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電視劇《青年醫生》的熱播成為許多人街頭巷尾熱議的話題,有人調侃劇中不靠譜的醫學術語,有人吐槽劇中不專業的急救手段,暫不論電視劇的雷人與否,回到現實中,每個人都與急診科或多或少的接觸過,不過很多人對急診科的概念卻存在認識上的誤區,最突出的一個現象就是很多人把急診科當做掛號方便的普通門診,得了小病慢病也去湊熱鬧。那麼,急診科和普通門診究竟有什麼不同?哪些情況去急診科就醫最合適?讓我們聽聽專家怎麼解析。
現狀
就診誤區多真正急診患者佔少數
走訪中,記者了解到,對於急診科的認識存在許多誤區。家住東郊的吳女士認為,病情嚴重時應該去專家門診,如果是一些不嚴重的小病,就去看急診;家住南郊的劉先生則表示,普通門診人特別多,為了掛號方便一般就會選擇掛急診。還有人則將急診當做二十四小時門診,白天不去看醫生到了晚上才去醫院掛急診號。
張平安向記者介紹:來急診科就診的患者通常分為兩類,一類是普通門診的病人,一類是真正意義上的急診科病人,這類病人需要在急診科做緊急救治,延誤救治時間很可能就會危及生命安全。而事實上,由於大家對急診科產生誤解,真正的急診病人在各大醫院的急診科也只是佔到一部分,而且越是綜合性三甲醫院,這種情況表現得越明顯,比如就紅會醫院而言,真正的急診病人大約只佔到急診科門診量的三分之一。
分析對症診療不可盲目看急診
杜俊凱介紹:急診不同於普通的門診,它是危急重症的接診場所。急診科的檢查手段、治療手段以及相關藥品都針對危急重症的救治來設置的,在人力資源配備方面也是和救治危急重症患者相結合的,他們是急救領域的精銳力量,相對普通門診,他們的相關經驗和學識要高很多。因此,如果普通的感冒、拉肚子或者其他普通的慢性病就去急診就醫,從個人的角度來講,不利於醫生對病情做出有效的診斷和治療,從他人角度而言,不僅是對正常急診醫療資源的一種佔用,也不利於對危重病人的救治。
張平安表示,醫療行業隔行如隔山,急診科大夫不同於普通門診大夫,對一些專科疾病的診治不可能像專科大夫那麼到位,因此,掛急診號前一定要考慮個人情況,合理選擇。
建議突發「急」症六類患者需掛急診
那麼究竟發生哪些情況時需要掛急診科?專家建議,發生以下六類情況時,應該迅速掛急診科:
1.高熱它是最常見的急診情況之一。一般腋溫在39.1~40℃則稱為高熱,41℃以上時則稱為超高熱,造成高熱的原因既有各系統急性感染性疾病也有非感染性疾病。
2.心腦血管疾病突發是最易造成死亡以及各種後遺症的急症之一。一旦發生,錯過黃金搶救時間,發生死亡的概率很大,因此,一旦出現喘憋、胸痛、短暫暈厥、頭暈等情況時,務必要及時送急診。
3.急性創傷既可以造成軟組織傷害、骨外傷,也可以傷及內臟甚至顱腦。造成急性創傷的原因很多,常見的有交通事故、墜落傷、機械傷、銳器傷、跌打扭傷等。
4.急性中毒跟吸入、服用或者接觸毒物有關,比如工業原材料、農藥、動植性毒物、食物性毒物等,多起病急驟,病情嚴重,中毒後表現也各不相同,可表現為急性皮膚症狀、呼吸急促甚至昏迷等。
5.急性腹痛常由腹腔內或腹腔外器官疾病所引起,常見的有腹膜急性發炎,通常由胃、腸穿孔所引起,還有急性胃炎、急性腸炎、急性胰腺炎、腸梗阻、尿道結石、膽結石,甚至急性中毒引起的症狀等。
6.急性呼吸困難也是急診常見症狀之一。引起這種疾病的原因很多,比如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急性心衰、急性肺栓塞、氣道異物等,另外喉、氣管、支氣管等部位的炎症、水腫等。
除以上六類緊急情況外,所有新發、突發的疾病,尤其是在病情不明確時,都建議先到急診就醫。相反,慢性病患者、病情不緊迫、不嚴重的患者最好去專科就醫。
提醒「先搶救後治病」是急診科特點
專家還提醒,急診科往往不以「先來後到」的順序接診。「門診基本是按照掛號的順序接診,急診則是根據患者病情的輕重程度來接診的。」張平安告訴記者,之所以會發生這樣的情況,跟急診科的接診原則有關,並非急診的大夫要故意怠慢其他患者,急診主要是針對的危急重症患者,因此遇到需要緊急搶救的病人時,當然會集中人力來搶救危重病人。
杜俊凱表示,「先搶救後治病」是急診科的最大特點,搶救病人生命是急診科醫生的第一任務,誰的病情最嚴重就先搶救誰也是所有急診科醫生所需遵循的搶救原則。如果像普通門診一樣按照先來後到的順序接診,會直接耽誤很多危急重症患者的搶救時間,危害到生命。
解釋急診分診制
採訪中記者還了解到,為了滿足病人的需求,一般情況下,急診科全年全天開放。而且為了確保工作效率最大化,根據病情危急程度,急診科往往實行分診制。比如,紅色標誌的患者大多為瀕危人群,需要馬上處理,否則就有生命危險。黃色標誌大多是危重人群,也需要緊急處理,但並非需要馬上處理。綠色標誌的患者需要處理,但可以等待。通常,急診科大夫在接收到病人後,會及時地進行分診,經過初步評估後,通過最基本的處理,穩定生命體徵後,再將患者分流到內科、外科、眼科、口腔科等不同的專科,如果病情危急,一些醫院還實行了總值班制,可以讓患者在不掛號、不繳費的情況下率先對其進行緊急救治。
本報記者周萌芽
歡迎收聽「西安健康幫」官方微信:
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或在微信上搜索「西安健康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