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話七夕之七夕的由來

2020-12-14 騰訊網

農曆七月七日的「七夕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在我國民間有「乞巧」的習俗,故七夕又稱「乞巧節」。「七夕節」是由我國古代「牛郎織女」的故事傳說演變而來的。「牛郎織女」、「嫦娥奔月」、「孟姜女」、「梁山伯與祝英臺」合稱中國古代四大悽美、真誠的愛情故事。

「七夕」民間傳說好幾個版本。今天簡要講一下我們學過的:相傳七夕是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日子。據說,牛郎是南陽城牛家莊的一個孤兒,依哥嫂過活。嫂子馬氏為人刻薄,經常虐待他,他被迫分家出來,靠一頭老牛自耕自食。這條老牛很通靈性,有一天,織女和諸仙女下凡遊戲,在河裡洗澡,老牛勸牛郎去取織女的衣服,織女便做了牛郎的妻子。婚後,他們男耕女織,生了一兒一女,生活十分美滿幸福。不料天帝查知此事,派王母娘娘押解織女回天庭受審。老牛不忍他們妻離子散,於是觸斷頭上的角,變成一隻小船,讓牛郎挑著兒女乘船追趕。眼看就要追上織女了,王母娘娘忽然拔下頭上的金釵,在天空劃出了一條波濤滾滾的銀河。牛郎無法過河,只能在河邊與織女遙望對泣。他們堅貞的愛情感動了喜鵲,無數喜鵲飛來,用身體搭成一道跨越天河的彩橋,讓牛郎織女在天河上相會。王母娘娘無奈,只好允許牛郎織女每年七月七日在鵲橋上會面一次。

由於農曆的七月七日正當雨季,所以這一天常常下雨,人們便說這是牛郎織女的眼淚。農村中的一些少男少女還會趴在豆角架、葡萄架的下面,據說可以聽到牛郎織女的悄悄話。因為牛郎織女的故事美妙動人,所以直到今天,人們還常常以「牛郎織女」來描述夫妻的恩愛。

在當今世界無時無刻,人們都在用行動講述著「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

駐守祖國邊疆的英勇兒女, 時刻守護著人民的安全,維護著祖國疆土。以「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豪邁壯情,堅守一線,有的官兵一年難與妻兒、丈夫相見。

再看,特殊時期的這群人。年初新冠肺炎疫情中。醫者、軍者、黨員幹部、志願者等等,舍小家顧大家,打贏了武漢遭遇戰、全國阻擊戰。月餘,我國疫情基本控住,直至現在還有零星疫情暴發,部分人仍堅持在一線。南方大洪水軍人、黨員幹部、群眾同心協力,最大限度地減少了水患的損失。有的甚至為此獻出了年輕的生命。

再看看,千萬外出務工者、創業者,為了全家過上幸福的日子,為了能為祖國建設獻份力,他們「拋妻棄子」,奔波在各行各業。一年難於在家吃上一頓囫圇飯。

雖說現在科技發達了,「千山萬水隔千裡,一機在手音容現。」可畢竟比不上團團圓圓的日子好啊!

