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專研猿猴:曾被母猴示愛 女友探班猴子吃醋

2020-12-16 新華教育

張鵬和他女王範的猴子「女友」

  38歲的中山大學博士生導師張鵬,是國內人類學界唯一一個從事靈長類動物研究的「猴博士」。

  對於這一稱謂,張鵬很受用,還把微信頭像改成了自己身穿博士學位服的畫像,肩上伏著一隻作親密狀的猴子。微信名的後面,也用括號備註著「猿猴博士」。

  為了知道猴子有多聰明,張鵬用10多年的時間去探尋答案——從北京大學心理學博士退學,遠赴日本重讀碩士;與800多隻猴子同吃同住,一起泡過溫泉,還有過一個「猴子女友」;如今回國,作為中山大學人類學系教授,也是學校文科門類裡唯一的理科導師,他96次寫信給校領導,給文科生們建實驗室。

  有人說,張鵬像童話裡的人物一樣怪誕;也有人為了考取他的博士生,前赴後繼、屢敗屢戰。昨天,在接受新京報記者專訪時,他對身上的各種標籤逐一回應,也坦言,「有時候很矛盾,也很孤獨。」

  考上北大心理學博士之後退學

  新京報:為什麼會用十多年的時間,執著於猴子?

  張鵬:我本科是在西北大學學的生物化學,經常泡在實驗室裡,就業目標也應該是從事生物製藥,但我不想這樣,總想去野外工作,就在研究生的時候考了動物學,三年時間裡,幾乎都在秦嶺生活,遇見很多金絲猴。那時覺得,猴子很聰明,我就很想知道猴子到底有多聰明,更主要的是,了解猴子的智力,就能更了解人類的起源,我就想繼續從事對靈長類動物的研究。但在國內,這方面的學術研究還處於非常薄弱的階段,我就去考北大的心理學博士,所選擇的導師,也是國內唯一一個研究猴子心理學的,我要去了解猴子的心理,從而了解人類心理的起源。

  新京報:後來你又從北大心理學博士退學,為什麼會做出這樣的選擇?

  張鵬:我考北大博士那年是2003年,正是SARS時期,來了之後就不讓離開學校了,但因為我是跨專業考生,比較麻煩,要準備一段時間,又沒地方住,就住到解剖房裡,又和猴子生活了三個月。後來考上了,日本京都大學靈長類研究所的通知書卻來了,因為他們看中了我在動物學報上對野生金絲猴社會組織的描述的文章,還給了我全額獎學金。我當時就糾結了。

  我父母是工廠工人,我考上北大博士的事,全廠區都覺得這是了不起的大事,敲鑼打鼓、張貼紅榜。我提出從北大退學去京都大學之後,家裡開了五次家庭會議,每次都是全票反對。但我還是毅然退學去日本了,走的那天,只有我媽來送我,家裡所有人都覺得難以接受。

  更尷尬的是,我佔了導師一個博士名額,錄取後卻退學了,但導師很理解我,因為京都大學是全世界研究猴子最高的學府,所以支持我過去。

  新京報:放棄那麼多赴日本,又重新從碩士研究生讀起,有沒有遇到一些困難?

  張鵬:去京都大學報到了才告訴我,讓我重新考碩士,這個好坑,而且我第一次考還沒考上。當時很苦悶,可是也不敢跟家裡說,只好又苦學半年,重新再考,總算考上了。

  還有一個困難是,我不會日語。研究猴子是要經常去村落山區的,日本農民只會說日語,到了那英語再好都沒用。語言不通,又在異國的山村裡,最初那段時間,生存都成了問題。為了解決這個,我背著日語磁帶去野外,天天聽,日語教材幾乎不離手,用兩年時間日語達到了一級水平。

