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一學堂王老師,專注於小學數學,分享解題策略,推廣趣味數學,提供家庭輔導建議,歡迎大家的關注。
應用題也叫解決問題,就是運用數學概念、理論、方法才能解決的問題。在小學數學學習中,計算題和應用題是最常見的兩種題型,分值佔比較高,所以應用題解題策略培養,大家還是比較重視的。
很多家長把孩子應用題學習問題總結為不會讀題,審題,這顯然是不全面的。
應用題解決其實是一個複雜的心理活動過程,因為大部分題目是結合生活場景編制的,首先要理解情景,文字理解,語義關係並不複雜,也不是主要障礙;接下來通過關鍵信息建立數學模型是關鍵,也就是問題轉化和整合階段,之後列式計算,正確作答等環節所佔認知資源就相對較少。
制定應用題解題計劃,首先要從建模解構開始!
小學生經歷從具象到抽象思維的過渡,從認知階段特點來看,採用直觀圖示法是比較有效的解題策略。解題時,如果能合理地、科學地、巧妙地藉助點、線、面、圖、表將數學問題直觀形象的展示出來,將抽象的數量關係形象化,可使孩子們容易搞清數量關係,溝通「已知」與「未知」的聯繫,抓住問題的本質。
以下選自王老師四年級課外數學課程應用題版塊。
在小學應用題的教學中,示意圖的使用一直被大家認可。
回到主題,王老師數學專欄課程應用題沒有使用線段圖,而是使用方塊圖,一方面是方塊相對於線段更具直觀性;另一方面方塊圖可以表示更多的信息,圖示會比較簡潔、美觀;第三個原因是比較適合系統學習,不但適合基本加減法應用題,倍數關係應用題,還適合數學概念的理解。
新加坡數學建模是比較系統的,也是選用方塊圖,解題時,畫出一種良好的外部特徵示意圖,是可以促進問題的解決,而這是結構性理解中符合成長階段特點的一種典型圖示表徵。
圖示建模來解題也受很多因素制約,學校的教學引導是否系統,學生的知識準備,每個學生的認知風格,示意圖的簡明程度。王老師認為圖示建模是解應用題時比較有效的思考工具,還是需要多運用才能發揮作用。
傳統的線段圖畫法,雖然簡單,但也確實存在很大問題,需要去改進,現在很多數學教材已經引入方塊圖,確實需要老師們多去和教學實踐結合,引導學生有效利用起來。
對於小學生應用題學習,你有什麼好的建議,歡迎評論區留言。
歡迎關注王老師頭條號及趣味數學
學習更多好玩有趣的數學學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