相關焦點

  • 七夕是哪一天?七夕情人節由來及傳統習俗盤點
    原標題:七夕有哪些習俗? 七夕情人節由來及傳統習俗盤點   拜七娘媽   閩南和臺灣的七夕節又是「七娘媽」的誕辰日。民間十分盛行崇拜七娘媽這一被奉為保護孩子平安和健康的偶像。
  • 七夕節:七夕節的由來和傳說
    七夕節的由來和傳說七夕節,又稱七巧節、七姐節、女兒節、乞巧節、七娘會、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七夕節由星宿崇拜衍化而來,為傳統意義上的七姐誕,因拜祭「七姐」活動在七月七晩上舉行,故名「七夕」。
  • 精美圖話七夕由來,名稱變化、起源發展!
    而在上古時期(指秦之前)就有七夕節之說,七夕的「牛郎織女」來源於人們對自然天象的崇拜,上古時代人們將天文星區與地理區域相互對應,這個對應關係就天文來說,稱作「分星」,就地理來說,稱作「分野」。簡單來說,古人就是將天上每個星座都與地上的實體地理區域一一對應,古代分星與分野目的主要是為了配合佔星理論進行天象佔測。
  • 七夕的由來和習俗
    在七夕節到來之際,我們就一起來說一說七夕節的由來。七夕節,又名乞巧節、七巧節或七姐誕,這個節日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便是我們於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
  • 8月7日是2019年七夕情人節 中國七夕節的由來和傳統習俗
    今年的8月7日是一年一度的七夕節,作為我國傳統節日,七夕一直被稱作中國「情人節」。七夕的美麗傳說和人們對愛情的嚮往,促使一代一代的文人都為之潑墨作詩。相傳,每逢七月初七,人間的喜鵲就要飛上天去,在銀河為牛郎織女搭鵲橋相會。》》》推薦閱讀:2019年七夕是幾月幾號?
  • 七夕節的來歷由來20字50字100字 七夕節傳說故事簡短點
    七夕節的來歷由來20字  七夕」這個詞語應該最早來源於人們對自然的崇拜。因為七與期同音,還待予厚望。始於漢朝,是流行於中國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七夕節的來歷由來50字  七夕節,又名七巧節、乞巧節、雙七、七姐誕等,是一個以「牛郎織女」民間傳說為載體,以愛情為主題,以女性為主體的綜合性節日。
  • 七夕的故事或傳說簡短100字 七夕節由來10字20字30字
    七夕的故事或傳說簡短100字  七夕故事版本一(100字版本)  七夕節又叫乞巧節,來源於牛郎織女天河配的神話故事。此外,七夕夜深人靜之時,人們還能在葡萄架或其他的瓜果架下聽到牛郎織女在天上的脈脈情話。  》》七夕的來歷起源 七夕節牛郎織女傳說故事簡短50字100字七夕節由來10字  七夕起源於漢代,紀念織女的節日,又稱乞巧節。
  • 2020年七夕是幾月幾號星期幾? 七夕節的由來及起源了解一下
    2020年七夕是幾月幾號星期幾? 七夕節的由來及起源了解一下時間:2020-08-24 12:08   來源:閩南網綜合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0年七夕是幾月幾號星期幾? 七夕節的由來及起源了解一下 立秋匆匆過,轉眼是七月。農曆的七月總是帶著一絲甜蜜又有一絲神秘,畢竟在中國這是特殊的一個月。
  • 2019年七夕是幾月幾號 七夕情人節的由來及傳統習俗盤點
    2019年七夕節是幾月幾號,8月7日是中國傳統的情人節——七夕,七夕節的來歷是什麼,七夕節的傳統習俗有哪些?在飲食方面,七夕節有哪些傳統的食物嗎?七夕節的由來及節日起源每年農曆七月初七這一天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七夕節。七夕節始於中國漢朝。
  • 2019年七夕情人節是幾月幾日 七夕情人節的由來及傳統習俗盤點
    2019年七夕節是幾月幾號,8月7日是中國傳統的情人節——七夕,七夕節的來歷是什麼,七夕節的傳統習俗有哪些?在飲食方面,七夕節有哪些傳統的食物嗎?七夕節的由來和起源七夕節起始於上古,普及於西漢,鼎盛於宋代。
  • 何為「七夕節」,七夕節是怎麼由來的?七夕節有什麼傳統習俗
    時間數字崇拜「七夕」月逢七、日逢七。在古代,古人把日、月與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尚書考靈曜》:「(天地開闢),七曜俱在牽牛初度」。《易緯通卦驗補遺》:「天皇氏之先,與乾曜合德」。按:此言天皇氏祖先與日、月、五星(七曜)合德,即其身份極為崇高。《易傳》:「日、月、五星,起於牽牛。」
