對法語地位如此之保護的。雖然法國人和英國人佔的都是人家的地盤,但總有個先來後到嘛!當初的加拿大探險,可是法國人從魁北克開始的。

俱往矣!

魁人要保住法語的地位,好歹也算是「弘揚傳統文化」。但被英語世界虎狼環飼,他們卻一味地把頭埋在沙子裡,拒絕外來文化。推行「101法案」,強制法語中學教育,拯救文化從娃娃抓起,這我們都認了。但上個英語CEGEP怎麼了?上完法語中學,法語基礎已經相當紮實。再上英語CEGEP,進入英語世界,讓英語人群裡多一些雙語文化的繼承者,這不香嗎?

魁人政府不想培養法語精英進入英語世界,我卻想讓我家娃英法通吃。只要本領傍身,管他英語法語,魁省、安省、美國、英國……既然已經出來,世界那麼大,多學多走多看,未來的路還長。

震驚了!加拿大白領門檻低,學歷僅要求中專

加拿大名校大百科安大略篇:Ashbury College

加拿大名校大百科魁北克篇:Jean-de-Brebeuf和Jean-Eudes


原創文章轉載,請加微信:vivian59185918

投稿請郵件至:vivian5918@hotmail.com

相關焦點

  • 去加拿大上私校坑太多,一不留神就錯入野雞校,怎麼破?
    由此導致各校申請人數激增,以加拿大頂尖私校Upper Canada College的開放日來說,以往車能停在學校裡的,今年卻是人山人海,車只能停在4個街區之外,參觀的人多到摩肩接踵、堪比中國春節的廟會。  距離遠,信息不對稱的加拿大私校熱的背後,卻也給了「野雞學校」可乘之機。加上家庭本身對學校了解不夠,也很容易出了國發現根本不適合的遺憾。
  • 去加拿大讀高中,公校和私校到底如何選擇?
    加拿大公立高中是沒有升學率考核的,沒有升學數據公開,教師和教學管理的考核指標也不含大學升學率。所以,由於公校的「佛系」教學,中國高中生在公立學校的學習壓力更小,語言課程節奏更慢,而家長的壓力也就更大。公立學校的體系大多趨於統一,對於每一個學生都是公平對待,生源多為本地生,英語語言環境純正自然,適合考慮快速提高英語能力和融入當地環境的學生,且可以接觸來自不同階層的同學,增強社交能力。 3、私立學校的優勢 不可否認,大部分國際私校主要招生對象都是中國留學生,相對於公校而言語言環境沒有那麼有優勢。但是在其他方面,都是更勝一籌的。
  • 移民加拿大後,孩子應該讀公校還是私校?
    公校vs私校的選擇眾所周知,同為北美的美國,其公校和私校懸殊是非常大的。美國的私校多是培養精英的所在,學術上的要求和標準也遙遙領先於公校,學費動輒4、5萬美元一年,還不算捐款。但加拿大社會對於私立精英教育並不是像美國一樣熱衷,所以私立教育和公立教育之間的差距就沒有這麼渭涇分明了。
  • 留學加拿大一定要上私校嗎?
    家長們都比較關注,私校和好學區的公校比到底有什麼優勢?哪個私校最好?首先,私校和好學區的公校相比,類似於愛馬仕和MK包包之間的抉擇,兩者都有質量品牌款式的保證,選擇哪種,沒有好壞對錯,取決於購買者的喜好和經濟實力。
  • 去加拿大上私校坑太多,這篇文章教你如何避坑
    由此導致各校申請人數激增,以加拿大頂尖私校Upper Canada College的開放日來說,以往車能停在學校裡的,今年卻是人山人海,車只能停在4個街區之外,參觀的人多到摩肩接踵、堪比中國春節的廟會。
  • 加拿大私校申請中的「關係學」
    申請私校規劃系列:《帶你走進加拿大私校》1 – 加拿大私校的概況和分層《帶你走進加拿大私校》2 – 加拿大私校的優勢《帶你走進加拿大私校》3 – 為華人度身定做的 」摘星擇校法「《帶你走進加拿大私校》4 – 你的孩子適合男校,女校,還是男女混校《帶你走進加拿大私校》5 – 寄宿VS.
  • 公校,私校,天主教學校到底都是啥?
    同時,與公校一個班一個老師不同的是,私校的教學方式是一個老師專門負責一個學科的教學。這樣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更有助於學生們學習相關的知識。至於畢業去向,大部分公校只會向學生們提供普通課程的教育。然而,高質量的私校會提供類似於AP與IB的課程,並且有著高達幾乎100%的通過率。所以私校在優秀大學的選擇上更具優勢,除此以外,私校的優秀畢業生會有獲得更高獎學金的機會。
  • 私校還是公校好?留學加拿大,這樣選讓孩子贏在起跑線
    隨著留學生群體的低齡化,越來越多的家長為了讓孩子更早接受海外優質教育,在中學時期就選擇把孩子送來加拿大留學。 加拿大的中小學分為私立和公立學校兩個類別。很多家長在做選擇時,由於對於加拿大的教育體系不理解,常常不知道該如何選擇適合自己孩子的學校。
  • 如何在魁省就讀公立英語小學
