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火栓系統、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水噴霧滅火系統以及細水霧滅火系統,整個水系統在消防考試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學習的中心也是重心,不僅要理解掌握這些系統的工作原理,而且還要熟悉各個部件的用途、維護、管理,這也是一個消防工程師應該具備的一種能力,下面的內容只是高頻考點,還有很多細小的知識點,大家要在教材上,仔細閱讀,記憶,不要放過每個細節,我也會在後期的文章中補充進來。
01消火栓系統
一、消火栓
1、地下式消火栓頂部進水口或頂部出水口應正對井口。頂部進水口或頂部出水口與消防井蓋地面的距離不應大於0.4m。
2、統一建築物內設置的消火栓、消防軟管卷盤和輕便水龍應採用統一規格的栓口、消防水槍和水帶及配件。
3、試驗用消火栓栓口處應設置壓力表。
4、消火栓栓口出水方向宜向下或與設置消火栓的牆面成90°角,栓口不應安裝在門軸側。
5、消火栓栓口中心距地面應為1.1m,特殊地點的高度可特殊對待,允許偏差±20mm。
二、消火栓箱
1、消火栓箱的啟閉閥門設置位置應便於操作使用,閥門的中心距箱側面應為140mm,距箱後內表面應為100mm,允許偏差±5mm。
2、室內消火栓箱的安裝應平正、牢固,暗裝的消火栓箱不應破壞隔牆的耐火性能。
3、消火栓箱的開啟不應小於120°。
4、雙向開門消火栓箱應有耐火等級應符合設計要求,當沒有設計要求時應至少滿足1h耐火極限的要求。
三、系統調試
02自動噴水滅火系統
一、噴頭
噴頭的現場檢驗應符合下列要求:
①噴頭的商標、型號、公稱動作溫度、響應時間指數(RTI)、製造廠及生產日期等標誌應齊全。
②噴頭的型號、規格等應符合設計要求。
③噴頭外觀應無加工缺陷和機械損傷。
④噴頭螺紋密封面應無傷痕、毛刺、缺絲或斷絲現象。
⑤閉式噴頭應進行密封性能試驗,以無滲漏、無損傷為合格。試驗數量宜從每批中抽查1%,但不得少於5隻,試驗壓力應為3.0mpa,保壓時間不得少於3min。當兩隻及兩隻以上不合格時,不得使用該批噴頭。當僅有一隻不合格時,應再抽查2%,但不得少於10隻,並重新進行密封性能試驗,當仍有不合格時,不得使用該批噴頭。
二、報警閥組
報警閥組的安裝應在供水管網試壓、衝洗合格後進行。安裝時應先安裝水源控制閥、報警閥,然後進行報警閥輔助管道的連接,水源控制閥、報警閥與配水幹管的連接,應使水流方向一致。報警閥組應安裝在便於操作的明顯位置。距室內地面高度宜為1.2m,兩側與牆的距離不應小於0.5m,正面與牆的距離不應小於1.2m,報警閥組凸出部位之間的距離不應小於0.5m。
三、其他組件
1.水力警鐘應安裝在公共通道或值班室附近的外牆上,且應安裝檢修、測試用的閥門。水力警鈴和報警閥的連接應採用熱鍍鋅鋼管,當鍍鋅鋼管的公稱直徑為20mm,其長度不應大於20m,安裝後的水力警鈴啟動時警鈴聲強度應不小於70dB。
2、信號閥應安裝在水流指示器前的管道上,與水流指示器之間的距離不宜小於300mm。
3、排氣閥的安裝應在系統官網試壓和衝洗合格後進行,排氣閥應安裝在配水幹管頂部、配水管的末端,且應確保無滲漏。
四、系統調試
五、竣工驗收
1、測試時,水力警鈴噴嘴處壓力不應小於0.05mpa,且距水力警鈴3m遠處警鈴聲聲強不應小於70dB。
2、噴頭驗收應符合下列要求:
①噴頭設置場所、規格、型號、公稱動作溫度、響應時間指數(RTI)應符合設計要求。
檢查數量:抽查設計噴頭數量10%,總數不少於40個,合格率應為100%。
②噴頭安裝間距,噴頭與樓板、牆、梁等障礙物的距離應符合設計要求。
檢查數量:抽查設計噴頭數量5%,總數不少於20個,距離偏差±15mm,合格率不小於95%為合格。
③有腐蝕性氣體的環境和有冰凍危險場所安裝的噴頭,應採取防護措施。
④有碰撞危險場所安裝的噴頭應加設防護罩。
⑤各種不同規格的噴頭均應有一定數量的備用品,其數量不應小於安裝總數的1%,且每種備用噴頭不應少於10個。
六、故障分析
(全部記憶)
03水噴霧滅火系統
一、 系統調試
1、 聯動試驗應符合下列規定:
採用模擬火災信號啟動系統,相應的分區雨淋報警閥(或電動控制閥、氣動控制閥)、壓力開關和消防水泵及其他聯動設備均應能及時動作並發出相應的信號。
檢查數量:全數檢查
2、採用傳動管啟動的系統,啟動1隻噴頭,相應分區雨淋報警閥、壓力開關和消防水泵及其他聯動設備均應能及時動作並發出相應的信號。
檢查數量:全數檢查
3系統的響應時間、工作壓力和流量應符合設計要求。
檢查數量:全數檢查。
檢查方法:當為手動控制時,以手動方式進行1-2次試驗;當為自動控制時,以自動和手動方式各進行1-2次試驗,並用壓力表、流量計、秒表計量。
二、 系統驗收
1、不同型號、規格的噴頭備用量不應小於其實際安裝總數的1%,且每種備用噴頭數不應少於5隻。
2、每個系統應進行模擬滅火功能試驗。
3、系統應進行冷噴試驗
檢查數量:至少1個系統,1個防火分區或1個保護對象。
水系統包括後期的氣體、泡沫、乾粉、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每個系統都有自己的一套工作原理,內容很多,耐心研究,用筆畫,用心記,形成自己的思維畫面,這樣才能消化吸收。加油,成功的路上需要堅持付出。