  • 七夕為什麼放孔明燈 七夕放孔明燈的由來
    七夕是我國重要的民間傳統節日之一,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七夕節的傳統習俗主要有拜七姐、祈福許願、乞求巧藝、坐看牽牛織女星、祈禱姻緣、儲七夕水等,還有在七夕放孔明燈。那麼,為什麼要在七夕放孔明燈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七夕節的來歷由來20字50字100字 以女性為主體的綜合性節日
    七夕節的來歷由來20字50字100字 以女性為主體的綜合性節日時間:2019-08-06 16:26   來源:閩南網綜合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七夕節的來歷由來20字50字100字以女性為主體的綜合性節日 七夕節的來歷由來20字 七夕這個詞語應該最早來源於人們對自然的崇拜。
  • 七夕節吉祥——關於七夕節老話題
    七夕節吉祥「七夕佳節話秋涼,織女鵲橋會牛郎。鄉野寧靜蟋蟀唱,送走群星迎朝陽。」以一首七言絕句詩詞《七夕譜》來開篇,道出七夕節這個古老話題,此時三伏剛剛過去,如今正是七夕,相比之下七夕節這個話題更好一些吧。《百度百科》對「七夕節」是這樣描述的:「七夕節,又稱七巧節、七姐節、女兒節、乞巧節、七娘會、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
  • 七月七日話「七夕」
    南朝宗懍的《荊楚歲時記》可知,早在南北朝時代,七夕節的風俗就已形成:每年農曆七月七日來臨之前,富貴之家往往搭建彩樓,組織女孩們在彩樓裡擺設瓜果,焚香祭祀牛郎織女雙星,向織女「乞巧」。另據《西京雜記》所言,早在漢代,到了七月七日這一天,宮中的妃嬪宮女們便會齊聚「開襟樓」上「穿七孔針」。
  • 說說七夕的小故事
    牛郎星名稱的由來,名為牽牛,則有著「犧牲」的意思。《史記·天官書》:「牽牛為犧牲」,此指在祭典上宰殺的牛、羊之牲畜。古代在六月夏秋交接之時,正好是草木豐茂,用以貢獻牧草給牲畜的時節;到八月則依據牲畜體格,觀察哪些適合用以祭祀;九月則宰殺牲畜用以祭拜神明。
  • 七夕的由來來歷起源 七夕節牛郎織女傳說故事簡短50字100字
    七夕的由來來歷起源  七夕乞巧,這個節日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便是我們於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  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融入乞巧節,民間姑娘信以為真,於是每到農曆七月初七,在牛郎織女「鵲橋會」時,姑娘們就會來到花前月下,抬頭仰望星空,尋找銀河兩邊的牛郎星和織女星,希望能看到他們一年一度的相會,乞求上天讓自己也能像織女那樣心靈手巧,祈禱自己也能有個稱心如意的美滿婚姻,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七夕節。
  • 2020年七夕節的習俗由來是什麼?七夕情人節吃什麼傳統食物?
    「七夕」又名乞巧節起源於中國,是古代一個非常重要的民間節日。七夕節的起源於中國漢代。傳說每年這個晚上,天上的織女和牛郎在鵲橋相會。相傳織女是個心靈手巧的仙女,這一夜,凡間的婦人們便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藝,祈求有美滿姻緣。庭院裡的女人向織女星乞求穿針乞巧,所以被稱為「乞巧」,後來被賦予了牛郎織女的傳說,使之成為象徵愛情的節日。
  • 【你不知道的七夕】七夕時節話「巧食」
    【網絡中國節·七夕】今天是農曆七月初七,是我國傳統節日七夕。自古以來,七夕就有「乞巧」的習俗,與之相關的節令食品中也都透著一個「巧」字,其中最著名的當屬巧果。相傳,巧果是祭拜織女的一種貢品,女孩子七夕之日吃巧果,意在祈求織女賜予自己一雙巧手。也有說法稱,因「巧」和「橋」諧音,人們認為吃巧果不僅能幫助牛郎和織女在鵲橋上相會,而且自己的心願也能通過「巧(橋)」來實現。我國地大物博,各地巧果也各有特色。
  • 今日七夕,一起來用英語聊聊七夕那些事
    今天是七夕,作為「中國人的情人節」,我們應該如何用英文來表達七夕?七夕又有哪些感人的故事呢?快跟隨我們的Julie老師來易貝樂親子課堂看看吧! 如何用英文表達七夕? 「七夕」的英文在網上隨便一搜,你會發現有很多種的翻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