    今天要談的是關於如何在魁省就讀英語公立小學的問題。眾所周知,按照法語語言憲章,美麗可愛變態的魁省是不允許移民的孩子就讀英語公立小學的(以及英語公立中學或職業培訓中心)。根據現有法律,目前在魁省就讀無政府補貼的英語私立學校、公立英語成人教育中心、英語CEGEP或者英語大學尚無任何限制。然而,凡事都有例外。
  • 2018年BC全省中學最新排名出爐,私校傲嬌,這所公校家長崩潰!
    像往年一樣,排名前面的大部分都是私校。不過,以排名前51名來看,有27家是私校、24家屬公校公校數接近私校數。【私校遙遙領先 】六個滿分的學校全部是私校,全部在大溫地區,但是有一所公校,讓所有人大跌眼鏡。要知道,近五年他的平均排名是第28位。
  • 加拿大中小學校眾多,究竟如何選校對孩子才更好?
    加拿大留學費用匯總:公校10000---15000加幣/年、私校15000---60000加幣/年。  當然,如果孩子的成績還可以,而且家裡也能夠承擔私校的費用,其實還是比較推薦孩子選擇加拿大私校的;如果孩子成績一般,家裡預算勉強在10-20萬左右,那麼回建議孩子申請公校;但如果孩子成績並不好,而且家裡預算也不充足,也可以先給孩子申請公校,待加強學術能力之後再轉去私校即可。
  • 交雅思及法語成績 加拿大魁省技術移民難度增加
    摘要:加拿大魁省移民局網站日前公布,自2011年12月起,申請魁省技術移民必須遞交法語成績和雅思成績,不再像之前申請時只需要提交法語學時證明。移民中介表示,魁省技術移民門檻的提高使得僱主擔保移民優勢凸顯。
  • 私校好還是公校好?砸鍋賣鐵還是聽之任之?新移民的子女教育焦慮!
    下圖LBOTE代表非英語背景學生比例。同時,家長在擇校的時候還會考慮每個學校具體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即使是同樣的模式,公校也需要符合Australia Curriculum(澳洲教學大綱)的要求,而私校則可以有更多的靈活性。在課外方面,和本地學生送子女去課外興趣班不同,新移民對於子女教育的重視,許多家長不僅送孩子去興趣班也送他們去學業補習班,許多孩子出現了一放學要在不同培訓機構間趕場的情況。
  • 在澳洲讀了公校、私校、精英學校的孩子們,後來怎麼樣了?
    剛剛結束的澳聯邦大選,自由黨領導人Scott Morrison成功當選新一屆澳洲總理,在一次採訪中,有記者問到,為什麼送兩個女兒上私校而不是公校時,他的回答是,不想讓公校、私校、精英學校差別究竟有多大?澳洲親生三姐妹用親身教育經歷為你解密...每個人成功的路徑都是不同的,除了具備良好的先天條件,後天的人為因素也是一個人成功的關鍵。
  • 澳洲公校和私校有什麼區別
    澳洲的教育水平是世界公認的,所以很多家長都會選擇把自己孩子送到澳洲去留學,但與此同時,大家也會面對一個難題,留學澳洲,到底是選擇公校還是私校呢?如果從教育質量上來看,澳洲的公立學校都是政府資助創辦的,所以師資力量的統一性較高,隔個幾年,各個學校的老師就會進行輪換,但是澳洲私校非常注重升學率,所以教師的配置都是精心挑選之後才確定的,師資力量都非常優質。
  • 讀私校?!你和孩子真的想好了嗎?!著手磨鍊「軟技能」,提早備戰2020-21學年私校申請?!
    這往往也是私校選擇孩子最看重的能力之一。而學校就是第二個家,選擇一樣很重要。近幾年來,關於私校還有公校的探討一直在持續。很多家長們認為其實現在很多溫哥華的公校發展的也不錯,甚至有些家長會通過某一個學校的大學錄取情況作為判別學校好壞的唯一依據。私校提供的永遠是一個展現孩子和發展孩子的平臺。
  • 擇校之前先訪校!英國私校開放日,你準備好了嗎?
    先劃重點:擇校之前先訪校!成績排名雖然重要,但單純的數字不能代表學校的綜合實力;只有家長和孩子一起親自去學校參加訪校日(疫情期間可能線上但內容不會少),才能真正感受學校的氛圍、教學理念及方式,才能判斷孩子和學校的匹配度。因此,訪校是擇校環節中至關重要的一步。
  • 加拿大開學舉步維艱,魁省172間、安省32間學校曝確診
    魁省教育廳長表示,魁省已有172間學校出現至少1例新冠確診病例。學校總確診人數是283人,包括有217名學生、66名教職員工確診。魁省共有2685間學校和超過100萬名學生。教育廳長Jean-Franois Roberge周二表示,魁省會繼續現行的學校防疫措施。
  • [放榜]2020BC省小學最新排名出爐 私校天下 前十殺出一所公校
    17所滿分小學裡仍是私校的天下,只有一所公校。,只有一所公校,不僅如此,在排名前20的小學裡也只有一所公校,還是在西溫,是常年在小學排行榜中高居第一的West Bay小學。私校仍然獨秀數據顯示,在卑詩931所公私立小學中,今年共有17所學校獲得10分滿分,並列第一,滿分學校較去年的19所減少了2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