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博)今年以來,荊州市公安機關針對電信網絡詐騙犯罪高發態勢,敏銳察覺,精確研判,迅速掀起以「追源頭、斬鏈條、搗窩點、抓骨幹、打金主」為重點的「反電詐」專項行動,同時發起破案打擊、預警阻斷、聯勤聯控等三大戰役,全力維護社會治安秩序。截至目前,共破獲電詐案件230起,搗毀窩點31個,打掉團夥26個,抓獲犯罪嫌疑人174名,收繳作案設備530臺、手機140餘部、電腦40餘臺、對公帳戶38套、手機卡930餘張、虛擬電話卡7萬餘張,幫助群眾止損1904萬元。
精準打擊 讓詐騙分子無處藏身
為了迅速遏制電信詐騙犯罪高發勢頭,荊州市公安局黨委多次組織召開反詐專題工作會議,研究解決打擊電詐犯罪中的突出問題。成立了由主要領導牽頭負責的反詐工作專班,從刑偵、網安、特警等警種抽調民警12人,全面開展反詐合成作戰。
全市公安機關強化偵查打擊,主動發現案件線索,循線追蹤、深挖徹查、全鏈條打擊,堅決將犯罪團夥、犯罪網絡打深、打透、打徹底。
4月8日,石首市民夏某報警稱,其被拉入一個股票交流群,在群內「老師」的誘導下,在一款名為「雪湖資本」的APP投入123萬元用於炒股,後發現無法取出,這才意識被騙。該案是石首市單筆被騙金額最大的電信詐騙案,後被列為部督案件。
案發後,荊州市公安局反詐中心、石首市公安局抽調精銳警力組成專案組,經三個月調查,鎖定該電詐團夥成員藏身菲律賓某地。7月24日,民警將從菲律賓入境的河南籍程某、黃某、王某、範某(女)四名犯罪嫌疑人成功抓獲。8月4日、5日,民警分赴河南、上海抓獲犯罪嫌疑人曹某、鄧某。現查明,該團夥在菲律賓某地設點,針對國內股民實施薦股「殺豬盤」式電信詐騙,作案40餘起,涉案資金1000餘萬。
為抓住最佳破案時機,荊州公安建立「1+10」深度捆綁工作機制,由反詐攻堅專班信息研判組全天候支撐,信息直接對接10個縣市(區)局微信工作群,實現快研、快推機制,做到精準打擊,有效摧毀目標。
8月12日,松滋市公安局根據市局下發線索,摧毀一個從外地潛逃松滋、利用GOIP實施電詐的團夥,抓獲犯罪嫌疑人兩名;7月15日,荊州開發區公安分局在市局反詐中心的統一指揮下,成功打掉一個流動作案的電詐犯罪團夥,抓獲犯罪嫌疑人3名;7月17日,公安縣公安局根據市局下發線索,搗毀一個利用「絡漫寶」實施電信詐騙的窩點,抓獲犯罪嫌疑人4名;4月28日,江陵、監利、洪湖等地在市局反詐中心的統一指揮下,迅速行動,搗毀電詐窩點8個,打掉犯罪團夥7個。
「我們實行『日清周結』工作機制,市局下發的工作線索,相關單位必須在當日進行清零,及時抓獲嫌疑人,最大限度降低其犯罪危害。」荊州市公安局反詐中心負責人黃巍告訴記者。
在推進偵查打擊和重點整治中,荊州公安組織警力1025人開展掃樓行動,分10個戰區對寫字樓、出租屋、賓館等重點部位和區域不定時開展地毯式清查盤查活動,全面提升涉詐場所和人員排查率、盤查率、管控率和現場查獲率。
「哥/姐,您好,我是XX證券公司員工,之前這邊跟您發了一份地雷票的名單,請問您收到了嗎?」
「現在的市場預期還是很好的,大盤後期走勢震蕩上行。哥,您的微信號是多少,我先幫您申請下進群名額,事後您點擊群名片進群就可以了……」
一家沒有營業執照的公司裡,20多名青年男女坐在電腦前,按照制式話術本誘騙網民進入炒股微信群。7月28日上午,沙市區公安分局崇文街派出所民警對轄區寫字樓進行走訪清查時,打掉了這個電詐窩點,抓獲團夥骨幹人員4名,話務員20餘名。
民警查明,董某、劉某、唐某、嚴某(均為四川人)於今年6月1日在該寫字樓租下辦公室,招聘了20多名話務員,假冒某證券員工身份,通過電腦軟體向全國各地陌生人撥打電話,邀請推薦對方微信「炒股群」。短短一個多月時間,已組建「炒股群」6個,逾千人受騙。
預警止損 及時捂住群眾的「錢袋子」
今年4月25日,荊州公安96110反電詐熱線正式開通。該號碼通過高科技手段開展預警勸阻,用撥打電話、發送簡訊等方式,提升反詐勸阻成功率,並為群眾提供防騙諮詢。隨著反電詐熱線的開通,荊州市公安局打破以往單純注重打擊的模式,不斷強化「緊急止付、預警勸阻、信息研判、偵辦打擊、宣傳防範」工作能力,安排專人負責接收並向目標群眾下達反詐預警,及時阻止匯款支付。對於已匯款的,由反詐中心人員通知相關銀行緊急止付,全面封堵受騙資金轉移通道。
