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次語文課後,同桌對我悄悄說:「真想見見「俠名」這個作家,簡直太厲害啦!」
正在我一頭霧水的時候,她繼續說道:「這個「俠名」寫過唐詩、寫過宋詞,連我們考試時的現代文閱讀都是他寫的!」
聽罷,我默默拿起字典,翻到「佚」字後,遞給了她,這件小時發生的趣事,我一直記憶猶新。
的確,不知道你的名字,卻時常讀到你的詩,不知道你的身世,卻能讀懂你的悲喜,別人叫你無名氏,我更願叫你歷史。
01
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
相去萬餘裡,各在天一涯。
青青陵上柏,磊磊澗中石。
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
以上是蕭統編入《文選》中的漢樂府詩,題為【古詩十九首】,這十九首詩有離別之思,有對世事無常之感慨。
作者或是在外漂泊的遊子、或是相思無盡的愛人、或是感慨世事的文人,一字一句,皆是真情。
涉江採芙蓉,蘭澤多芳草。
採之欲遺誰,所思在遠道。
遠方的遊子在外漂泊,去江水中摘取荷花,荷花在手但卻無法贈予愛人。
芙蓉」諧音為「夫容」,因此也有人說,這首詩是寫妻子在思念遠方的丈夫。
妻子拿著荷花痴痴地望著遠方,想著丈夫此時是不是也在望著家的方向。
還顧望舊鄉,長路漫浩浩。
同心而離居,憂傷以終老。
然而道路阻且長,不知道遠方的丈夫過的怎麼樣。但不論未來有多少風雨,她或他都會等著對方一同終老。
02
【金縷衣】
唐·無名氏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須惜少年時。
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唐時江南有一歌姬,名杜秋娘。十五歲時被賣與鎮海節度使李錡,經常在宴會上唱這首【金縷衣】。
後來李錡起兵造反,兵敗被殺,杜秋娘被納入宮中,被當時唐憲宗所寵幸。
深宮歲月久,後來她得以照料唐穆宗的兒子李湊,不料想李湊被廢去了王位,杜秋娘也回到了故鄉潤州,在窮困潦倒中老去。
年少時光如流水,一去不復返,珍惜每一天,在平凡中尋找自己的多姿多彩。
【月兒彎彎照九州】
宋·無名氏
月兒彎彎照九州,幾家歡樂幾家愁。
幾家夫婦同羅帳,幾家飄零在外頭?
看到月,就會想起月圓,月圓了人也就團圓了。願在外漂泊的你心有歸宿,願在家團圓的你美滿幸福。
03
【銅官窯瓷器題詩】
唐代無名氏
春水春池滿,春時春草生。
春人飲春酒,春鳥弄春聲。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君恨我生遲,我恨君生早。
【漢銅鏡銘文】
君有行,妾有憂,行有日,返無期。
願君強飯多勉之,仰天嘆息。
長相思,毋久不歸。
中國人喜歡將一切美好留住,寫在瓷器上,刻在銅器中。那一刻,時間仿佛凝固,上面有美、有愛、有思念、也有遺憾。
每當發現詩下面的作者是「無名氏」時,心中總會生出感慨。
或許,多數人都在歷史的洪流中被湮沒成無名氏,但那些用真情書寫生命的人,註定被後世所銘記。
04
【南潯祇園寺贈老僧詩】
明·無名氏
竹青三日雨,僧白一頭霜。
【庵壁詩】
明·無名氏
袖拂白雲歸洞口,肩挑明月繞天涯。
願你肩挑明月,袖拂白雲,我是一見春風,期待與你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