相關焦點

  • 「猿猴博士」張鵬其人,因性騷擾被停止任教資格
    2003年,他又考取了北京大學心理學博士,希望通過研究猴子的心理,從而進一步了解人類心理的起源。也是在這一年,他獲得了被譽為「世界猴類研究最高學府」的日本京都大學靈長類研究所發來的offer,並不會日語的張鵬不顧家人反對,毅然放棄了北大心理學專業的機會,前往京都大學,師從渡邊邦夫教授,走上了研究猴子的道路。
  • 猴年,看西洋鏡裡的猴_思想市場_澎湃新聞-The Paper
    如果一隻母猴生了雙胞胎,人們相信它會偏愛其中一隻而憎恨另一隻,當她被狩獵者追捕逃命時,就把偏愛的小猴抱在懷裡,而把不受待見的小猴背在背上——當她體力不支,懷裡的寵兒往往會摔落在地,倒是背上那隻緊緊抓住母猴得以逃生。神學家埃裡金納認為,母猴的這種行為模式是人類習性的一則寓言:懷裡的小猴代表世俗快樂,越想抓越抓不住,背上的小猴代表精神美德,緊要關頭不離不棄。
  • 公猴幫母猴抓蝨子,抓著抓著就跑偏了,遊客拍下全過程
    公猴幫母猴抓蝨子,抓著抓著就跑偏了,遊客拍下全過程猴子活潑可愛的形象已經深入人心,在來到動物園之後,看到上躥下跳的猴子,人們不免也生出逗弄之心,可以說猴子與遊客之間的互動也是非常有愛了,不過也是保持著頑皮的本性,公猴和母猴之間的相處也是非常的有意思
  • 如今的猿猴還能進化成人嗎?科學家發現,這種猴子已進入石器時代
    人類起源於猿猴,進入石器時代標誌著我們文明社會的起步,進化論嚴重衝擊了神創論。然而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科學家們發現,很多動物都在不知不覺地進化著,而人類卻沒有出現太大的變化。有研究表明,巴拿馬猴已經開始了進化,甚至已經進入石器時代。
  • 公猴幫母猴抓蝨子,抓著抓著就不著調了,鏡頭拍下這一幕
    公猴幫母猴抓蝨子,抓著抓著就不著調了,鏡頭拍下這一幕自然界裡,千奇百怪的動物與我們人類一起共生存著,喜悅、憂傷、偶爾耍些小聰明,動物們以不同的形態展示著生命的斑斕色彩。猴子是一種很機靈的動物,不僅腦子十分靈光,還十分的調皮。猴子有著和人類有著極度相似的大腦,經常會做出一些令人驚證的舉動,公猴幫母猴抓蝨子,抓著抓著就不著調了,鏡頭拍下全過程。
  • 猴年說「猴」:長壽的象徵 有官場升遷寓意(圖)
    雙猴獻壽 布藝 陝西寶雞 李寸松收藏 許涿攝  楊志忠作 許涿攝  代表申年的生肖是人們喜愛的猴子。  談起行者孫悟空那猴首人裝的藝術造型,則需追溯到明代《西遊記》小說成書以前,至少在隋唐時期,十二辰(十二時)中的「申」像,就已經從寫實的猴子被塑造成猴首人軀身穿袍服的形貌。就是由歷史上唐玄奘西天取經而鋪衍的故事中,出現有隨行的猴行者,《西遊記》也非首創,至少在五代時已經出現。
  • 第十一篇 猿猴變人學說之錯誤
    這裡願提幾點辯證:(一)古生物學中找不到猴變人之過程 若說人是猴子變的,或者照需蘭開司脫博士所說,「是一種並不強有力半直立的猿變的」。則應在骸骨化石中找到猴子變人的各期過程。但是事實告訴我們,骸骨化石中只有人與猴的遺骸,沒有似猿非猿,似人非人的骨或化石。(二)人血與猴子的血構造不同 人類之血,科學化驗證明,各色人種皆完全相同。
  • 那些與猴有關的成語
    猴是自然界中最接近人類的動物,猴子的輕靈黠慧,也確實惹人喜愛。猴年來了,我們來看看那些與猴有關的成語典故。【沐猴而冠】,《史記·項羽本紀》中記載:韓生勸楚霸王在關中建都,能成就大業。【軒鶴冠猴】,乘軒之鶴,戴帽之猴。比喻濫廁祿位、虛有其表的人。出自明·劉基《驛傳杭臺消息石末公有詩見寄次韻奉和並寓悲感》之一:「池魚幕燕依棲淺,軒鶴冠猴寵渥新。」【猿猴取月】,比喻愚昧無知。也比喻白費力氣。出自宋·黃庭堅《沁園春》詞:「鏡裡拈花,水中捉月,覷著無由得近伊。」
  • 從古至今猴子為何特別討喜?常出現在諧音吉祥話中
    萌萌的農曆猴年來臨前,全球各大博物館、美術館不會錯過這樣的特別時刻,在美國、日本都能看到猴的主題展覽。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你能看到「猴子的把戲」;東京國立博物館,有「猴子的樂園」;去京都國立博物館,能欣賞到江戶時代日本畫家關於猴子的作品。  對了,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還舉辦了一個大家心目中最喜愛的猴子文物票選,來自17世紀江戶時代畫家狩野山雪的《猿猴圖》超級萌,勇奪第一。
  • 古今猴畫寄託吉祥寓意