5月21日上午,荊州市反電信網絡詐騙中心內,電話鈴聲此起彼伏。20歲出頭的茹芳是中心的一名預警員,專門負責解答群眾諮詢,撥打預警電話。
「急死人啦,對方怎麼老掛我電話。」就在剛才,中心預警平臺反饋一條信息,公安縣女子趙某可能遭遇不法分子冒充公檢法人員對其實施電信詐騙。然而,茹芳始終聯繫不上趙某。無奈之下,她只好試著給趙某的公公陳某打電話,可電話卻被對方一再掛斷。再打,再掛。擔心群眾上當受騙,茹芳鍥而不捨,連續撥打了七八次,但都被掛斷了。
「讓我來打。」抽調到反詐中心的市公安局刑偵支隊五大隊副大隊長羅實拿出手機給陳某打電話。
這次,電話接通了。「您好,我是荊州市公安局反詐中心民警羅實,您兒媳婦趙某可能正在遭遇電信詐騙,我們一時間聯繫不上她本人,請您幫忙通知她,不要相信騙子的話。」
「你們才是騙子。」電話裡,老人氣鼓鼓說了句話,便掛斷了。
拿著手機,羅實和茹芳面面相覷,最終只好通知當地派出所上門預警。
一小時後,趙某的丈夫打來電話,感謝反詐中心民警及時預警,讓他在第一時間找到了妻子,並成功阻止妻子給騙子匯款。同時,趙某的丈夫也向民警道歉,他解釋說自己父親以前曾受過騙,所以一聽說「騙子」,便情緒激動,口不擇言了。
對於趙某父親的言語,反詐民警們並沒有往心裡去,因為這段時間,他們已經聽到了很多群眾的抱怨、不理解。
「我們民警24小時輪班,每天接打電話平均在150個以上。」茹芳說,她們電話打過去,對方不接,或者說不上兩句話,對方直接把電話掛斷的情況經常發生。還有的時候,對方覺得自己沒有被騙,反而把民警當作騙子,把「96110」視作騷擾電話拉黑,甚至在電話裡罵她們多管閒事。
儘管如此,反詐民警決不輕言放棄。為了讓群眾懸崖勒馬,她們會不停地打電話預警,一次、兩次,五次、十次。為了打消群眾的轉帳匯款念頭,她們會不厭其煩地耐心勸說,有時,一個電話要打上一兩個小時。
荊州公安96110反電詐熱線開通以來,荊州市公安局反詐中心工作人員共接打預警電話19500餘次,及時勸阻500多名潛在受害人轉帳匯款,減少群眾損失共計150餘萬元。
廣泛宣傳 形成人人參與的濃厚氛圍
8月18日傍晚18時許,荊州區東門外金鳳廣場的夜市上,荊州區公安分局的民警動作麻利地擺好桌椅,立起防詐宣傳牌,開始擺攤。
攤位上,除了厚厚幾沓反詐宣傳單,還有民警為群眾準備的一些反詐宣傳小禮品。如此新穎的攤位,很快吸引大批群眾圍了上來。
「捂緊口袋多留神,資金安全有保障。陌生電話勿輕接,虛擬電話設陷阱。不聽不信不轉帳,不貪不給不上當。」一位老大爺看見宣傳單上有民警編的順口溜,隨口念了起來。
在現場,民警通過懸掛「警民同心,全民反詐」的宣傳橫幅、播放宣傳音頻、發放防範電信詐騙的宣傳手冊和印有反詐知識的禮品等形式,開展「一對一」、「一對多」的反詐宣傳教育,以更接地氣、通俗易懂的形式把反詐宣傳知識送進老百姓的心中,讓更多群眾「零距離」了解防範電信網絡詐騙。
在民警們反詐宣傳的熱情帶動下,廣場上擺攤的小攤主、遛彎的群眾拿到宣傳單,聽完提醒講解後,也主動加入反詐宣傳隊伍,積極地向家人朋友以及顧客進行反詐宣傳,助力營造反詐宣傳高潮。
為遏制電信網絡詐騙案件蔓延勢頭,最大限度減少群眾財產損失,荊州市公安機關結合「千警進萬家」深入開展反詐宣傳進社區、進村組、進企業、進學校、進單位、進家庭「六進」活動,廣泛發放、張貼防範電信網絡詐騙宣傳畫、手冊,利用農村「村村響」廣播滾動播放反詐宣傳知識,全力形成全民反詐防騙的良好氛圍。
同時,在全市警務宣傳欄擺放預防電子詐騙宣傳展板、播放公安反詐宣傳視頻、投放LED宣傳標語、巡邏車流動播放,最大力度擴展反詐宣傳覆蓋面,提高過往群眾對常見詐騙手法的識別能力。
反詐宣傳線上線下同步進行,荊州公安充分發揮各派出所與轄區群眾之間搭建的警務微信群優勢,通過在群內轉發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的反詐作品,讓廣大群眾以更為直觀、形象的方式識別電信詐騙,掌握防範電信詐騙的技巧,從而形成人人知曉、人人抵制的宣傳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