    【深圳商報訊】(記者 魏沛娜)「靈猴來報:猴年說猴」展覽今日在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開幕。展覽精選文物館及藝術系珍藏的文物展出,包括十餘件與猴相關的書畫、器物等,展期將持續至21日。作為十二生肖之一,猴歷來是中國繪畫、陶瓷題材中的「四靈」、「八瑞」之一。猴在中國文化中有何涵義與藝術表現形式?深圳望野博物館館長閻焰向本報記者做了介紹。
  • 十二生肖簡短故事-猴
    猴子 讀《西遊記》,崇拜孫悟空這個形象。這緣於我固有的自由叛逆精神。孫悟空是猴類的傑出代表,只可惜被觀音點化後,頭上有了一道金箍咒,隨唐僧做了徒弟。中國畫-生肖猴 眾所皆知,人類是由猿猴進化而來。但在俄-國神話中,猿猴是人變成的。我國泰雅族傳說中,人也變成了猴子。真的如此嗎?
  • 畫家常志強畫猴作品妙趣天成
    中國猴文化中,「猴」與「侯」同音。象徵官運。桃代指長壽。中國自古以來,認為猴子是吉祥物。古籍《白虎通》云:猴,侯也。侯在古代貴族爵位的第二等,所謂「公、侯、伯、子、男」中的「侯爵」。又泛指封有爵位的地方君主,如春秋戰國時期的列國諸侯。秦漢時代,封侯拜將。
  • 狒狒是猴不是猿—新聞—科學網
    ■付雷 在動物世界裡,猿猴格外引人注目,可能是它們跟人類相似之處太多了吧。
  • 甲:來了一隻猴,乙:公猴母猴?上世紀高校暗語,不是校內切口
    甲:來了一隻猴。乙:公猴母猴?甲:母猴。大家能聽懂兩個人說的是什麼嗎?估計能夠聽懂的人年齡至少七十歲左右,並且是特定幾個專業的人才能夠聽的懂。今天因為一些事情突然想起了一些高校黑話,以前沒有什麼太大的感覺,自己都快忘了,今天突然想起這個話題,覺得也挺有意思。在這裡和大家講講上個世紀大學裡面曾經的黑話文化。
  • 畫家謝君畫猴 筆墨演繹「大聖」神採
    作品賞析  為了表現出猴的靈性,謝君先生經常到動物園寫生,不斷的研究和掌握猴子的神態習性,最終達到了形神牢記於心的地步。猴子的好奇心特別重,這是它的優點,也是它的缺點,因此人們常利用這個弱點來設計猴子。自古以來,人、猴之間,不知道產生了多少妙事軼聞。在中國水墨畫裡,猿猴更是別有一番靈趣。」
  • 哈洛的恆河猴實驗——
    曾榮獲國家科學獎,1951年當選為國家科學院院士,1958年當選為美國心理學會主席,1960年獲美國心理學會頒發的傑出科學貢獻獎。最後,哈洛死於帕金森綜合症,死前他抖動個不停。        2歲的安一點都不能離開媽媽。       從出生至今每當媽媽不在家託別人幫帶安時,不管給她多好的玩具,多香的食物,多動聽的故事她都以大哭大鬧置之。
  • 鄭愷微博公開承認和富二代女友分手,兩人曾出演《我們相愛吧》
    曾在多部電影中扮演男二號的鄭愷,現如今也和好兄弟陳赫一樣,一躍成為電影男主角,而且還開創了自己的潮牌,圈內不少好友鼎力支持。後來鄭愷也曾解釋自己不是富二代,只是出生在上海的一個普通人家。雖說鄭愷不是富二代,但他的女友程曉玥卻是正宗的富二代,據網友爆料這個程曉玥的父親是奧迪大中華區的副總裁,而其母親則是某著名品牌的企業高管。
  • 魔道祖師:魏無羨拍雜誌,溫寧化身小助手,藍忘機探班吃醋!
    魔道祖師:魏無羨拍雜誌,溫寧化身小助手,藍忘機探班吃醋!520已經悄悄的走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很美好的回憶呢?在魔道裡,這一天,魏無羨還在水深火熱的工作著,作為一個偶像工作者,這天自然是不能閒著了。其實,藍忘機早有預謀,明明是悄悄探班,卻要以工作的名義來攝影棚。「溫寧,你去跟他們講一下,我還能再拍10張,明天也能接著拍。」魏無羨立馬對著溫寧的耳邊輕聲說道,心裡是抑不住的興奮啊。
  • 猴子為什麼會被稱為猴三棒呢?
    猴子為什麼會被稱為猴三棒呢?過來看看網友們說了些什麼吧:《王者榮耀》中的猴子眾所周知是一個非常厲害的英雄,雖然前期體現不出他的強勢,但可以在後期看到。這款遊戲中的猴子有「猴三棒」之稱,他為什麼要被稱作「猴三棒」?由於猴子每使用一個技能後,會有三個技能的傷害增加,所以每三個技能就是三個棍子,三個棍子下去就會讓人被秒。故稱「猴三棒」。自然猴子也不會在使用完技能後就進行普攻,一個好英雄要有好裝備否則怎麼打出高傷害。
  • 湘潭和平公園一隻小猴不幸夭折 猴媽媽生死不離(圖)
    11月4日,我們從和平公園了解到,因為母猴不願意接受孩子去世的現實,極力阻撓飼養員清理屍體,才出現了上述情況。  孩子去世數天,猴媽媽寸步不離  11月4日上午,在和平公園動物園的猴山,我們一眼就看到,一隻小猴的屍體躺在最高的峰頂上,猴媽媽寸步不離地守在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